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麦麸为原料的麦香味香精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56213阅读:36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粉末状香精,尤其是一种以麦麸为原料的麦香味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麦麸是小麦制粉的副产物,其价格低廉,资源丰富。小麦所具有的营养功能特性主要集中在其皮层和胚芽部分,即麸皮中。在实际的制粉工艺中,由于加工条件的影响,将提取胚和胚乳后的残留物统归为麸皮,这部分约占小麦籽粒的20%左右。麦麸中含有大量可利用的生理活性膳食纤维,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优质的膳食纤维来源。

众所周知,全麦食品有益于人的健康,但它们的感官特性可能成为一种限制人们消费的因素。小麦制品独特的香味是消费者进行产品风味选择的重要指标之一。关于香气成分的研究在水果、蔬菜、食品等方面的报道很多,但谷物香气的研究只在水稻、玉米、大麦等作物上有一些报道,而对小麦香气成分的研究很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寻求绿色成为了顾客选购产品的趋势。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香精都采用大量有机试剂如丙二醇等,作为香精的载体,这与人们追求绿色健康的趋势相背。

通过检索,尚未发现与本发明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针对目前香精采用大量有机试剂作为载体、香精产品香味不够纯正天然的特点,提供一种以麦麸为原料的麦香味香精及其制备方法,该香精主要由麦麸酶解物、麦芽酚、2-乙酰基吡嗪、乙基麦芽酚组成,具有原料天然健康,产品麦香味纯正浓郁,香气自然协调等优点,可添加到多种食品中,解决了目前香精以大量有机试剂为溶剂的缺点,并且扩展了粮食副产品麦麸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以麦麸为原料的麦香味香精,其组分及重量份数为:

麦芽酚1~3份,2-乙酰基吡嗪0.25~0.75份,乙基麦芽酚0.5~1.5份,小麦麸皮酶解物94.75~98.25份。

一种如上所述的以麦麸为原料的麦香味香精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小麦麸皮的粉碎过筛、烘烤、酶解、调香、最终干燥、粉碎过筛及包装步骤,得麦香味香精成品。

而且,具体步骤如下:

⑴麦麸的粉碎过筛:取麦麸经粉碎机粉碎,过60~80目筛,备用;

⑵烘烤:将步骤⑴所得麦麸放入温度为100℃~160℃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中,烘烤至麦麸呈微金黄色并具有烘麦特有的焦香味道时,停止烘烤,时间为20min~30min,冷却后得到去异味的麦麸,备用;

⑶酶解:将去异味的麦麸称重,按照麦麸:水的质量比为1:8的比例混合,使用可食用酸溶液将ph调节为5.5,保持酶解温度为60℃,分别加入酸性纤维素酶600~800u/g(酶活力/麦麸质量)、中温α淀粉酶60~80u/g(酶活力/麦麸质量)、风味蛋白酶200~300u/g(酶活力/麦麸质量),酶解时间为2.5h,酶解完成后,放入沸水浴中煮沸10min,将酶灭活,得酶解物;

⑷调香:趁热在步骤⑶所得酶解物中添加麦芽酚、2-乙酰基吡嗪和乙基麦芽酚进行调配,得麦麸酶解物;

⑸最终干燥:将步骤⑷所得麦麸酶解物置于烘盘中,于80~100℃烘烤至麦麸颜色稍显焦黄色,质地干燥即可,得干燥后麦麸;

⑹粉碎过筛及包装:步骤⑸干燥后麦麸经粉碎机粉碎,过80~100目筛后,用铝箔袋真空包装,即得麦香味香精。

而且,所述步骤⑶中可食用酸溶液选用:苹果酸溶液或柠檬酸溶液,所述可食用酸溶液的ph为1.0~5.0。

本发明取得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香精主要由麦麸酶解物、麦芽酚、2-乙酰基吡嗪、乙基麦芽酚组成,具有原料天然健康,产品麦香味纯正浓郁,香气自然协调等优点,可添加到多种食品中,解决了目前香精以大量有机试剂为溶剂的缺点,并且扩展了粮食副产品麦麸的应用前景。

2、本发明制备方法通过将麦麸烘烤、酶解后,增加了其中还原糖和氨基酸含量,且含有麦麸本身的膳食纤维,弥补了香精用有机试剂做为载体的不足,经调香及最终干燥后所得产品麦香浓郁、纯正,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原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的市售产品;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实施例1

一种以麦麸为原料的麦香味香精,其组分及重量份数为:

麦芽酚1~3份,2-乙酰基吡嗪0.25~0.75份,乙基麦芽酚0.5~1.5份,小麦麸皮酶解物94.75~98.25份。

如上所述的以麦麸为原料的麦香味香精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小麦麸皮的粉碎过筛、烘烤、酶解、调香、最终干燥、粉碎过筛及包装步骤,得麦香味香精成品。

具体步骤如下:

⑴麦麸的粉碎过筛:取麦麸经粉碎机粉碎,过60目筛,备用;

⑵烘烤:将步骤⑴所得麦麸放入温度为140℃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中,烘烤至麦麸呈微金黄色并具有烘麦特有的焦香味道时,停止烘烤,时间为30min,冷却后得到去异味的麦麸,备用;

⑶酶解:将去异味的麦麸称重,按照麦麸:水的质量比为1:8的比例混合,使用可食用酸溶液调节ph为5.5,保持酶解温度为60℃,分别加入酸性纤维素酶600u/g(酶活力/麦麸质量)、中温α淀粉酶60u/g(酶活力/麦麸质量)、风味蛋白酶200u/g(酶活力/麦麸质量),酶解时间为2.5h,酶解完成后,放入沸水浴中煮沸10min,将酶灭活,得酶解物;

可食用酸溶液选用:苹果酸溶液、柠檬酸溶液等;该酸溶液ph为1.0~5.0;

⑷调香:趁热在步骤⑶所得酶解物中添加麦芽酚、2-乙酰基吡嗪和乙基麦芽酚进行调配,得麦麸酶解物;

⑸最终干燥:将步骤⑷所得麦麸酶解物置于烘盘中,于80~100℃烘烤至麦麸颜色稍显焦黄色,质地干燥即可,得干燥后麦麸;

⑹粉碎过筛及包装:步骤⑸干燥后麦麸经粉碎机粉碎,过80目筛后,用铝箔袋真空包装,即得麦香味香精。

实施例2

一种以麦麸为原料的麦香味香精,其组分及重量份数为:

麦芽酚1份,2-乙酰基吡嗪0.25份,乙基麦芽酚0.5份,小麦麸皮酶解物94.75份。

一种如上所述的以麦麸为原料的麦香味香精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小麦麸皮的粉碎过筛、烘烤、酶解、调香、最终干燥、粉碎过筛及包装步骤,得麦香味香精成品。

具体步骤如下:

⑴麦麸的粉碎过筛:取麦麸经粉碎机粉碎,过70目筛,备用;

⑵烘烤:将步骤⑴所得麦麸放入温度为100℃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中,烘烤至麦麸呈微金黄色并具有烘麦特有的焦香味道时,停止烘烤,时间为25min,冷却后得到去异味的麦麸,备用;

⑶酶解:将去异味的麦麸称重,按照麦麸:水的质量比为1:8的比例混合,使用可食用酸溶液将ph调节为5.5,保持酶解温度为60℃,分别加入酸性纤维素酶700u/g(酶活力/麦麸质量)、中温α淀粉酶70u/g(酶活力/麦麸质量)、风味蛋白酶250u/g(酶活力/麦麸质量),酶解时间为2.5h,酶解完成后,放入沸水浴中煮沸10min,将酶灭活,得酶解物;

⑷调香:趁热在步骤⑶所得酶解物中添加麦芽酚、2-乙酰基吡嗪和乙基麦芽酚进行调配,得麦麸酶解物;

⑸最终干燥:将步骤⑷所得麦麸酶解物置于烘盘中,于80~100℃烘烤至麦麸颜色稍显焦黄色,质地干燥即可,得干燥后麦麸;

⑹粉碎过筛及包装:步骤⑸干燥后麦麸经粉碎机粉碎,过80~100目筛后,用铝箔袋真空包装,即得麦香味香精。

实施例3

一种以麦麸为原料的麦香味香精,其组分及重量份数为:

麦芽酚3份,2-乙酰基吡嗪0.75份,乙基麦芽酚1.5份,小麦麸皮酶解物98.25份。

一种如上所述的以麦麸为原料的麦香味香精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小麦麸皮的粉碎过筛、烘烤、酶解、调香、最终干燥、粉碎过筛及包装步骤,得麦香味香精成品。

而且,具体步骤如下:

⑴麦麸的粉碎过筛:取麦麸经粉碎机粉碎,过60~80目筛,备用;

⑵烘烤:将步骤⑴所得麦麸放入温度为160℃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中,烘烤至麦麸呈微金黄色并具有烘麦特有的焦香味道时,停止烘烤,时间为30min,冷却后得到去异味的麦麸,备用;

⑶酶解:将去异味的麦麸称重,按照麦麸:水的质量比为1:8的比例混合,使用可食用酸溶液将ph调节为5.5,保持酶解温度为60℃,分别加入酸性纤维素酶800u/g(酶活力/麦麸质量)、中温α淀粉酶80u/g(酶活力/麦麸质量)、风味蛋白酶300u/g(酶活力/麦麸质量),酶解时间为2.5h,酶解完成后,放入沸水浴中煮沸10min,将酶灭活,得酶解物;

⑷调香:趁热在步骤⑶所得酶解物中添加麦芽酚、2-乙酰基吡嗪和乙基麦芽酚进行调配,得麦麸酶解物;

⑸最终干燥:将步骤⑷所得麦麸酶解物置于烘盘中,于80~100℃烘烤至麦麸颜色稍显焦黄色,质地干燥即可,得干燥后麦麸;

⑹粉碎过筛及包装:步骤⑸干燥后麦麸经粉碎机粉碎,过80~100目筛后,用铝箔袋真空包装,即得麦香味香精。

较优地,所述步骤⑶中可食用酸溶液选用:苹果酸溶液或柠檬酸溶液,所述可食用酸溶液的ph为1.0~5.0。

本发明以麦麸为原料的麦香味香精的相关检测:

根据gb30616-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对产品检测,结果如下:

感官检测:黄色粉末,无外来杂质,具有浓郁纯正麦香味道;

理化检测:水分含量:1.86±0.04g/100g;灰分含量:7.74±0.01g/100g;脂肪含量:3.69±0.01g/100g;蛋白质含量:29.20±1.09g/100g;金属元素含量(以pb计):0.37mg/kg,金属元素含量(以as计):0.08mg/kg;

微生物检测:菌落总数:13cfu/g;大肠菌群:<3mpn/g。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