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冰粉料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9702发布日期:2019-01-02 21:39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冰粉料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运用于冰粉制作的全自动料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进程,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已逐步渗入生活各个方面,传统简单重复性劳动,完全依靠操作者手工进行,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操作者水平参差不齐,且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因此,越来越多传统工作被自动化设备取代。如申请号为“201611256891.2”,名称为“一种自动封装奶茶售卖机”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封装的奶茶售卖机,可以实现奶茶的集成式制作、封装和售卖,极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操作者劳动强度。又如申请号为“201410161864.1”,名称为“自动料理设备”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可以自动翻炒食材的自动料理设备,但是该设备过于复杂,功能太多,适用范围小。

冰粉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小吃,在炎热的夏天需求量特别大,而其制作和售卖方式多以小摊现场单件制作和售卖为主,涉及碎冰、和增加多种固体和液体食材,且食材添加因需求者口味不一致,需要改变,因此,效率非常低,劳动强度较大,往往供不应求,所以现在急需一款能实现全自动料理冰粉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冰粉制作过程的自动化,从而极大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提高制作效率,现在提出一种全自动冰粉料理设备。

为实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自动冰粉料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依次碎冰模块和加料模块,所述碎冰模块和加料模块的下方均设置有容器,所述容器放置在输送模块上,所述碎冰模块和加料模块的出口处均设置有传感器,所述柜体表面设置有操作面板。柜体用于将输送模块、安装碎冰模块、多个加料模块、容器、操作面板和传感器集成到一起。碎冰设备与多个加料设备沿输送设备输送方向排列,碎冰设备与多个加料设备的出口在输送设备上方,正对输送设备中心,与输送设备之间的距离应大于容器总高。所述容器放置在输送设备中心,随输送设备移动。碎冰设备和多个加料设备的出口处均对应一个传感器,用于检测容器位置。所述操作面板,设计有多个人机交互按钮,用于实现对设备及各个模块的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加料模块为多个,每个加料模块下方均设置有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柜体包括型材框架,所述型材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碎冰模块和加料模块的安装槽,型材框架衫的安装槽,可以适应各个模块任意位置的安装,搭建方便。所述型材框架内设置有背板,所述背板可以安装运动控制器件,所述运动控制器件包括用于实现各个模块控制的驱动器、运动控制器、电源、开关和输入输出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模块包括输送电机、减速器、输送带和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轴,所述输送电机经过减速器与一个转轴相连,所述支撑梁上下表面敷设有输送带。输送电机经过减速器将运动和动力传递给输送带,驱动输送带连续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碎冰模块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壳体、升降电机和碎冰电机,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压冰盘,所述压冰盘上表面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端设置有丝杆螺母副,所述丝杆螺母副的螺母与升降齿轮副的大齿轮相连,所述升降齿轮副的小齿轮则与升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升降齿轮副与螺母通过轴承支承并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升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升降齿轮副的大齿轮与螺母旋转,从而带动丝杆螺母副的丝杆沿轴向上升和下降。所述压冰盘的下表面设置有齿,用于给冰块提供压力和摩擦力,避免冰块转动。壳体用于放置冰块,并与安装支架固联。所述壳体下端与转盘轴承的内圈固连,所述转盘轴承的外圈与碎冰齿轮副的大齿轮固连,所述碎冰齿轮副大齿轮朝壳体内部的端面上设置有碎冰刃和孔,所述碎冰齿轮副的大齿轮另一端面设计有出料孔;所述碎冰齿轮副的小齿轮与碎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碎冰电机通过碎冰齿轮副驱动碎冰齿轮副的大齿轮旋转,同时丝杆螺母副通过压冰盘将冰块紧紧压住,碎冰齿轮副大齿轮的碎冰刃并可刮出碎冰,并将碎冰沿碎冰齿轮副大齿轮上的出料孔送出。

进一步的,所述加料模块包括料筒支架,所述料筒支架固定有料筒,所述料筒的底部的出口处连接有出料阀,所述出料阀的的阀芯通过联轴器与传动机构的输出轴相连,所述传动机构安装在料筒架上,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加料电机相连。料筒用于装原料,料筒上部设计有法兰,便于安装到料筒支架上,料筒下部为锥形,便于出料。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阀包括球形壳体和阀芯,所述球形壳体内部为中空,所述球形壳体上方通过螺纹与料筒的出口相连,所述球形壳体下端正对输送模块上方,所述阀芯的中心轴支撑在球形壳体中心,阀芯叶片安装在球形壳体内部,球形壳体内部空腔被阀芯叶片分为四个部分。阀芯每旋转90度。便可将定量的原料送到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阀壳体直径可以根据原料需求量设计多种型号,使用时根据原料需求量将对应型号的出料阀安装在料筒出口上。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阀为液体阀,所述液体阀的阀芯通过联轴器与传动机构输出轴相连。所述加料模块内部装的原料为液体时,则在料筒出口部分安装液体阀。

进一步的,每个加料模块在操作面板上设置有按钮,所述按钮与加料电机信号相连。通过按钮可以实现根据需求选择各种原料的种类和需求量。

所述传感器和与其对应的碎冰模块或加料模块的驱动机构信号相连。传感器是接近开关,当容器位置接近传感器时,传感器会发出信号,驱动对应的电机送料。传感器为本领域相关人员均熟知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工作原理:

操作者将原料按需求依次放入碎冰模块和加料模块,保证原料充足,然后将容器放到输送设备上,碎冰模块出口正下方,然后点击操作面板,根据需求选择所需口味,再点击启动按钮,启动所选口味对应的程序。碎冰模块接收到操作面板发出的信号,驱动对应的升降电机和碎冰电机,进行碎冰,将碎冰加入到容器中,然后输送模块根据选择,将容器移动到下一个加料模块的出口正下方,传感器检测到容器位置到达后,加料电机驱动出料阀,加入需要的原料,然后输送模块依次将容器移动到下一个加料模块的出口正下方,直到最后一个加料模块完成加料,操作者将容器从设备上取出。在原料充足的情况下,操作者可以连续往输送带上放容器,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料理设备,可以实现传统冰粉制作过程的自动化,降低了操作者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一个人可以同时操作多台设备,便于实现冰粉的商业化运营。

2、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可以根据需求,将碎冰模块和加料模块按需求进行组合,提高了设备的灵活度,也可以运用到奶茶或其它类似产品的料理,拆装和维护方便。

3、本实用新型提供操作面板,配合运动控制器,可以根据用户不同需求进行定制选择,满足用户不同口味需求,且操作简单。

4、运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操作者对食材的接触,进一步保证了冰粉的卫生。

5、本实用新型柜体选用型材框架,搭建方便简单,可靠性高,设计和安装灵活度较大。

6、本实用新型选用特殊设计的出料阀,可以精确控制各种原料的加入量,避免了传统手工操作导致原料加入量不一致而导致的口味差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柜体内部框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输送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碎冰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碎冰模块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料模块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出料阀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出料阀阀芯示意图。

图中,1是柜体、2是碎冰模块、3是加料模块、4是容器、5是操作面板、6是输送模块、7是传感器、8是型材框架、9是背板、10是运动控制器件、11是输送电机、12是减速器、13是输送带、14是支撑梁、15是升降电机、16是升降齿轮副、17是丝杆螺母副、18是壳体、19是碎冰电机、20是转盘轴承、21是碎冰齿轮副的小齿轮、22是碎冰齿轮副的大齿轮、23是压冰盘、24是安装支架、25是料筒支架、26是料筒、27是出料阀、28是联轴器、29是传动机构、30是加料电机、31是球形壳体、32是阀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全自动冰粉料理设备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内依次碎冰模块2和加料模块3,所述碎冰模块2和加料模块3的下方均设置有容器4,所述容器4放置在输送模块6上,所述碎冰模块2和加料模块3的出口处均设置有传感器7,所述柜体1表面设置有操作面板5。柜体1用于将输送模块6、安装碎冰模块2、多个加料模块3、容器4、操作面板5和传感器7集成到一起。碎冰设备与多个加料设备沿输送设备输送方向排列,碎冰设备与多个加料设备的出口在输送设备上方,正对输送设备中心,与输送设备之间的距离应大于容器4总高。所述容器4放置在输送设备中心,随输送设备移动。碎冰设备和多个加料设备的出口处均对应一个传感器7,用于检测容器4位置。所述操作面板5,设计有多个人机交互按钮,用于实现对设备及各个模块的控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料理设备,可以实现传统冰粉制作过程的自动化,降低了操作者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一个人可以同时操作多台设备,便于实现冰粉的商业化运营。

实施例2

一种全自动冰粉料理设备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内依次碎冰模块2和加料模块3,所述碎冰模块2和加料模块3的下方均设置有容器4,所述容器4放置在输送模块6上,所述碎冰模块2和加料模块3的出口处均设置有传感器7,所述柜体1表面设置有操作面板5。柜体1用于将输送模块6、安装碎冰模块2、多个加料模块3、容器4、操作面板5和传感器7集成到一起。碎冰设备与多个加料设备沿输送设备输送方向排列,碎冰设备与多个加料设备的出口在输送设备上方,正对输送设备中心,与输送设备之间的距离应大于容器4总高。所述容器4放置在输送设备中心,随输送设备移动。碎冰设备和多个加料设备的出口处均对应一个传感器7,用于检测容器4位置。所述操作面板5,设计有多个人机交互按钮,用于实现对设备及各个模块的控制。

所述加料模块3为多个,每个加料模块3下方均设置有容器4。所述柜体1包括型材框架8,所述型材框架8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碎冰模块2和加料模块3的安装槽,型材框架8衫的安装槽,可以适应各个模块任意位置的安装,搭建方便。所述型材框架8内设置有背板9,所述背板9上可以安装有运动控制器件10,所述运动控制器件10包括用于实现各个模块控制的驱动器、运动控制器、电源、开关和输入输出模块。

所述输送模块6包括输送电机11、减速器12、输送带13和支撑梁14,所述支撑梁14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轴,所述输送电机11经过减速器12与一个转轴相连,所述支撑梁14上下表面敷设有输送带13。输送电机11经过减速器12将运动和动力传递给输送带13,驱动输送带13连续运动。

所述碎冰模块2包括安装支架24,安装支架24上设置有壳体18、升降电机15和碎冰电机19,所述壳体18内设置有压冰盘23,所述压冰盘23上表面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端设置有丝杆螺母副17,所述丝杆螺母副17的螺母与升降齿轮副16的大齿轮相连,所述升降齿轮副16的小齿轮则与升降电机15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升降齿轮副16与螺母通过轴承支承并固定在安装支架24上;升降电机15的输出轴带动升降齿轮副16的大齿轮与螺母旋转,从而带动丝杆螺母副17的丝杆沿轴向上升和下降。所述压冰盘23的下表面设置有齿,用于给冰块提供压力和摩擦力,避免冰块转动。壳体18用于放置冰块,并与安装支架24固联。所述壳体18下端与转盘轴承20的内圈固连,所述转盘轴承20的外圈与碎冰齿轮副的大齿轮22固连,所述碎冰齿轮副大齿轮朝壳体18内部的端面上设置有碎冰刃和孔,所述碎冰齿轮副的大齿轮22另一端面设计有出料孔;所述碎冰齿轮副的小齿轮21与碎冰电机19的输出轴相连,碎冰电机19通过碎冰齿轮副驱动碎冰齿轮副的大齿轮22旋转,同时丝杆螺母副17通过压冰盘23将冰块紧紧压住,碎冰齿轮副大齿轮的碎冰刃并可刮出碎冰,并将碎冰沿碎冰齿轮副大齿轮上的出料孔送出。

所述加料模块3包括料筒支架25,所述料筒支架25固定有料筒26,所述料筒26的底部的出口处连接有出料阀27,所述出料阀27的的阀芯32通过联轴器28与传动机构29的输出轴相连,所述传动机构29安装在料筒26架上,所述传动机构29的输入端与加料电机30相连。料筒26用于装原料,料筒26上部设计有法兰,便于安装到料筒支架25上,料筒26下部为锥形,便于出料。

所述出料阀27包括球形壳体31和阀芯32,所述球形壳体31内部为中空,所述球形壳体31上方通过螺纹与料筒26的出口相连,所述球形壳体31下端正对输送模块6上方,所述阀芯32的中心轴支撑在球形壳体31中心,阀芯32叶片安装在球形壳体31内部,球形壳体31内部空腔被阀芯32叶片分为四个部分。阀芯32每旋转90度。便可将定量的原料送到出口。

所述出料阀27壳体18直径可以根据原料需求量设计多种型号,使用时根据原料需求量将对应型号的出料阀27安装在料筒26出口上。

所述出料阀27为液体阀,所述液体阀的阀芯32通过联轴器28与传动机构29输出轴相连。所述加料模块3内部装的原料为液体时,则在料筒26出口部分安装液体阀。

每个加料模块3在操作面板5上设置有按钮,所述按钮与加料电机30信号相连。通过按钮可以实现根据需求选择各种原料的种类和需求量。

所述传感器7和与其对应的碎冰模块2或加料模块3的驱动机构信号相连。传感器7是接近开关,当容器4位置接近传感器7时,传感器7会发出信号,驱动对应的电机送料。传感器7为本领域相关人员均熟知的产品。

碎冰模块2和加料模块3,保证原料充足,然后将容器4放到输送设备上,碎冰模块2出口正下方,然后点击操作面板5,根据需求选择所需口味,再点击启动按钮,启动所选口味对应的程序。碎冰模块2接收到操作面板5发出的信号,驱动对应的升降电机15和碎冰电机19,进行碎冰,将碎冰加入到容器4中,然后输送模块6根据选择,将容器4移动到下一个加料模块3的出口正下方,传感器7检测到容器4位置到达后,加料电机30驱动出料阀27,加入需要的原料,然后输送模块6依次将容器4移动到下一个加料模块3的出口正下方,直到最后一个加料模块3完成加料,操作者将容器4从设备上取出。在原料充足的情况下,操作者可以连续往输送带13上放容器4,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料理设备,可以实现传统冰粉制作过程的自动化,降低了操作者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一个人可以同时操作多台设备,便于实现冰粉的商业化运营。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可以根据需求,将碎冰模块2和加料模块3按需求进行组合,提高了设备的灵活度,也可以运用到奶茶或其它类似产品的料理,拆装和维护方便。本实用新型提供操作面板5,配合运动控制器,可以根据用户不同需求进行定制选择,满足用户不同口味需求,且操作简单。运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操作者对食材的接触,进一步保证了冰粉的卫生。本实用新型柜体1选用型材框架8,搭建方便简单,可靠性高,设计和安装灵活度较大。本实用新型选用特殊设计的出料阀27,可以精确控制各种原料的加入量,避免了传统手工操作导致原料加入量不一致而导致的口味差异。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和2的基础上,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冰粉料理设备,包括柜体1、碎冰模块2、多个加料模块3、多个容器4、操作面板5、输送模块6、多个传感器7。碎冰模块2和多个加料模块3沿输送模块6的输送方向并排在柜体1内部,其出料口在输送模块6的上方、正对输送模块6的中心,与输送模块6之间的距离应大于容器4的高度,多个容器4放置在输送模块6的输送带上,沿输送模块6的传送带运动,依次经过碎冰模块2和多个加料模块3的出料口正下方。多个传感器7安装在柜体1内部背板上,每个碎冰模块2或加料模块3出料口位置布置一个传感器7,用于检测容器4的位置。操作者将原料按需求依次放入碎冰模块2和加料模块3,保证原料充足,然后将容器4放到输送模块6上,碎冰模块2出口正下方,然后点击操作面板5,根据需求选择所需口味,启动所选口味对应的程序。碎冰模块2接收到操作面板5发出的信号,且传感器7检测到容器4位置到达碎冰模块2正下方,程序驱动碎冰模块2,进行碎冰,将碎冰加入到容器4中,然后输送模块6根据程序,将容器4移动到下一个加料模块3的出口正下方,传感器7检测到容器4位置到达后,加料模块3根据程序,加入需要的原料到容器4中,然后输送模块6根据程序,依次将容器4移动到下一个加料模块3的出料口正下方,传感器7检测到容器4位置到达后,下一个加料模块3根据程序,加入需要的原料到容器4中,直到最后一个加料模块3完成加料,操作者将容器4从设备上取出,完成一碗冰粉制作,整个过程完全自动化。

如图2所示,柜体1主要由型材框架8、背板9和运动控制器件10组成。型材框架8选用铝型材,有较多安装槽,可以适应各个模块任意位置的安装,搭建方便。背板9安装在型材框架8上,用于安装运动控制器件10,运动控制器件10主要包括各个模块涉及的电机驱动器、运动控制器、电源、开关和输入输出模块,用于实现整个设备的运动控制。

如图3所示,输送模块6主要由输送电机11、减速器12、输送带13和支撑梁14组成。输送电机11经过减速器12将运动和动力传递给输送带13,驱动输送带13连续运动,支撑梁用于支撑容器4,安装输送电机11、减速器12、输送带13,并将输送模块6整体安装到柜体1内。

如图4和图5所示,碎冰模块2主要由升降电机15、升降齿轮副16、丝杆螺母副17、压冰盘23、壳体18、碎冰电机19、碎冰齿轮副小齿轮21、碎冰齿轮副大齿轮22、转盘轴承20、安装支架24组成。升降电机15安装在安装支架24上,升降齿轮副16小齿轮与升降电机15轴固联、升降齿轮副16大齿轮与丝杆螺母副17的螺母固联,升降齿轮副16与螺母通过轴承支承并固定在安装支架24上。升降电机15的输出轴带动升降齿轮副16的大齿轮与螺母旋转,带动丝杆螺母副17的丝杆沿轴向上升和下降。丝杆末端固接有压冰盘23,压冰盘23下端面有齿,用于给冰块提供压力和摩擦力,避免冰块转动。壳体18用于放置冰块,并与安装支架24固联。壳体18下端与转盘轴承20内圈固联,转盘轴承20外圈与碎冰齿轮副的大齿轮22固联,碎冰齿轮副大齿轮22朝壳体18内部的端面上有碎冰刃和孔,碎冰齿轮副大齿轮22另一端面设计有出料孔。碎冰齿轮副小齿轮21安装在碎冰电机19的输出轴上,碎冰电机19安装在安装支架24上。碎冰电机19通过碎冰齿轮副驱动碎冰齿轮副大齿轮22旋转,同时丝杆螺母副17通过压冰盘23将冰块紧紧压住,碎冰齿轮副大齿轮22的碎冰刃并可刮出碎冰,并将碎冰沿出料口送出。

如图6所示,加料模块3主要由料筒支架25、料筒26、出料阀27、联轴器28、传动机构29、加料电机30组成。料筒支架25用于支撑料筒26、传动机构29和加料电机30,并将加料模块3安装到柜体1上。料筒26用于装原料,料筒26上部设计有法兰,便于安装到料筒支架25上,料筒26下部为锥形,便于出料,料筒26出口部分连接有出料阀27,出料阀27的阀芯通过联轴器28与传动机构29的输出轴相连,传动机构29安装在料筒支架25上,其输入端与加料电机30相连。

如图7和图8所示,出料阀27主要由球形壳体31和阀芯32组成。球形壳体31内部为中空,其上方通过螺纹与料筒26出口相连,下端正对输送模块6上方。阀芯32的中心轴支承在球形壳体31中心,阀芯32叶片安装在球形壳体31内部,球形壳体31的内部空腔被阀芯32分为四个部分,阀芯32每旋转90度,便可将定量的原料送到出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己,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