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炒制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615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炒制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炒制机,其传动组件包括电机、过渡轮及偏心轮,制茶锅与偏心轮之间连接设置联动推杆实现在制茶锅工作台上的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推杆活动铰接于偏心轮圆周面上对应的安装孔上,在偏心轮上安装孔对应的半个圆周面相对于另一半个圆周面轻量化设置;所述制茶锅和工作台在其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固定设置多个对应的滑动套筒及滑动杆,且滑动套筒内壁固定设置润滑内套。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茶叶炒制机,最大化的减少偏心轮在转动过程中由于振动引起的设备噪音及部件磨损较快,同时能够实现制茶锅在工作台上的稳定滑动。
【专利说明】一种茶叶炒制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炒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对茶叶进行烘干炒制的机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茶叶炒制机,包括机体工作台、电热炉、制茶锅、传动组件,制茶锅和电热炉分别位于机体工作台的上下位置,且传动组件驱动制茶锅在机体工作台上往复运动;传动组件包括电机、过渡轮及偏心轮;同时在工作台和制茶锅上分别设置对应的滑动槽及滑块,制茶锅与偏心轮之间连接设置联动推杆实现在制茶锅工作台上的往复运动;为了防止偏心轮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振幅过大,导致机器噪音,一般采用了在偏心轮上连接设置与其同轴的稳固轮,但是其防震效果依然不好,同时在出现轻微振动的同时,会导致工作台和制茶锅对应的滑动槽及滑块不能很好的配合传动,设备零部件磨损较快。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炒制机,最大化的减少偏心轮在转动过程中由于振动引起的设备噪音及部件磨损较快,同时能够实现制茶锅在工作台上的稳定滑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炒制机,包括机体工作台、电热炉、制茶锅、传动组件,制茶锅和电热炉分别位于机体工作台的上下位置,且传动组件驱动制茶锅在机体工作台上往复运动;传动组件包括电机、过渡轮及偏心轮,制茶锅与偏心轮之间连接设置联动推杆实现在制茶锅工作台上的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推杆活动铰接于偏心轮圆周面上对应的安装孔上,在偏心轮上安装孔对应的半个圆周面相对于另一半个圆周面轻量化设置;所述制茶锅和工作台在其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固定设置多个对应的滑动套筒及滑动杆,且滑动套筒内壁固定设置润滑内套。
[0005]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偏心轮上在安装孔两侧分别设置镂空的减重孔,且在两个减重孔之间形成铰接连杆,所述安装孔置于对应的铰接连杆上。
[0006]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重孔在偏心轮上为扇形设置。
[0007]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套筒在制茶锅底部为四个,且呈四角矩形设置。
[0008]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润滑内套为橡胶套。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去除现有技术中的稳固轮,同时在偏心轮的固定孔所在半个圆周面上设置减重孔,简化了设备的结构的同时,能够降低偏心轮在转动过程中出现的振动幅度,进一步降低设备的使用噪音;滑动套筒与滑动杆的配合传动且两者之间设置润滑内套,能够使制茶锅在工作台上实现稳定传动及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偏心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图2在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4]图中标号含义:1_电机;2_过渡轮;3-偏心轮;31_安装孔;32_减重孔;33_铰接连杆;4_联动推杆;5_制茶锅;51_滑动套筒;52_润滑内套;6-电热炉;7_工作台;71_滑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6]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炒制机,包括机体工作台7、电热炉6、制茶锅5、传动组件,制茶锅5和电热炉6分别位于机体工作台7的上下位置,且传动组件驱动制茶锅5在机体工作台7上往复运动;传动组件包括电机1、过渡轮2及偏心轮3,制茶锅5与偏心轮3之间连接设置联动推杆4实现在制茶锅5工作台7上的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推杆4活动铰接于偏心轮3圆周面上对应的安装孔31上,在偏心轮3上安装孔31对应的半个圆周面相对于另一半个圆周面轻量化设置;所述偏心轮3上在安装孔31两侧分别设置镂空的减重孔32,且在两个减重孔32之间形成铰接连杆33,所述安装孔31置于对应的铰接连杆33上,且减重孔32在偏心轮3上为扇形设置。所述制茶锅5和工作台7在其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固定设置四个对应的滑动套筒51及滑动杆71,对应的四个滑动套筒51在制茶锅5底部呈四角矩形设置,且滑动套筒51内壁固定设置材质为橡胶的润滑内套52。
[00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去除现有技术中的稳固轮,同时在偏心轮3的固定孔所在半个圆周面上设置减重孔32,简化了设备的结构的同时,能够降低偏心轮3在转动过程中出现的振动幅度,进一步降低设备的使用噪音;滑动套筒51与滑动杆71的配合传动且两者之间设置润滑内套52,能够使制茶锅5在工作台7上实现稳定传动及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001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茶叶炒制机,包括机体工作台、电热炉、制茶锅、传动组件,制茶锅和电热炉分别位于机体工作台的上下位置,且传动组件驱动制茶锅在机体工作台上往复运动;传动组件包括电机、过渡轮及偏心轮,制茶锅与偏心轮之间连接设置联动推杆实现在制茶锅工作台上的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推杆活动铰接于偏心轮圆周面上对应的安装孔上,在偏心轮上安装孔对应的半个圆周面相对于另一半个圆周面轻量化设置;所述制茶锅和工作台在其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固定设置多个对应的滑动套筒及滑动杆,且滑动套筒内壁固定设置润滑内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上在安装孔两侧分别设置镂空的减重孔,且在两个减重孔之间形成铰接连杆,所述安装孔置于对应的铰接连杆上。
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孔在偏心轮上为扇形设置。
4.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叶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筒在制茶锅底部为四个,且呈四角矩形设置。
5.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叶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内套为橡胶套。
【文档编号】A23F3/06GK203608782SQ201320780091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9日
【发明者】徐小春, 郑林耀 申请人:衢州市恒邦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