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盐酱油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17711阅读:8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调味品生产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盐酱油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酱油在长期发酵过程中很容易污染杂菌,导致酱醪腐败变质,酱油品质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在酱油发酵过程中一般控制酱醪盐度在18-19%左右。市场上出现的减盐酱油是在发酵过程中采用常规盐度18%左右,然后在后期调配过程中通过加水稀释来降低酱油的盐度。这样的工艺生产出来的酱油虽然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低盐的要求,但是也使酱油的风味物质以及其他营养物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酱油的品质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降低酱醪盐度、生产的低盐酱油品质高、抑制杂菌生长繁殖、防止酱油发酵过程中腐败变酸的减盐酱油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减盐酱油的生产方法,其特点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处理,包括:

1)小麦处理:小麦润水20分钟,涝出淋干,放炒麦机,在420-430℃温度下炒麦20分钟,经破碎机粉碎成15-30目颗粒,完整率<1%,无明显粉末;

2)豆粕处理:豆粕投入蒸锅中,加入润料水,水温70—75℃,然后开动旋转锅,运转15分钟后,再静止25分钟润水,加水量以熟料水分50—52%为准;

b、豆粕蒸料:润水完毕,开蒸汽,升压到0.05Mpa后,关闭蒸汽,排气降压到0后,关闭排气阀,开蒸汽升压至0.2Mpa,温度120℃,开始计时,控制蒸汽压在0.15Mpa—0.2Mpa,保持10—12分钟,排冷时间除外,整个蒸料升压时间25—30分钟,然后迅速关闭蒸汽,排气降压,蒸料控制以熟料达到适度变性,消化率76%以上,无硬心,有弹性,不粘手,无夹生味,有熟料香;

c、混合制曲:将蒸好的豆粕与小麦粉按1.2:1的比例混合,接入菌种后,入池发酵制曲;前期保持室温27—32℃,静止培养,控制品温33—36℃,升温后间歇通风,以后逐渐发展到连续通风培养;12小时后,曲料菌丝结块发白,影响通风降温时进行第一次翻曲,使曲料疏松,继续通风培养,此阶段控制品温34—39℃,并保持室内相对湿度90%,干湿表差1℃,以防止水分过度挥发;第一次翻曲后,曲料收缩龟裂进行铲曲或压曲,此阶段控制品温33—37℃,培养至24—28小时,生成霉菌孢子成曲,成曲要求:酶活力1000(干基)以上,菌丝密而粗壮,有弹性,无硬块,有曲香,嫩黄绿色,无杂菌,无异味;

d、制酱醪:制备13-14g/100ml的盐水,开动制冷机降温到5-10℃,用量为豆粕和小麦合计重量的1.8倍,开动风机和出曲机,开动盐水泵,吸曲进真空罐,同时混合盐水,经泵进发酵罐,然后通氮气搅拌60分钟拌均匀;

e、入罐发酵:

1)入罐,保持8—10℃发酵温度发酵,发酵45天;入罐前3天每天充氮气搅拌10分钟,取样检验盐度,要求9-10g/100ml;3天后每周充氮气一次每次2-3分钟搅拌发酵;

2)主发酵:保持8-10℃发酵温度发酵150天,在发酵到55天-60天期间添加3%增香酵母菌种,添加酵母菌种后,通风60分钟补充氧气,以后发酵每2周充氮气一次,每次2-3分钟,搅拌发酵;发酵到55天后,每月定期化验酱醪,要求AN ≥0.80g/100ml,盐度9-10g/100ml,PH值4.8-5.0,发酵到10个月后,发酵成熟,准备进行压榨;

f、压榨灭菌:按照压榨工序进行,得到生酱油,经高温灭菌降温到60℃后打入储存罐,三天内灌装;灌装过程采用无菌灌装技术。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生产方法采用盐水浓度11-13%制酱醪,是在酱油稀态发酵中首次降低酱醪盐度,低于常规的21-22%,目的在于制取高品质的低盐酱油,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全程采用低温发酵,控制发酵温度8-10℃,低于常规发酵温度,并且通入氮气隔绝空气进入,能够阻断杂菌来源,抑制杂菌生长繁殖,防止酱油发酵过程中腐败变酸,同时为了能够使酱油得到更加良好的风味延长发酵时间至10个月;.灌装过程采用无菌灌装技术,保证酱油成品的质量在货架期内不会出现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减盐酱油的生产方法,是包括:a、原料处理,包括:

1)小麦处理:小麦润水20分钟,涝出淋干,放炒麦机,在420-430℃温度下炒麦20分钟,经破碎机粉碎成15-30目颗粒,完整率<1%,无明显粉末;

2)豆粕处理:豆粕投入蒸锅中,加入润料水,水温70—75℃,然后开动旋转锅,运转15分钟后,再静止25分钟润水,加水量以熟料水分50—52%为准;

b、豆粕蒸料:润水完毕,开蒸汽,升压到0.05Mpa后,关闭蒸汽,排气降压到0后,关闭排气阀,开蒸汽升压至0.2Mpa,温度120℃,开始计时,控制蒸汽压在0.15Mpa—0.2Mpa,保持10—12分钟,排冷时间除外,整个蒸料升压时间25—30分钟,然后迅速关闭蒸汽,排气降压,蒸料控制以熟料达到适度变性,消化率76%以上,无硬心,有弹性,不粘手,无夹生味,有熟料香;

c、混合制曲:将蒸好的豆粕与小麦粉按1.2:1的比例混合,接入常规菌种后,入池发酵制曲;前期保持室温27—32℃,静止培养,控制品温33—36℃,升温后间歇通风,以后逐渐发展到连续通风培养;12小时后,曲料菌丝结块发白,影响通风降温时进行第一次翻曲,使曲料疏松,继续通风培养,此阶段控制品温34—39℃,并保持室内相对湿度90%,干湿表差1℃范围内,以防止水分过度挥发;第一次翻曲后,曲料收缩龟裂进行铲曲或压曲,此阶段控制品温33—37℃,培养至24—28小时,生成霉菌孢子成曲,成曲要求:酶活力1000(干基)以上,菌丝密而粗壮,有弹性,无硬块,有曲香,嫩黄绿色,无杂菌,无异味;

d、制酱醪:制备13-14g/100ml的盐水,开动制冷机降温到5-10℃,用量为豆粕和小麦合计重量的1.8倍,开动风机和出曲机,开动盐水泵,吸曲进真空罐,同时混合盐水,经泵进发酵罐,然后通氮气搅拌60分钟拌均匀;

e、入罐发酵:

1)入罐,保持8—10℃发酵温度发酵,发酵45天;入罐前3天每天充氮气搅拌10分钟,取样检验盐度,要求9-10g/100ml;3天后每周充氮气一次每次2-3分钟搅拌发酵;

2)主发酵:保持8-10℃发酵温度发酵150天,在发酵到55天-60天期间添加3%增香酵母菌种,添加酵母菌种后,通风60分钟补充氧气,以后发酵每2周充氮气一次,每次2-3分钟,搅拌发酵;发酵到55天后,每月定期化验酱醪,要求AN ≥0.80g/100ml,盐度9-10g/100ml,PH值4.8-5.0,发酵到10个月后,发酵成熟,准备进行压榨;

f、压榨灭菌:按照压榨工序进行,得到生酱油,经高温灭菌降温到60℃后打入储存罐,三天内灌装;灌装过程采用无菌灌装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