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香绿茶循环滚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33086阅读:811来源:国知局
高香绿茶循环滚炒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香绿茶循环滚炒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茶叶炒干技术分毛火和足火两道工序,分两次在滚筒炒干机或瓶式炒干机中炒干,炒制过程中茶叶不出锅,进行连续加温滚炒,常常导致干茶色泽灰绿起霜,香气低闷或有高火香。如果利用茶叶循环滚炒装置,一定量的茶叶在滚筒杀青机和输送设备间循环,在滚筒杀青机里干燥,在输送设备上摊凉,一边炒干,一边摊凉,实现多次循环炒干与摊凉,能显著保持绿茶色绿香高的品质特征,提高茶叶价格,提升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香绿茶循环滚炒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茶叶炒干与摊凉的多次循环,显著提高绿茶的香气和滋味等产品品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香绿茶循环滚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炒二青:利用循环滚炒装置循环滚炒,筒体温度达到250~280℃时投叶,循环滚炒5次,每次40~45min,至含水量降为14%为止,得二青叶;

(2)摊凉:步骤(2)中所得二青叶摊凉30~40min;

(3)提香:利用循环滚炒装置滚炒提香,筒体温度达到90~110℃时投叶,滚炒时间为15~20min,至含水量降为5%~6%时出叶,摊凉,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循环滚炒过程中使用风扇和鼓风机辅助排湿。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中每小时投叶量为50~75kg。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每小时投叶量为45~65kg。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滚炒装置为滚筒杀青机,滚筒杀青机的进料口端设置有可移动投料机构和固定投料机构,滚筒杀青机的出料口端设置有平面输送带,所述可移动投料机构和平面输送带之间设置有斜面输送带,斜面输送带底端固定设置第三挡板;所述滚筒杀青机的出料口端上设置与出料口端平行的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上设置与第一挡板垂直的第二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可移动投料机构为可移动的螺旋滑道。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投料机构为进料平台。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有效实现茶叶炒干与摊凉的多次循环,显著提高绿茶的香气和滋味等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中所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解释本发明而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高香绿茶循环滚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炒二青:利用循环滚炒装置循环滚炒,筒体温度达到250~280℃时投叶,每小时投叶量为50~75kg,循环滚炒5次,每次40~45min,循环滚炒过程中使用风扇和鼓风机辅助排湿,至含水量降为14%为止,得二青叶;其中,每小时投叶量具体视滚筒直径大小决定,要求“高温、快速、少量、排湿”,以保持叶色翠绿。

(2)摊凉:步骤(2)中所得二青叶摊凉30~40min,摊凉使用竹匾、篾簟或摊凉平台专用工具,以充分摊凉为宜,其摊凉程度:茶梗与叶片中的水分重新分布,手捏茶叶有触手感。

(3)提香:利用循环滚炒装置滚炒提香,筒体温度达到90~110℃时投叶,每小时投叶量为45~65kg,滚炒时间为15~20min,至含水量降为5%~6%时出叶,摊凉,散热。其中,每小时投叶量具体视滚筒直径大小决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所采用高香绿茶循环滚炒装置包括滚筒杀青机1,滚筒杀青机1的进料口端配合设置可移动投料机构8和固定投料机构7,滚筒杀青机1的出料口端配合设置平面输送带2,可移动投料机构8和平面输送带2之间配合设置斜面输送带6。可移动投料机构8可以为可移动的螺旋滑道。固定投料机构7可以为进料平台。为了保证茶叶能够出料进入平面输送带2,滚筒杀青机1的出料口端上设置与出料口端平行的第一挡板3,第一挡板3上设置与第一挡板3垂直的第二挡板4。为了能够使得斜面输送带6上的茶叶能够汇聚在一起,斜面输送带6底端固定设置第三挡板5。

试验例:

取同一批待处理茶叶,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采用本发明循环滚炒方法:循环滚炒(二青)(循环滚炒装置,下锅温度250℃~280℃,投叶量60kg~70 kg,时间40 min~45 min)→摊凉(在蔑簟上薄摊,时间30 min~40 min)→复炒提香(循环滚炒装置,下锅锅温90℃~110℃,投叶量45kg~605kg,时间15 min~20 min)。

另一份采用传统干燥方法:炒二青(八角炒干机,锅温110℃~120℃,投叶量60kg~70kg,时间50min~60 min)→摊凉(在蔑簟上薄摊,时间30 min~40 min)→炒足干(八角炒干机,下锅温90℃~100℃,投叶量70kg~80kg,时间30 min~40 min)。

对比两种方法所制得茶叶的品质,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每项得分以100分为满分。

表1 不同炒干方式茶叶品质审评结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