全自动茶叶拣梗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428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茶叶拣梗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茶叶拣梗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机箱;机箱内设有一级脱梗轮、二级脱梗轮、三级脱梗轮;所述一级脱梗轮、二级脱梗轮、三级脱梗轮均为圆筒结构,圆筒上设有凸起的并带有钩结构的齿片,圆筒两侧分别设有侧壁,一个侧壁设有与齿片接触的毛刷,另一个侧壁设有退梗块,退梗块上设有与齿片位置对应并且其宽度恰好可供齿片穿过的退梗凹槽;具有动力源连接并驱动一级脱梗轮、二级脱梗轮、三级脱梗轮。本实用新型处理的茶叶更均匀,更干净,拣梗处理效率更高。
【专利说明】全自动茶叶拣梗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机械,尤其涉及一种茶叶、茶梗分离装置,应用于茶叶与茶梗的分拣作业。
【背景技术】
[0002]在一些茶叶产区,茶农将采收来的生茶经晾青、炒青、做青、包揉、烘焙后,在拣选中用手工将茶梗上连接的茶叶分开。这种纯手工的拣选方式不仅工作量大,产量低,而且手上分泌的汗液会渗入茶叶内,其卫生品质达不到要求。而且这样的分拣方式既耗时又耗力、人员成本又高,不能满足大批量、规模化生产的茶厂、茶叶批发店的需求。
[0003]为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确保茶叶品质。近年来一些茶叶、茶梗分拣装置纷纷出现,与手工分拣相比效率有了数倍的提高,但普遍存在拣梗不彻底,茶叶破碎率达不到要求的缺陷。
[0004]例如,如专利201210220660.1所公开的结构,现有的茶叶拣梗机的结构是进料口、进料口下方的脱梗轮,脱梗轮下方的净茶出口和茶梗出口。
[0005]现有技术的工作流程是:接通电源,启动机器,将毛茶倒入进料口,通过滚动的脱梗轮将毛茶分成净茶和茶梗,分别从净茶出口和茶梗出口流出。
[0006]现有技术的缺点是:
[0007]1、茶叶里面仍然有梗,梗里面仍然有茶叶,需要反复多次才彻底干净,导致效率低下,工作强度大;
[0008]2、反复几次后导致茶叶颗粒不均匀;
[0009]3、茶梗中仍然存在小茶叶和嫩枝混合粒。
实用新型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茶叶拣梗机,其目的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使经过茶叶拣梗机处理的茶叶更均匀,更干净,拣梗处理效率更高。
[0011]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2]全自动茶叶拣梗机,其特征在于:
[0013]具有机箱;
[0014]机箱上设有一级进料口,一级进料口下方设有一级脱梗轮,一级脱梗轮下方设有一级净茶出口和一级茶梗出口 ;一级茶梗出口下方设有三级进料口,三级进料口下方设有三级脱梗轮,三级脱梗轮下方设有小茶粒嫩枝出口和三级茶梗出口 ;一级净茶出口位置设有一个拨板,拨板的一个工位使一级净茶出口连通净茶筛,拨板的另一个工位使一级净茶出口连通位于一级净茶出口下方的二级进料口 ;二级进料口下方设有二级脱梗轮,二级脱梗轮下方设有二级净茶出口和二级茶梗出口,二级净茶出口连通净茶筛,二级茶梗出口位于三级进料口的上方;
[0015]所述一级脱梗轮、二级脱梗轮、三级脱梗轮均为圆筒结构,圆筒上设有凸起的并带有钩结构的齿片,圆筒两侧分别设有侧壁,一个侧壁设有与齿片接触的毛刷,另一个侧壁设有退梗块,退梗块上设有与齿片位置对应并且其宽度恰好可供齿片穿过的退梗凹槽;
[0016]具有动力源连接并驱动一级脱梗轮、二级脱梗轮、三级脱梗轮。
[0017]所述的一级脱梗轮、二级脱梗轮、三级脱梗轮的结构均为:在主轴上套设有数个轮体而形成圆筒结构,相邻轮体之间的环形交界线上设有数个凸起的并带有钩结构的齿片。
[0018]所述齿片的一个齿的顶面呈圆弧形。
[0019]所述轮体外表面由数个相邻的凸起和凹陷构成,凸起和凹陷的外表面均为平面。
[0020]所述的位于一级脱梗轮的一个侧壁上固设有一个平衡杆,平衡杆上设有两根穿过箱体的螺杆,螺杆螺设在箱体上开设的通螺孔中,螺杆位于箱体外的端部设有手轮。
[0021]所述一级进料口的上方设有料斗,料斗中枢设有一根螺旋推料杆,螺旋推料杆在一级进料口上方的位置设有一根径向伸出的清理杆。
[00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0023]1、具有三级脱梗轮,可以将净茶、茶梗、小茶粒和嫩枝分离得更清楚,分离出的净茶更均匀,更纯,拣梗效率更高。
[0024]2、螺旋推料杆于进料口端设置一根清理杆,随着螺旋推料杆旋转而旋转,避免毛茶堵塞进料口。(传统的经常会堵住,通常是人工进行清理,增加人工工作强度且危险。)
[0025]3、一级脱梗轮与侧壁的间隙大小可调节,以适应茶叶颗粒的大小,避免因颗粒过大导致滚压粉碎或因颗粒小导致脱梗不干净;
[0026]4、脱梗轮齿片设为圆弧形(传统的是平的),拣的比较干净;轮体由多个均匀的平面(传统的为相邻的平面和弧面)形成圆表面,拣茶更快。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8]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9]图2是设有毛刷的侧壁示意图;
[0030]图3是设有退梗块的侧壁示意图;
[0031]图4是脱梗轮剖面图;
[0032]图5是图4的A-A剖视放大图;
[0033]图6是齿片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茶叶捡梗机,用于将茶叶的叶和梗分离,其结构如下:
[0035]具有机箱100 ;
[0036]机箱100上方为一个料斗101,料斗101中枢设有一根螺旋推料杆102,螺旋推料杆102可被动力源(本处和以下的动力源均指以电机通过减速器、皮带传动、链式传动、齿轮传动等各种现有技术传动系连接并驱动动作机构)驱动,料斗101下底面开设有一级进料口 10,螺旋推料杆102在一级进料口 10上方的位置设有一根径向伸出的清理杆103。
[0037]一级进料口 10下方设有一级脱梗轮1,一级脱梗轮I下方设有一级净茶出口 12和一级茶梗出口 11 ;一级茶梗出口 11下方设有三级进料口 30,三级进料口 30下方设有三级脱梗轮3,三级脱梗轮3下方设有小茶粒嫩枝出口 32和三级茶梗出口 31 ;—级净茶出口 12位置设有一个拨板9,该拨板9可以是铰接在机箱100内或其他形式,控制手柄或开关可以设在机箱100外,拨板9的转动(或移动)可以实现两个工位,拨板9的一个工位(如图1虚线)使一级净茶出口 12连通净茶筛4 (净茶筛4为振动筛,可以过滤粉尘、粉末),拨板9的另一个工位(如图1实线)使一级净茶出口 12连通位于一级净茶出口 12下方的二级进料口 20 ;二级进料口 20下方设有二级脱梗轮2,二级脱梗轮2下方设有二级净茶出口 22和二级茶梗出口 21,二级净茶出口 22连通净茶筛4,二级茶梗出口 21位于三级进料口 30的上方。
[0038]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所述一级脱梗轮1、二级脱梗轮2、三级脱梗轮3均为圆筒结构,圆筒上设有凸起的并带有钩结构702的齿片700,圆筒两侧分别设有侧壁,一个侧壁设有与齿片700接触的毛刷200 (如图2),另一个侧壁设有退梗块300,退梗块300上设有与齿片700位置对应并且其宽度恰好可供齿片700穿过的退梗凹槽301 (如图3);
[0039]具有动力源连接并驱动一级脱梗轮1、二级脱梗轮2、三级脱梗轮3。
[0040]如图4、图5、图6所示,所述的一级脱梗轮1、二级脱梗轮2、三级脱梗轮3的结构均为:在主轴500上套设有12个轮体600而形成圆筒结构,相邻轮体600之间的环形交界线上设有11个凸起的并带有钩结构702的齿片700。齿片700的一个齿的顶面呈圆弧形701。
[0041]所述轮体600外表面由相邻的12个凸起601和12个凹陷602构成,凸起601和凹陷602的外表面均为平面。相邻的轮体600的凸起601和凹陷602是交错对应的,也即,一个轮体600上的一个凸起601位置边上对应的是相邻轮体600上的一个凹陷602.[0042]所述的位于一级脱梗轮I 一侧的设有退梗块300的那个侧壁上固设有一个平衡杆400,平衡杆400的两端设有两根穿过箱体的螺杆401,螺杆401螺设在箱体100上开设的通螺孔中,螺杆401位于箱体100外的端部设有手轮402和刻度块。旋转手轮402,可以调整两个螺杆401,从而调整平衡杆400及其所固设的侧壁,也即调整退梗块300和一级脱梗轮I的间距,这样,在运转时,可以通过调整而适应茶叶颗粒的大小,避免因颗粒过大导致退梗块300和一级脱梗轮I将颗粒滚压粉碎,或因颗粒小而漏下退梗块300和一级脱梗轮I的间隙导致脱梗不干净。(也可以在位于一级脱梗轮I 一侧的设有毛刷200的侧壁上固设平衡杆400及上述结构,起到同样的效果)
[0043]实际工作时,茶叶经过一级脱梗轮1、二级脱梗轮2、三级脱梗轮3的处理过程为:茶叶(或茶梗、茶叶、小茶粒和嫩叶混合物)经进料口落下;脱梗轮的圆筒转动,带动设置在其外侧的带有钩结构702的齿片700圆周运动。在运行中齿片700遇到茶梗时,茶梗便会落入其钩结构702内被钩结构702卡住,齿片700携带着茶梗继续运动至毛刷200处,由于毛刷200和齿片700接触,毛刷200将卡在钩结构702内带茶梗的茶叶刷落,被刷落的茶叶落入净茶出口(或小茶粒嫩枝出口)处。剩下的茶梗随着齿片700前行,被带到圆筒的另一侧。齿片700通过设置在退梗块300上的退梗凹槽301时,由于退梗凹槽301位置对应齿片700设置,其宽度恰好可以通过对应的齿片700。届时茶梗被退梗凹槽301阻挡,使其脱离齿片700,被退梗凹槽301从钩结构702剥落的茶梗落入茶梗出口。如此反复循环便可以将茶叶与茶梗快速分离干净而且不碎茶。节省了大量人力,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可以保证产品的卫生品质;同时具有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维护简便的优点。
[0044]本机工作流程:
[0045]1、接通电源,启动机器。
[0046]2、将毛茶倒入料斗101,通过螺旋推料杆102将毛茶从一级进料口 10送入滚动中的一级脱梗轮I。
[0047]3、一级脱梗轮I将毛茶分成净茶和茶梗,净茶通过一级净茶出口 12流出。
[0048]4、茶梗落入一级茶梗出口 11,进入三级进料口 30,送入滚动的三级脱梗轮3,三级脱梗轮3进一步分出粗梗、小茶粒和嫩枝,粗梗从三级茶梗出口 31流出,小茶粒和嫩枝从小茶粒和嫩枝出口 32流出。
[0049]5、当一级净茶出口 12流出的净茶仍有茶梗时,操作拨板9,使一级净茶出口 12连通位于一级净茶出口 12下方的二级进料口 20,净茶茶梗混合物从一级净茶出口 12流出后进入二级进料口 20,送入滚动的二级脱梗轮2,再次分成净茶和茶梗,净茶通过二级净茶出口 22流出,茶梗从二级茶梗出口 21进入三级进料口 30,送入滚动的三级脱梗轮3,三级脱梗轮3进一步分出粗梗、小茶粒和嫩枝,粗梗从三级茶梗出口 31流出,小茶粒和嫩枝从小茶粒和嫩枝出口 32流出。
【权利要求】
1.全自动茶叶拣梗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机箱; 机箱上设有一级进料口,一级进料口下方设有一级脱梗轮,一级脱梗轮下方设有一级净茶出口和一级茶梗出口 ;一级茶梗出口下方设有三级进料口,三级进料口下方设有三级脱梗轮,三级脱梗轮下方设有小茶粒嫩枝出口和三级茶梗出口 ;一级净茶出口位置设有一个拨板,拨板的一个工位使一级净茶出口连通净茶筛,拨板的另一个工位使一级净茶出口连通位于一级净茶出口下方的二级进料口 ;二级进料口下方设有二级脱梗轮,二级脱梗轮下方设有二级净茶出口和二级茶梗出口,二级净茶出口连通净茶筛,二级茶梗出口位于三级进料口的上方; 所述一级脱梗轮、二级脱梗轮、三级脱梗轮均为圆筒结构,圆筒上设有凸起的并带有钩结构的齿片,圆筒两侧分别设有侧壁,一个侧壁设有与齿片接触的毛刷,另一个侧壁设有退梗块,退梗块上设有与齿片位置对应并且其宽度恰好可供齿片穿过的退梗凹槽; 具有动力源连接并驱动一级脱梗轮、二级脱梗轮、三级脱梗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茶叶拣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脱梗轮、二级脱梗轮、三级脱梗轮的结构均为:在主轴上套设有数个轮体而形成圆筒结构,相邻轮体之间的环形交界线上设有数个凸起的并带有钩结构的齿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茶叶拣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片的一个齿的顶面呈圆弧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茶叶拣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外表面由数个相邻的凸起和凹陷构成,凸起和凹陷的外表面均为平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茶叶拣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于一级脱梗轮的一个侧壁上固设有一个平衡杆,平衡杆上设有两根穿过箱体的螺杆,螺杆螺设在箱体上开设的通螺孔中,螺杆位于箱体外的端部设有手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茶叶拣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进料口的上方设有料斗,料斗中枢设有一根螺旋推料杆,螺旋推料杆在一级进料口上方的位置设有一根径向伸出的清理杆。
【文档编号】A23F3/06GK203399661SQ201320487255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7日
【发明者】张英伟 申请人:张英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