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奶皮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5924阅读:7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奶皮子制备方法领域,尤其与一种发酵奶皮制备方法有关。



背景技术:

奶皮子是内蒙古牧区蒙古族家庭自制的一种的传统乳制品。传统发酵奶皮子是将其从锅中取出的新鲜奶皮子装入瓦坛或牛羊胃中进行长期(3-5月)发酵成熟而得到的奶皮子。发酵奶皮子是蒙古族传统乳制品中有鲜明特色的制作工艺和贮藏方法的产品,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具有解毒、止吐等功效,在牧区深受消费者喜爱。传统奶皮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一种通过在新鲜牛奶中添加花生,得到了口感细腻,质地均匀,有独特风味的花生奶皮。一种以新鲜羊奶和鸡蛋为原料,通过改进传统奶皮的加工工艺,研究开发出了一种营养丰富,美观且口感细腻的新型鸡蛋花羊奶皮子。一种是以羊奶为原料,添加了可可粉、草莓和桑葚得到了营养丰富、口感较好的不同风味奶皮子。一种是以胡萝卜和鲜牛乳为原料,经传统工艺生产了胡萝卜奶皮,并通过响应曲面分析法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然而现有发酵奶皮子的加工仍处在传统的手工制作阶段,其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而且这种传统加工方法正面临消失。关于发酵奶皮子的研究也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高的发酵奶皮制备方法。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发酵奶皮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将牛奶放入锅中加热至85-95摄氏度的微沸状态,并对其搅拌翻扬,使牛奶形成大量泡沫,然后放置于阴凉处自然冷却(约12小时以上)形成奶皮,次日挑取奶皮装入底部均匀铺有一层奶干的木桶或瓦缸中,放在阴凉通风处长期自然发酵,期间不断添加奶皮;

步骤二:到深秋,将发酵的奶皮再装入事先用酸乳清处理好的羊瘤胃或牛膀胱中,排气、压实、封闭后,移入阴凉通风处进一步发酵至初冬(11月底至12月初),即为发酵奶皮子,可切开食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发明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步骤一中牛奶放入锅中加热最佳温度为90摄氏度。

步骤一中,采用不锈钢勺对牛奶进行搅拌翻扬,翻扬高度在25-40cm。

使用本发明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对其传统工艺进行改进,提高了奶皮子的质量,且符合流通商品的要求,提高了发酵奶皮子的生产效率,为实现发酵奶皮子工业化生产和进入主流市场奠定了技术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发酵奶皮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将牛奶放入锅中加热至90摄氏度的微沸状态,微沸状态为牛奶中出现的小的气泡,采用不锈钢勺对牛奶进行搅拌翻扬,翻扬高度在25cm,使牛奶形成大量泡沫,保温至1小时左右泡沫形成膜,然后放置于阴凉处自然冷却(约12小时以上)形成奶皮,次日挑取奶皮装入底部均匀铺有一层奶干的木桶中,放在阴凉通风处长期自然发酵,期间不断添加奶皮;

步骤二:到深秋,将发酵的奶皮再装入事先用酸乳清处理好的牛膀胱中,排气、压实、封闭后,移入阴凉通风处进一步发酵至初冬,即为发酵奶皮子,可切开食用。

实施例二:发酵奶皮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将牛奶放入锅中加热至85摄氏度的微沸状态,采用不锈钢勺对牛奶进行搅拌翻扬,翻扬高度在30cm,使牛奶形成大量泡沫,保温至2.5小时泡沫形成膜,然后放置于阴凉处冷却成奶皮,次日挑取奶皮装入底部均匀铺有一层奶干的木桶中,放在阴凉通风处长期自然发酵,期间不断添加奶皮;

步骤二:到深秋,将发酵的奶皮再装入事先用酸乳清处理好的羊瘤胃中,排气、压实、封闭后,移入阴凉通风处进一步发酵至初冬,即为发酵奶皮子,可切开食用。

实施例三:发酵奶皮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将牛奶放入锅中加热至95摄氏度的微沸状态,采用不锈钢勺对牛奶进行搅拌翻扬,翻扬高度在40cm,使牛奶形成大量泡沫,保温至3小时泡沫形成膜,然后放置于阴凉处冷却成奶皮,次日挑取奶皮装入底部均匀铺有一层奶干的瓦缸中,放在阴凉通风处长期自然发酵,期间不断添加奶皮;

步骤二:到深秋,将发酵的奶皮再装入事先用酸乳清处理好的羊瘤胃中,排气、压实、封闭后,移入阴凉通风处进一步发酵至初冬,即为发酵奶皮子,可切开食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