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祁门红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82982阅读:18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祁门红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严格说起来,红茶不是指茶的品种,而是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传统的红茶加工工艺主要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步骤。其中发酵和烘干最为关键,发酵时间的长短、烘焙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红茶品质,目前更多是凭制茶师傅的技术和经验,因此生产的红茶品质不统一,参差不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祁门红茶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祁门红茶的制作方法,采用祁门清明前后的红茶鲜叶为原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摊青:将白天采摘回来的祁门清明前后的红茶茶叶鲜叶放置到萎凋盆内,用手或者用木制钉耙轻轻摊开茶叶鲜叶,使得茶叶鲜叶在萎凋盆内摊放厚度为2-3cm,并每隔30-40min进行翻边,使鲜叶质地变软,鲜叶重量减重12-15%。

(2)炒青:将步骤(1)中的茶叶放置到炒青机内进行炒制,当茶叶外表面出现少量水分蒸发停止炒制。

(3)初揉:将步骤(2)中的茶叶进行轻揉,轻柔采用前后翻边揉捻的方式进行,揉捻时间为40-50min,使得茶叶成条率达到85%以上,初揉后进行摊凉处理。

(4)杀青:将步骤(3)中的茶叶放置到杀青机中,杀青机选用60型连续滚筒杀青机,杀青机内温度控制在180-240℃,杀青时间为25-30min,使茶叶重量减重12-14%。

(5)发酵:将步骤(4)中的茶叶放置到发酵室内进行发酵2-3h,发酵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85-90%。

(6)团揉:以布巾包裹步骤(5)中的茶叶,使茶叶成为一圆球状,再以手工或布球揉捻机来回搓压,并不时将茶叶摊开打散以散热,团揉过后的茶叶茶身更紧结形成半球形或球形茶。

(7)干燥:将步骤(6)中的茶叶放置到120-130℃温度下烘干处理18-20min,自然放置1-2h,然后放置到90-100℃温度下烘干处理25-35min,使茶叶含水量控制在8%以下。

(8)拣剔提香:将步骤(7)中的茶叶拣剔去掉茶叶梗、茶叶末以及非茶物质,并放置到人工烘焙机内,烘焙温度为85-90℃,烘焙时间为2.5-3.5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时间短,将绿茶的杀青工艺和红茶的发酵工艺融合在一起,使得制作出的祁门红茶外形美观,具有绿茶的草木清香,又具有祁门红茶独特的红糖味且持久耐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一种祁门红茶的制作方法,采用祁门清明前后的红茶鲜叶为原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摊青:将白天采摘回来的祁门清明前后的红茶茶叶鲜叶放置到萎凋盆内,用手或者用木制钉耙轻轻摊开茶叶鲜叶,使得茶叶鲜叶在萎凋盆内摊放厚度为2cm,并每隔30min进行翻边,使鲜叶质地变软,鲜叶重量减重12%;(2)炒青:将步骤(1)中的茶叶放置到炒青机内进行炒制,当茶叶外表面出现少量水分蒸发停止炒制;(3)初揉:将步骤(2)中的茶叶进行轻揉,轻柔采用前后翻边揉捻的方式进行,揉捻时间为40min,使得茶叶成条率达到85%以上,初揉后进行摊凉处理;(4)杀青:将步骤(3)中的茶叶放置到杀青机中,杀青机选用60型连续滚筒杀青机,杀青机内温度控制在180℃,杀青时间为25min,使茶叶重量减重12%;(5)发酵:将步骤(4)中的茶叶放置到发酵室内进行发酵2h,发酵室内温度控制在20℃,湿度控制在85%;(6)团揉:以布巾包裹步骤(5)中的茶叶,使茶叶成为一圆球状,再以手工或布球揉捻机来回搓压,并不时将茶叶摊开打散以散热,团揉过后的茶叶茶身更紧结形成半球形或球形茶;(7)干燥:将步骤(6)中的茶叶放置到120℃温度下烘干处理18min,自然放置1h,然后放置到90℃温度下烘干处理25min,使茶叶含水量控制在8%以下;(8)拣剔提香:将步骤(7)中的茶叶拣剔去掉茶叶梗、茶叶末以及非茶物质,并放置到人工烘焙机内,烘焙温度为85℃,烘焙时间为2.5h。

实施例2

一种祁门红茶的制作方法,采用祁门清明前后的红茶鲜叶为原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摊青:将白天采摘回来的祁门清明前后的红茶茶叶鲜叶放置到萎凋盆内,用手或者用木制钉耙轻轻摊开茶叶鲜叶,使得茶叶鲜叶在萎凋盆内摊放厚度为2.5cm,并每隔35min进行翻边,使鲜叶质地变软,鲜叶重量减重13.5%;(2)炒青:将步骤(1)中的茶叶放置到炒青机内进行炒制,当茶叶外表面出现少量水分蒸发停止炒制;(3)初揉:将步骤(2)中的茶叶进行轻揉,轻柔采用前后翻边揉捻的方式进行,揉捻时间为45min,使得茶叶成条率达到85%以上,初揉后进行摊凉处理;(4)杀青:将步骤(3)中的茶叶放置到杀青机中,杀青机选用60型连续滚筒杀青机,杀青机内温度控制在230℃,杀青时间为28min,使茶叶重量减重13%;(5)发酵:将步骤(4)中的茶叶放置到发酵室内进行发酵2-3h,发酵室内温度控制在22℃,湿度控制在87%;(6)团揉:以布巾包裹步骤(5)中的茶叶,使茶叶成为一圆球状,再以手工或布球揉捻机来回搓压,并不时将茶叶摊开打散以散热,团揉过后的茶叶茶身更紧结形成半球形或球形茶;(7)干燥:将步骤(6)中的茶叶放置到125℃温度下烘干处理19min,自然放置1.5h,然后放置到95℃温度下烘干处理30min,使茶叶含水量控制在8%以下;(8)拣剔提香:将步骤(7)中的茶叶拣剔去掉茶叶梗、茶叶末以及非茶物质,并放置到人工烘焙机内,烘焙温度为87℃,烘焙时间为3h。

实施例3

一种祁门红茶的制作方法,采用祁门清明前后的红茶鲜叶为原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摊青:将白天采摘回来的祁门清明前后的红茶茶叶鲜叶放置到萎凋盆内,用手或者用木制钉耙轻轻摊开茶叶鲜叶,使得茶叶鲜叶在萎凋盆内摊放厚度为3cm,并每隔40min进行翻边,使鲜叶质地变软,鲜叶重量减重15%;(2)炒青:将步骤(1)中的茶叶放置到炒青机内进行炒制,当茶叶外表面出现少量水分蒸发停止炒制;(3)初揉:将步骤(2)中的茶叶进行轻揉,轻柔采用前后翻边揉捻的方式进行,揉捻时间为50min,使得茶叶成条率达到85%以上,初揉后进行摊凉处理;(4)杀青:将步骤(3)中的茶叶放置到杀青机中,杀青机选用60型连续滚筒杀青机,杀青机内温度控制在240℃,杀青时间为30min,使茶叶重量减重14%;(5)发酵:将步骤(4)中的茶叶放置到发酵室内进行发酵3h,发酵室内温度控制在25℃,湿度控制在90%;(6)团揉:以布巾包裹步骤(5)中的茶叶,使茶叶成为一圆球状,再以手工或布球揉捻机来回搓压,并不时将茶叶摊开打散以散热,团揉过后的茶叶茶身更紧结形成半球形或球形茶;(7)干燥:将步骤(6)中的茶叶放置到130℃温度下烘干处理20min,自然放置2h,然后放置到100℃温度下烘干处理35min,使茶叶含水量控制在8%以下;(8)拣剔提香:将步骤(7)中的茶叶拣剔去掉茶叶梗、茶叶末以及非茶物质,并放置到人工烘焙机内,烘焙温度为90℃,烘焙时间为3.5h。

发明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时间短,将绿茶的杀青工艺和红茶的发酵工艺融合在一起,使得制作出的祁门红茶外形美观,具有绿茶的草木清香,又具有祁门红茶独特的红糖味且持久耐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步骤实施例的限制,步骤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