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5561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蒸茶机。



背景技术: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或芽;一般所说的茶叶就是指用茶树的叶子加工而成,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的一种饮品。茶叶加工又称“制茶”,是将茶树鲜叶经过各道加工工序,制成各种半成品茶或成品茶的过程。按加工过程不同,可分为初制、精制、再加工和深加工。加工工艺不同便形成不同的茶类,各茶类茶叶品质的形成取决于加工工序的协调配合;优质的鲜叶原料只有在精湛的加工条件下,生产出优质的各种茶叶。蒸茶,是制作茶叶的工序之一,是利用高温高压蒸气将茶蒸热,使梗、叶变软,以利压制成形。目前常用的蒸茶设备是采用普通蒸锅,在锅里放置足够的自来水,然后在蒸锅里面架上蒸架,再把茶叶放在蒸架上,开火加热使自来水沸腾,从而产生水蒸气,使茶叶变软。但是这种蒸茶设备只能一次性蒸煮所有的茶叶,而无法根据茶叶大小、软硬、厚度以及品种等不同类型区别蒸煮,而可能导致蒸煮后茶叶软硬不一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茶机,它可以解决现有蒸茶设备无法根据茶叶的具体情况分别蒸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蒸茶机,包括设有加热底座的锅体,所述锅体内横向架设有的带通孔的隔层,所述隔层上方设有多块与所述隔层垂直的隔板,多块所述隔板将所述锅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蒸茶区,每个所述蒸茶区内均设有一个蒸钵,所述锅体于所述蒸茶区的顶部均单独设有盖板,所述蒸茶区近所述锅体的边缘处设有进水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盖板一侧边缘与所述隔板的顶部铰接,所述盖板均单独设有扣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根据茶叶大小、软硬、厚度以及品种等不同类型,分别放入不同的蒸茶区进行蒸煮,使蒸煮后的茶叶软硬不一,以便进行后序加工。

2、本发明采用隔板将锅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蒸茶区,使各个蒸茶区的茶叶在蒸煮时不至串叶,影响口感;每个蒸茶区设置单独的进水通道,使本发明可以在不断电的情况下连续蒸茶,避免自来水的反复重新加热,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包括设有加热底座1的锅体2,锅体2内横向架设有的带通孔的隔层3,隔层3上方设有多块与隔层3垂直的隔板4,多块隔板4将锅体2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蒸茶区,每个蒸茶区内均设有一个蒸钵5,锅体2于蒸茶区的顶部均单独设有盖板6,蒸茶区近锅体2的边缘处设有进水通道7。

盖板6一侧边缘与隔板4的顶部铰接,盖板6均单独设有扣手8。加热底座1通过电线连接有插座。

使用时,将自来水9从进水通道7倒入锅体2的隔层3下方区域,然后将茶叶根据大小、软硬、厚度以及品种的不同,分别放入不同的蒸钵5内,再将加热底座1通电,使锅体2内的自来水9沸腾,产生水蒸气,水蒸气穿过蒸钵5,使茶叶变软,由于茶叶的情况和类型不同,因此需要蒸软的时间也不同,蒸好的茶叶,可以通过搬动扣手8单独打开该蒸茶区的盖板6,将茶叶取出,而不影响其它蒸茶区茶叶继续蒸煮。

采用隔板4将锅体2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蒸茶区,使各个蒸茶区的茶叶在蒸煮时不至串叶,影响口感;每个蒸茶区设置单独的进水通道7,使本发明可以在不断电的情况下连续蒸茶,避免自来水的反复重新加热,节约能源。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茶机,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设有加热底座的锅体,所述锅体内横向架设有的带通孔的隔层,所述隔层上方设有多块与所述隔层垂直的隔板,多块所述隔板将所述锅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蒸茶区,每个所述蒸茶区内均设有一个蒸钵,所述锅体于所述蒸茶区的顶部均单独设有盖板,所述蒸茶区近所述锅体的边缘处设有进水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蒸茶设备无法根据茶叶的具体情况分别蒸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梧州市中茗茶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30
技术公布日:2018.04.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