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牛肉汤熬制牛骨制备食品干燥剂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85737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下脚料再利用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牛肉汤熬制牛骨制备食品干燥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淮南地处淮河南岸,毗邻淮南岸边,四季分明,物产丰富,特别盛养牛羊,对牛肉的加工也有独到之处,牛肉汤更是淮上人家美味佳肴,早餐的最主要食品,风靡江淮大地,形成独具风味的地方小吃。淮南牛肉汤将徽菜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它的味道鲜、咸、辣。这也是徽菜的最大特点。牛肉汤是一道特色传统美食,经牛骨熬制而成。人们在将牛骨上的牛肉及其内部的骨髓食用后,牛骨就失去了食用价值。目前,人们通常将牛骨经粉碎后制成饲料添加剂,以进一步发挥其营养价值。本公司在牛肉汤酱包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牛骨,为了实现牛骨在食品领域的新应用,本公司技术人员一直致力于对牛骨的再利用研究,并且开发出一种利用牛肉汤熬制牛骨制备食品干燥剂的方法,将牛骨经一系列处理后协以助剂制得食品干燥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牛骨在食品领域新应用且所得产品使用性能优异的利用牛肉汤熬制牛骨制备食品干燥剂的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利用牛肉汤熬制牛骨制备食品干燥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干燥:将牛骨经常温控水8-12h后转入75-80℃环境中干燥,直至含水量降低至0.5-1%,再转入120-125℃环境中继续干燥,直至牛骨保持恒重;(2)粉碎:将经干燥后的牛骨转入-15℃环境中密封静置5-8h,再利用粉碎机制成粒度小于0.1mm的细粉,即得牛骨粉;(3)除杂:将牛骨粉置于微波处理器中,并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3min,间隔5min后继续微波处理3min,如此反复,控制总微波处理时间在15-21min,再自然冷却至室温;(4)颗粒化:向经除杂后的牛骨粉中加入干燥助剂,充分混合后送入制粒机中,制得粒度在2-4mm的颗粒,即得食品干燥剂。所述步骤(4)中牛骨粉与干燥助剂的质量比在10-15:1-2。所述干燥助剂由质量比5-10:0.5-1的羟丙基淀粉-多聚谷氨酸-甘露醇和聚氧化乙烯混合而成。所述羟丙基淀粉-多聚谷氨酸-甘露醇的具体制备方法为:研磨下向多聚谷氨酸中滴加去离子水直至完全溶解,5min后再加入羟丙基淀粉和柠檬酸钠,继续在研磨下滴加去离子水直至形成质量含水量达到65-70%的膏体,并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搅拌30min,然后加入甘露醇和菜籽油,继续于回流状态保温搅拌30min,所得混合物送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所得颗粒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羟丙基淀粉-多聚谷氨酸-甘露醇。所述多聚谷氨酸、羟丙基淀粉、柠檬酸钠、甘露醇、菜籽油的质量比在5-10:1-5:0.05-0.5:0.5-2:0.05-0.5。通过微波间隔处理的方式来去除牛骨中含有的脂肪类杂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食用后的牛骨作为主要原料,经系列处理后辅以干燥助剂制得食品干燥剂,实现了牛骨在食品干燥剂领域的新应用;并且该干燥剂具有优异的干燥效果,能即时吸收通过包装袋渗透到食品内部的水分,从而防止食品在潮湿环境下发生变质或改变口感;同时该干燥剂区别于常规碱性干燥剂,具有使用安全性高的特点,不存在遇水后大量放热的安全隐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1(1)干燥:将牛骨经常温控水12h后转入75-80℃环境中干燥,直至含水量降低至0.5-1%,再转入120-125℃环境中继续干燥,直至牛骨保持恒重;(2)粉碎:将经干燥后的牛骨转入-15℃环境中密封静置5h,再利用粉碎机制成粒度小于0.1mm的细粉,即得牛骨粉;(3)除杂:将牛骨粉置于微波处理器中,并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3min,间隔5min后继续微波处理3min,如此反复,控制总微波处理时间在15min,再自然冷却至室温;(4)颗粒化:向经除杂后的50g牛骨粉中加入5g干燥助剂,充分混合后送入制粒机中,制得粒度在2-4mm的颗粒,即得食品干燥剂。干燥助剂由5g羟丙基淀粉-多聚谷氨酸-甘露醇和0.5g聚氧化乙烯混合而成。羟丙基淀粉-多聚谷氨酸-甘露醇的制备:研磨下向10g多聚谷氨酸中滴加去离子水直至完全溶解,5min后再加入5g羟丙基淀粉和0.1g柠檬酸钠,继续在研磨下滴加去离子水直至形成质量含水量达到65-70%的膏体,并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搅拌30min,然后加入1g甘露醇和0.1g菜籽油,继续于回流状态保温搅拌30min,所得混合物送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所得颗粒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羟丙基淀粉-多聚谷氨酸-甘露醇。实施例2(1)干燥:将牛骨经常温控水12h后转入75-80℃环境中干燥,直至含水量降低至0.5-1%,再转入120-125℃环境中继续干燥,直至牛骨保持恒重;(2)粉碎:将经干燥后的牛骨转入-15℃环境中密封静置5h,再利用粉碎机制成粒度小于0.1mm的细粉,即得牛骨粉;(3)除杂:将牛骨粉置于微波处理器中,并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3min,间隔5min后继续微波处理3min,如此反复,控制总微波处理时间在18min,再自然冷却至室温;(4)颗粒化:向经除杂后的75g牛骨粉中加入5g干燥助剂,充分混合后送入制粒机中,制得粒度在2-4mm的颗粒,即得食品干燥剂。干燥助剂由10g羟丙基淀粉-多聚谷氨酸-甘露醇和0.5g聚氧化乙烯混合而成。羟丙基淀粉-多聚谷氨酸-甘露醇的制备:研磨下向8g多聚谷氨酸中滴加去离子水直至完全溶解,5min后再加入3g羟丙基淀粉和0.05g柠檬酸钠,继续在研磨下滴加去离子水直至形成质量含水量达到65-70%的膏体,并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搅拌30min,然后加入0.5g甘露醇和0.05g菜籽油,继续于回流状态保温搅拌30min,所得混合物送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所得颗粒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羟丙基淀粉-多聚谷氨酸-甘露醇。对照例1(1)干燥:将牛骨经常温控水12h后转入75-80℃环境中干燥,直至含水量降低至0.5-1%,再转入120-125℃环境中继续干燥,直至牛骨保持恒重;(2)粉碎:将经干燥后的牛骨转入-15℃环境中密封静置5h,再利用粉碎机制成粒度小于0.1mm的细粉,即得牛骨粉;(3)除杂:将牛骨粉置于微波处理器中,并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3min,间隔5min后继续微波处理3min,如此反复,控制总微波处理时间在18min,再自然冷却至室温;(4)颗粒化:向经除杂后的75g牛骨粉中加入5g干燥助剂,充分混合后送入制粒机中,制得粒度在2-4mm的颗粒,即得食品干燥剂。干燥助剂由10g羟丙基淀粉-多聚谷氨酸-甘露醇混合而成。羟丙基淀粉-多聚谷氨酸-甘露醇的制备:研磨下向8g多聚谷氨酸中滴加去离子水直至完全溶解,5min后再加入3g羟丙基淀粉和0.05g柠檬酸钠,继续在研磨下滴加去离子水直至形成质量含水量达到65-70%的膏体,并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搅拌30min,然后加入0.5g甘露醇和0.05g菜籽油,继续于回流状态保温搅拌30min,所得混合物送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所得颗粒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羟丙基淀粉-多聚谷氨酸-甘露醇。对照例2(1)干燥:将牛骨经常温控水12h后转入75-80℃环境中干燥,直至含水量降低至0.5-1%,再转入120-125℃环境中继续干燥,直至牛骨保持恒重;(2)粉碎:将经干燥后的牛骨转入-15℃环境中密封静置5h,再利用粉碎机制成粒度小于0.1mm的细粉,即得牛骨粉;(3)除杂:将牛骨粉置于微波处理器中,并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3min,间隔5min后继续微波处理3min,如此反复,控制总微波处理时间在18min,再自然冷却至室温;(4)颗粒化:向经除杂后的75g牛骨粉中加入5g干燥助剂,充分混合后送入制粒机中,制得粒度在2-4mm的颗粒,即得食品干燥剂。干燥助剂由7g多聚谷氨酸、2.5g羟丙基淀粉、0.5g甘露醇和0.5g聚氧化乙烯混合而成。羟丙基淀粉-多聚谷氨酸-甘露醇的制备:研磨下向8g多聚谷氨酸中滴加去离子水直至完全溶解,5min后再加入3g羟丙基淀粉和0.05g柠檬酸钠,继续在研磨下滴加去离子水直至形成质量含水量达到65-70%的膏体,并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搅拌30min,然后加入0.5g甘露醇和0.05g菜籽油,继续于回流状态保温搅拌30min,所得混合物送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所得颗粒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羟丙基淀粉-多聚谷氨酸-甘露醇。对照例3(1)干燥:将牛骨经常温控水12h后转入75-80℃环境中干燥,直至含水量降低至0.5-1%,再转入120-125℃环境中继续干燥,直至牛骨保持恒重;(2)粉碎:将经干燥后的牛骨转入-15℃环境中密封静置5h,再利用粉碎机制成粒度小于0.1mm的细粉,即得牛骨粉;(3)除杂:将牛骨粉置于微波处理器中,并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3min,间隔5min后继续微波处理3min,如此反复,控制总微波处理时间在18min,再自然冷却至室温;(4)颗粒化:将经除杂后的75g牛骨粉送入制粒机中,制得粒度在2-4mm的颗粒,即得食品干燥剂。实施例3分别对实施例1、实施例2、对照例1、对照例2、对照例3所制食品干燥剂进行干燥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表1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干燥剂的干燥性能测试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对照例1对照例2对照例325℃,rh25%,15d吸湿量323129231525℃,rh85%,15d吸湿量54555142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