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巴山芙蓉茶的加工方法及其巴山芙蓉茶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02948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茶叶加工技术。



背景技术:

茶叶是一种健康型饮料,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位于陕西省境内的大巴山北麓,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河流纵横交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酸性,富含硒、锌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当地规模种植的紫阳群体种绿茶,其芽叶肥壮齐整,抗逆性、可塑性强,其中氨基酸、茶多酚等有效成分均高于其他优良品种,且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目前人们利用茶叶和其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理念的不断提升,茶叶香气、外形、口感等优质与否以及茶叶造型、外观好看与否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巴山芙蓉茶的加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鲜叶选择:采生长标准一芽一、二叶,要求芽叶壮实、芽长于叶,无病虫叶、紫芽叶;

(2)摊晾:鲜叶经采摘进厂后,经适度摊放,使得鲜叶含水量下降到70%,略显清香;

(3)杀青:在斜锅内进行,要求锅面光滑,锅温在160℃-180℃,单次投叶量在1000-1500g,采取透焖结合的方法,要求操作迅速、捞净翻匀、杀透不焦,至叶色由鲜绿变暗绿、折梗不断、青草气消失,失重率30%为宜,全程7-9分钟;

(4)清风:杀青叶出锅后迅速清风降低叶温,摊薄晾冷,防止杀青叶变黄;

(5)揉捻:采用双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滚揉的方法,中间解块2-3次,细胞破损率30%为度;

(6)炒二青:在龙井锅或斜锅中进行,锅温在80-90℃,操作方法为抖炒,散发水分,炒至茶条干湿爽手、手握成团、松手即散,茶条互不粘连,含水量40%为宜;

(7)理条:在斜锅或电光龙井锅中进行,锅温60-70℃,单手满握茶叶轻轻在锅壁上摩擦并经常抖散,至茶条圆直光亮,五六成干,出锅摊晾半小时,使水分重新分布;

(8)做形:人为的将理直的茶条,以茶芽尖补为齐,每30-50根茶条为一小捆,放入竹制模具当中,用消毒棉线捆扎紧实;左手掌半握,手心成碓窝状,然后右手持茶朵覆盖在左手心中,按顺时针方向下压旋转,即形成菊花状;

(9)烘足干:木炭火烘干;将成形的茶朵,放置于烘笼上,烘笼温度保持在60-80℃,先烘梗部,后烘叶部,每隔5-6分钟翻一次,边烘边做型,中间摊凉1-2次,烘至足干,含水量6%以下;

(10)整形包装:用天平称每朵茶,时其保持3-5g重,将其余部分的茶梗用消毒后的剪刀剪去,立即进行除氧保鲜、包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法制作出来的绿茶外形似花朵状,色泽嫩黄绿,显豪,香气呈清花香,滋味鲜醇,具有花香味;汤色浅绿明亮,叶底嫩绿亮,完整;经检测,平均含氨基酸3.37%,茶多酚30.56%,咖啡碱4.52%,水浸土物45.87%,平均含硒0.538ppm,锌45.63ppm;加工技术简单,易于推广到普通茶农家庭,减轻了加工时的劳动强度,能够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其美观造型及醇香口感增加了茶叶的附加价值,直接提高茶农经济收入。

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巴山芙蓉茶的具体制作加工实例如下:

(1)采叶选叶:采一芽一、二叶,要求芽叶壮实、芽长于叶,无病虫叶、紫芽叶;

(2)摊晾:鲜叶经采摘进厂后,经适度摊放,使得鲜叶含水量下降到70%,略显清香;

(3)杀青:在斜锅内进行,要求锅面光滑,锅温在160℃-180℃,单次投叶量在1000-1500g,采取透焖结合的方法,要求操作迅速、捞净翻匀、杀透不焦,至叶色由鲜绿变暗绿、折梗不断、青草气消失,失重率30%为宜,全程7-9分钟;

(4)清风:杀青叶出锅后迅速清风降低叶温,摊薄晾冷,防止杀青叶变黄;

(5)揉捻:采用双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滚揉的方法,中间解块2-3次,细胞破损率30%为度;

(6)炒二青:在龙井锅或斜锅中进行,锅温在80-90℃,操作方法为抖炒,散发水分,炒至茶条干湿爽手、手握成团、松手即散,茶条、互不粘连,含水量40%为宜;

(7)理条:在斜锅或电光龙井锅中进行,锅温60-70℃,单手满握茶叶轻轻在锅壁上摩擦并经常抖散,至茶条圆直光亮,五六成干,出锅摊晾半小时,使水分重新分布;

(8)做形:人为得将理直的茶条,以茶芽尖补为齐,每30-50根茶条为一小捆,放入竹制模具当中,用消毒棉线捆扎紧实;左手掌半握,手心成碓窝状,然后右手持茶朵覆盖在左手心中,按顺时针方向下压旋转,即形成菊花状;

(9)烘足干:木炭火烘干;将成形的茶朵,放置于烘笼上,烘笼温度保持在60-80℃,先烘梗部,后烘叶部,每隔5-6分钟翻一次,边烘边做型,中间摊凉1-2次,烘至足干,含水量6%以下;

(10)整形包装:用天平称每朵茶,时其保持3-5g重,将其余部分的茶梗用消毒后的剪刀剪去,立即进行除氧保鲜、包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巴山芙蓉茶,以陕西境内巴山北麓盛产的紫阳群体种茶叶为原料,通过鲜叶、摊晾、杀青、清风、揉捻、二青、理条、做形、烘足干、整形包装步骤制作而成极具美感的菊花造型的绿茶,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工艺茶制作过程简单,外形美观,口感醇正,给品茶者同事带来视觉与味觉美的享受,给茶农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包永贵;纪昌中;盛洪玖;邹富林;范传斌;唐洪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岚皋县茶叶工作站
技术研发日:2017.05.24
技术公布日:2017.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