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压制饵块的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4596阅读:10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压制饵块的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压制饵块的机器,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各种形状扁平饵块制作的机器,属于饵块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饵块为云南特有,是腾冲最著名的名特小吃之一,也是昆明地区常见的传统食品之一。饵块系用优质大米加工制成,其制作过程是将大米淘洗、浸泡、蒸熟、冲捣、揉制成各种形状。目前烧饵块是云南人们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早餐食物。

为了便于携带和在炭火上烤制,大多早餐饵块制作成扁平的形状,通常的工具是利用一个杠杆型的工具,用人力压制成型,随着时间的过去,消费者的要求越来越多,他们更喜欢不同形状的饵块,但传统的压制工具明显很难做到。并且人工压制也非常浪费时间,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传统的生产方式必将会被淘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压制饵块的机器,用于解决圆饼形饵块用人工压制,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压制饵块的机器,包括螺纹杆1、蜗杆2、蜗轮3、上圆盘4、电动机11、大带轮12、小带轮13、下圆盘14、PLC;电动机11与小带轮13连接,小带轮13与大带轮12连接,大带轮12与蜗杆2连接,蜗杆2与蜗轮3相啮合连接,蜗轮3安装在螺纹杆1上,螺纹杆1安装在上圆盘4上,蜗杆2通过角接触球轴承6安装在箱座9内,蜗轮3通过圆锥滚子轴承5安装在箱盖10内,箱座9和箱盖10中均铸有轴承座,箱盖10的柱体16内设有导向槽15,螺纹杆1可在其内上下运动,触点开关7安装在箱盖10的导向槽15内,PLC与触点开关7、电动机11连接用于控制螺纹杆1的上下停止,下圆盘14安装在机器桌面8上且在上圆盘4的正下方。

所述螺纹杆1安装在上圆盘4上,采用螺纹连接,蜗轮3安装在螺纹杆1上,利用螺纹副传递运动。

所述螺纹杆1是顶部为长条形的螺纹杆。

所述蜗轮3是内孔为螺纹的蜗轮。

所述上圆盘4、下圆盘14有不同的大小和形状,能根据不同大小形状的饵块选用不同的大小和形状,触点开关7在导向槽15内的位置能调整,能根据不同厚度的饵块加以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机器可以压制不同大小形状的饵块。

2、本机器饵块的厚度可以根据调整触点开关的位置进行调整。

3、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4、本装置结构简单,易安装与拆卸,利于平时的维护。

5、本装置特别适用于各种形状扁平饵块制作的机器,也适用于个人家庭制作饵块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触电开关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整体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电机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柱体内的导向槽示意图。

图1-5中:1-螺纹杆、2-蜗杆、3-蜗轮,4-上圆盘,5-圆锥滚子轴承,6-角接触球轴承,7-触点开关,8-机器桌面,9-箱座,10-箱盖,11-电动机,12-大带轮,13-小带轮,14-下圆盘,15-导向槽,16-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电动压制饵块的机器,包括螺纹杆1、蜗杆2、蜗轮3、上圆盘4、电动机11、大带轮12、小带轮13、下圆盘14、PLC;电动机11与小带轮13连接,小带轮13与大带轮12连接,大带轮12与蜗杆2连接,蜗杆2与蜗轮3相啮合连接,所述蜗轮3是内孔为螺纹的蜗轮,蜗轮3安装在螺纹杆1上,利用螺纹副传递运动,螺纹杆1安装在上圆盘4上,采用螺纹连接,蜗杆2通过角接触球轴承6安装在箱座9内,蜗轮3通过圆锥滚子轴承5安装在箱盖10内,箱座9和箱盖10中均铸有轴承座,箱盖10的柱体16内设有导向槽15,螺纹杆1可在其内上下运动,触点开关7安装在箱盖10的导向槽15内,PLC与触点开关7、电动机11连接用于控制螺纹杆1的上下停止,下圆盘14安装在机器桌面8上且在上圆盘4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1是顶部为长条形的螺纹杆,导向槽15可以为长条形的,螺纹杆1可在其内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圆盘4、下圆盘14有不同的大小和形状,能根据不同大小形状的饵块选用不同的大小和形状,触点开关7在导向槽15内的位置能调整,能根据不同厚度的饵块加以调整。

使用时,将电动机11接通电源,在下面圆盘4上放上揉制好的饭团,电动机11依次通过小带轮13、大带轮12,利用皮带传动,然后带动蜗杆2转动,蜗杆2带动蜗轮3转动,蜗轮3通过螺纹副带动螺纹杆1上下运动。利用PLC控制螺纹杆1往下运动到达预定位置后,碰到触点开关7,螺纹杆1停止运动,此时饵块压制成型,利用PLC控制电动机11反转,螺纹杆1上升,碰到触点开关7,螺纹杆1停止运动,此时拿出压制好的饵块,反复进行生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