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味型火锅底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2046发布日期:2018-07-07 00:49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火锅底料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风味型火锅底油。



背景技术:

四川火锅以麻、辣、鲜、香而闻名中外,是四川的美食代表。火锅味道的关键在于火锅底料的调配,现有市面上的火锅均是由火锅底油和底汤调配制得。

从传统火锅到目前各种山珍、海味、药膳等原料的增加,火锅的品种不尽其数,为从众多火锅品种中脱颖而出,许多火锅在品种和风味上实现了多样化,以通过赋予特色的口味来吸引食客。

火锅口味成败的关键在于火锅底油的炒制,现有火锅底油基本上都是以菜籽油、色拉油等加上各种香料后炒制得到,为增加火锅的独特风味,有以橄榄油为主的火锅底油,如专利文献cn102578305a(一种火锅底油及制备方法和一种火锅底料及制备方法,2012.07.18),保留了橄榄油的天然保健功能,同时,也克服了橄榄油中的涩口味道,但橄榄油成本较高,增加食客的消费成本,不利于大范围的推广;也有以牛油为主的火锅底油,牛油能提高火锅的香味,吸引食客,牛油是才牛脂肪组织提炼出来的油脂,大幅度使用牛油,会增加食客胆固醇的摄入量,不利于长期食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味型火锅底油,该火锅底油是以菜籽油、粗榨橄榄油和花椒油作为主要的基底食材,然后再配合多种香料制作而成,花椒油和香料的配合使用能赋予火锅底油具有独特的麻香口味,该火锅底油避免使用牛油等动物脂肪提炼的油脂,还有利于降低食客胆固醇的摄入量,适宜广泛推广。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风味型火锅底油,按重量比计,所述火锅底油的原料包括:菜籽油50-80份、粗榨橄榄油10-15份、花椒油10-15份、糍粑辣椒30-40份、青花椒5-8份、红花椒5-8份、良姜3-5份、八角1-3份、山奈2-5份、香果2-3份、白蔻4-5份、香叶3-5份、桂皮4-5份。

进一步的,按重量比计,所述的火锅底油还包括:丁香1-2份、红蔻1-2份、灵草1-1.5份、百里香2-3份、小茴香2-4份、陈皮2-3份、草果4-6份。

所述的花椒油以汉源花椒籽为制备原料,将汉源花椒籽烘干炒制后,粉碎成花椒粉,使用无水乙醚浸泡花椒粉,浸泡30~40h后,过滤后得到滤液,对滤液采用热回流处理回收乙醚后制得。

本发明选择汉源花椒籽为制备原料的目的有以下两点,一,汉源花椒中的挥发油含量较其他花椒(如四川成都花椒、新疆花椒)高出近一倍,其风味物质的主要成分也与其他产地的花椒不同;二,花椒籽中的麻香风味更佳浓厚,因此,使用花椒籽而不是花椒果皮,其次,花椒籽较花椒果皮更衣粉碎,便于制备。

本发明采用无水乙醚浸泡花椒粉提取花椒油,为提高花椒油的得率,在所述的浸泡过程中,无水乙醚与花椒粉的固液比为1.5~2.5g/ml。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菜籽油、粗榨橄榄油和花椒油作为火锅底油的主要基底食材,突出了花椒油的独特风味,各种辅料的配合使用,如糍粑辣、青花椒、红花椒等,更提高了火锅底油的麻、辣风味。

(2)本发明涉及的火锅底油避免使用牛油等动物脂肪提炼的油脂,更有利于降低食客胆固醇的摄入量,适宜广泛推广。

(3)在本发明涉及的火锅底油中还使用了多种香料,各种香料的合理配比和使用有利于与花椒油及辅料中青花椒、红花椒的口味相结合,以赋予火锅底油具有独特的麻香口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味型火锅底油,按重量比计,火锅底油的原料包括:菜籽油50份、粗榨橄榄油10份、花椒油10份、糍粑辣椒30份、青花椒5份、红花椒5份、良姜3份、八角1份、山奈2份、香果2份,白蔻4份,香叶3份、桂皮4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香料的使用,按重量比计,火锅底油还包括:丁香1份、红蔻1份、灵草1份、百里香2份、小茴香2份、陈皮2份、草果4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涉及的花椒油采汉源花椒籽为制备原料,将汉源花椒籽烘干炒制后,粉碎成花椒粉,使用无水乙醚浸泡花椒粉,浸泡30h后,过滤后得到滤液,对滤液采用热回流处理回收乙醚后制得。在本实施例涉及的浸泡过程中,无水乙醚与花椒粉的固液比为1.5g/ml。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涉及的火锅底油的原料按重量比计,包括以下食材:

菜籽油80份、粗榨橄榄油15份、花椒油15份、糍粑辣椒40份、青花椒8份、红花椒8份、良姜5份、八角3份、山奈5份、香果3份,白蔻5份,香叶5份、桂皮5份、丁香2份、红蔻2份、灵草1.5份、百里香3份、小茴香4份、陈皮3份、草果6份。

上述花椒油采汉源花椒籽为制备原料,将汉源花椒籽烘干炒制后,粉碎成花椒粉,使用无水乙醚浸泡花椒粉,浸泡40h后,过滤后得到滤液,对滤液采用热回流处理回收乙醚后制得。在本实施例涉及的浸泡过程中,无水乙醚与花椒粉的固液比为2.5g/ml。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涉及的火锅底油的原料按重量比计,包括以下食材:

菜籽油60份、粗榨橄榄油12份、花椒油15份、糍粑辣椒35份、青花椒6份、红花椒6份、良姜4份、八角2份、山奈2份、香果2份,白蔻5份,香叶3份、桂皮4份、丁香1.5份、红蔻2份、灵草1份、百里香3份、小茴香3份、陈皮3份、草果5份。

上述花椒油采汉源花椒籽为制备原料,将汉源花椒籽烘干炒制后,粉碎成花椒粉,使用无水乙醚浸泡花椒粉,浸泡35h后,过滤后得到滤液,对滤液采用热回流处理回收乙醚后制得。在本实施例涉及的浸泡过程中,无水乙醚与花椒粉的固液比为2g/ml。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涉及的火锅底油的原料按重量比计,包括以下食材:

菜籽油70份、粗榨橄榄油13份、花椒油14份、糍粑辣椒38份、青花椒5份、红花椒5份、良姜4份、八角2份、山奈4份、香果2.5份,白蔻4份,香叶3份、桂皮4份、丁香2份、红蔻2份、灵草1.5份、百里香2份、小茴香2份、陈皮2份、草果5份。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涉及的火锅底油的原料按重量比计,包括以下食材:

菜籽油80份、粗榨橄榄油10份、花椒油15份、糍粑辣椒35份、青花椒7份、红花椒7份、良姜4份、八角3份、山奈4份、香果2份,白蔻5份,香叶4份、桂皮5份、丁香1份、红蔻1份、灵草1份、百里香2份、小茴香2份、陈皮2份、草果5份。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涉及的火锅底油的原料按重量比计,包括以下食材:

菜籽油60份、粗榨橄榄油12份、花椒油12份、糍粑辣椒35份、青花椒6份、红花椒6份、良姜4份、八角1份、山奈2份、香果2.5份,白蔻4份,香叶4份、桂皮4份、丁香1.5份、红蔻1.5份、灵草1.5份、百里香2.5份、小茴香3份、陈皮2.5份、草果5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