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茶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432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炒茶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炒茶机,包括机架和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筒式杀青锅,还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一辉锅和第二辉锅,所述筒式杀青锅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第二出料口上各设有一个出料活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进料段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口处,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出料段与所述第一辉锅的进料口相配,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进料段位于所述第二出料口处,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出料段与所述第二辉锅的进料口相配。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一只杀青锅与两只辉锅机分别通过两条输送带连接起来,以形成稳定、协调的工作关系,相对手工炒茶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炒茶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茶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炒茶器械。
【背景技术】
[0002]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用茶树的嫩叶炒制而成。如今的茶叶有手工炒制和机械炒制而成,手工炒制的茶叶质量好,但效率低,易碎,浪费青茶叶。随着炒茶设备的不断更新,半自动的家用炒茶机日渐普及,给广大茶农带来了便捷和方便,故此推广机械炒茶,便成为当前本行业提升竞争力的必要途径。但是现有的炒茶机精度不高,几乎都只是将传统的土灶转移到机架上,机械化程度低,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效率。如何改善机械炒茶这一缺陷,变成本行业设备开发人员致力于攻克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具有杀青和辉锅功能的炒茶机。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炒茶机,包括机架和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筒式杀青锅,还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一辉锅和第二辉锅,所述筒式杀青锅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第二出料口上各设有一个出料活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进料段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口处,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出料段与所述第一辉锅的进料口相接,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进料段位于所述第二出料口处,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出料段与所述第二辉锅的进料口相接。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6]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一只杀青锅与两只辉锅机分别通过两条输送带连接起来,以形成稳定、协调的工作关系,相对手工炒茶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炒茶机作进一步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炒茶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炒茶机,包括机架1、设于所述机架I上的筒式杀青锅2、第一输送带3、第二输送带4、第一辉锅5和第二辉锅6。
[0010]其中,筒式杀青锅2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 7和第二出料口 8,所述第一、第二出料口 7、8上各设有一个出料活门,所述第一输送带3的进料段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口 7处,所述第一输送带3的出料段与所述第一辉锅5的进料口相接,所述第二输送带4的进料段位于所述第二出料口 8处,所述第二输送带4的出料段与所述第二辉锅6的进料口相接。
[0011]第一、第二辉锅5、6分别设有出料口,成品茶从出料口出料。
[0012]本实用新型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炒茶机,包括机架和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筒式杀青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一辉锅和第二辉锅,所述筒式杀青锅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第二出料口上各设有一个出料活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进料段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口处,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出料段与所述第一辉锅的进料口相接,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进料段位于所述第二出料口处,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出料段与所述第二辉锅的进料口相接。
【文档编号】A23F3/06GK203467579SQ201320492038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3日
【发明者】周福祥 申请人:苏州市西山宏运材料用品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