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去除整粒圣女果番茄表皮的煎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9599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去除整粒圣女果番茄表皮的煎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煎煮装置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去除整粒圣女果番茄表皮的煎煮装置。



背景技术:

圣女果,常被称为小西红柿,中文正式名叫做樱桃番茄,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属茄科番茄属,植株最高时能长到2米。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热解毒、凉血平肝,补血养血和增进食欲的功效。可治口渴,食欲不振。当然圣女果也可制作成番茄酱等产品,相比于西红柿制成的番茄酱而言,从营养价值来说是圣女果比较好,圣女果制得的酱的营养价值优于普通番茄的酱的成分。圣女果酱除含有番茄的所有营养成分外,其制得的酱的维生素含量是普通番茄的1.7倍”;

但是在制备圣女果酱的前期需要去除整粒圣女果番茄的表皮,手动去除十分麻烦,还容易造成营养物质的流失,就现在普通家庭自制而言,可以采取温水煎煮的方式,这样圣女果表皮便自动与内部果实稍稍分离,只需轻轻剥离,便能去除整块表皮。对于大面积的圣女果的制酱来说,多数圣女果放入温水中煎煮,其容易堆积在一块,降低了能量的传递,分离率不高,这是目前大规模生产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去除整粒圣女果番茄表皮的煎煮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去除整粒圣女果番茄表皮的煎煮装置,包括煎煮室和温水回收室,所述煎煮室的上端安装有上盖,在上盖上设有泄压阀和压力表,所述煎煮室的外侧安装有加热器,在煎煮室内的正中央设有支撑杆,且支撑杆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第一支撑托、第二支撑托和第三支撑托,所述支撑杆内部设置有传动装置和固定杆,且传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驱动轴、偏向轮和转动杆,所述偏向轮与转动杆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煎煮室的内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在煎煮室的下端连接有温水出水管和自来水进入管,且温水出水管上设有电磁阀,在自来水进入管上设有球阀,所述温水回收室的左侧连接废水流出管,且温水回收室与温水出水管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托上网孔的直径设置为4-4.5cm,所述第二支撑托上网孔的直径设为3.5-4cm,所述第三支撑托上网孔的直径设为2.5-3.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杆设置在第一支撑托或第二支撑托或第三支撑托的正中央,且转动杆与固定杆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温水回收室的右侧还连接温水回流管,在温水回流管上安装有水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煎煮室内的底侧安装有连接基座,且连接基座与支撑杆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煎煮室的最低端正中央设置有成品输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用于去除整粒圣女果番茄表皮的煎煮装置,三个支撑托的直径选取不一样,可在放入待加工的圣女果番茄时,不同尺寸的番茄可落入不同的支撑板上,有效的分散了圣女果番茄的数量累积,也为煎煮工序提供了便捷;水泵和温水回收室实现了温水的回收和二次利用,热量得以多次使用,煎煮效益高,能耗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煎煮室;2-上盖;3-泄压阀;4-压力表;5-加热器;6-温度传感器;7-第一支撑托;8-第二支撑托;9-第三支撑托;10-支撑杆;11-温水回收室;12-自来水进入管;13-球阀;14-连接基座;15-成品输出口;16-温水回流管;17-水泵;18-温水出水管;19-电磁阀;20-废水流出管;21-传动装置;22-步进电机;23-驱动轴;24-偏向轮;25-转动杆;26-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去除整粒圣女果番茄表皮的煎煮装置,包括煎煮室1和温水回收室11,所述煎煮室1的上端安装有上盖2,在上盖2上设有泄压阀3和压力表4,所述煎煮室1的外侧安装有加热器5,在煎煮室1内的正中央设有支撑杆10,且支撑杆10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第一支撑托7、第二支撑托8和第三支撑托9,所述支撑杆10内部设置有传动装置21和固定杆26,且传动装置21包括步进电机22、驱动轴23、偏向轮24和转动杆25,所述偏向轮24与转动杆25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煎煮室1的内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在煎煮室1的下端连接有温水出水管18和自来水进入管12,且温水出水管18上设有电磁阀19,在自来水进入管12上设有球阀13,所述温水回收室11的左侧连接废水流出管20,且温水回收室11与温水出水管18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体现在:所述第一支撑托7上网孔的直径设置为4-4.5cm,所述第二支撑托8上网孔的直径设为3.5-4cm,所述第三支撑托9上网孔的直径设为2.5-3.5cm;所述转动杆25设置在第一支撑托7或第二支撑托8或第三支撑托9的正中央,且转动杆25与固定杆26连接在一起;所述温水回收室11的右侧还连接温水回流管16,在温水回流管16上安装有水泵17;所述煎煮室1内的底侧安装有连接基座14,且连接基座14与支撑杆10连接在一起;所述煎煮室1的最低端正中央设置有成品输出口1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打开球阀13,自来水进水管12输入自来水至煎煮室1,待水量合适时,关闭球阀13;打开上盖2,放入适量的圣女果番茄,番茄根据自身的直径大小自由下落,直径稍大的落在第一支撑托7上,直径稍小的穿过第一支撑托7和第二支撑托8,落在第三支撑托9上,这样实现了番茄的分级放置,有效避免了热量分配不均的情况出现,增强了煎煮的分离率;左右各一个的温度传感器6实时监测煎煮室1内的温度变化,保证加热器5加热时水域温度处在一个40-50℃之间的值,这个区间的值既不破坏圣女果番茄内部的营养物质,也能保证圣女果果实的表皮充分剥离;压力表4与泄压阀3确认煎煮室1内部压力的稳定,降低生产时的危险;待煎煮工序完成后,支撑杆10内的步进电机22启动工作,驱动轴23带动偏向轮24转动,支撑托正中央的转动杆25绕着固定在支撑杆10内的固定杆16上下拨动,促使第一支撑托7、第二支撑托8和第三支撑托9偏向转动,落在其上的圣女果纷纷掉落至煎煮室1的罐底,打开电磁阀19,温水回流管16将水运送至温水回收室11,此时打开成品输出口15,加工后的圣女果自此回收,待进一步人工剥离处理;温水回收室11里的温水可在下一次圣女果加工轮次里重新使用,其通过水泵17的施压,经由温水出水管18再次流入煎煮室1,重复两至三次的利用,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和加热器5产出的能量,最后回收至温水回收室11时,直接通过废水流出管20排出装置外部。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