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荟龙井茶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00380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芦荟龙井茶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龙井是中华传统名茶,属于绿茶,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带,由汉族茶农创制于宋代,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西湖龙井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西湖龙井茶清香馥郁,滋味更加鲜醇爽口。龙井茶含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维生素C等成分均比其它茶叶多,营养丰富。

芦荟(学名:Aloe vera)芦荟属,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序为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赤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芦荟原产于地中海、非洲,因其易于栽种,为花叶兼备的观赏植物,颇受大众喜爱。据考证野生芦荟品种300多种,而可食用的品种只有六种,有药用价值的芦荟品种主要有:洋芦荟,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元江芦荟等。

芦荟是集食用、药用、美容、观赏于一身植物新星。其泌出物(主要有效成分是芦荟素等葱醌类物质)已广泛应用到医药和日化中。芦荟在中国民间就被作为美容、护发和治疗皮肤疾病的天然药物。芦荟胶对蚊叮有一定的止痒作用。

基于龙井和芦荟的以上优点,本发明将芦荟和龙井结合,制成一种清香爽口的芦荟龙井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香爽口的芦荟龙井茶叶的制作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芦荟龙井茶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芦荟干叶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11)采摘:自生长两年以上的芦荟植株上采摘,要求叶片饱满、光滑、肉汁清澈透明,采摘时要由下而上,用小刀在叶片基部两边各切一道口,然后轻轻一掰,得到芦荟鲜叶;

12)萎凋:将芦荟鲜叶摊放在室内,摊放厚度为一层,室内保持通风良好,室温控制在12-15℃,湿度控制在35-45%,避免阳光直射,直至芦荟鲜叶的失重率为10-15%;

13)烘干:将芦荟鲜叶置于烘干机中,以48-55℃温度烘干至芦荟鲜叶的失重率为8-10%,得到芦荟叶;

14)切条:将烘干后的芦荟叶切成长5-6cm、宽1-2cm的条状;

15)晒制:将切条后的芦荟叶摊放在阳光下,进行晒制,直至芦荟叶的含水率在5-7%,得到芦荟干叶,备用;

(2)龙井茶叶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21)采摘:分别采摘龙井芽叶和芦荟叶,龙井芽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三叶;

22)萎凋:将龙井芽叶摊放在室内的网纱上,摊放厚度为40-50mm,室内保持通风良好,室温控制在12-15℃,湿度控制在35-45%,避免阳光直射,每隔1.5h轻翻一次,直至龙井芽叶的失重率为16-18%;

23)杀青:采用具有水平输送带和振动槽的微波茶叶杀青机,调控输送速度,将杀青时间控制在100-110s,当所述杀青机温度达到100℃时,投入萎凋处理好的龙井芽叶,控制投入量,使杀青后龙井芽叶的失重率为9-11%;

24)急冷:对杀青后的龙井芽叶急速风冷,风速控制在将杀青后的龙井芽叶吹出2.8-3.4米远,并摊置20-25min;

25)炒制:将急冷后的龙井芽叶投入精揉机,启动机器后不加压揉捻5-6min,接着逐步加压往复揉捻,再逐步释压往复揉捻,整个揉捻时间合计60-66min,控制龙井芽叶的温度在35-36℃范围内,使龙井芽叶卷曲成条;

26)摊凉:将炒制后的龙井芽叶自然摊放15-18mm厚,摊凉25-35min;

27)干燥:将摊凉后的龙井芽叶放置在115-118℃的温度下进行封闭烘干10-15min,使龙井芽叶含水率低于5%;

28)自动精拣:将干燥后的龙井芽叶输入色选机,对其大小、形状、颜色进行快速分拣,剔除包括茶梗、碎叶在内的杂物,得到龙井茶叶,备用;

(3)芦荟龙井茶的制作:按照芦荟干叶:龙井茶叶的质量比为(15-22):100称取芦荟干叶和龙井茶叶,充分混合后,放入搅碎机中搅碎,得到芦荟龙井茶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骤23)中,控制投入量在每小时投入35-42kg萎凋处理好的龙井芽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骤25)中,逐步加压往复揉捻33-35min;再逐步释压往复揉捻22-25min。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骤(3)中,芦荟干叶:龙井茶叶的质量比为(18-22):10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骤(3)中,芦荟干叶:龙井茶叶的质量比为20:1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将芦荟干叶和龙井茶叶混合制成一种芦荟龙井茶叶,该茶叶清香爽口,味道纯正,回味甘甜,具有调节内分泌系统、养颜护肤、健皮、提高免疫能力、对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肠胃病等患者起到一定的抑制和辅助疗效。

本发明采用机械化操控,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为自动化、连续化、标准化、清洁化、规模化的现代产业化制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芦荟龙井茶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芦荟干叶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11)采摘:自生长两年以上的芦荟植株上采摘,要求叶片饱满、光滑、肉汁清澈透明,采摘时要由下而上,用小刀在叶片基部两边各切一道口,然后轻轻一掰,得到芦荟鲜叶;

12)萎凋:将芦荟鲜叶摊放在室内,摊放厚度为一层,室内保持通风良好,室温控制在12℃,湿度控制在35%,避免阳光直射,直至芦荟鲜叶的失重率为10%;

13)烘干:将芦荟鲜叶置于烘干机中,以48℃温度烘干至芦荟鲜叶的失重率为8-10%,得到芦荟叶;

14)切条:将烘干后的芦荟叶切成长5cm、宽1cm的条状;

15)晒制:将切条后的芦荟叶摊放在阳光下,进行晒制,直至芦荟叶的含水率在5%,得到芦荟干叶,备用;

(2)龙井茶叶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21)采摘:分别采摘龙井芽叶和芦荟叶,龙井芽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三叶;

22)萎凋:将龙井芽叶摊放在室内的网纱上,摊放厚度为40mm,室内保持通风良好,室温控制在12℃,湿度控制在35%,避免阳光直射,每隔1.5h轻翻一次,直至龙井芽叶的失重率为16%;

23)杀青:采用具有水平输送带和振动槽的微波茶叶杀青机,调控输送速度,将杀青时间控制在100s,当所述杀青机温度达到100℃时,投入萎凋处理好的龙井芽叶,控制投入量在每小时投入35kg萎凋处理好的龙井芽叶,使杀青后龙井芽叶的失重率为9%;

24)急冷:对杀青后的龙井芽叶急速风冷,风速控制在将杀青后的龙井芽叶吹出2.8米远,并摊置20min;

25)炒制:将急冷后的龙井芽叶投入精揉机,启动机器后不加压揉捻5min,接着逐步加压往复揉捻33min,再逐步释压往复揉捻22min,整个揉捻时间合计60min,控制龙井芽叶的温度在35℃范围内,使龙井芽叶卷曲成条;

26)摊凉:将炒制后的龙井芽叶自然摊放15mm厚,摊凉25min;

27)干燥:将摊凉后的龙井芽叶放置在115℃的温度下进行封闭烘干10min,使龙井芽叶含水率低于5%;

28)自动精拣:将干燥后的龙井芽叶输入色选机,对其大小、形状、颜色进行快速分拣,剔除包括茶梗、碎叶在内的杂物,得到龙井茶叶,备用;

(3)芦荟龙井茶的制作:按照芦荟干叶:龙井茶叶的质量比为15:100称取芦荟干叶和龙井茶叶,充分混合后,放入搅碎机中搅碎,得到芦荟龙井茶叶。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芦荟龙井茶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芦荟干叶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11)采摘:自生长两年以上的芦荟植株上采摘,要求叶片饱满、光滑、肉汁清澈透明,采摘时要由下而上,用小刀在叶片基部两边各切一道口,然后轻轻一掰,得到芦荟鲜叶;

12)萎凋:将芦荟鲜叶摊放在室内,摊放厚度为一层,室内保持通风良好,室温控制在15℃,湿度控制在45%,避免阳光直射,直至芦荟鲜叶的失重率为15%;

13)烘干:将芦荟鲜叶置于烘干机中,以55℃温度烘干至芦荟鲜叶的失重率为10%,得到芦荟叶;

14)切条:将烘干后的芦荟叶切成长6cm、宽2cm的条状;

15)晒制:将切条后的芦荟叶摊放在阳光下,进行晒制,直至芦荟叶的含水率在7%,得到芦荟干叶,备用;

(2)龙井茶叶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21)采摘:分别采摘龙井芽叶和芦荟叶,龙井芽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三叶;

22)萎凋:将龙井芽叶摊放在室内的网纱上,摊放厚度为50mm,室内保持通风良好,室温控制在15℃,湿度控制在45%,避免阳光直射,每隔1.5h轻翻一次,直至龙井芽叶的失重率为18%;

23)杀青:采用具有水平输送带和振动槽的微波茶叶杀青机,调控输送速度,将杀青时间控制在110s,当所述杀青机温度达到100℃时,投入萎凋处理好的龙井芽叶,控制投入量在每小时投入42kg萎凋处理好的龙井芽叶,使杀青后龙井芽叶的失重率为11%;

24)急冷:对杀青后的龙井芽叶急速风冷,风速控制在将杀青后的龙井芽叶吹出3.4米远,并摊置25min;

25)炒制:将急冷后的龙井芽叶投入精揉机,启动机器后不加压揉捻6min,接着逐步加压往复揉捻35min,再逐步释压往复揉捻25min,整个揉捻时间合计66min,控制龙井芽叶的温度在36℃范围内,使龙井芽叶卷曲成条;

26)摊凉:将炒制后的龙井芽叶自然摊放18mm厚,摊凉35min;

27)干燥:将摊凉后的龙井芽叶放置在118℃的温度下进行封闭烘干15min,使龙井芽叶含水率低于5%;

28)自动精拣:将干燥后的龙井芽叶输入色选机,对其大小、形状、颜色进行快速分拣,剔除包括茶梗、碎叶在内的杂物,得到龙井茶叶,备用;

(3)芦荟龙井茶的制作:按照芦荟干叶:龙井茶叶的质量比为22:100称取芦荟干叶和龙井茶叶,充分混合后,放入搅碎机中搅碎,得到芦荟龙井茶叶。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芦荟龙井茶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芦荟干叶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11)采摘:自生长两年以上的芦荟植株上采摘,要求叶片饱满、光滑、肉汁清澈透明,采摘时要由下而上,用小刀在叶片基部两边各切一道口,然后轻轻一掰,得到芦荟鲜叶;

12)萎凋:将芦荟鲜叶摊放在室内,摊放厚度为一层,室内保持通风良好,室温控制在14℃,湿度控制在40%,避免阳光直射,直至芦荟鲜叶的失重率为12%;

13)烘干:将芦荟鲜叶置于烘干机中,以52℃温度烘干至芦荟鲜叶的失重率为9%,得到芦荟叶;

14)切条:将烘干后的芦荟叶切成长6cm、宽1cm的条状;

15)晒制:将切条后的芦荟叶摊放在阳光下,进行晒制,直至芦荟叶的含水率在6%,得到芦荟干叶,备用;

(2)龙井茶叶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21)采摘:分别采摘龙井芽叶和芦荟叶,龙井芽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三叶;

22)萎凋:将龙井芽叶摊放在室内的网纱上,摊放厚度为45mm,室内保持通风良好,室温控制在14℃,湿度控制在40%,避免阳光直射,每隔1.5h轻翻一次,直至龙井芽叶的失重率为17%;

23)杀青:采用具有水平输送带和振动槽的微波茶叶杀青机,调控输送速度,将杀青时间控制在105s,当所述杀青机温度达到100℃时,投入萎凋处理好的龙井芽叶,控制投入量在每小时投入38kg萎凋处理好的龙井芽叶,使杀青后龙井芽叶的失重率为10%;

24)急冷:对杀青后的龙井芽叶急速风冷,风速控制在将杀青后的龙井芽叶吹出3米远,并摊置22min;

25)炒制:将急冷后的龙井芽叶投入精揉机,启动机器后不加压揉捻6min,接着逐步加压往复揉捻34min,再逐步释压往复揉捻24min,整个揉捻时间合计64min,控制龙井芽叶的温度在35℃范围内,使龙井芽叶卷曲成条;

26)摊凉:将炒制后的龙井芽叶自然摊放16mm厚,摊凉30min;

27)干燥:将摊凉后的龙井芽叶放置在116℃的温度下进行封闭烘干12min,使龙井芽叶含水率低于5%;

28)自动精拣:将干燥后的龙井芽叶输入色选机,对其大小、形状、颜色进行快速分拣,剔除包括茶梗、碎叶在内的杂物,得到龙井茶叶,备用;

(3)芦荟龙井茶的制作:按照芦荟干叶:龙井茶叶的质量比为20:100称取芦荟干叶和龙井茶叶,充分混合后,放入搅碎机中搅碎,得到芦荟龙井茶叶。

本发明通过将芦荟干叶和龙井茶叶混合制成一种芦荟龙井茶叶,该茶叶清香爽口,味道纯正,回味甘甜,具有调节内分泌系统、养颜护肤、健皮、提高免疫能力、对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肠胃病等患者起到一定的抑制和辅助疗效。

本发明采用机械化操控,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为自动化、连续化、标准化、清洁化、规模化的现代产业化制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