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添加剂在制备提高鳖肉品质及鳖生长性能的鳖用饲料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7280发布日期:2018-06-15 04:5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饲料添加剂在制备提高鳖肉品质及鳖生长性能的鳖用饲料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俗称甲鱼、团鱼、水鱼等,是深受人民喜爱的名贵水产品,味道鲜美,是传统的营养、保健食品的珍贵原料,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近年来,中华鳖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出口创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中华鳖市场利益驱使和养鳖场大量收集亲鳖,加上栖息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和人为酷捕等因素,野生鳖资源迅速衰退。鳖的近亲繁殖现象十分普遍,造成养殖群体优良性状衰退,直接影响了水产品品质。目前,养殖动物的风味和营养价值直接影响商品价值乃至养殖业的发展前途。

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生产加工、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质,在饲料中用量很少但作用显著。饲料添加剂是现代饲料工业必然使用的原料,对强化基础饲料营养价值,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保证动物健康,节省饲料成本,改善畜产品品质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如CN 105394454 A公开了一种中华鳖用饲料添加剂,在传统中草药基础上,结合现代化生物工艺制备得到,具体由中药粉和复合微生物活菌粉配制而成,所述中药粉由以下方法制得:0.2-0.3份海藻糖、7-8份大豆黄卷、2-4份党参、2-3份杜仲叶、0.2份川贝母、0.5份刺五加、0.2份益母草、0.6份生姜、0.3份肉桂,研磨成细粉后充分混合,继续加入0.5份复合酶,混匀,再加入15份水调成糊状,在常温下放置20-25min后,90℃烘干,研磨成细粉;所述复合酶包括木聚糖酶,壳聚糖酶;所述复合微生物活菌粉按照菌株数量比嗜酸小球菌:谷氨酸棒杆菌为1:0.3的比例配制而成。该饲料添加剂可有效强化基础饲料营养价值,提高中华鳖的免疫力,保证其健康,并且显著提高其风味和营养价值,而且见效快,2个月就能大幅改善中华鳖的品质。

近年来,随着高密度、集约化的水产养殖方式的发展,病害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为了防治疾病,传统方法是大量使用化学药物和抗生(菌)素。但化学药物和抗生素的大量重复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且还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寻求化学药物和抗生素的替代品成为必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饲料添加剂在制备提高鳖肉品质的鳖用饲料中的应用,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饲料添加剂包括:单月桂酸甘油酯10~45%,双月桂酸甘油酯10~30%,单硬脂酸甘油酯30~55%,载体5~15%。

作为优选,所述的鳖肉品质为粗蛋白、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鳖肉是指中华鳖的可食用部分,包括肌肉和裙边。

本发明研究表明,经上述鳖用饲料喂食的中华鳖,其肌肉和裙边中的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说明上述的饲料添加剂能够促进中华鳖对蛋白质的积累,提高其营养价值。

氨基酸分析表明,肌肉和裙边中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缬氨酸)的含量以及鲜味氨基酸(如天冬氨酸、谷氨酸)的含量显著增加,中华鳖本身有10种必需氨基酸,包括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其中前8种为人体不能合成的人体必需氨基酸。上述的饲料添加剂能够有效提高中华鳖的营养品质和口感风味。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饲料添加剂在制备提高鳖生长性能的鳖用饲料中的应用,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饲料添加剂包括:单月桂酸甘油酯10~45%,双月桂酸甘油酯10~30%,单硬脂酸甘油酯30~55%,载体5~15%。

本发明研究表明,上述饲料添加剂在中华鳖的生长阶段添加到日常饲料中,能够显著提升中华鳖的生长机能,同时显著提高鳖肉的品质。

作为优选,所述鳖生长性能为存活率、增重率、特定生产率、背甲长、背甲宽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其存活率,增重率提高了约145%,同时增加鳖肉的营养品质,改善口感与风味,从而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通常,生长加快的养殖动物,其营养和风味品质都会不同程度下降,而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在显著促进生长、减少死亡的同时,还可显著改善中华鳖的营养和风味,有效解决速度和品质的矛盾。

作为优选,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饲料添加剂包括:单月桂酸甘油酯15~30%,双月桂酸甘油酯15~20%,单硬脂酸甘油酯40~55%,载体10~15%。

更为优选,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饲料添加剂的组分为:单月桂酸甘油酯20%,双月桂酸甘油酯15%,单硬脂酸甘油酯55%,载体10%。

作为优选,所述的载体为二氧化硅、麦芽糊精或淀粉。

本发明的前期研究表明,饲料添加剂的添加量是影响中华鳖增重的重要因素。作为优选,所述饲料添加剂在所述鳖用饲料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5~1.0‰。更为优选,所述饲料添加剂的添加量为0.5‰。

所述鳖用饲料包括基础饲料和所述饲料添加剂,所述基础饲料的配方为:以质量百分比计,白鱼粉57.5%,α-淀粉22.0%,肝末粉3.0%,啤酒酵母3.0%,谷朊粉2.5%,膨化大豆2.5%,豆粕5.0%,生物酶蛋白3.5%,复合预混料1.0%;

所述基础饲料的营养成分包括:以质量百分数计,粗蛋白44%,粗脂肪3.0%,粗纤维2.0%,粗灰分18.0%,赖氨酸2.0%,总钙2.5%,总磷1.5%,食盐4.5%。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鳖用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的饲料添加剂添加到基础饲料中,通过搅拌混合或挤压造粒方式制得鳖用饲料。

挤压造粒方式的处理温度较高,采用该方式有利于熔点较高的单月桂酸甘油酯更好地溶解、分散于动物饲料中。

所述的挤压造粒可以采用造粒机进行。

作为优选,将各原料粉碎至20-100目,利于原料之间的混合均匀。该粒径范围的单月桂酸甘油酯、双月桂酸甘油酯有利于在动物肠道内的消化吸收,能有效提高饲料添加剂组合物的生物活性。

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单月桂酸甘油酯、双月桂酸甘油酯和单硬脂酸甘油酯按照适宜含量及比例复配制得的饲料添加剂,能够在中华鳖生长阶段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背甲长、背甲宽,显著提高其成活率,进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2)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能够显著增加中华鳖肌肉和裙边中的粗蛋白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有效提高中华鳖的营养品质和口感及风味。通常,生长加快的养殖动物,其营养和风味品质都会不同程度下降,而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在显著促进生长、减少死亡的同时,还可显著改善中华鳖的营养和风味,有效解决速度和品质的矛盾。

(3)本发明饲料添加剂为天然、绿色、安全的饲料添加剂,不会使动物产生抗药性,无药残无污染,为中华鳖养殖带来更加绿色、安全的保护,极具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凡是其他在不脱离本发明核心的情况下做出的简单的变形或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列实施例中,饲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各原料均匀粉碎至20-100目,然后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得到饲料添加剂;

(2)将饲料添加剂按一定的添加量添加到基础饲料中,通过搅拌混合或挤压造粒方式制得动物饲料。

其中,所述的基础饲料配方为:以质量百分比计,白鱼粉57.5%,α-淀粉22.0%,肝末粉3.0%,啤酒酵母3.0%,谷朊粉2.5%,膨化大豆2.5%,豆粕5.0%,生物酶蛋白3.5%,复合预混料1.0%;

所述基础饲料的营养成分为:以质量百分数计,粗蛋白44%,粗脂肪3.0%,粗纤维2.0%,粗灰分18.0%,赖氨酸2.0%,总钙2.5%,总磷1.5%,食盐4.5%。

下列实施例中提及的基础饲料配方相同。

实施例1

1、饲料添加剂的配方为:以质量百分数计,单月桂酸甘油酯20%、双月桂酸甘油酯15%、单硬脂酸甘油酯55%和载体(二氧化硅)10%。

选择初始体重为(50.23±6.35)g的中华鳖稚鳖,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个重复,每重复为一个饲养池,每池放养600只鳖。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实验组在基础饲料基础上添加质量分数为0.5‰的上述饲料添加剂,试验期共28周。

试验过程中按常规进行饲养管理,自由饮水,自由采食,每天按时饲喂,每日加料3次。

2、生长性能指标测定

试验初始和结束时分别随机取每池20只中华鳖称重并测量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体高。各生长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增重率(WG,%)=[(Wt-W0)/W0]×100;

特定生长率(SGR,%/d)=[(lnWt-lnW0)/t]×100;

存活率(SR,%)=(Nt/N0)×100;

式中:Wt:第t天中华鳖平均体重(g);W0:中华鳖初始平均体重(g);t:饲养天数(d);N0:初始中华鳖数量;Nt:第t天后池中的中华鳖数。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饲料添加剂对中华鳖生长差异的影响

从表1可知,添加了0.5‰上述饲料添加剂后,中华鳖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背甲长、背甲宽及成活率都出现了显著增加,且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腹甲长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3、营养成分指标测定

随机选取中华鳖,取其肌肉、裙边放入-20℃的冰箱中备用。采用105℃常温干燥法测定水分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质含量,索氏抽提法测定脂肪含量,高温灼烧法测定灰分含量,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酸水解法测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结果如表2-4所示。

表2饲料添加剂对中华鳖肌肉、裙边主要成分的影响

如表2可知,裙边的水分、粗灰分、粗脂肪含量均低于肌肉,但蛋白质高于肌肉组织,一般来说,肌肉与裙边的营养水平取决于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本试验发现实验组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上述饲料添加剂可以增加中华鳖对蛋白质的积累,提高其营养价值。

表3饲料添加剂对肌肉蛋白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注:色氨酸和胱氨酸在测定中被水解破坏,未计算入氨基酸总量与必需氨基酸内。标*为鲜味氨基酸,标#为必需氨基酸。表4同。

如表3所示,实验组鲜味氨基酸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的含量显著提高,同时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缬氨酸的含量也显著增加,丝氨酸也出现了显著地提高,总体上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4饲料添加剂对裙边蛋白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如表4所示,实验组的裙边氨基酸组成与对照组存在差异。实验组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均显著升高。从鲜味氨基酸看,实验组的天冬氨酸与谷氨酸有显著上升(P<0.05),使得裙边更加鲜美。从必需氨基酸看,蛋氨酸、赖氨酸显著增加(P<0.05),说明基础饲料中添加饲料添加剂后的裙边更具有营养价值。

实施例2

1、选择初始体重为(50.23±6.35)g的中华鳖稚鳖,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为一个饲养池,每池放养600只鳖。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实验组1、2、3、4在基础饲料基础上添加质量分数为0.5‰的饲料添加剂,试验期共29周。实验组1、2、3、4的饲料添加剂配方如下:

实验组1:以质量百分数计,单月桂酸甘油酯10%、双月桂酸甘油酯30%、单硬脂酸甘油酯50%和载体(二氧化硅)10%。

实验组2:以质量百分数计,单月桂酸甘油酯30%、双月桂酸甘油酯20%、单硬脂酸甘油酯40%和载体(二氧化硅)10%。

实验组3:以质量百分数计,单月桂酸甘油酯40%、双月桂酸甘油酯15%、单硬脂酸甘油酯35%和载体(二氧化硅)10%。

实验组4:以质量百分数计,单月桂酸甘油酯45%、双月桂酸甘油酯10%、单硬脂酸甘油酯30%和载体(二氧化硅)15%。

试验过程中按常规进行饲养管理,自由饮水,自由采食,每天按时饲喂,每日加料3次。

2、生长性能指标测定

试验初始和结束时分别随机取每池20只中华鳖称重并测量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体高。

表5饲料添加剂对中华鳖生长差异的影响

从表5可知,实验组的中华鳖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背甲长、背甲宽及成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实验组2、3的成活率,实验组2的增重率、特定增长率、背甲长宽出现显著性的提高(P<0.05)。

3、营养成分指标测定

将随机选取的中华鳖,取其肌肉、裙边放入-20℃的冰箱中备用。采用105℃常温干燥法测定水分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质含量,索氏抽提法测定脂肪含量,高温灼烧法测定灰分含量。结果如表6所示。

表6饲料添加剂对中华鳖肌肉、裙边主要成分的影响

如表6可知,各实验组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上述饲料添加剂可以增加中华鳖对蛋白质的积累,提高其营养价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