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蒙顶甘露花茶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483790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蒙顶甘露花茶的加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蒙顶甘露花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茶坯制备;(2)鲜花养护:摘取茉莉鲜花,并且生产场所要求通气供氧条件良好,防止鲜花腐败变质;(3)窨制:窨制过程采用大花量连窨工艺,静置窨花并铺以白玉兰花打底,提升花香浓度,配花量第一窨至第五窨茶花比分别为1∶1,1∶0.8,1∶0.9,1∶0.7,1∶1;在第一、三、五窨铺以白玉兰花,茶花比分别为1∶0.008,1∶0.005,1∶0.003。
【专利说明】一种蒙顶甘露花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茉莉花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蒙顶甘露花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蒙顶甘露是蒙顶山传统名茶之一,始创于明代,从采摘、工艺、品质上均高于之前的名茶,是蒙山名茶逐步发展,工艺精益求精的表现。甘露外形紧卷多毫,嫩绿油润;内质香气鲜嫩馥郁,汤色碧绿带黄,清澈明亮,滋味鲜爽,醇厚回甘,叶底嫩绿,秀丽匀整。
[0003]茉莉花茶是我国花茶中的主要产品,其品质特点是花香茶味相得益彰,香气清高芬芳、浓郁鲜灵,滋味醇厚。目前茉莉花茶窨制所采用的茶坯多为中低档烘青,窨制工艺多为一压一窨一提、两窨一提或三窨一提。
[0004]目前茉莉花茶窨制所采用的茶坯多为中低档烘青,窨制工艺多为一压一窨一提、两窨一提或三窨一提。由于茶还原料较成熟,口感偏苦潘,缺乏鲜爽味,窨制后可显著改进香气滋味。现有技术的茉莉花茶往往下花量少、窨次不够,工艺不够完美,无法体现出茉莉花茶香高鲜灵,滋味醇厚的品质特征。
[0005]现有技术尚未公开将蒙顶甘露制备成高品质茉莉花茶的报道,更没有进行工艺的选择和优化。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创新性选用早春高山甘露绿茶为茶坯,以此茶窨制茉莉鲜花,并通过大量实验对工艺进行选择和优化,得到了口感独特并且品质极高的茉莉花茶。
[0007]并且有别于传统花茶以普通烘青茶坯为原料,其酚氨比较低,滋味鲜醇。同时采用五窨窨制技术,一、二窨连窨,三、四窨连窨,五窨转单窨单烘,保证茶坯较高吸香率的同时,保持茶汤黄绿明亮的汤色。窨制完成后将茶叶与茉莉干花瓣拌合,成茶外形紧卷多毫,黄绿油润,开汤后滋味醇和回甘,香气鲜灵馥郁,叶底嫩匀成朵,汤色黄绿明亮,兼具观赏与品饮价值。
[0008]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9]一种蒙顶山甘露花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I)茶坯制备:选用春分前蒙顶山茶区茶树幼嫩单芽为原料;
[0011](2)鲜花养护:摘取茉莉鲜花,并且生产场所要求通气供氧条件良好,以利于鲜花养护和窨制过程中,鲜花处于空气流通状态下进行呼吸作用,防止鲜花腐败变质。
[0012](3)窨制:窨制过程采用大花量连窨工艺,静置窨花并铺以白玉兰花打底,提升花香浓度。配花量第一窨?第五窨茶花比分别为1: 1,1: 0.8,1: 0.9,1: 0.7,1: I ;在第一、三、五窨铺以白玉兰花,茶花比分别为1: 0.008,1: 0.005,1: 0.003。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I)所述蒙顶山茶区茶树幼嫩单芽经杀青、初揉、初烘、复揉、复烘、提毫、烘干后,制成蒙顶甘露绿茶,含水率控制在6?7%。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2)所述茉莉鲜花的摘取步骤为:需采摘处暑——白露时节,午后晴好条件下,朵大、饱满、洁白之花蕾,进厂后薄摊8?1cm散热,中途经2?4次翻花,翻花后堆厚均控制在10?12cm,使花温处于28?35°C之间。待茉莉花开放率达到80?85%时进行筛花,去除花蕾。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3)所述窨制过程的步骤为:
[0016](I)第一窨:以蒙顶甘露绿茶茶坯为原料,分别配以茶花比1: 0.008,1: I的白玉兰、茉莉花,充分拌和均匀,使堆厚为12?15cm,堆温控制在33?36°C,中途不通花,避免热量散失及花香损失。8?9h后筛花收堆,含水率9?11%。备第二连窨。
[0017](2)第二连窨:配茶花比:1: 0.8的茉莉花,茶花拌和后堆厚11?13cm,堆温控制在33?36°C,中途不通花,7?8h后筛花。
[0018](3)复火、摊晾:采用连续式烘干机,进风温度100?110°C,烘后茶坯进冷却机吹风冷却后薄摊8?10cm,自然降温至28?30°C,含水率7?8%,备第三窨。
[0019](4)第三窨:分别配以茶花比1: 0.005,I: 0.9的白玉兰花、茉莉花,茶花拌合后堆厚12?15cm,堆温控制在33?36°C,中途不通花,7?8h后筛花收堆,茶坯含水率10?11%,备第四连窨。
[0020](5)第四连窨:配茶花比1: 0.7的茉莉花,茶花拌和后堆后11?13cm,堆温控制在33?36°C,中途不通花,7?8h后筛花。
[0021](6)复火、摊晾:进风温度95?105°C,烘后茶坯进冷却机吹风冷却后薄摊8?1cm,自然降温至28?30°C,含水率7?8%,备第五窨。
[0022](7)第五窨:分别配以茶花比1: 0.003,1: I的白玉兰花、茉莉花,茶花拌和后堆厚10?12cm,堆温控制在32?35°C,中途不通花,7?7.5h后筛花,含水率10?11 %。
[0023](8)复火、摊晾:进风温度85?90°C,烘后进入冷却机冷却,后经自然降温至室温,含水率6.5?7%。
[0024](9)茶花拌合:将花茶和优质茉莉干花瓣拌合,装箱,得到所述的蒙顶甘露花茶。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体如下有益效果:
[0026]1.本发明首次选用早春蒙顶甘露为茶坯,以此茶窨制茉莉鲜花,有别于传统花茶以普通烘青茶坯为原料,其酚氨比较低,滋味鲜醇。
[0027]2.本发明采用五窨窨制技术,合理利用了连窨技术和单窨单烘技术,一、二连窨,三、四连窨,五窨转单窨单烘,保证茶坯较高的吸香率的同时,保持茶汤黄绿明亮,使产品克服了传统茉莉花茶滋味苦涩、香气淡薄、汤色偏黄的缺点。
[0028]3.本发明严格控制茉莉鲜花进厂后的摊花条件、摊花厚度、翻花后堆厚,以达到鲜花最佳开放度及鲜灵度。
[0029]4.本发明每一窨次下花量精确计算,严格控制茶坯的含水率,以便茶叶达到最大吸香率,成品达到最佳品质。
[0030]5.经过大量实验最终得到最佳的蒙顶甘露花茶的加工工艺,生产出来一种全新,高品质的蒙顶甘露花茶,成茶外形紧卷多毫,黄绿油润,内质滋味醇和回甘,香气鲜灵馥郁,叶底嫩匀成朵,汤色黄绿明亮,兼具观赏与品饮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图1所示就是本发明是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蒙顶甘露花茶的加工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并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基于说明书的教导对实施例进行修改。
[0033]一种蒙顶山甘露花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4]1、茶坯制备:选用春分前蒙顶山茶区茶树幼嫩单芽为原料,经杀青、初揉、初烘、复揉、复烘、提毫、烘干后,制成蒙顶甘露绿茶,含水率控制在6?7%。
[0035]2、鲜花养护:生产场所要求通气供氧条件良好,以利于鲜花养护和窨制过程中,鲜花处于空气流通状态下进行呼吸作用,防止鲜花腐败变质。
[0036]茉莉鲜花需采摘处暑——白露时节,午后晴好条件下,朵大、饱满、洁白之花蕾,进厂后薄摊8?1cm散热,中途经2?4次翻花,翻花后堆厚均控制在10?12cm,使花温处于28?35°C之间。待茉莉花开放率达到80?85%时进行筛花,去除花蕾。
[0037]3、窨制:窨制过程采用大花量连窨工艺,静置窨花并铺以白玉兰花打底,提升花香浓度。配花量第一窨?第五窨茶花比分别为1: 1,1: 0.8,1: 0.9,1: 0.7,1: I ;在第一、三、五窨铺以白玉兰花,茶花比分别为1: 0.008,I: 0.005,1: 0.003。
[0038]第一窨:以蒙顶甘露绿茶茶坯为原料,分别配以茶花比1: 0.008,1: I的白玉兰、茉莉花,充分拌和均匀,使堆厚为12?15cm,堆温控制在33?36°C,中途不通花,避免热量散失及花香损失。8?9h后筛花收堆,含水率9?11%。备第二连窨。
[0039]第二连窨:配茶花比1: 0.8的茉莉花,茶花拌和后堆厚11?13cm,堆温控制在33?36°C,中途不通花,7?8h后筛花。
[0040]复火、摊晾:采用连续式烘干机,进风温度100?110°C,烘后茶坯进冷却机吹风冷却后薄摊8?10cm,自然降温至28?30°C,含水率7?8%,备第三窨。
[0041]第三窨:分别配以茶花比1: 0.005,1: 0.9的白玉兰花、茉莉花,茶花拌合后堆厚12?15cm,堆温控制在33?36°C,中途不通花,7?8h后筛花收堆,茶坯含水率10?11%,备第四连窨。
[0042]第四连窨:配茶花比1: 0.7的茉莉花,茶花拌和后堆后11?13cm,堆温控制在33?36°C,中途不通花,7?8h后筛花。
[0043]复火、摊晾:进风温度95?105°C,烘后茶坯进冷却机吹风冷却后薄摊8?10cm,自然降温至28?30°C,含水率7?8%,备第五窨。
[0044]第五窨:分别配以茶花比1: 0.003,1: I的白玉兰花、茉莉花,茶花拌和后堆厚10?12cm,堆温控制在32?35°C,中途不通花,7?7.5h后筛花,含水率10?11%。
[0045]复火、摊晾:进风温度85?90°C,烘后进入冷却机冷却,后经自然降温至室温,含水率6.5?7%。
[0046]茶花拌合:将花茶和优质茉莉干花瓣拌合,装箱,得到所述的蒙顶甘露花茶。
[0047]最终,可以观察到生产出一种全新,高品质的蒙顶甘露花茶,成茶外形紧卷多毫,黄绿油润,并且口感独特,内质滋味醇和回甘,香气鲜灵馥郁,叶底嫩匀成朵,汤色黄绿明亮,兼具观赏与品饮价值。
[0048]按照GB/T 18665-2008标准进行茶叶感官品质审评。
[0049]表I采用本专利工艺窨制甘露花茶与其它花茶感官审评对比
[0050]
甘露花茶与其它花茶感官审评
--?内质品名外形----
^____汤色香气滋味叶底
本发明的黄绿油润, 黄绿j ^醇和
I鲜灵馥郁嫩匀成朵一甘露花茶紧卷多毫,净明亮__0#__
毛峰茉莉墨绿尚润,紧细有绿黄尚鲜灵尚鲜浓绿黄明亮,
花茶锋苗带毫,匀整,净明亮尚浓郁甘醇芽叶较完整
深绿尚润,紧细有锋 ,i …山绿黄明亮,芽香茗茉莉深绿黄尚鲜浓
3苗,略带毫,尚匀整, I_尚浓醇叶尚完整,稍花茶明亮欠持久
稍有嫩茎,稍有花干有嫩茎
& 深绿,尚紧细略有毫, &绿黄尚明亮,
特级茉莉深黄尚鲜欠浓
4尚匀整有嫩茎,有花尚鲜醇尚匀整,有嫩花茶尚明亮欠持久 _
___T_____■
[0051]从表I可以看出,采用本专利工艺窨制的甘露花茶,在嫩度上明显优于其它茉莉花茶,使得成茶外形黄绿油润,紧卷多毫,而在内质上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工艺,形成的成茶香气鲜灵馥郁,滋味醇和回甘。
[0052]而其它花茶由于成茶香气欠鲜灵,欠馥郁,欠持久,滋味欠醇和回甘。而且甘露花茶的叶底嫩匀成朵,兼具观赏与品饮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花茶的价值。
[0053]表2甘露与本专利工艺窨制的甘露花茶感官对比
[0054]

【权利要求】
1.一种蒙顶甘露花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茶坯制备:选用春分前蒙顶山茶区茶树幼嫩单芽为原料;(2)鲜花养护:摘取茉莉鲜花,并且生产场所要求通气供氧条件良好,以利于鲜花养护和窨制过程中,鲜花处于空气流通状态下进行呼吸作用,防止鲜花腐败变质;(3)窨制:窨制过程采用大花量连窨工艺,静置窨花并铺以白玉兰花打底,提升花香浓度,配花量第一窨至第五窨茶花比分别为1: 1,1: 0.8,1: 0.9,I: 0.7,1: I ;在第一、三、五窨铺以白玉兰花,茶花比分别为1: 0.008,1: 0.005,I: 0.0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所述蒙顶山茶区茶树幼嫩单芽经杀青、初揉、初烘、复揉、复烘、提毫、烘干后,制成蒙顶甘露绿茶,含水率控制在6?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茉莉鲜花的摘取步骤为:需采摘处暑——白露时节,午后晴好条件下,朵大、饱满、洁白之花蕾,进厂后薄摊8?1cm散热,中途经2?4次翻花,翻花后堆厚均控制在10?12cm,使花温处于28?35°C之间,待茉莉花开放率达到80?85%时进行筛花,去除花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所述窨制过程的步骤为:(I)第一窨:以蒙顶甘露绿茶茶坯为原料,分别配以茶花比1: 0.008,I: I的白玉兰、茉莉花,充分拌和均匀,使堆厚为12?15cm,堆温控制在33?36°C,中途不通花,避免热量散失及花香损失,8?9h后筛花收堆,含水率9?11%,备第二连窨;(2)第二连窨:配茶花比:I: 0.8的茉莉花,茶花拌和后堆厚11?13cm,堆温控制在33?36°C,中途不通花,7?8h后筛花;(3)复火、摊晾:采用连续式烘干机,进风温度100?110°C,烘后茶坯进冷却机吹风冷却后薄摊8?10cm,自然降温至28?30°C,含水率7?8%,备第三窨;(4)第三窨:分别配以茶花比1: 0.005,I: 0.9的白玉兰花、茉莉花,茶花拌合后堆厚12?15cm,堆温控制在33?36°C,中途不通花,7?8h后筛花收堆,茶坯含水率10?11%,备第四连窨;(5)第四连窨:配茶花比1: 0.7的茉莉花,茶花拌和后堆后11?13cm,堆温控制在33?36°C,中途不通花,7?8h后筛花;(6)复火、摊晾:进风温度95?105°C,烘后茶坯进冷却机吹风冷却后薄摊8?10cm,自然降温至28?30°C,含水率7?8%,备第五窨;(7)第五窨:分别配以茶花比1: 0.003,I: I的白玉兰花、茉莉花,茶花拌和后堆厚10?12cm,堆温控制在32?35°C,中途不通花,7?7.5h后筛花,含水率10?11% ; (8)复火、摊晾:进风温度85?90°C,烘后进入冷却机冷却,后经自然降温至室温,含水率6.5?7% ; (9)茶花拌合:将花茶和优质茉莉干花瓣拌合,装箱,得到所述的蒙顶甘露花茶。
5.用权利要求1-4所述加工方法制备得到的甘露花茶。
【文档编号】A23F3/06GK104171124SQ201410370708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1日
【发明者】代毅, 吕思言, 郑尚丽 申请人:四川省南方叶嘉茶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