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提取物在制备具有降血糖功效的功能食品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1169阅读:11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功能食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肉桂提取物在制备具有降血糖功效的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正常人群中的餐后血糖一般是处于正常范围内,一旦超出正常范围,就形成了高血糖。高血糖会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包括糖尿病。现阶段已有的控制血糖的手段主要以药物控制为主,在服用药物的同时会给人体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而一些具有控制血糖相关功效的食品也多是以低GI(血糖生成指数)配方为主,主要是减少摄入可以引起人体血糖的升高的来源,从而避免血糖的上升。目前市场上许多降血糖的食品,以抗性糊精为代表,主要是通过减缓消化速度来延缓血糖上升,而不是通过调节机体的机能来降低血糖。肉桂,又名玉桂、牡桂、玉树、大桂、辣桂、平安树、中国桂皮,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肉桂具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等功效。目前尚无以肉桂作为原料制备降血糖功能食品的应用。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肉桂提取物在制备具有降血糖功效的功能食品中的应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肉桂提取物在制备具有降血糖功效的功能食品中的应用。上述应用中,所述具有降血糖功效的功能食品由作为活性成分的肉桂提取物和辅料组成。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肉桂提取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获得:以肉桂树皮作为原料,研磨后以水/乙醇溶液进行萃取,再经过滤系统滤去杂质,最后浓缩干燥而成。上述方案中,所述功能食品的剂型为粉末固体饮料或片剂。本发明在制备粉末固体饮料时,所述粉末固体饮料包括重量百分比分别为5%的肉桂提取物、9.4%的菊粉、71.2%的全脂奶粉、0.1%的葡萄糖酸锌和14.3%的木糖醇。本发明在制备片剂时,所述片剂包括重量百分比分别为10.4%的肉桂提取物、29.2%的菊粉、10.4%的阿拉伯胶、7.3%的山梨糖醇、0.2%的甜菊糖苷、25%的微晶纤维素、16.7%的甘露醇、0.8%的硬脂酸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选择肉桂提取物,作用机理在于能抑制α-淀粉酶的活性,这种酶可以将长链碳水化合物降解为更小单位,然后这些小单位分子以单糖形式被人体吸收。这些单糖首先被用作产生能量,多余部分转化为脂肪酸。通过抑制α-淀粉酶,帮助减少糖的吸收,以及糖转化为脂肪的数量,延缓餐后血糖上升,同时具有体重控制的作用。解决了高血糖人群长期以药物控制血糖带来的负面影响,改用食品解决方案,安全有效地将血糖维持在健康水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发明提供了肉桂提取物在制备具有降血糖功效的功能食品中的应用,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实施例1:以锡兰肉桂树皮作为原料,研磨后以50/50的水/乙醇溶液进行萃取,再经过滤系统滤去杂质,最后浓缩干燥,得到肉桂提取物。将上述肉桂提取物制备粉末固体饮料:该粉末固体饮料包括重量百分比分别为5%的肉桂提取物、9.4%的菊粉、71.2%的全脂奶粉、0.1%的葡萄糖酸锌和14.3%的木糖醇。实施例2:以锡兰肉桂树皮作为原料,研磨后以50/50的水/乙醇溶液进行萃取,再经过滤系统滤去杂质,最后浓缩干燥,得到肉桂提取物。将上述肉桂提取物制备片剂:该片剂包括重量百分比分别为10.4%的肉桂提取物、29.2%的菊粉、10.4%的阿拉伯胶、7.3%的山梨糖醇、0.2%的甜菊糖苷、25%的微晶纤维素、16.7%的甘露醇、0.8%的硬脂酸镁。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得的粉末固体饮料和片剂分别进行临床试验,具体如下:受试对象:60只各项指标相同或相近的大鼠。实验分组:将60只大鼠分为3组,分别计为A组、B组和C组。实验材料与方法:以灌胃的方式对A组大鼠喂食实施例1制得的粉末固体饮料,B组大鼠喂食实施例2制得的片剂,方法是将粉末固体饮料和片剂溶于水中,按照粉末固体饮料或片剂中肉桂提取物50mg/kg体重进行;C组大鼠喂食水,作为空白对照组。灌胃后,进行喂食,以面包为喂食材料,面包按照5g面包/100g体重/日对三组大鼠分别进行喂食。在喂食后15min、30min、60min、90min和120min时对大鼠的血糖进行测量,每组大鼠血糖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组的测量结果,具体实验统计数据如表1(血糖单位mg/dL)。表1喂食后不同时间三组大鼠的血糖值15min30min60min90min120minA组6082755718B组5381745916C组8093826124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喂食添加了肉桂成分的A组和B组大鼠的餐后血糖与C组空白对照组相比,餐后血糖上升缓慢,不会造成太高的餐后血糖值。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