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微波方便葱烧木耳炒肉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470413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可微波方便葱烧木耳炒肉的生产方法
【专利摘要】可微波方便葱烧木耳炒肉的生产方法,属于食品【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了传统菜肴仅凭厨师个人经验而制作的弊端,以及市面上菜肴类方便食品“色、香、味、形”较差的问题,本发明将传统菜肴的加工工艺进行改良,以主料包、辅料包的形式进行包装生产,即将主料包、辅料包单独进行真空包装后再放入外层包装内。消费者食用前通过将主料包、辅料包混合并二次加热(如微波加热)后即可获得完整的中式菜肴。通过本发明能为我国炒菜类中式肉类菜肴的工业化和方便化提供理论上和技术上的支持,为炒菜类中式肉类菜肴方便食品市场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推动我国方便食品的发展。
【专利说明】可微波方便葱烧木耳炒肉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微波方便葱烧木耳炒肉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方便、快捷、营养的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对食品的快捷性、营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市场上方便食品的种类在我国还很少,我国方便微波食品只有如速冻包子、烧麦和少量的肉串、肉块类的肉类预制品这样的点心类和副食类方便食品,而现有的能够符合人们传统饮食习惯的菜肴为数不多,且仅在炖菜这一类。基于此,人们迫切需要这种既符合人们传统饮食习惯的又满足人们对于食品方便、营养的需求的炒菜类中式肉类菜肴方便食品O
[0003]中式菜肴成分复杂,又更讲究色、香、味、形、质构等特点。当前人们对食品消费正从吃饱向吃好转变,对食品的要求,考虑的较多的是食品的质量、外观、新颖、保健、天然和方便,炒菜类中式肉类菜肴方便食品正好满足了这种消费需求。而部分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中方便食品的生产、贮运、家庭或社会团体消费的整个冷链系统基本形成,这是发展中式肉类菜肴方便食品的最好条件。方便食品的生产与速冻食品的生产有着很多联系,可以充分利用现有速冻食品厂的生产装备,经过适当的改造和配套,即可投入方便食品的生产,有利于迅速占领市场,形成产业化。
[0004]我国方便食品的研究较为滞后,市面上方便食品的种类与数量与国外更是相差甚远。虽然目前有一部分的传统菜肴已经工业化生产为方便类食品,但主要是炖的产品,其包装形式是可杀菌软袋,可以看到的产品有咖喱牛肉、香菇鸡块等,这类产品的一般流程是在食品工厂厨房中先以传统烹饪法调理菜肴,主要的固形物有肉块、马铃薯、胡萝卜等耐炖耐煮的材料,所有的材料在锅中烹煮入味后,再热充填到可杀菌软袋,再施以包装后高压高温二次杀菌处理,使产品达到商业杀菌标准,而能够在一般室温下保存、流通、销售。然而,这种方式生产出的产品往往存在变色、风味不足、肉块不成形等品相较差的情况,而且仍有许多传统菜肴未能工业化生产,因此在开发中式肉类菜肴方便食品时首先要解决其色泽、风味、质构和包装等问题。另外我国方便主食类食品和菜肴类方便食品还没有形成体系;菜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偏低,不能满足人们均衡合理的营养需求量;由于商品的质量监管力度不够,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劣质产品使方便食品的市场混乱;一些肉类方便食品保鲜存在问题导致其脂肪氧化酸败问题严重等等。这都是我国方便食品在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有报道显示,未来几年内微波方便食品特别是微波方便肉制品将成为我国方便食品发展的主流。
[0005]香葱木耳炒肉是中国常见的一道家常菜,在中国各地方因地区饮食习惯的差异其配菜、调味料也有所不同。在东北地区香葱木耳炒肉主要由木耳、大葱段、肉片等炒至而成,由于木耳在中医学上具有养血驻颜、祛病延年之效,切成大段的香葱能发汗逐邪,疏通关节具有逐皮肤经络之间的风寒湿邪气的作用,又由于其味美、价廉为大部分人们所喜爱。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微波方便香葱木耳炒肉的生产方法,解决了传统菜肴仅凭厨师个人经验而制作的弊端,以及市面上菜肴类方便食品“色、香、味、形”较差的问题,使其更加利于工业化生产并具备一定的方便性、卫生性及保存性。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可微波方便香葱木耳炒肉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一、主料包的加工:100g猪里脊肉洗净切成肉片,经上浆后,4°C放置20_30min,然后在油炸锅中140-150°C加热80-100S,加热后的肉片采用高温蒸煮袋进行真空包装,然后进行二次杀菌处理,并迅速用冷水冲洗冷却,真空包装;
[0010]二、辅料包的加工:以肉重IOOg为比例,向炒锅中加入大豆油10-12g,油温为150-170°C时加入水发后的木耳40-70g翻炒20-40s,再加入香葱段20_40g翻炒20_40s,力口
热后的配菜采用高温蒸煮袋进行真空包装,然后进行二次杀菌处理,并迅速用冷水冲洗冷却,真空包装;
[0011]三、调料包的加工:以肉重IOOg为比例,向炒锅中加入大豆油10-12g,油温为150-170°C时加入姜l_2g、蒜l_2g翻炒10-15s,再加入十三香0.3-0.5g、酱油6_8g、味精1-1.5g、白糖0.5-lg、食盐0.5-lg、水18-20g翻炒20-30s,最后加水淀粉4_6g加热10_15s收汁;加热后的调味料采用高温蒸煮袋进行真空包装,然后进行二次杀菌处理,并迅速用冷水冲洗冷却,真空包装;
[0012]四、将主料包、辅料包、调料包放入外层包装内。
[0013]上述方法中,所述肉片的尺寸为lX4X6cm。
[0014]上述方法中,以肉片质量比计,上浆的配方为:5-6%淀粉、10-15%水、1.5-2%食盐和0.3-0.5%复合磷酸盐。
[0015]上述方法中,所述上浆配方中还添加有100-120mg/kg的BHA、0.01-0.03g/kg的山梨酸钾。
[0016]上述方法中,所述二次杀菌处理的工艺条件为:水浴杀菌杀菌温度90-100°C,时间 10_15min。
[0017]上述方法中,所述炒锅利用电磁炉烧热,其中电磁炉加热功率800-1000W,锅底温度为 130-150°Co
[0018]上述方法中,所述水淀粉中水与淀粉的质量比为3: I。
[0019]上述方法中,所述香葱段长5-6cm。
[0020]本发明将传统菜肴的加工工艺进行改良,将主料包、辅料包、调料包单独进行真空包装后再放入外层包装内。消费者食用前通过将主料包、辅料包、调料包二次加热(如微波加热)并混合后即可获得完整的中式菜肴。所述主料包的微波复热条件为:微波功率700W下微波加热120-150S ;辅料包的微波复热条件为:微波功率700W下微波加热90-120S ;调料包的微波复热条件为:微波复热条件确定为微波功率700W下微波加热60-90s。复热媒介可以是传统炒锅、蒸锅和微波炉等。
[0021]本发明将传统菜肴的加工工艺进行改良,将菜肴中的肉类主料作为主料包根据改良后的工业加工方式(如通过油炸锅预油炸工艺模拟传统中式炒菜类菜肴的“滑炒”工艺)单独进行预加热处理;菜肴中的蔬菜配菜作为辅料包按照其相应的传统预加热方式进行预加热;菜肴中的调味料汤汁作为调料包按照其相应的传统预加热方式进行预加热。
[0022]本发明通过应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手段对炒菜类中式菜肴的传统烹调方法进行模拟,将中式菜肴的烹制方法进行改良并将炒菜类中式菜肴加工过程中各个参数以定量化代替传统的经验模糊烹饪、以标准化代替厨师的个性生产、以自动控制化代替人工手工控制、以连续化生产代替间歇化生产,使得最终产品既具有中式传统菜肴的色香味俱全的特点,又具有方便、快捷、营养、卫生的优点。因此,通过本发明的进行,可以筛选出适合所选炒菜类中式菜肴工业化生产的预加热方式和预加热条件及其对菜肴制品颜色、质地、风味等食用品质的影响,量化所选中式菜肴工业化生产的调味技术,确定加工工艺条件对调味料包的色泽、风味、贮藏性的影响,通过添加适当的食品添加剂、利用现代工业化杀菌包装技术完善肉类主料包、蔬菜辅料包在贮藏过程中的卫生性、颜色、风味保持性以及产品的营养性。发明产品在二次复热(微波加热)时,不同微波加热功率,时间在方便菜肴食品成熟过程对菜肴质量的影响,重点考察加热后对菜肴色泽、水分、口感等的影响。通过本发明能为我国炒菜类中式肉类菜肴的工业化和方便化提供理论上和技术上的支持,为炒菜类中式肉类菜肴方便食品市场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推动我国方便食品的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如此,凡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0024]一种可微波方便香葱木耳炒肉,按照以下步骤加工而成:
[0025](I)主料包的加工:肉片的预处理一肉片上浆一油炸锅预油炸一肉片一包装一杀菌一冷却一肉片成品,具体步骤如下:
[0026]猪里脊肉洗净切成lX4X6cm的肉片(IOOg),经上浆工艺优化后配方进行上浆(上浆配方肉片质量比为6%淀粉、10%水、2%食盐和0.3%复合磷酸盐,另外根据工厂和市场需求可选择添加或不添加抗氧化剂和防腐剂,若添加则添加量分别为120mg/kg的BHA、0.03g/kg的山梨酸钾),上浆后的肉片,4°C放置30min,即醒浆30min。上浆后的肉片按预加热工艺参数(采用油炸锅加热,加热温度140°C,加热时间90s)进行预油炸处理,力口热后的肉片采用高温蒸煮袋进行真空包装,按二次杀菌工艺优化条件(水浴杀菌杀菌温度100°C,时间IOmin)进行二次杀菌处理,并迅速用冷水冲洗冷却,置于4°C贮存。
[0027](2)辅料包的加工:木耳水发、葱清洗切大断一豆油一木耳、葱炒制一配料一包装—杀菌一冷却一配料成品,具体步骤如下:
[0028]香葱洗净切成长为5cm的大段,木耳水发并去根切段待用。经电磁炉烧热的炒锅(电磁炉功率800W,锅底温度为130°C )中加入大豆油10g,烧热后(加热油温为170°C )加入木耳60g翻炒30s,再加入香葱段30g翻炒30s。加热后的配菜采用高温蒸煮袋进行真空包装,按二次杀菌工艺优化条件(水浴杀菌杀菌温度100°C,时间IOmin)进行二次杀菌处理,并迅速用冷水冲洗冷却,置于4°C贮存。
[0029](3)调料包的加工:大蒜、姜粉碎一豆油一炒制一配料一包装一杀菌一冷却一检验一调味料成品,具体步骤如下:
[0030]姜蒜洗净切末,将水与淀粉配成比例为3: I的水淀粉待用。经电磁炉烧热的炒锅(电磁炉功率800W,锅底温度为130°C,)中加入豆油10g,烧热后加入姜Ig蒜2g翻炒时间IOs,再加入十三香0.4g、酱油7g,味精Ig,白糖0.5g,食盐0.5g,水18g翻炒20s,最后加水淀粉5g加热IOs收汁。加热后的调味料采用高温蒸煮袋进行真空包装,按二次杀菌工艺优化条件(水浴杀菌杀菌温度100°C,时间IOmin)进行二次杀菌处理,并迅速用冷水冲洗冷却,置于4°C贮存。
[0031]食用前,将主料包、辅料包、调料包微波加热后并混合即可获得完整的香葱木耳炒肉,主料包的微波复热条件为:微波功率700W下微波加热150s ;辅料包的微波复热条件为:微波功率700W下微波加热90s ;调料包的微波复热条件确定为:微波复热条件确定为微波功率700W下微波加热70s。
【权利要求】
1.可微波方便葱烧木耳炒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如下: 一、主料包的加工:100g猪里脊肉洗净切成肉片,经上浆后,4°C放置20-30min,然后在油炸锅中140-150°C加热80-100s进行预油炸处理,加热后的肉片采用高温蒸煮袋进行真空包装,然后进行二次杀菌处理,并迅速用冷水冲洗冷却,真空包装; 二、辅料包的加工:以肉重IOOg为比例,向炒锅中加入大豆油10-12g,油温为150-170°C时加入水发后的木耳40-70g翻炒20-40s,再加入香葱段20_40g翻炒20_40s,力口热后的配菜采用高温蒸煮袋进行真空包装,然后进行二次杀菌处理,并迅速用冷水冲洗冷却,真空包装; 三、调料包的加工:以肉重IOOg为比例,向炒锅中加入大豆油10-12g,油温为150-170°C时加入姜l_2g、蒜l_2g翻炒10-15s,再加入十三香0.3-0.5g、酱油6_8g、味精1-1.5g、白糖0.5-lg、食盐0.5-lg、水18-20g翻炒20-30s,最后加水淀粉4_6g加热10_15s收汁;加热后的调味料采用高温蒸煮袋进行真空包装,然后进行二次杀菌处理,并迅速用冷水冲洗冷却,真空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微波方便葱烧木耳炒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肉片的尺寸为lX4X6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微波方便葱烧木耳炒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肉片质量比计,上浆的配方为:5-6%淀粉、10-15%水、1.5-2%食盐和0.3-0.5%复合磷酸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微波方便葱烧木耳炒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浆配方中还添加有100-120mg/kg的BHA、0.01-0.03g/kg的山梨酸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微波方便葱烧木耳炒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杀菌处理的工艺条件为:水浴杀菌杀菌温度90-100°C,时间10-1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微波方便葱烧木耳炒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利用电磁炉烧热,其中电磁炉加热功率800-1000W,锅底温度为130-150°C。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微波方便葱烧木耳炒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淀粉中水与淀粉的质量比为3: I。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微波方便葱烧木耳炒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香葱段长5_6cm。
【文档编号】A23L1/314GK103798816SQ201410064603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5日
【发明者】孔保华, 赵钜阳, 张宏伟, 卢岩, 韩建春, 刘骞 申请人:东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