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微生物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436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方形微生物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方形微生物培养皿包括皿盒和内盘,内盘上有内盘托柄,皿盒上有皿盒凹槽,组成方形微生物培养皿的全部零部件由透明玻璃制成。皿盒为方形扁平空心盒状,有一侧面敞口,其余五面为封闭,内盘为方形扁平空心盘状,上方敞口。通过内盘托柄沿着皿盒凹槽可将内盘推入皿盒底部,内盘和皿盒可紧密咬合。本实用新型用于微生物培养,操作简便,污染风险小。
【专利说明】方形微生物培养皿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形微生物培养皿。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微生物培养皿(culture dish)是德国细菌学家Julius Richard Petri于1887年设计,又称为Petri dish,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在无菌操作过程中使用现有微生物培养皿,手容易接触到平皿边缘而将杂菌带到平皿边缘,平皿在操作察看过程容易将杂菌带入平皿内,使平皿内培养基长出杂菌菌落。手需要不停操作使用物品,不可避免接触到未灭菌物品,用酒精对手进行消毒将是手粘附酒精,还可能导致皮肤过敏。现有培养皿不便操作,用手很难不接触到平皿边缘。使用现有平皿进行无菌操作时,也容易使无菌风将物品、工具上粘附杂菌吹入平皿,产生污染。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微生物培养平皿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形微生物培养皿,便于无菌操作,减少污染杂菌风险。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关键技术方案实现的:方形微生物培养皿包括皿盒和内盘,内盘上有内盘托柄,皿盒上有皿盒凹槽,组成方形微生物培养皿的全部零部件由透明玻璃制成。皿盒为方形扁平空心盒状,有一侧面敞口,其余五面为封闭,内盘为方形扁平空心盘状,上方敞口。通过内盘托柄沿着皿盒凹槽可将内盘推入皿盒底部,内盘和皿盒可紧密咬合。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便,污染风险减小。
[0006]【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0009]图2是图1的I—I剖视图。
[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结构图。
[0011]图中1.皿盒,2.内盘,3.内盘托柄,4.皿盒凹槽。
[0012]【具体实施方式】
[0013]图中,皿盒(I)为方形扁平空心盒状立方体,五面封闭,一侧面敞开。内盘(2)为方形扁平盘状,上方敞开,可从皿盒(I)敞开侧面装入皿盒(I ),皿盒(I)可与内盘(2)紧密咬合。内盘(2)外侧下缘有内盘托柄(3),皿盒(I)敞开出口下缘有皿盒凹槽(4)。
[0014]图中,通过内盘托柄(3)可沿皿盒凹槽(4)将内盘(2)推入皿盒(I)底部,使内盘
(2)上方敞口整体由皿盒(I)上方玻璃遮挡。
【权利要求】
1.一种方形微生物培养皿包括皿盒和内盘,内盘上有内盘托柄,皿盒上有皿盒凹槽,组成方形微生物培养皿的全部零部件由透明玻璃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微生物培养皿,其特征是:皿盒为方形扁平空心盒状,有一侧面敞口,其余五面为封闭,内盘为方形扁平空心盘状,上方敞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微生物培养皿,其特征是:通过内盘托柄沿着皿盒凹槽可将内盘推入皿盒底部,内盘和皿盒可紧密咬合。
【文档编号】C12M1/22GK203530308SQ201320679180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1日
【发明者】刘保平 申请人:东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