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陈皮桂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9028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陈皮桂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英文为Black tea。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为我国第二大茶类。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适宜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之人食用;也适宜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脂肪肝之人、急性乳腺炎者食用。

现有技术中的陈皮红茶通常由陈皮包裹红茶,在浸泡的同时,陈皮和红茶的功效得以相互结合,但是存在着一定缺陷,陈皮在泡制过程中难于浸出,因此得到的茶水中陈皮的浸出成分较少,口感和保健程度均较差;其次,陈皮与红茶的味道融合不均匀,导致陈皮红茶的功效减弱。并且,陈皮有些许苦涩味,使冲饮的口感变差。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陈皮桂花红茶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陈皮红茶陈皮与红茶的味道融合不均匀、口感差的问题,所述的陈皮桂花红茶,将红桔的果肉掏空,不破坏桔皮的整体性,并在桔皮的底部放置桂花,采用桂花和桔皮联合烘干红茶的方法制备陈皮桂花红茶,该制备方法具有简单、方便、易于操作等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陈皮桂花红茶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陈皮桂花红茶,该陈皮桂花红茶,在加工过程中,不是采用简单的混合陈皮和红茶,而是使红茶和陈皮的功效完全发挥,搭配桂花可以改善红茶和陈皮的口感,具有提神消疲、利尿消肿、生津清热、健脾开胃、燥湿化痰等优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陈皮桂花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红桔去掉果肉,保持桔皮的完整,在底部放入桂花,在桂花上加入红茶,密封后进行烘干,烘干后进行自然通风,得到陈皮桂花红茶。

本申请所提供的制备陈皮桂花红茶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新鲜桔皮与红茶一同烘干,在烘干同时,使桔皮的清香和有效成分充分的与红茶混合,味道更均匀,同时避免陈皮和红茶共同浸泡时,有效成分浸出效果不同的问题。并且搭配桂花进行共同烘干,采用桂花铺在圆形桔皮底部的方法,是桂花的香气充分被红茶吸收,改善陈皮的口感,丰富红茶的功效。

其中,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红茶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中医认为,茶也分寒热,例如绿茶属苦寒,适合夏天喝,用于消暑;红茶、普洱茶偏温,较适合冬天饮用。至于乌龙茶、铁观音等较为中性。红茶可以提神消疲,红茶中的咖啡碱藉由刺激大脑皮质来兴奋神经中枢,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进而使思维反应更加敏锐,记忆力增强;它也对血管系统和心脏具兴奋作用,强化心搏,从而加快血液循环以利新陈代谢,同时又促进发汗和利尿,由此双管齐下加速排泄乳酸(使肌肉感觉疲劳的物质)及其它体内老废物质,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红茶可以生津解热,夏天饮红茶能止渴消暑,是因为茶中的多酚类、醣类、氨基酸、果胶等与口涎产生化学反应,且剌激唾液分泌,导致口腔觉得滋润,并且产生清凉感;同时咖啡碱控制下视丘的体温中枢,调节体温,它也刺激肾脏以促进热量和污物的排泄,维持体内的生理平衡。红茶具有利尿的作用,在红茶中的咖啡碱和芳香物质联合作用下,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提高肾小球过滤率,扩张肾微血管,并抑制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于是促成尿量增加。如此有利于排除体内的乳酸、尿酸(与痛风有关)、过多的盐分(与高血压有关)、有害物等,以及缓和心脏病或肾炎造成的水肿。

红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再经由实验发现,儿茶素类能与单细胞的细菌结合,使蛋白质凝固沉淀,藉此抑制和消灭病原菌。所以细菌性痢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红茶颇有益,红茶中的茶多碱能吸附重金属和生物碱,并沉淀分解。

饮用红茶的人骨骼强壮,红茶中的多酚类(绿茶中也有)有抑制破坏骨细胞物质的活力。为了防治女性常见骨质疏松症,建议每天服用一小杯红茶,坚持数年效果明显。如在红茶中加上柠檬,强壮骨骼,效果更强,在红茶中也可加上各种水果,能起协同作用。

红茶中的抗氧化剂可以彻底破坏癌细胞中化学物质的传播路径,红茶抗衰老效果强于大蒜头、西兰花和胡萝卜等。另外,人在没吃饭的时候饮用绿茶会感到胃部不舒服,这是因为茶叶中所含的重要物质——茶多酚具有收敛性,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空腹的情况下刺激性更强。而红茶就不一样了。它是经过发酵烘制而成的。红茶不仅不会伤胃,反而能够养胃。经常饮用加糖、加牛奶的红茶,能消炎、保护胃黏膜,对治疗溃疡也有一定效果。

桔皮烘干后即成为陈皮,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陈皮的功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陈皮的功效:(1)用于胸腹胀满等症。陈皮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等症。常与木香、枳壳等配伍应用。(2)用于湿阻中焦、脘腹痞胀、便溏泄泻,以及痰多咳嗽等症。陈皮苦温燥湿而能健脾行气,故常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闷、便溏苔腻等症,可配伍苍术、厚朴同用。又善于燥湿化痰,为治湿痰壅肺、痰多咳嗽的常用要药,每与半夏、茯苓同用。(3)用于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呕吐等症。此外,陈皮又能和中,可治胃失和降。

综上,陈皮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陈皮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管内积气,显示了芳香健胃和驱风下气的效用。(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陈皮煎剂、醇提物等能兴奋心肌,但剂量过大时反而出现抑制。另外,它还可使血管产生轻度的收缩,迅速升高血压。陈皮中的果胶对高脂饮食引起的动脉硬化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3)对呼吸系统的作用:陈皮所含挥发油有刺激性被动祛痰作用,使痰液易咯出。陈皮煎剂对支气管有微弱的扩张作用。其醇提物的平喘效价较高。(4)对泌尿生殖系统的作用:陈皮煎剂可使肾血管收缩,使尿量减少。(5)抗炎作用:陈皮煎剂与维生素C、维生素K并用,能增强消炎作用。

桂花,味辛,性温。归肺、脾、肾经。具有温肺化饮、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痰饮咳喘,脘腹冷痛,肠风血痢,经闭痛经,寒疝腹痛,牙痛,口臭。

综上,陈皮、红茶和桂花的作用相辅相成。在特定剂量下配伍后,可增强其提神消疲、利尿消肿、生津清热、健脾开胃、燥湿化痰等作用。

优选的,可以将整个干净的红桔的顶部的桔皮去掉一个圆形的盖,通过这个缺口去除果肉,依次加入桂花和红茶,再盖上圆形的盖,进行整体烘干。

优选的,所述桂花和所述红茶与所述桂花的质量比为(8-16):1。

桂花与红茶合理搭配,能有效改善陈皮和红茶的口感。

优选的,所述红茶与所述桂花的质量比为(8-10):1。

可以对红茶和桂花的质量进行进一步的优选。

优选的,在所述将红桔去掉果肉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将红桔洗净。

红桔在制备之前要清洗干净,清洗的同时不破坏桔皮的完整性。

优选的,所述烘干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先在70~80℃下烘干5~10分钟,再在45-55℃下烘干10~15分钟。

桔皮中含有大量的水,因此,烘干时,要先用稍高的温度进行快速的烘干,使桔皮迅速脱水。脱水后低温慢烘,使桔皮的营养、桂花的香气与红茶混合均匀。

优选的,所述自然通风的时间为24~36小时。

自然通风使陈皮桂花红茶散热,避免破坏茶的营养和口感。

优选的,所述桂花为新鲜桂花。

新鲜桂花香气浓郁。

优选的,所述红茶为四川蒙顶山红茶。

四川蒙顶山红茶,可以掩盖陈皮的涩味。

优选的,所述红桔和桔皮产自四川丹棱县。

该红桔品种,果实大小均匀、味甜,桔皮薄、水分少,烘干时不会因为过多的水分而,采收后可储藏到春节后色香味不变。

如上所述的陈皮桂花红茶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陈皮桂花红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申请所提供的陈皮桂花红茶的制备方法,采用桂花和桔皮联合烘干红茶的方法制备陈皮桂花红茶,该制备方法具有简单、方便、易于操作等优点。

(2)本申请所提供的陈皮桂花红茶的制备方法,桔皮来自四川丹棱县,红茶产自四川蒙顶山红茶,营养丰富、口感好。

(3)本申请所提供的陈皮桂花红茶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陈皮桂花红茶,使红茶和陈皮的功效完全发挥,搭配桂花可以改善红茶和陈皮的口感,具有提神消疲、利尿消肿、生津清热、健脾开胃、燥湿化痰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陈皮桂花红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挑选外貌完整的新鲜红桔,打开红桔的顶部,取出果肉留下桔皮,将2g新鲜桂花和16g红茶依次放入红桔内;

(2)、将装有桂花和红茶的桔皮密封,先在70~80℃下烘干5~10分钟,再在45℃下烘干10分钟,然后自然通风24小时,得到该陈皮桂花红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陈皮桂花红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挑选外貌完整的新鲜红桔,打开红桔的顶部,取出果肉留下桔皮,将1g新鲜桂花和16g红茶依次放入红桔内;

(2)、将装有桂花和红茶的桔皮密封,先在80℃下烘干10分钟,再在55℃下烘干15分钟,然后自然通风36小时,得到该陈皮桂花红茶。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陈皮桂花红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挑选外貌完整的新鲜红桔,打开红桔的顶部,取出果肉留下桔皮,将1g新鲜桂花和10g四川蒙顶山红茶依次放入红桔内;

(2)、将装有桂花和红茶的桔皮密封,先在70℃下烘干10分钟,再在45℃下烘干15分钟,然后自然通风28小时,得到该陈皮桂花红茶。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陈皮桂花红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挑选外貌完整的新鲜红桔,打开红桔的顶部,取出果肉留下桔皮,将1g新鲜桂花和12g四川蒙顶山红茶依次放入红桔内;

(2)、将装有桂花和红茶的桔皮密封,先在80℃下烘干5分钟,再在55℃下烘干10分钟,然后自然通风26小时,得到该陈皮桂花红茶。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陈皮桂花红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挑选外貌完整的新鲜的产自四川丹棱县的红桔,打开红桔的顶部,取出果肉留下桔皮,将1g新鲜桂花和8g四川蒙顶山红茶依次放入红桔内;

(2)、将装有新鲜桂花和红茶的桔皮密封,先在75℃下烘干8分钟,再在50℃下烘干13分钟,然后自然通风32小时,得到该陈皮桂花红茶。

实验例 陈皮桂花红茶感官评价实验

对实施例1-5中的陈皮桂花红茶进行感官评价,并与陈皮与红茶的混合物冲泡溶液进行对比。冲泡时,将本申请所提供的陈皮桂花红茶整个放入杯中进行冲泡,不破坏桔皮完整外形。

感官评价方法:评定小组由20位成员组成,他们根据表1的评分标准对复合饮料的色泽、香气、口感和质地进行独立打分,以累计总分的平均值作为产品的感官评分。评分结果如表2所示。

感官评分标准:请参考表1。

表1陈皮桂花红茶评价测试感官评分标准

表2实施例1-5感官评价得分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制备的陈皮桂花红茶,感官评价得分高于单纯冲泡陈皮和红茶的混合物。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替换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