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牛粪养殖蚯蚓的培养基料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44049阅读:10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养殖业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牛粪养殖蚯蚓的培养基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奶制品和牛肉的需求增加,养牛场的规模也开始从过去的放养模式到现在的集中喂养模式。同时,我国是世界畜牧业生产大国,也是饲养牛最多的国家之一。随着畜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提高,养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和废弃物激增。特别是在规模比较大的养牛场,每天会产生大量的牛粪,这些牛粪不但对周围造成臭气熏天,造成周围环境很大的环境污染,而且养牛场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处理牛粪,使养牛场的生产成本升高,影响养牛场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面对牛粪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大部分采取的处理措施就是将牛粪制作肥料,由于牛粪中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因此,为了拓宽养牛场中牛粪的应用范围,可将牛粪作为饲料应用到养殖蚯蚓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牛粪作为原料来制备养殖蚯蚓的培养基料,不但可以有效解决牛粪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更好地降低养牛场处理牛粪的成本,而且还能同时生产出经济价值很高的蚯蚓和天然的高效有机肥。适应当前建设新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需要,便于在养牛场及养牛场周围农村推广应用。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牛粪养殖蚯蚓的培养基料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牛粪养殖蚯蚓的培养基料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如下:

(1)物料发酵:培养基料包括鲜牛粪、农作物秸秆粉、锯末粉、营养水分、em活性菌,取1000公斤的鲜牛粪加入农作物秸秆粉120~180公斤、锯末粉5~10公斤经充分混合后在地面渥堆,渥堆时洒水,洒水量控制在当渥堆底层水渗出为止,称取em活性菌2~4公斤均匀地喷洒在粪堆中,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在厌氧条件下发酵,7天左右进行第一次翻堆,发酵10~15天,发酵温度为50~60℃之间,当堆温下降至35℃时,揭开塑料薄膜,把渥堆上面翻到底面进行第二次翻堆,在翻堆过程中同时添加营养水分1~2公斤,翻堆完成后,再经过3~4天翻堆腐熟后得培养基料即可作为养殖蚯蚓的饲料使用;

(2)调节ph值:调节培养基料的ph值至6.8~7.3,当发酵后的培养基料ph值大于7.3时,用醋酸或食醋调节ph值至6.8~7.3;当发酵后的培养基料ph值小于6.8时,采用添加澄清的生石灰水将ph值调至6.8~7.3。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利用牛粪养殖蚯蚓的培养基料制备方法,所述步骤(1)中的营养水分为在水中添加营养剂组成,按10公斤中加入尿素3公斤、红糖20克、蜂蜜15克和食盐8克混合组成。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利用牛粪养殖蚯蚓的培养基料制备方法,在所述步骤(1)物料发酵:按每1000公斤的鲜牛粪加入农作物秸秆粉150公斤、锯末粉6公斤经充分混合后在地面渥堆,渥堆时洒水,洒水量控制在当渥堆底层水渗出为止,加em活性菌3公斤均匀喷洒在粪堆中,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在厌氧条件下发酵,5天左右翻堆第一次,发酵10~13天,发酵温度为50~55℃之间,当堆温下降至35℃时,揭开塑料薄膜,把渥堆上面翻到底面进行第二次翻堆,在翻堆过程中同时添加营养水分1.8公斤,翻堆完成后,再经过3~4天翻堆腐熟后得培养基料即可作为养殖蚯蚓的饲料使用。

采用本发明的利用牛粪养殖蚯蚓的培养基料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既解决了规模养牛场的牛粪处理问题,消除了牛粪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而且还能获得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蚯蚓和无臭、清洁的高效有机肥,实现了牛粪的再生利用,降低了养牛场处理粪便的成本,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营养水分,可增加蚯蚓的食量,从而加快生长速度,提高产量。养殖出的蚯蚓蛋白质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制备方法易于操作,适应当前建设新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需要,便于在养牛场及养牛场周围农村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是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利用牛粪养殖蚯蚓的培养基料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如下:

(1)物料发酵:培养基料包括鲜牛粪、农作物秸秆粉、锯末粉、营养水分、em活性菌,取1000公斤的鲜牛粪加入农作物秸秆粉120公斤、锯末粉5公斤经充分混合后在地面渥堆,渥堆时洒水,洒水量控制在当渥堆底层水渗出为止,称取em活性菌4公斤均匀地喷洒在粪堆中,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在厌氧条件下发酵,7天左右进行第一次翻堆,发酵10~15天,发酵温度为50~60℃之间,当堆温下降至35℃时,揭开塑料薄膜,把渥堆上面翻到底面进行第二次翻堆,在翻堆过程中同时添加营养水分2公斤,所述营养水分为在水中添加营养剂组成,按10公斤中加入尿素3公斤、红糖20克、蜂蜜15克和食盐8克混合组成。翻堆完成后,再经过3~4天翻堆腐熟后得培养基料即可作为养殖蚯蚓的饲料使用;

(2)调节ph值:如果当发酵后的培养基料ph值大于7.3时,用醋酸调节ph值至6.8~7.3;当发酵后的培养基料ph值小于6.8时,采用添加澄清的生石灰水将ph值调至6.8~7.3;当培养基料的ph值至6.8~7.3之间,则不用进行调节其ph值。

实施例2:

一种利用牛粪养殖蚯蚓的培养基料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如下:

(1)物料发酵:培养基料包括鲜牛粪、农作物秸秆粉、锯末粉、营养水分、em活性菌,取1000公斤的鲜牛粪加入农作物秸秆粉180公斤、锯末粉10公斤经充分混合后在地面渥堆,渥堆时洒水,洒水量控制在当渥堆底层水渗出为止,称取em活性菌2公斤均匀地喷洒在粪堆中,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在厌氧条件下发酵,6天左右进行第一次翻堆,发酵12~14天,发酵温度为50~60℃之间,当堆温下降至35℃时,揭开塑料薄膜,把渥堆上面翻到底面进行第二次翻堆,在翻堆过程中同时添加营养水分1公斤,所述营养水分为在水中添加营养剂组成,按10公斤中加入尿素3公斤、红糖20克、蜂蜜15克和食盐8克混合组成。翻堆完成后,再经过3~4天翻堆腐熟后得培养基料即可作为养殖蚯蚓的饲料使用。

(2)调节ph值:如果当发酵后的培养基料ph值大于7.3时,用食醋调节ph值至6.8~7.3;当发酵后的培养基料ph值小于6.8时,采用添加澄清的生石灰水将ph值调至6.8~7.3;当培养基料的ph值至6.8~7.3之间,则不用进行调节其ph值。

实施例3:

一种利用牛粪养殖蚯蚓的培养基料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如下:

(1)物料发酵:培养基料包括鲜牛粪、农作物秸秆粉、锯末粉、营养水分、em活性菌,取1000公斤的鲜牛粪加入农作物秸秆粉150公斤、锯末粉8公斤经充分混合后在地面渥堆,渥堆时洒水,洒水量控制在当渥堆底层水渗出为止,称取em活性菌3公斤均匀地喷洒在粪堆中,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在厌氧条件下发酵,5天左右进行第一次翻堆,发酵10~13天,发酵温度为50~55℃之间,当堆温下降至35℃时,揭开塑料薄膜,把渥堆上面翻到底面进行第二次翻堆,在翻堆过程中同时添加营养水分1.8公斤,所述营养水分为在水中添加营养剂组成,按10公斤中加入尿素3公斤、红糖20克、蜂蜜15克和食盐8克混合组成。翻堆完成后,再经过3~4天翻堆腐熟后得培养基料即可作为养殖蚯蚓的饲料使用;

(2)调节ph值:如果当发酵后的培养基料ph值大于7.3时,用食醋调节ph值至6.8~7.3;当发酵后的培养基料ph值小于6.8时,采用添加澄清的生石灰水将ph值调至6.8~7.3;当培养基料的ph值至6.8~7.3之间,则不用进行调节其ph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