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品质绿茶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3830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进一步来说,涉及茶的加工,尤其涉及绿茶的加工。
背景技术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绿茶的饮用最为普遍。绿茶属于不发酵的茶叶品种,其茶多酚氧化程度为零或接近于零,因此较多地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是以茶树叶为原料,主要经过杀青、揉捏、干燥等工艺过程制成的。尽管绿茶形态自然,淡雅鲜爽,深受一些人群的喜爱,但绿茶略带苦涩味,以及对人体胃肠的轻度刺激,一直是绿茶难以摆脱的缺陷。绿茶基本加工工艺包括杀青、揉捻和干燥,其中杀青的目的在于破坏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的酶促氧化,使茶叶散发青草香气,蒸发部分水分,方便后续揉捻;揉捻的目的在于卷紧茶条,缩小体积,初步成型,适当破坏组织,便于冲泡;干燥的目的在于排除过多的水分,防止霉变,方便贮藏,进一步整理条形提高品质。现有绿茶的加工以手工和简单机械加工为主,以炒锅为加工设备,炒茶师傅凭经验完成杀青和干燥,对炒茶师傅的技艺要求较高,加工效率低,无法大规模生产。简单机械加工虽客服了手工的不足,但是由于在扁茶炒制机内一次完成所有工序,因此加工后茶叶口感差,而且无法分离出尺寸大小不一的茶叶,质量差,使品次高低的茶叶杂糅在一起,降低茶叶品质。技术实现要素:基于
背景技术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品质绿茶的加工工艺,采用热辐射杀青机和翻滚杀青机,对茶青进行两次杀青,去除绿茶中苦涩味的同时保留绿茶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采用多功能理条机对茶叶进行理条,手拉百页烘干机还原原始烘干效果,以提高茶叶品质,程序简单易操作,在保留原始手工操作优点的前提下采用先进机器操作,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操作效率,更容易加工生产出高品质绿茶。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品质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⑴采摘鲜叶:采摘时用竹篮盛放,不采紫色芽叶、病虫芽叶和雨水叶,不得用塑料袋等不透气的容器盛装,采下的鲜叶不宜超过60~120min,不得积压,以免影响鲜叶新鲜度;⑵鲜叶的摊青:摊放鲜叶于干净卫生的竹编席上,避免阳光直晒、高温和芽叶损伤,摊放鲜叶厚度不易超过4~8cm,适当轻轻翻叶,鲜叶摊放根据质量和新鲜程度进行分级处理,特级鲜叶含水量控制在65%~69,一级鲜叶含量控制在70%~73%,二级鲜叶含水量控制在74%~76%,摊放时间控制在4~6h;⑶杀青:将通过第⑵步摊青标准的茶青通过自动上叶器传送到热辐射杀青机,均匀通过热辐射杀青机进行第一次杀青,叶面温度控制在60℃~90℃,通过时间控制在0.5~1.5min;⑷将通过第⑶步中杀青过的茶青通过自动传送带经过摊晾风吹或空调室,快速将叶温降到18℃~28℃,再送到自动上叶器上;⑸将通过第⑷步中第一次杀青后的茶青进行第二次杀青,将翻滚杀青机预热温度控制在200℃~300℃,杀青叶温控制在60℃~90℃将茶青叶通过传送带自动传送经过快速降温设备快速降温至18℃~28℃;⑹将经过第⑸步二次杀青降温后的杀青叶送到揉捻机内揉捻;⑺茶青的理条:将经过第⑹步中揉捻过的杀青放入多功能理条机理条做形,理条机槽体内壁温度控制在80℃~110℃,先以快速理条,当理直茶条,茶叶呈现3~5成干时减速放入加压棒加压理条1~2min,当茶叶紧直略带扁形,达6~7成干时起棒,调快速干燥定型,出叶摊凉0.5~1.5h,全程理条时间5~7min;⑻茶青的烘干:用手拉百页烘干机烘干,温度在70℃~90℃,叶温在65℃~75℃;⑼包装冷储:将茶叶用7~8号筛筛去茶末,再用4~5号筛将茶叶筛分成筛底茶和筛面茶,捡除黄叶、叶柄和杂质,将筛底茶和筛面茶分别进行打包处理,合格后进行包装,保鲜储存。优选的,所述第⑴步采摘鲜叶中,采摘时用竹篮盛放,不采紫色芽叶、病虫芽叶和雨水叶,不得用塑料袋等不透气的容器盛装,采下的鲜叶不易超过90min,不得积压,以免影响鲜叶新鲜度。优选的,所述第⑵步鲜叶的摊青中,摊放鲜叶于干净卫生的竹编席上,避免阳光直晒、高温和芽叶损伤,摊放鲜叶厚度不易超过5cm,适当轻轻翻叶,鲜叶摊放根据质量和新鲜程度进行分级处理,特级鲜叶含水量控制在65%,一级鲜叶含量控制在70%,二级鲜叶含水量控制在74%,摊放时间控制在4h。优选的,所述第⑶步杀青中,将通过s2摊青标准的茶青通过自动上叶器传送到热辐射杀青机,均匀通过热辐射杀青机进行第一次杀青,叶面温度控制90℃,通过时间控制在1.5~2min。优选的,所述第⑷步中将第⑶步杀青过的茶青通过自动传送带经过摊晾风吹或空调室,快速将叶温降到25℃,再送到自动上叶器上。优选的,所述第⑸步将第⑷步第一次杀青后的茶青进行第二次杀青,翻滚杀青机预热温度控制在220℃,杀青叶温控制在70℃将茶青通过传送带自动传送经过快速降温设备快速降温至22℃。优选的,所述第⑺步茶青的理条中,将经过揉捻过的杀青放入多功能理条机理条做形,理条机槽体内壁温度控制在110℃,先以快速理条,当理直茶条,茶叶呈现4成干时减速放入加压棒加压理条1min,当茶叶紧直略带扁形,达6成干时起棒,调快速干燥定型,出叶摊凉1h,全程理条时间6min。优选的,所述第⑻步茶青的烘干中,用手拉百页烘干机烘干,温度在80℃,叶温在70℃。优选的,所述第⑼步包装冷储中,将茶叶用8号筛筛去茶末,再用5号筛将茶叶筛分成筛底茶和筛面茶,捡除黄叶、叶柄和杂质,将筛底茶和筛面茶分别进行打包处理,合格后进行包装,保鲜储存。本发明采用热辐射杀青机和翻滚杀青机,对茶青进行两次杀青,经过两种不同机器杀青加工的茶叶品质良好,时间短且可连续进行,去除绿茶中苦涩味的同时保留绿茶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采用多功能理条机对茶叶进行理条以及手拉百页烘干机还原原始烘干效果,可提高茶叶品质,制成的茶叶产品香气较好;程序简单易操作,在保留原始手工操作优点的前提下采用先进机器杀青,温度、湿度以及翻炒次数可精准控制,节省人力物力,大大提高操作效率,更容易加工生产出高品质绿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实施例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品质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采摘鲜叶:采摘时用竹篮盛放,不采紫色芽叶、病虫芽叶和雨水叶,不得用塑料袋等不透气的容器盛装,采下的鲜叶不易超过120min,不得积压,以免影响鲜叶新鲜度;第二步,鲜叶的摊青:摊放鲜叶于干净卫生的竹编席上,避免阳光直晒、高温和芽叶损伤,摊放鲜叶厚度不易超过8cm,适当轻轻翻叶,鲜叶摊放根据质量和新鲜程度进行分级处理,特级鲜叶含水量控制在69%,一级鲜叶含量控制在73%,二级鲜叶含水量控制在76%,摊放时间控制在4h;第三步,杀青:将通过第二步摊青标准的茶青通过自动上叶器传送到热辐射杀青机,均匀通过热辐射杀青机进行第一次杀青,叶面温度控制60℃,通过时间控制在0.5min;第四步,将通过第三步中杀青过的茶青通过自动传送带经过摊晾风吹或空调室,快速将叶温降到28℃,再送到自动上叶器上;第五步,将通过第四步第一次杀青后的茶青进行第二次杀青,将翻滚杀青机预热温度控制在200℃,杀青叶温控制在60℃将茶青通过传送带自动传送经过快速降温设备快速降温至28℃;第六步,将经过第五步二次杀青降温后的杀青叶送到揉捻机内进行揉捻;第七步,茶青的理条:将经过第六步揉捻过的杀青放入多功能理条机理条做形,理条机槽体内壁温度控制在80℃,先以快速理条,当理直茶条,茶叶呈现3成干时减速放入加压棒加压理条1min,当茶叶紧直略带扁形,达6成干时起棒,调快速干燥定型,出叶摊凉0.5h,全程理条时间5min;第八步,茶青的烘干:用手拉百页烘干机烘干,温度在70℃,叶温在65℃;第九步,包装冷储:将茶叶用7号筛筛去茶末,再用4号筛将茶叶筛分成筛底茶和筛面茶,捡除黄叶、叶柄和杂质,将筛底茶和筛面茶分别进行打包处理,合格后进行包装,保鲜储存。实施例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品质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采摘鲜叶:采摘时用竹篮盛放,不采紫色芽叶、病虫芽叶和雨水叶,不得用塑料袋等不透气的容器盛装,采下的鲜叶不易超过70min,不得积压,以免影响鲜叶新鲜度;第二步,鲜叶的摊青:摊放鲜叶于干净卫生的竹编席上,避免阳光直晒、高温和芽叶损伤,摊放鲜叶厚度不易超过5cm,适当轻轻翻叶,鲜叶摊放根据质量和新鲜程度进行分级处理,特级鲜叶含水量控制在68%,一级鲜叶含量控制在72%,二级鲜叶含水量控制在75%,摊放时间控制在5h;第三步,杀青:将第二步摊青标准的茶青通过自动上叶器传送到热辐射杀青机,均匀通过热辐射杀青机进行第一次杀青,叶面温度控制70℃,通过时间控制在1min;第四步,将通过第三步杀青过的茶青通过自动传送带经过摊晾风吹或空调室,快速将叶温降到27℃,再送到自动上叶器上;第五步,将通过第四步第一次杀青后的茶青进行第二次杀青,将翻滚杀青机预热温度控制在250℃,杀青叶温控制在70℃将茶青通过传送带自动传送经过快速降温设备快速降温至27℃;第六步,将第五步二次杀青降温后的杀青叶送到揉捻机内进行揉捻;第七步,茶青的理条:将第六步揉捻过的杀青放入多功能理条机理条做形,理条机槽体内壁温度控制在90℃,先以快速理条,当理直茶条,茶叶呈现4成干时减速放入加压棒加压理条2min,当茶叶紧直略带扁形,达7成干时起棒,调快速干燥定型,出叶摊凉1h,全程理条时间6min;第八步,茶青的烘干:用手拉百页烘干机烘干,温度在80℃,叶温在70℃;第九步,包装冷储:将茶叶用7号筛筛去茶末,再用4号筛将茶叶筛分成筛底茶和筛面茶,捡除黄叶、叶柄和杂质,将筛底茶和筛面茶分别进行打包处理,合格后进行包装,保鲜储存。实施例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品质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采摘鲜叶:采摘时用竹篮盛放,不采紫色芽叶、病虫芽叶和雨水叶,不得用塑料袋等不透气的容器盛装,采下的鲜叶不易超过60min,不得积压,以免影响鲜叶新鲜度;第二步,鲜叶的摊青:摊放鲜叶于干净卫生的竹编席上,避免阳光直晒、高温和芽叶损伤,摊放鲜叶厚度不易超过4cm,适当轻轻翻叶,鲜叶摊放根据质量和新鲜程度进行分级处理,特级鲜叶含水量控制在65%,一级鲜叶含量控制在70%,二级鲜叶含水量控制在74%,摊放时间控制在6h;第三步,杀青:将第二步摊青标准的茶青通过自动上叶器传送到热辐射杀青机,均匀通过热辐射杀青机进行第一次杀青,叶面温度控制90℃,通过时间控制在1.5min;第四步,将通过第三步杀青过的茶青通过自动传送带经过摊晾风吹或空调室,快速将叶温降到18℃,再送到自动上叶器上;第五步,将通过第四步第一次杀青后的茶青进行第二次杀青,将翻滚杀青机预热温度控制在300℃,杀青叶温控制在90℃将茶青通过传送带自动传送经过快速降温设备快速降温至18℃;第六步,将第五步二次杀青降温后的杀青叶送到揉捻机内进行揉捻;第七步,茶青的理条:将第六步揉捻过的杀青放入多功能理条机理条做形,理条机槽体内壁温度控制在110℃,先以快速理条,当理直茶条,茶叶呈现5成干时减速放入加压棒加压理条2min,当茶叶紧直略带扁形,达7成干时起棒,调快速干燥定型,出叶摊凉1.5h,全程理条时间7min;第八步,茶青的烘干:用手拉百页烘干机烘干,温度在90℃,叶温在75℃;第九步,包装冷储:将茶叶用8号筛筛去茶末,再用5号筛将茶叶筛分成筛底茶和筛面茶,捡除黄叶、叶柄和杂质,将筛底茶和筛面茶分别进行打包处理,合格后进行包装,保鲜储存。分别将本发明实施例1~3中制备的一种高品质绿茶的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果:实施例叶底颜色香味口感实施例1良好良好一般一般实施例2良好良好良好一般实施例3极佳极佳极佳极佳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