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熏蒸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2328发布日期:2018-12-18 20:45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熏蒸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熏蒸炉。



背景技术:

熏蒸炉具有干燥、蒸煮、烟熏、发色等功能,经过烟熏后的食品不仅颜色好看还有一种烟熏后的香味,让人感觉香而不腻,也能达到环保效果,彻底代替了传统的烟熏方法,节省了工人的劳动,提高工作效率,更增强了食品的口感及弹性。但是熏蒸炉在熏蒸过程中烟气或蒸汽是一个垂直循环的过程,由于放置或悬挂的肉制品较为密集,就会造成肉制品熏蒸紊乱、不均匀,使肉制品尤其是一些扁平、薄条形肉制品、鱼类海鲜食品的色泽不一、干燥程度不同、合格率较差等缺陷。而且发烟器内稀释空气不足,可燃气体容易聚集,易产生明火燃烧,烟熏效果差,且明火燃烧气体膨胀易引起轻微爆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肉制品熏蒸更加均匀,提高食品加工的合格率且使用安全的一种熏蒸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熏蒸炉,包括用于悬挂肉制品的熏蒸炉体、与熏蒸炉体顶部连通用于向熏蒸炉体内通入蒸汽的蒸汽机构,以及与熏蒸炉体下部连通的发烟器;其特征在于:熏蒸炉体,包括炉体外壳和活动置于其内腔的悬挂支架;悬挂支架,包括左右间隔且平行设置的两个支撑挂板,以及连接两个支撑挂板的聚油底板,两个所述支撑挂板之间竖向均布有多组悬挂组件,每组悬挂组件包括三个呈三角形结构布置的悬挂板,所述悬挂板呈镂空结构,相邻的上下两悬挂板之间具有容置肉制品的空间;发烟器,包括由上至下同轴连接的加料容器、木屑罩和燃烧室,所述加料容器内设有延伸至燃烧室内的、用于搅拌燃料的拨料杆,所述燃烧室呈倒置的圆台状结构,其下方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燃烧室下方设有接碳盒。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蒸汽机构包括与外接蒸汽源相接的蒸汽管道,所述蒸汽管道的另一端连接置于熏蒸炉体内部上方的蒸汽盘管的进气端,所述蒸汽盘管上方设有朝向其的风机,所述蒸汽盘管的出水端通过倒置桶式蒸汽输水阀连接有外接的冷凝水管,所述蒸汽盘管的出水端还连接有外置的手动放水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聚油底板的底部两侧设有移动轮,所述炉体外壳内腔底部设有与移动轮配合的定位行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炉体外壳的底部中心设有定位孔,所述聚油底板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能够上下伸缩的卡紧定位结构,所述卡紧定位结构能够伸入定位孔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卡紧定位结构包括置于聚油底板上端面中心位置且呈n形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内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下端固定有直径大于定位孔的定位球,所述定位球在悬挂支架置于炉体外壳后能够卡入定位孔内,所述炉体外壳底部四角设置支腿,所述炉体外壳底部还设有使定位球从定位孔内弹出的解锁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解锁结构包括置于定位孔下方竖直设置的顶杆,所述顶杆的下方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伸出炉体外壳外且设有踏板,所述连杆的中部铰接有支杆,所述连杆能够沿支杆转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聚油底板呈中心下凹的球面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定位套与聚油底板采用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炉体外壳上设有透明的观察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呈三角形布置的悬挂板,使肉制品交错悬挂,烟气或蒸汽形成波浪形的循环方式,增加了烟气或蒸汽的流通空间,使肉制品熏蒸更加均匀,提高了食品加工的合格率。并且通过将燃烧室设置成倒置的锥台状,一方面能够使燃烧室内的燃料通过搅拌,较圆柱形而言,能够使燃料由外向内混合,使燃料混合更加均为,防止明火产生,使用安全,另一方面加热装置能够将小面积的燃烧室底部快速加热发烟,提高了烟熏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悬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熏蒸炉体的底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发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仅仅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一种熏蒸炉,包括用于悬挂肉制品的熏蒸炉体1、与熏蒸炉体1顶部连通用于向熏蒸炉体1内通入蒸汽的蒸汽机构,以及与熏蒸炉体1下部连通的发烟器3;熏蒸炉体1,包括炉体外壳11和活动置于其内腔的悬挂支架12;悬挂支架12,包括左右间隔且平行设置的两个支撑挂板121,以及连接两个支撑挂板121的聚油底板122,两个所述支撑挂板121之间竖向均布有多组悬挂组件,每组悬挂组件包括三个呈三角形结构布置的悬挂板123,所述悬挂板123呈镂空结构,相邻的上下两悬挂板123之间具有容置肉制品的空间;发烟器3,包括由上至下同轴连接的加料容器31、木屑罩32和燃烧室33,所述加料容器31内设有延伸至燃烧室33内的、用于搅拌燃料的拨料杆34,所述燃烧室33呈倒置的圆台状结构,其下方设有加热装置35,所述燃烧室33下方设有接碳盒36。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呈三角形布置的悬挂板123,使肉制品交错悬挂,烟气或蒸汽形成波浪形的循环方式,增加了烟气或蒸汽的流通空间,使肉制品熏蒸更加均匀,提高了食品加工的合格率。并且通过将燃烧室33设置成倒置的锥台状,一方面能够使燃烧室33内的燃料通过搅拌,常规的较圆柱形而言,能够使燃料由外向内混合,使已燃和未燃的燃料混合更加均为,防止明火产生,使用安全,另一方面加热装置35能够将小面积的燃烧室底部快速加热发烟,提高了烟熏效率。其中加热装置35采用电阻丝加热,加热效率高。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蒸汽机构包括与外接蒸汽源相接的蒸汽管道21,所述蒸汽管道21的另一端连接置于熏蒸炉体1内部上方的蒸汽盘管22的进气端,所述蒸汽盘管22上方设有朝向其的风机23,所述蒸汽盘管22的出水端通过倒置桶式蒸汽输水阀26连接有外接的冷凝水管24,所述蒸汽盘管22的出水端还连接有外置的手动放水管25。其中倒置桶式蒸汽输水阀26能够使熏蒸炉在工作时,蒸汽盘管22内冷凝的水珠从冷凝水管24内排出,而手动放水管25能够在熏蒸炉再次使用前,将蒸汽盘管22内未放净的水手动排出,避免再次使用时,必须先将蒸汽盘管22内残留的水加热的工作过程,节约了能源,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于悬挂支架12与炉体外壳11采用分体的活动结构,所以在聚油底板122的底部两侧设有移动轮124,所述炉体外壳11内腔底部设有与移动轮124配合的定位行槽112,能够方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将悬挂支架12取出清理。并且,为了能够更好的定位悬挂支架12,防止其在炉体外壳11内前后窜动,所以在炉体外壳11的底部中心设有定位孔,所述聚油底板122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能够上下伸缩的卡紧定位结构,所述卡紧定位结构能够伸入定位孔内,实现悬挂支架12与炉体外壳11的固定。

具体的,卡紧定位结构包括置于聚油底板122上端面中心位置且呈n形的定位套1251,所述定位套1251内设有压缩弹簧1252,所述压缩弹簧1252的下端固定有直径大于定位孔的定位球1253,所述定位球1253在悬挂支架12置于炉体外壳11后能够卡入定位孔内,当悬挂支架12与炉体外壳11的中心重合后,压缩弹簧1252不受压缩力,定位球1253卡入定位孔内。其中,定位球1253的半径大于聚油底板122中心距炉体外壳11底部的距离,使定位球1253能够同时卡在聚油底板122和炉体外壳11内,不会使压缩弹簧1252出现晃动。

为了能够方便悬挂支架12取出,所述炉体外壳11底部四角设置支腿,所述炉体外壳11底部还设有使定位球1253从定位孔内弹出的解锁结构。而解锁结构包括置于定位孔下方竖直设置的顶杆41,所述顶杆41的下方连接有连杆42,所述连杆42的另一端伸出炉体外壳11外且设有踏板,所述连杆42的中部铰接有支杆43,所述连杆42能够沿支杆43转动。该结构利用杠杆原理,当需要将悬挂支架12取出时,操作人员踩踏踏板,使顶杆41向上,将定位球1253与定位孔分离,即可将悬挂支架12取出取出。

由于肉制品熏蒸会出油,所以聚油底板122呈中心下凹的球面结构,便于收集油脂。并且,为了能够将收集到的油脂更好的收集,定位套1251与聚油底板122采用螺纹连接,将定位套1251取下之后,油脂便可从中心处流出收集。

炉体外壳11上设有透明的观察窗111,便于观察食品的加工程度,以便及时调整加工工艺。而且,交错悬挂的结构,也有利于对加工过程的观察。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