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示踪鼠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4307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示踪鼠饵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鼠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示踪鼠饵。



背景技术:

鼠害是全球性危害历史悠久的重大生物灾害之一,鼠药饵料是鼠害防治的最为重要手段。但在市场中存在大量伪冒假劣产品,不仅影响鼠害控制的实施,也危害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而鉴定产品真伪的难度大或成本高,更助长了伪冒假劣产品的猖獗。因此,发展简易、经济和有效的产品示踪技术,对于检验产品真伪,匡扶市场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此外,示踪饵料也可以用于不同药物比较的实验研究,以鉴定试鼠到底取食何种饵料。而当前饵料主要实在产品颜色、形状、材料和包装上存在区别,这些特征极易被模仿,且在散放后或被鼠类取食后即无法进行鉴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示踪鼠饵。

本发明通过将罗丹明b混合到鼠饵中,得到的饵料不仅外观颜色鲜艳,起到对人们的警戒作用,且从饵料到服食饵料的鼠体全过程可以示踪鉴定。

本发明的可示踪鼠饵,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计,包括罗丹明b0.01%~1.00%和余量的鼠饵。

所述的鼠饵可以是市场销售的常规鼠饵,如包括设定剂量的鼠药和余量为稻谷、大米、小麦、玉米、黄豆、花生的一种或几种粉碎后的混合物。

罗丹明b的含量过低将示踪效果较差且持续时间短,过高则影响鼠饵对害鼠的适口性,降低灭鼠效果。推荐最适含量为0.1~0.5%。

本发明的可示踪鼠饵的制备方法是将罗丹明b与鼠饵混合均匀得到。如罗丹明b与适量水、鼠药(按鼠药特点溶解)和稻谷、大米、小麦、玉米、黄豆、花生的一种或几种粉碎混合物进行混合得到。

本发明的可示踪鼠饵的使用方法是投喂给鼠类后,通过捡拾遗落鼠类胡须和毛发、捕捉活体或捡拾尸体剪取胡须和毛等,置于载玻片上,加盖盖玻片,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在510~580nm波段的激发光下观测,取食可示踪鼠饵个体的胡须和毛发会观测到明显的亮红色荧光,间隔多次取食鼠的胡须或毛发上还可以观察到分离的荧光带。荧光强度与剂量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服食药饵鼠的毛发或胡须内的荧光标记可以持留最长达5个月之久,因此本发明的可示踪鼠饵可用于产品防伪标记,或研究实验标记追踪等。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服食可示踪鼠饵的鼠胡须中荧光带;

图2是实施例2服食可示踪鼠饵的鼠胡须中荧光带;

图3是实施例3服食可示踪鼠饵的鼠胡须中荧光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作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如此,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秤取0.1g罗丹明b溶于100ml温水中充分溶解,秤取999.9g市售稻谷毒饵,二者充分混匀后,通风处晾干得到可示踪鼠饵。

用可示踪鼠饵饲喂试鼠1天后,换为正常饲喂,在不同时间剪取试鼠两根胡须和数根毛发,装片后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效果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秤取0.5g罗丹明b溶于100ml温水中充分溶解,秤取999.5g市售颗粒状毒饵,用喷壶将罗丹明b溶液均匀喷在毒饵上,通风处晾干得到可示踪鼠饵。

用可示踪鼠饵饲喂试鼠1天后,换为正常饲喂,在不同时间剪取试鼠两根胡须和数根毛发,装片后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效果如图2。

实施例3:

秤取1.0g罗丹明b溶于100ml温水中充分溶解,秤取999.0g市售稻谷毒饵,用喷壶将罗丹明b溶液均匀喷在毒饵上,通风处晾干得到可示踪鼠饵。

用可示踪鼠饵饲喂试鼠1天后,换为正常饲喂,在不同时间剪取试鼠两根胡须和数根毛发,装片后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效果如图3。

实施例4:

秤取5.0g罗丹明b溶于100ml温水中充分溶解,秤取995.0g市售稻谷毒饵,用喷壶将罗丹明b溶液均匀喷在毒饵上,通风处晾干得到可示踪鼠饵。

用可示踪鼠饵饲喂试鼠1天后,换为正常饲喂,在不同时间剪取试鼠两根胡须和数根毛发,装片后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胡须和毛发会观测到明显的亮红色荧光,间隔多次取食鼠的胡须或毛发上还可以观察到分离的荧光带。

实施例5:

秤取10.0g罗丹明b溶于100ml温水中充分溶解,秤取990.0g市售稻谷毒饵,用喷壶将罗丹明b溶液均匀喷在毒饵上,通风处晾干得到可示踪鼠饵。

用可示踪鼠饵饲喂试鼠1天后,换为正常饲喂,在不同时间剪取试鼠两根胡须和数根毛发,装片后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胡须和毛发会观测到明显的亮红色荧光,间隔多次取食鼠的胡须或毛发上还可以观察到分离的荧光带。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示踪鼠饵。它按质量分数计,包括罗丹明B 0.01%~1.00%和余量的鼠饵。本发明的可示踪鼠饵的使用方法是投喂给鼠类后,通过捡拾遗落鼠类胡须和毛发、捕捉活体或捡拾尸体剪取胡须和毛等,置于载玻片上,加盖盖玻片,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在510~580nm波段的激发光下观测,取食可示踪鼠饵个体的胡须和毛发会观测到明显的亮红色荧光,间隔多次取食鼠的胡须或毛发上还可以观察到分离的荧光带。荧光强度与剂量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服食药饵鼠的毛发或胡须内的荧光标记可以持留最长达5个月之久,因此本发明的可示踪鼠饵可用于产品防伪标记,或研究实验标记追踪等。

技术研发人员:刘全生;陈毅;苏欠欠;秦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7.03.21
技术公布日:2017.08.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