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牲口屠宰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4371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牲口屠宰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牲口屠宰机,包括囚筒;囚筒上还设有推牛机构,推牛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滑动板和推牛板;第一作用缸座和第二作用缸座分别设在第一夹板和滑动板上,第一作用缸柱和第二作用缸座同轴相连,且第二作用缸柱与推牛板相连;第一夹板在背向第二夹板的一侧和朝向第二旋转盘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对导轨和一推牛板腔;滑动板与导轨滑动配合,推牛板腔对应于一对导轨之间,并位于导轨的右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牲口屠宰机结构简单,制造难度和成本低,不仅能客观体现活杀和高的宰杀效率,还能有效迫使待宰牲口到达囚筒内的宰杀位置而不会为待宰牲口提供任何退缩空间,有利于屠宰工作的顺利进行。
【专利说明】—种牲口屠宰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牲口屠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牲口屠宰机。
【背景技术】
[0002]为了满足公众和屠宰市场的需求,一批专业的屠宰机械出现,这些屠宰机械客观地体现了所谓的高宰杀效率和活杀,也无需多人参与对牲口进行宰杀前的擒持,可节省人力投入和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屠宰现场环境。在利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屠宰机进行屠宰时,当牲口进入囚筒后悔因恐惧而出现试图退出囚筒的现象,因此有些厂家在囚筒的牲口入口处配备了牲口驱赶机构,这些牲口驱赶机构的设置虽然可使待宰牲口被迫地到达囚筒内的宰杀位置,但由于该牲口驱赶机构的结构非常复杂,从而增加了牲口屠宰机的制造难度和成本,并且由于牲口驱赶机构位于囚筒的牲口入口处的一端,这样增加了牲口驱赶机构的宽度距离,而该距离也为待宰牲口提供了退缩空间,从而影响牲口的头部探出卡颈部,最终影响卡颈动作的进行,这样的设计不利于提高屠宰效率。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因增加了牲口驱赶机构而使得牲口屠宰机的制造难度和成本提高、牲口驱赶机构的设置为牲口提供了退缩空间、屠宰效率低等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增设了推牛机构的牲口屠宰机,所述牲口屠宰机能有效迫使待宰牲口到达囚筒内的宰杀位置,且增设推牛机构的牲口屠宰机结构简单,制造难度和成本低,不会为待宰牲口提供退缩空间,利于屠宰效率的提闻。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牲口屠宰机,包括囚筒;囚筒包括第一旋转盘、第二旋转盘、第一夹板、第二夹板、顶盖和底板;第一旋转盘和第二旋转盘面对面设置,顶盖和底板上下对应并均与第一旋转盘和第二旋转盘的内壁固定;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各枢轴均设置在第一旋转盘和第二旋转盘上;
[0005]囚筒上还设有推牛机构,且推牛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滑动板和推牛板;
[0006]第一气缸的第一作用缸座和第二气缸的第二作用缸座分别设在第一夹板和滑动板上,第一气缸的第一作用缸柱和第二作用缸座同轴相连,且第二气缸的第二作用缸柱与推牛板相连;
[0007]第一夹板在背向第二夹板的一侧和朝向第二旋转盘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对上下对应的导轨和一推牛板腔;滑动板与导轨滑动配合,推牛板腔对应于一对导轨之间,并位于导轨的右端。
[0008]优选地,一对导轨的横截面呈L形。
[0009]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中,囚筒上增设的推牛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滑动板和推牛板,第一气缸的第一作用缸座和第二气缸的第二作用缸座分别设在第一夹板和滑动板上,第一气缸的第一作用缸柱和第二作用缸座同轴相连,且第二气缸的第二作用缸柱与推牛板相连;滑动板与第一夹板上的一对导轨形成滑动配合,当第一气缸的第一作用缸柱向缸体外伸出时,由第一作用缸柱推动滑动板,使得滑动板循着一对导轨移动,反之亦然;当第二气缸的第二作用缸柱向缸体外伸出时,则会推动推牛板,使得推牛板朝着第一夹板的内侧翻转,从而凭借推牛板的翻转实现对进入囚筒内的牲口的臀部驱赶,迫使牲口朝着第一旋转盘的方向移动从而到达囚筒内的宰杀位置。
[0010]除此之外,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夹板上还设有推牛板腔,该推牛板腔对应于一对导轨之间,并位于导轨的右端,在第二作用缸柱的推动下,推牛板会翻转到推牛板腔内,这样的设计不仅达到了将待宰牲口驱赶到达囚筒内的宰杀位置,还不会增加所述推牛机构的宽度距离,从而避免为待宰牲口提供任何退缩空间,有利于屠宰工作的顺利进行,屠宰效率得以提高。由此可知增设了推牛机构的牲口屠宰机结构简单,其制造难度和成本低。
[0011]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
[0012]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牲口屠宰机结构简单,制造难度和成本低,不仅能客观体现活杀和高的宰杀效率,还能有效迫使待宰牲口到达囚筒内的宰杀位置而不会为待宰牲口提供任何退缩空间,有利于屠宰工作的顺利进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牲口屠宰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16]图3是推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现将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I为第一旋转盘,2为第二旋转盘,3为第一夹板,4为第二夹板,5为顶盖,6为底板,7为第一气缸,7.1为第一作用缸座,7.2为第一作用缸柱,8为第二气缸,8.1为第二作用缸座,8.2为第二作用缸柱,9为滑动板,10为推牛板,11为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9]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囚筒,囚筒又包括面对面设置的第一旋转盘I和第二旋转盘2、第一夹板3、第二夹板4、顶盖5和底板6,其中,顶盖5和底板6彼此上下对应并均与第一旋转盘I和第二旋转盘2的内壁固定;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4各枢轴均设置在第一旋转盘I和第二旋转盘2上。
[0020]囚筒上还设有推牛机构,如图3所不,推牛机构包括第一气缸7、第二气缸8、滑动板9和推牛板10 ;其中,第一气缸7的第一作用缸座7.1和第二气缸8的第二作用缸座8.1以水平方向分别设置在第一夹板3和滑动板9上,而第一气缸7的第一作用缸柱7.2和第二作用缸座8.1同轴相连,且第二气缸8的第二作用缸柱8.2与推牛板10相连;另外,第一夹板3在背向第二夹板4的一侧和朝向第二旋转盘2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对彼此上下对应的横截面呈L形的导轨11和推牛板腔,滑动板9与该对导轨11形成滑动配合,而推牛板腔对应于该对导轨11之间,并位于该对导轨11的右端位置。
[0021]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牲口屠宰机,包括囚筒;所述囚筒包括第一旋转盘(I)、第二旋转盘(2)、第一夹板(3)、第二夹板(4)、顶盖(5)和底板(6);所述第一旋转盘(I)和第二旋转盘(2)面对面设置,所述顶盖(5)和底板(6)上下对应并均与第一旋转盘(I)和第二旋转盘(2)的内壁固定;所述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4)各枢轴均设置在第一旋转盘(I)和第二旋转盘(2)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囚筒上还设有推牛机构,且所述推牛机构包括第一气缸(7)、第二气缸(8)、滑动板(9)和推牛板(10); 所述第一气缸(7)的第一作用缸座(7.1)和第二气缸(8)的第二作用缸座(8.1)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夹板(3)和滑动板(9)上,所述第一气缸(7)的第一作用缸柱(7.2)和第二作用缸座(8.1)同轴相连,且所述第二气缸(8)的第二作用缸柱(8.2)与推牛板(10)相连;所述第一夹板(3)在背向第二夹板(4)的一侧和朝向第二旋转盘(2)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对上下对应的导轨(11)和一推牛板腔;所述滑动板(9 )与导轨(11)滑动配合,所述推牛板腔对应于一对导轨(11)之间,并位于导轨(11)的右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牲口屠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导轨(11)的横截面呈L形。
【文档编号】A22B5/02GK203505443SQ201320501000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6日
【发明者】陈春根, 孙全龙, 水白清, 杨小秋, 魏广华 申请人:南京耐合屠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