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牲畜灼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胴体吊装单双侧输送线激光灼刻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灼刻标识方法是通过激光灼刻技术使对象的表层材料发生气化或者颜色变化,从而使对象留下不易更改的标记。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肉类、蔬菜等物品流通溯源与追溯体系平台,用于对物品交易信息的去向进行关联。
在对流水线上的牲畜胴体(比如片猪肉)进行激光灼刻时,由于挂装在导轨上的牲畜胴体可以进行多自由度的运动,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激光灼刻的准确性与清晰性。另外,现有的激光灼刻系统通常一次只能对一个牲畜胴体的某个位置进行灼刻。由于客户对牲畜灼刻的要求越来越高、灼刻内容越来越复杂化,使得一个标样也可能需要现有激光灼刻系统的多次灼刻。这样一来,大大影响了牲畜灼刻的工作效率,增加了灼刻成本。另外,现有的激光灼刻系统往往只能对牲畜胴体的姿态进行粗放式的调整,严重影响了灼刻图案的完整性与清晰性。
针对现有的激光灼刻系统的缺陷,亟需一种新的激光灼刻系统与灼刻方法,以提高激光灼刻的准确性、清晰性,同时提高激光灼刻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激光灼刻系统与灼刻方法,以提高激光灼刻的准确性、清晰性,同时提高激光灼刻的工作效率。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胴体吊装单双侧输送线激光灼刻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胴体姿态调整装置、胴体输送装置、激光灼刻装置;
所述胴体输送装置用于输送胴体,包括:导轨、担钩;所述担钩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用于吊装胴体;
所述胴体姿态调整装置与所述胴体输送装置相对设置,用于在胴体输送过程中调整胴体相对竖直面的倾斜角度,包括:第一机架、调整架、第一角度调整执行机构、固定输送带;其中,第一角度调整执行机构与第一机架、调整架分别相连,用于调整调整架相对竖直面的倾斜角度;所述固定输送带固定设置在调整架上,并在电机驱动下沿胴体行进方向运动,用于引导胴体相对竖直面的姿态调整;
所述激光灼刻装置与所述胴体姿态调整装置同侧设置,并且设置在第一机架的内侧,包括:第二机架、设置在第二机架上的复合型激光出光设备;所述复合型激光出光设备用于对胴体进行激光灼刻。
优选的,第一角度调整执行机构包括:螺杆、紧固架、第一铰链、第二铰链;所述螺杆的一端通过紧固架固定在第一机架上,另一端与第一铰链上的螺孔匹配相连;第二铰链与第一铰链、调整架分别相连,用于在第一铰链的带动下带动调整架进行旋转。
优选的,所述复合型激光出光设备用于对胴体进行多区域灼刻,包括:呈m×n阶矩阵排列的S个出光点固定式激光器;其中,m、n均为大于0的整数,N为大于1的整数。
优选的,所述复合型激光出光设备用于对胴体进行矢量灼刻,包括:呈M行或M列排布的出光点可调式激光器;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优选的,所述激光灼刻装置还包括:第二角度调整执行机构;第二角度调整执行机构设置在第二机架上,用于调整第二机架相对竖直面的倾斜角度。
优选的,所述胴体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悬挂导轨的支架;并且,所述担钩与所述固定输送带的运行速度相同,所述复合型激光出光设备采用在线飞行模式对胴体进行灼刻。
优选的,所述胴体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悬挂导轨的支架、气缸、推钩;所述气缸设置在支架上、并通过气缸输出杆与推钩水平相连,用于带动推钩的往复运动;所述推钩用于,在激光灼刻完成后将担钩由灼刻区域推至逃逸区域;并且,所述复合型激光出光设备采用静止模式对胴体进行灼刻。
优选的,所述胴体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悬挂导轨的支架、担钩靠杆;所述担钩靠杆与所述固定输送带平行设置,用于稳定担钩;并且,所述担钩与所述固定输送带的运行速度相同,所述复合型激光出光设备采用在线飞行模式对胴体进行灼刻。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防护盖;所述防护盖设置在第一机架的外侧。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胴体吊装单双侧输送线激光灼刻方法,所述方法利用本发明中的胴体吊装单双侧输送线激光灼刻系统实现,包括以下步骤:当胴体通过胴体输送装置输送至灼刻区域时,通过胴体姿态调整装置调整胴体相对竖直面的倾斜角度,并且针对所述胴体表面,调节复合型激光出光设备的焦距和/或倾斜角度;根据预设的灼刻程序对胴体进行多区域灼刻或矢量灼刻。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的激光灼刻系统主要包括:胴体姿态调整装置、胴体输送装置、激光灼刻装置。胴体输送装置包括:导轨、担钩。胴体姿态调整装置与胴体输送装置相对设置,用于调整胴体相对竖直面的倾斜角度,包括:第一机架、调整架、第一角度调整执行机构、固定输送带。第一角度调整执行机构与第一机架、调整架分别相连,用于调整调整架相对竖直面的倾斜角度;固定输送带设置在调整架上,用于引导胴体的姿态调整;激光灼刻装置与胴体姿态调整装置同侧设置,包括:第二机架、设置在第二机架上的复合型激光出光设备。一方面,本发明通过以上系统能够调整牲畜胴体在竖直面上的倾斜角度,从而使激光灼刻装置与胴体表面保持合适的距离,进而能对牲畜胴体进行更加准确、清晰的灼刻。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以上系统能够对牲畜胴体的多个位置同时进行灼刻,极大地提高了激光灼刻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而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一中的激光灼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激光灼刻系统的截面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激光灼刻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一中的第一角度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一种优选的复合型激光出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另一种优选的复合型激光出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二中的激光灼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二中带防护盖的激光灼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三中的激光灼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中的激光灼刻系统的截面图;
图11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三中带防护盖的激光灼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导轨;2、担钩;3、第一机架;4、调整架;5、第一角度调整执行机构;6、固定输送带;7、第二机架;8、复合型激光出光设备;9、支架;10电机;11、链轮;12、气缸;13、推钩;14、气缸输出杆;15、担钩靠杆;16、防护盖;17、胴体;18、第二角度调整执行机构;19、链接轴;501、螺杆;502、紧固架;503、第一铰链;504、第二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示范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
现有的牲畜胴体激光灼刻系统存在工作效率低、灼刻准确性与清晰性差等问题。鉴于此,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了一种新的激光灼刻系统与灼刻方法,以提高激激光灼刻的准确性、清晰性,同时提高灼刻的工作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1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一中的激光灼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激光灼刻系统的截面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激光灼刻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从图1至图3可见,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系统主要包括:胴体姿态调整装置、胴体输送装置、激光灼刻装置。从图1可见,该系统中的胴体姿态调整装置、激光灼刻装置均为双侧设置。这样一来,可利用双侧的设备同时对牲畜胴体进行激光灼刻,大大提高了灼刻效率。不过应理解的是,双侧设置仅是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手段,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具体实施时还可仅在单侧设置胴体姿态调整装置、激光灼刻装置。
在具体实施一中,胴体输送装置用于输送胴体,主要包括:导轨1、担钩2、支架9。其中,导轨1水平悬挂在支架9上,担钩2与导轨1滑动连接、且担钩2吊装有胴体17。从图1可见,该实施例中的导轨1具体选用的是圆导轨,担钩2具体选用的是A型担钩。不过应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具体实施时还可选用其他类型的导轨、担钩。比如,导轨还可选用矩形导轨、L型导轨,担钩还可选用一字型担钩、链紧固型担钩。
胴体姿态调整装置与所述胴体输送装置相对设置,用于在胴体输送过程中调整胴体相对竖直面的倾斜角度,具体包括:第一机架3、调整架4、第一角度调整执行机构5、固定输送带6。其中,第一角度调整执行机构5与第一机架3、调整架4分别相连,用于调整调整架4相对竖直面的倾斜角度。固定输送带6固定设置在调整架4上,并在电机10、链轮11的驱动下沿胴体行进方向运动。并且,固定输送带6的运行速度与担钩2的运行速度相同,因此该激光灼刻系统可称为“主动同步型”系统。另外,由于固定输送带6与胴体行进方向构成一个前宽后紧的夹角,因此在胴体行进过程中胴体与输送带之间的横向距离会逐渐逼近。进而,当固定输送带与胴体表面接触时,固定输送带会施加给胴体表面一个横向分力,从而引导胴体相对竖直面的姿态调整,以使胴体调整至距离激光灼刻装置合适距离处。在具体实施时,固定输送带可优先选用窄形阻滑传送待、宽形传送带,也可选用平输送带。
图4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一中第一角度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从图4可见,第一角度调整执行机构5包括:螺杆501、紧固架502、第一铰链503、第二铰链504。螺杆501的一端通过紧固架502固定在第一机架3上,螺杆的另一端与第一铰链503上的螺孔匹配相连;第二铰链504与第一铰链503、调整架4分别相连,用于在第一铰链503的带动下带动调整架4进行旋转。通过设置第一角度调整机构,便于对固定输送带的倾斜角度进行精细调节,进而便于对牲畜胴体的姿态进行调节,增强了牲畜胴体在激光灼刻时的稳定性,使得灼刻更加清晰、准确。
激光灼刻装置与胴体姿态调整装置同侧设置,并且设置在第一机架3的内侧,具体包括:第二机架7、设置在第二机架7上的复合型激光出光设备8。在具体实施例一中,复合型激光出光设备8采用在线飞行模式对胴体进行激光灼刻。所述在线飞行模式,即激光灼刻装置在胴体行进过程中对胴体进行实时、同步的灼刻,从而有别于以往的间歇式灼刻模式。较佳的,所述激光灼刻装置还包括:第二角度调整执行机构18。第二角度调整执行机构18设置在第二机架7上,用于调整第二机架7相对竖直面的倾斜角度。通过设置第二角度调整执行机构,便于调整复合式激光出光设备相对牲畜胴体表面的倾斜角度,从而使复合式激光出光设备与胴体表面保持合适的距离,进而便于提高激光在牲畜胴体表面的聚焦效果,使得灼刻更加清晰、准确。
图5示出了一种优选的复合型激光出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从图5可见,复合型激光出光设备用于对胴体进行多区域灼刻,包括:呈m×n阶矩阵排列的S个出光点固定式激光器,其中,m、n均为大于0的整数,N为大于1的整数。在具体实施时,可通过预设的控制程序控制图5中的S个出光点的出光情况,从而对胴体进行多区域灼刻。图6示出了另一种优选的复合型激光出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从图6可见,复合型激光出光设备用于对胴体进行矢量灼刻,具体包括:呈M行或M列排布的出光点可调式激光器,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在具体实施时,可通过预设的控制程序控制图6中的三个可调式激光器的出光情况、以及控制每个可调激光器的运行轨迹,从而对胴体进行矢量灼刻。
图7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二中的激光灼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二中带防护盖的激光灼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由于具体实施例二与具体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为胴体输送装置不同,因此下面仅就胴体输送装置进行详细介绍。从图7、图8可见,该胴体输送装置具体包括:导轨1、担钩2、支架9、气缸12、推钩13。其中,导轨1水平悬挂在支架9上,担钩2与导轨1滑动连接、且担钩2吊装有胴体17。气缸12设置在支架9上、并通过气缸输出杆14与推钩13水平相连,用于带动推钩13的往复运动;当担钩进入灼刻区域后,与导轨的推尺(图中未示出)分离,并在激光灼刻完成后,通过推钩13将担钩从灼刻区域推至逃逸区域。相应的,当担钩进入灼刻区域后,复合型激光出光设备8采用静止模式对胴体进行灼刻。因此,该激光灼刻系统可称为“气动逃逸型”系统。较佳的,可如图8所示,在第一机架3的外侧设置防护盖,以保证激光灼刻过程中设备与人员的安全性。
图9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三中的激光灼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图9中的激光灼刻系统的截面图,图11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三中带防护盖的激光灼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由于具体实施例三与具体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也是胴体输送装置的不同,因此下面仅就胴体输送装置进行详细介绍。从图9、10、11可见,该胴体输送装置具体包括:导轨1、担钩2、支架9、担钩靠杆15。其中,导轨1水平悬挂在支架9上,担钩2与导轨1滑动连接、且担钩2吊装有胴体17。担钩靠杆(15)与所述固定输送带(6)平行设置,用于稳定担钩(2)。这样一来,牲畜胴体(比如片猪肉)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更好。并且与具体实施例一类似,在该实施例中,担钩2与固定输送带6的运行速度相同,复合型激光出光设备8采用在线飞行模式对胴体进行灼刻。
通过具体实施例一、二、三中的激光灼刻系统能够调整牲畜胴体在竖直面上的倾斜角度,从而使激光灼刻装置与胴体表面保持合适的距离,进而能对牲畜胴体进行更加准确、清晰的灼刻。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以上系统能够对牲畜胴体的多个位置同时进行灼刻,极大地提高了激光灼刻的工作效率。
另外,基于以上激光灼刻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胴体吊装单双侧输送线激光灼刻方法。所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当胴体通过胴体输送装置输送至灼刻区域时,通过胴体姿态调整装置调整胴体相对竖直面的倾斜角度,并且针对所述胴体表面,调节复合型激光出光设备的焦距和/或倾斜角度;根据预设的灼刻程序对胴体进行多区域灼刻或矢量灼刻。通过本发明中的胴体姿态调整装置对牲畜胴体(比如片猪肉)的姿态进行调整,增加了胴体运行过程的稳定性,使得激光灼刻更加清晰、准确。通过本发明中的复合型激光出光设备可以对牲畜胴体的多个位置同时进行灼刻,极大地提高了激光灼刻的工作效率。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做出各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