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中草药的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3541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中草药的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饲料配方的设计,先要根据不同畜禽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而帛定的饲养标准,其次要有一个常用饲料的营养成分,随着池塘养鱼技术的不断提高,高投入、高产出的池塘精养技术越来越精细化,现在市场需求正在向需求更多的鱼向需求更高品质的鱼转变,池塘精养的过程中,饲料的使用不但直接影响养鱼户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影响着养殖鱼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含中草药的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中草药的鱼饲料,包括以下各组分:玉米、紫菜、海带、花生渣、八角、盐、中药添加剂;所述中药添加剂包括以下各组分:鱼腥草、鸡内金、假地豆、贝母、刺五加、菟丝子、紫河车、地黄。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算包括以下各组分:玉米40-60份、紫菜10-15份、海带4-7份、花生渣20-30份、八角3-5份、盐0.2份、中药添加剂7-10份。

更进一步地,所述中药添加剂按重量计算包括以下各组分:鱼腥草1份、鸡内金0.5份、假地豆1.3份、贝母0.2份、刺五加1份、菟丝子1份、紫河车1份、地黄2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是:将鱼腥草、假地豆、刺五加、菟丝子用榨汁机榨成汁,鸡内金、贝母、紫河车、地黄研磨成粉末,再将粉末与汁混合一起,按总质量加入10倍的水,经旋转蒸发浓缩得液态的中药添加剂。

一种含中草皮药的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原料:玉米、紫菜、海带、花生渣、八角、盐、中药添加剂;所述中药添加剂包括以下各组分:鱼腥草、鸡内金、假地豆、贝母、刺五加、菟丝子、紫河车、地黄:

步骤2:将玉米、紫菜、海带、花生渣、八角粉碎,得到混合粉碎料;

步骤3:在中药添加剂中加入水,水:中药添加剂=2-3∶1,再加入盐溶解,拌匀后均匀地喷洒在混合粉碎料上;

步骤4:将喷洒有中药添加剂的混合粉碎料进行干燥、造粒、包装,即得成品鱼饲料。

进一步地,混合粉碎料的目数为120目。

进一步地,混合粉碎料在喷洒有中药添加剂后,静置10-15分钟,待其吸收。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添加八角、盐,可以增进鱼的食欲。

2、本发明添加中药添加剂,中药添加剂中的刺五加和菟丝子可以提高鱼的免疫力,紫河车和地黄能促进抗体产生,鱼腥草、鸡内金、假地豆、贝母的合理配伍使得鱼饲料具有健脾去湿的功效。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下列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实施例1

本发明含中草药的鱼饲料,按重量份计算包括以下各组分:玉米40份、紫菜12份、海带5份、花生渣22份、八角3份、盐0.2份、中药添加剂8份。

所述中药添加剂按重量份计算包括以下各组分:鱼腥草1份、鸡内金0.5份、假地豆1.3份、贝母0.2份、刺五加1份、菟丝子1份、紫河车1份、地黄2份。

所述中药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是:将鱼腥草、假地豆、刺五加、菟丝子用榨汁机榨成汁,鸡内金、贝母、紫河车、地黄研磨成粉末,再将粉末与汁混合一起,按总质量加入10倍的水,经旋转蒸发浓缩得液态的中药添加剂。

实施例2

本发明含中草药的鱼饲料,按重量份计算包括以下各组分:玉米50份、紫菜10份、海带7份、花生渣25份、八角4份、盐0.2份、中药添加剂7份。

所述中药添加剂按重量份计算包括以下各组分:鱼腥草1份、鸡内金0.5份、假地豆1份、贝母0.5份、刺五加1份、菟丝子1份、紫河车1份、地黄1份。

所述中药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是:将鱼腥草、假地豆、刺五加、菟丝子用榨汁机榨成汁,鸡内金、贝母、紫河车、地黄研磨成粉末,再将粉末与汁混合一起,按总质量加入10倍的水,经旋转蒸发浓缩得液态的中药添加剂。

上述实施例1-2所述的含中草药的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原料:玉米、紫菜、海带、花生渣、八角、盐、中药添加剂;所述中药添加剂包括以下各组分:鱼腥草、鸡内金、假地豆、贝母、刺五加、菟丝子、紫河车、地黄;

步骤2:将玉米、紫菜、海带、花生渣、八角粉碎成120目,得到混合粉碎料;

步骤3:在中药添加剂中加入水,水∶中药添加剂=2∶1,再加入盐溶解,拌匀后均匀地喷洒在混合粉碎料上,让其静12分钟,待完全吸收;

步骤4:将喷洒有中药添加剂的混合粉碎料进行干燥、造粒、包装,即得成品鱼饲料。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