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原蛋白肠衣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12055阅读:24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原蛋白肠衣,属于肉类食品加工所用的肠衣包装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胶原蛋白肠衣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肠衣是制作肉肠、腊肠、香肠的原料,也是制作弓弦、医用手术肠线等的原料,而且出口量也较大。

我国传统工艺生产的肠衣主要是将收购的原肠先清除粪便,再清洗,洗过之后再浸泡5-6小时,然后用竹片刮除油脂、粘膜、灌水分路,最后再用盐腌制装桶。这种传统工艺生产的肠衣,颜色杂、味腥嗅、弹力小、易变质,储存时间短,肠体易产生盐蚀点、靛点、皮质会脱脂,失去光泽。

胶原蛋白肠衣,主要利用牛、猪等动物的真皮层为原料,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提取非水溶性的胶原蛋白纤维,加入添加剂,再经过机械成型和改性处理,成为可食人造肠衣。

但是,现有的胶原蛋白肠衣机械强度不足、热封性较差、耐水性较差、抑菌性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胶原蛋白肠衣及其生产方法,其制备得到的胶原蛋白肠衣有较强的抑菌性、可以有效延长各类香肠的保质期、而且耐压强度高、有较好的弹性、耐蒸煮,符合各类香肠的生产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胶原蛋白肠衣,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水分14-18%;壳聚糖30-33%;胶原40-45%;增塑剂6-10%;可食性纤维素1-3%;交联剂0.1-0.5%,还加入所述胶原1-2%的抗菌中药成分。

进一步,所述增塑剂为甘油,所述可食性纤维素为玉米淀粉,所述交联剂为戊二醛,水分14.6%;壳聚糖33%;胶原45%;甘油6%;玉米淀粉1%;交联剂戊二醛0.4%,还加入所述胶原1.5%的抗菌中药成分。

进一步,所述增塑剂采用甘油、聚乙二醇山梨醇、丙二醇、其中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所述交联剂采用乙二醛、戊二醛、甲醛、聚乙烯醇缩醛、双醛淀粉其中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抗菌中药成分为黄连、黄柏、黄芩、马尾连、蒲公英、穿心莲、蚤休、龙胆草、知母、栀子和厚朴的混合物。

进一步,还加入所述胶原0.2-0.5%的赖氨葡锌粉。

一种胶原蛋白肠衣的生产方法,包括:

1)低分子壳聚糖的制备:虾蟹壳在8-10%的盐酸中浸泡3-4天,然后用清水清洗,然后再用8-10%的氢氧化钠煮沸1-2小时、再用高锰酸钾溶液脱色、然后干燥、分散、得到甲壳素;将甲壳素在50%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波降解12-24小时、然后水洗得到壳聚糖,对壳聚糖进行酶降解为低分子壳聚糖,干燥、得到低分子壳聚糖;

2)胶原蛋白制备:将动物皮料清洗干净,然后用酶法提取胶原蛋白,皮水比为1:2—1:4,按皮料的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添加酶,处理2-3小时、结束酶处理;将皮料在ph值为1的酸性溶液中浸泡至透明,然后用胶体磨研磨,研磨过程中浆料温度应低于19度;

3)混合、挤压、定型:待纤维研磨分散后,将得到的浆料投入到真空滚揉机中,添加上述制备的低分子壳聚糖,同时添加可食性纤维素、交联剂、增塑剂以及抗菌中药成分和赖氨葡锌粉;浆料在20-30度条件下真空滚揉机中高速搅拌6-8小时试物料充分均匀、真空滚揉脱气,使胶原蛋白与低分子壳聚糖充分作用,凝结为壳聚糖与胶原蛋白复合的“软面团状物”,将制备的“软面团状物”通过旋转的环形缝隙成型装置形成管状物;

4)干燥、增塑;成型的管状物在50-70度、相对湿度为25-45%的热空气中干燥,在干燥中间用增塑剂的液体浸泡处理,干燥结束时控制肠衣水分在14-18%范围内,加入干燥剂后真空包装。

进一步,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的:水分14-18%;壳聚糖30-33%;胶原40-42%;增塑剂6-10%;可食性纤维素2-3%;交联剂0.1-0.5%。

进一步,低分子壳聚糖的制备的酶采用专一性的壳聚糖酶或非专一性的纤维素酶、胃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脂肪酶、溶菌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胶原蛋白肠衣机械强度、热封性、耐水性均较好,而且具有抑菌性,保质期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胶原蛋白肠衣的生产方法,包括,

1)低分子壳聚糖的制备:虾蟹壳在10%的盐酸中浸泡3天、然后用清水清洗、然后在用10%的氢氧化钠煮沸2小时、再用高锰酸钾溶液脱色、然后干燥、分散、得到甲壳素成品;将甲壳素在50%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波降解(频率2450mhz)24小时、然后水洗得到壳聚糖。用非专一性的胃蛋白酶溶菌酶将壳聚糖进行酶降解为低分子壳聚糖、干燥、得到低分子壳聚糖成品。

2)胶原蛋白制备:将动物皮料清洗干净,然后用酶法提取胶原蛋白、皮水比为1:2,按皮料的千分之二添加胃蛋白酶,处理3小时、结束酶处理。将皮料在ph值为1的酸性溶液中浸泡至透明,然后用胶体磨研磨,研磨过程中浆料温度应低于19度。

3)混合、挤压、定型:待纤维研磨分散后,将浆料投入到真空滚揉机中,添加上述制备的低分子壳聚糖,同时添加适量的的1%玉米淀粉、交联剂0.4%戊二醛、增塑剂6%甘油,按照胶原成分为参照物,占胶原成分重量1.5%抗菌中药成分和0.3%的赖氨葡锌粉,其均为重量百分比。浆料在20-30度条件下真空滚揉机中高速搅拌6小时试物料充分均匀、真空滚揉脱气,使胶原蛋白与壳聚糖充分作用,凝结为壳聚糖与胶原蛋白复合的“软面团状物”。将制备的“软面团状物”在连续的以恒定速度运行的螺杆中挤出,再通过高速旋转的环形缝隙成型装置形成管状物。

4)干燥、增塑:成型的管状物在55度、相对湿度为35-45%的热空气中干燥,在干燥中间用8%甘油增塑剂的液体浸泡处理,干燥结束时控制肠衣水分在14-16%范围内,加入干燥剂后真空包装。

抗菌中药成分为黄连、黄柏、黄芩、马尾连、蒲公英、穿心莲、蚤休、龙胆草、知母、栀子和厚朴的混合物,通过中药成分有效抗菌,同时,通过加入赖氨葡锌粉,可以为身体补锌,同时也可以增强肠衣的韧性。

通过以上工艺和加工方法生产的抗菌性胶原蛋白肠衣,经取样检测其:自然接种环境的的微生物、室温培养2天,采用平板计数法计菌落总数为9;拉伸强度为14n;断裂伸长率为30%、120度烧烤无破裂、熔化现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原蛋白肠衣及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水分14‑18%;壳聚糖30‑33%;胶原40‑45%;增塑剂6‑10%;可食性纤维素1‑3%;交联剂0.1‑0.5%,还加入所述胶原1‑2%的抗菌中药成分。其具有较强的抑菌性、可以有效延长各类香肠的保质期、而且耐压强度高、有较好的弹性、耐蒸煮,符合各类香肠的生产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勋玲;郝晋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德福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9
技术公布日:2018.0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