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生菌酸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6453发布日期:2018-11-07 07:55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酸奶饮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益生菌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定殖于人体肠道、生殖道内,能产生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人体、动物体内最重要的益生菌多为乳酸菌,服用足够数量的益生菌,能够帮助消化,促进肠道健康,同时对宿主产生特定的有益的功能,因此常被视为健康食品。

益生菌酸奶是指添加有益生菌的酸奶,目前市场上比较成熟的益生菌酸奶,如添加双歧杆菌的酸奶产品,已经是广泛认可的健康饮品。随着益生菌酸奶的推广和认可,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益生菌酸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益生菌酸奶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使用需求。但是,并非所有的益生菌都可以随意添加到酸奶中制成益生菌酸奶,因此,有必要研发一些新的益生菌酸奶,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益生菌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益生菌酸奶,本申请的益生菌酸奶中,除发酵菌外,还包含有活性功能菌,该活性功能菌为乳酸片球菌jqii-5、戊糖片球菌jqi-7和植物乳杆菌pc-26中的至少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关键在于,在酸奶中添加了乳酸片球菌jqii-5、戊糖片球菌jqi-7及植物乳杆菌pc-26中的至少一种益生菌,从而制备出一种新的富含营养价值,且保健功能改良的益生菌酸奶。本申请的益生菌酸奶中,乳酸片球菌jqii-5、戊糖片球菌jqi-7和植物乳杆菌pc-26,三者都能够有效的降低血脂,尤其是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因此,长期饮用本申请的益生菌酸奶能够改善高胆固醇、高血脂症状。其中,乳酸片球菌jqii-5的分类学命名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acidilactici;戊糖片球菌jqi-7的分类学命名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pentosaceus;植物乳杆菌pc-26的分类学命名为: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lactobacillusplantarumsubsp.plantarum。

优选的,活性功能菌中每个菌的含量均为108cfu/ml。

需要说明的是,活性功能菌中每个菌的含量均为108cfu/ml,是指采用乳酸片球菌jqii-5、戊糖片球菌jqi-7和植物乳杆菌pc-26中的两者或三种时,每种菌的含量分别为108cfu/ml。

优选的,本申请的益生菌酸奶中还含有菊粉。

优选的,菊粉的含量为益生菌酸奶总重量的3%。

需要说明的是,菊粉作为益生元,其添加能够增加益生菌酸奶的保健功能,使本申请的益生菌酸奶符合现代营养规律。

优选的,发酵菌为嗜热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本申请的另一面公开了本申请的益生菌酸奶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发酵菌对经过灭菌处理的原材料进行发酵,发酵完成后再加入活性功能菌,搅拌均匀即制成益生菌酸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在发酵完成后再加入活性功能菌,这样既可以避免活性功能菌的菌株活性受到发酵影响或影响发酵菌的发酵,又便于控制成品中活性功能菌的数量级,保障活性功能菌的存活,进而保障益生菌酸奶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比对了发酵前后加入活性功能菌的制备方法,发现发酵后加入活性功能菌的酸奶中乳酸菌含量明显比发酵前加入活性功能菌的酸奶更稳定,证实发酵前加入活性功能菌会影响乳酸菌的生长。

优选的,原材料为奶粉的水溶液,其中添加有菊粉,以及白砂糖或赤藓糖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原材料可以采用酸奶发酵常规使用的原材料,本申请只是在其中额外增加了菊粉,增强酸奶的保健功能;可以理解,本申请的原材料并不只限于奶粉、菊粉、白砂糖、赤藓糖醇,还可以添加其它功能性保健材料,以增强酸奶的保健功能和营养价值,或者改善口感,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工业生产中通常采用奶粉发酵制备酸奶,因此,本申请采用的原材料为奶粉;当然,也可以直接采用牛奶或者其它奶品发酵制备酸奶,其它奶品例如羊奶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的,发酵的条件为42℃恒温10h。

优选的,发酵菌的用量为原材料总重量的0.4%。

优选的,在加入活性功能菌之前,先将发酵产物冷却至37℃,然后再加入活性功能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优选方案中,先将发酵产物冷却至37℃,然后再加入活性功能菌,其目的也是为了进一步保障活性功能菌的存活,便于准确的控制成品中活性功能菌的数量级。可以理解,即便不冷却至37℃,直接在发酵完成后于42℃的发酵产物中添加活性功能菌,也不一定会导致活性功能菌完全失活或者影响其活性,但是,这不利于严格的计算和控制活性功能菌的数量级。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的益生菌酸奶,通过在其中添加特殊的活性功能菌,使得酸奶具有降低血脂,尤其是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功效,长期饮用能够改善高胆固醇、高血脂症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益生菌酸奶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益生菌酸奶喂食高脂模型大鼠降低甘油三酯(缩写tg)的动物实验结果;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益生菌酸奶喂食高脂模型大鼠降低胆固醇(缩写tc)的动物实验结果。

本申请的乳酸片球菌jqii-5,分类学命名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acidilactici,于2015年2月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的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为cgmccno.10512。

戊糖片球菌jqi-7,分类学命名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pentosaceus,于2015年2月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的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其保藏号为cgmccno.10511。

植物乳杆菌pc-26,分类学命名为: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lactobacillusplantarumsubsp.plantarum,于2016年7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的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为cgmccno.12810。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采用嗜热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制备酸奶,并在发酵完成后向其中添加乳酸片球菌jqii-5、戊糖片球菌jqi-7和植物乳杆菌pc-26中的至少一种,从富含营养价值、保健功能等多方面进行相应的改良创新。并且,在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还加入了菊粉等膳食纤维成分作为益生元,使益生菌酸奶成为符合现代营养规律的新型健康食品,进一步改良了益生菌酸奶的营养价值。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仅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说明,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实施例一

本例的益生菌酸奶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配料、均质、灭菌、接种、发酵、调配、搅拌、包装;其中,配料是指按照重量比例将发酵原材料混合,均质是指将发酵原材料混合均匀,灭菌是指对发酵原材料进行灭菌处理,接种是指将发酵菌接种到发酵原材料中,发酵是指将接种后的发酵原材料至于适当的温度环境下使发酵菌生长发酵,调配是指向发酵完成的产物中添加活性功能菌,搅拌是指将活性功能菌搅拌均匀。

本例的益生菌酸奶具体制备如下:

奶粉、菊粉、白砂糖、水按重量比18:3:6:73进行混料,均质,制成发酵原材料;以121℃超高温灭菌300s;然后冷却到42℃,接种发酵菌,本例的发酵菌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乳杆菌的混合菌粉,发酵菌的接种量为发酵原材料总重量的0.4%;在42℃下发酵10h后进行调配;将发酵产物冷却至37℃,加入乳酸片球菌jqii-5,乳酸片球菌jqii-5的加入量为cfu108/ml酸奶,搅拌,灌装,即得到本例的益生菌酸奶。益生菌酸奶在4度的冷库中保存1-2天自然完成后熟。

实施例二

本例的益生菌酸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具体组分和配方如下:

奶粉、菊粉、赤藓糖醇、水按重量比18:3:6:73进行混料,均质,制成发酵原材料;以121℃超高温灭菌300s杀菌;然后冷却到42℃,接种发酵菌,本例的发酵菌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乳杆菌的混合菌粉,发酵菌的接种量为发酵原材料总重量的0.4%;在42℃下发酵10h后进行调配;将发酵产物冷却至37℃,加入戊糖片球菌jqi-7,投料量为cfu108/ml酸奶,搅拌,灌装,即得到本例的益生菌酸奶。益生菌酸奶在4度的冷库中保存1-2天自然完成后熟。

实施例三

本例的益生菌酸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具体组分和配方如下:

奶粉、菊粉、赤藓糖醇、水按重量比18:3:6:73进行混料,均质,制成发酵原材料;以121℃超高温灭菌300s杀菌;然后冷却到42℃,接种发酵菌,本例的发酵菌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乳杆菌的混合菌粉,发酵菌的接种量为发酵原材料总重量的0.4%;在42℃下发酵10h。

凝乳后产物进行调配,先冷却至37℃,再加入植物乳杆菌pc-26,投料量为cfu108/ml酸奶,搅拌,灌装,即得到本例的益生菌酸奶。益生菌酸奶在4度的冷库中保存1-2天自然完成后熟。

实施例四

本例采用sprague-dawley系5周龄雄性大鼠,50只,分为5组,每组10只,进行酸奶喂食试验,具体如下:

酸奶组1:每日喂食2ml实施例1制备的益生菌酸奶+高脂饲料;

酸奶组2:每日喂食2ml实施例2制备的益生菌酸奶+高脂饲料;

酸奶组3:每日喂食2ml实施例3制备的益生菌酸奶+高脂饲料;

模型组:每日喂食2ml普通酸奶+高脂饲料;

正常组:每日喂食2ml普通酸奶+标准饲料;

其中,高脂饲料自行配制,是在购买的标准饲料的基础上添加脂肪或高脂肪物质,具体配方为:78.8%标准饲料、10%猪油、10%蛋黄粉、l%胆固醇、0.2%胆盐。标准饲料为购置于河南天驰实验动物饲料厂的鼠类专用饲料。普通酸奶是指本申请实施例1中发酵后没有添加活性功能菌的酸奶。高脂饲料和标准饲料的喂食量按照大鼠的正常喂食量。

持续喂食28天,分别对正式试验前和喂食第28天后进行采血。采血方法为绝食一夜后,于大鼠股静脉采血,凝血后4000r/m离心10min分离血清,利用总胆固醇测定试剂盒和全波长酶标仪分别检测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测定试剂盒购自浙江东瓯诊断产品有限公司,全波长酶标仪moleculardevices公司的spectramax190全波长酶标仪。

实验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图2是降低甘油三酯的结果,图3是降低胆固醇的动物实验结果。结果显示,用益生菌酸奶喂养的高脂模型大鼠28天后股静脉抽血检测,发现与对照相比,加入活性功能菌的益生菌酸奶组都有降低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功效,大鼠血液中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含量分别下降14%及20%以上,表明本申请的益生菌酸奶在大鼠体内确有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功效。

实施例五

本例对发酵和活性功能菌加入先后顺序进行试验,具体如下:

组1:奶粉,菊粉,白砂糖,水按重量比18:3:6:73进行混料,均质,以121℃超高温灭菌300s杀菌,冷却到42℃,加入直投式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乳杆菌菌粉共0.4%,同时接入108cfu/ml的植物乳杆菌pc-26后装罐,在42℃下发酵10h,冷却、包装。

组2:奶粉,菊粉,白砂糖,水按重量比18:3:6:73进行混料,均质,以121℃超高温灭菌300s杀菌,冷却到42℃,加入直投式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乳杆菌菌粉共0.4%。在42℃下发酵10h后进行调配,冷却至37℃加入植物乳杆菌pc-26,接种量为108cfu/ml,搅拌、装罐、冷却、后熟。

组3:奶粉,菊粉,白砂糖,水按重量比18:3:6:73进行混料,均质,以121℃超高温灭菌300s杀菌,冷却到42℃,加入直投式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乳杆菌菌粉共0.4%,同时接入戊糖片球菌jqi-7,接种量为108cfu/ml,装罐,在42℃下发酵10h,冷却、后熟。

组4:奶粉,菊粉,白砂糖,水按重量比18:3:6:73进行混料,均质,以121℃超高温灭菌300s杀菌,冷却到42℃,加入直投式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乳杆菌菌粉共0.4%。在42℃下发酵10h后进行调配,冷却至37℃加入戊糖片球菌jqi-7,接种量为108cfu/ml,搅拌,装罐、冷却、后熟。

组5:奶粉,菊粉,白砂糖,水按重量比18:3:6:73进行混料,均质,以121℃超高温灭菌300s杀菌,冷却到42℃,加入直投式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乳杆菌菌粉共0.4%,同时接入108cfu/ml的乳酸片球菌jqii-5,装罐,在42℃下发酵10h,冷却、后熟。

组6:奶粉,菊粉,白砂糖,水按重量比18:3:6:73进行混料,均质,以121℃超高温灭菌300s杀菌,冷却到42℃,加入直投式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乳杆菌菌粉共0.4%。在42℃下发酵10h后进行调配,冷却至37℃加入108cfu/ml的乳酸片球菌jqii-5,搅拌、装罐、冷却、后熟。

组7:奶粉,菊粉,白砂糖,水按重量比18:3:6:73进行混料,均质,以121℃超高温灭菌300s杀菌,冷却到42℃,接入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乳杆菌菌粉共0.4%,装罐后42℃培养10h,冷却、后熟。组7即发酵后不添加活性功能菌的酸奶。

将组1-7的酸奶各取1ml,采用稀释涂平皿法进行细菌计数,每组做3个平行试验,统计各个组的平均细菌数量。结果显示,组2的三个平行试验的细菌数接近,平均为8×108,p<0.01;组4的三个平行试验的细菌数接近,平均为6×108,p<0.01;组6的三个平行试验的细菌数接近,平均为5×108,p<0.01;组7的三个平行试验的细菌数接近,平均为4×108,p<0.01;并且,组2、组4、组6和组7的菌落数量十分稳定。组1的三个平行试验数据分别为7×108、6×106、9×105,p>0.1;组3的三个平行试验数据分别为8×108、9×107、5×107,p>0.1;组5的三个平行试验数据分别为6×108、2×108、6×106,p>0.1。

可见,在发酵后加入活性功能菌,所制备的益生菌酸奶中乳酸菌总量明显比发酵前加入的酸奶乳酸菌更稳定。表明发酵前加入活性功能菌会影响乳酸菌的生长。因此,本申请的制备方法是在发酵完成后,再加入活性功能菌的,这样既可以避免活性功能菌的菌株活性受到发酵影响或者影响发酵菌的发酵,又便于控制成品中活性功能菌的数量级,保障活性功能菌的存活,进而保障益生菌酸奶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在以上试验的基础上,本申请进一步对三种活性功能菌的添加进行了试验,具体的,以实施例一为基础,在发酵完成后,分别添加乳酸片球菌jqii-5、戊糖片球菌jqi-7和植物乳杆菌pc-26中的任意两种,制备得到三种益生菌酸奶,另外,再制备一个益生菌酸奶,其中同时添加了乳酸片球菌jqii-5、戊糖片球菌jqi-7和植物乳杆菌pc-26三种活性功能菌。同样,采用实施例四的相同的大鼠和相同的方法、条件进行总胆固醇测定和全波长酶标仪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检测,结果显示,添加两种活性功能菌或者三种活性功能菌所制备的益生菌酸奶,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所制备的益生菌酸奶一样,具有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功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