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鲜叶失水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3829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茶鲜叶失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从杀青机开始旋转,炒茶就变成了一场赛跑,高温下茶叶的氧化、变色以及滋味改变随时都在发生,耽搁和混乱会给茶叶带来不可改变的影响,炒茶要以秒来衡量。杀青机喷出浓烈的、发酸的青草味,落下的茶叶滚热,像是许多发烫的小手落在人的手心中。高温让茶叶有了灼烤的气息,茶香明显,有轻微的玫瑰花香,甚至有咖啡的淡焦香,也可称之为栗香,无法言传,似有似无。

鲜叶中的芳香物质的含量为0.002%,很少。它的组成极为复杂,主要有:醇,醛,酸,酯,酮,萜烯类等芳香物质。在这些芳香物质中,青叶醇、青叶醛这些低沸点物质含量最高,具有强烈的青草气,通过摊放、杀青和干燥后,便形成绿茶的茶香;鲜叶中还有一类沸点在200℃以上的具有良好的香气的芳香物质,当低沸点芳香物质大量逸出后这种良好的香气便露出来,这些高沸点芳香物质则是构成绿茶香气的主体物质。现在绿干茶中分离鉴定的香气成分有100种,香型有清香、高火香、板栗香等类型,这是火候掌握的关系。

现有技术的绿茶鲜叶失水的方法,对茶叶香味的保持度尚有提高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绿茶鲜叶失水的处理方法,作为绿茶炒制工艺的前续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发明的一种绿茶鲜叶失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摊青工序:取鲜叶原料,进行农残快速检测合格后,自然摊青,摊叶厚度小于9cm,叶片失水平伏后轻翻抖,使鲜叶的失水率为13%-17%;

杀青工序:设定杀青机的温度为330℃-340℃,每3秒投叶量为55-70克,杀青时间从进叶到出叶控制在1.3-1.7min;

摊凉工序:薄摊吹风散热,使茶叶恢复室温;

回潮工序:装筐,摊叶厚度38-42cm,遮盖。

优选地,摊青时间为4-9小时,每隔1-2小时翻抖一次叶子。

优选地,摊青工序中,在阴凉通风处,鲜叶置于竹篾上摊青,所述竹篾经过清洗炒茶机的水浸泡后晾干。

优选地,杀青步骤使得茶叶的含水量为45%-55%。

优选地,摊凉工序中,摊叶厚度1-3cm。

优选地,回潮工序中,采用浸湿后拧干的棉布。

采用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摊青之前进行农残检测,保证了茶叶的安全性;

2、本发明的摊青工序中,鲜叶置于竹篾上摊青,竹篾经过清洗炒茶机的水浸泡后晾干,竹篾上的茶香会进一步散发到摊叶层中,有利于保持绿茶的香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绿茶鲜叶失水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发明的一种绿茶鲜叶失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摊青工序:取鲜叶原料,进行农残快速检测合格后,在阴凉通风处,鲜叶置于竹篾上摊青,自然摊青5小时,摊叶厚度7cm,每隔1小时翻抖一次叶子,使鲜叶的失水率为13%;

竹篾经过清洗炒茶机的水浸泡后晾干;

杀青工序:设定杀青机的温度为333℃,每3秒投叶量为55克,杀青时间从进叶到出叶控制在1.6min;杀青步骤使得茶叶的含水量为50%。

摊凉工序:薄摊吹风散热,使茶叶恢复室温,摊叶厚度2cm;

回潮工序:装筐,摊叶厚度42cm,采用浸湿后拧干的棉布遮盖。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发明的一种绿茶鲜叶失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摊青工序:取鲜叶原料,进行农残快速检测合格后,在阴凉通风处,鲜叶置于竹篾上摊青,自然摊青4小时,摊叶厚度8cm,每隔1.3小时翻抖一次叶子,使鲜叶的失水率为14%;

竹篾经过清洗炒茶机的水浸泡后晾干;

杀青工序:设定杀青机的温度为337℃,每3秒投叶量为65克,杀青时间从进叶到出叶控制在1.3min;杀青步骤使得茶叶的含水量为55%。

摊凉工序:薄摊吹风散热,使茶叶恢复室温,摊叶厚度1cm;

回潮工序:装筐,摊叶厚度41cm,采用浸湿后拧干的棉布遮盖。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发明的一种绿茶鲜叶失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摊青工序:取鲜叶原料,进行农残快速检测合格后,在阴凉通风处,鲜叶置于竹篾上摊青,自然摊青9小时,摊叶厚度9cm,每隔1.7小时翻抖一次叶子,使鲜叶的失水率为15%;

竹篾经过清洗炒茶机的水浸泡后晾干;

杀青工序:设定杀青机的温度为330℃,每3秒投叶量为70克,杀青时间从进叶到出叶控制在1.5min;杀青步骤使得茶叶的含水量为45%。

摊凉工序:薄摊吹风散热,使茶叶恢复室温,摊叶厚度3cm;

回潮工序:装筐,摊叶厚度40cm,采用浸湿后拧干的棉布遮盖。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发明的一种绿茶鲜叶失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摊青工序:取鲜叶原料,进行农残快速检测合格后,在阴凉通风处,鲜叶置于竹篾上摊青,自然摊青6小时,摊叶厚度8cm,每隔2小时翻抖一次叶子,使鲜叶的失水率为17%;

竹篾经过清洗炒茶机的水浸泡后晾干;

杀青工序:设定杀青机的温度为340℃,每3秒投叶量为60克,杀青时间从进叶到出叶控制在1.7min;杀青步骤使得茶叶的含水量为48%。

摊凉工序:薄摊吹风散热,使茶叶恢复室温,摊叶厚度1.5cm;

回潮工序:装筐,摊叶厚度38cm,采用浸湿后拧干的棉布遮盖。

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尽管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通过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形式和细节的改变。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茶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绿茶鲜叶失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摊青工序:取鲜叶原料,进行农残快速检测合格后,自然摊青,摊叶厚度小于9cm,叶片失水平伏后轻翻抖,使鲜叶的失水率为13%‑17%;杀青工序:设定杀青机的温度为330℃‑340℃,每3秒投叶量为55‑70克,杀青时间从进叶到出叶控制在1.3‑1.7min;摊凉工序:薄摊吹风散热,使茶叶恢复室温;回潮工序:装筐,摊叶厚度38‑42cm,遮盖。经过本发明的方法处理的绿茶,有利于保持绿茶的香氛。

技术研发人员:石元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元锋
技术研发日:2017.05.16
技术公布日:2017.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