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青鱼肌苷酸含量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51882发布日期:2018-09-29 00:1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青鱼肌苷酸含量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提高渔业产量,保障食物供给的重要途径,大宗淡水鱼产业的发展受到各主产国的重视。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大宗淡水鱼产业发展迅速,表现在产量显著增长,产值不断提高,并且在结构和模式上发生明显变化。在当前人口增长,消费升级,技术设备不断改进,环保要求更加强烈的背景下,产业化途径更加明显。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宗淡水鱼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贡献了世界上全部的青鱼产量。据数据显示,我国青鱼市场的整体供应量基本维持在1000~1450吨左右,目前还低于市场的需求量。

青鱼是我国传统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肉味鲜美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青鱼天然分布于我国东部、南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目前青鱼养殖已遍及我国大部分地区,尽管其产量不及草鱼、鲤鱼、鲫鱼等,但其养殖生产发展十分迅速。我国青鱼传统养殖区为江浙等地,但近些年来,两湖地区青鱼养殖产量已超过江浙地区,成为我国青鱼养殖主产区。

青鱼的个体较大,病害少,生长速度快,一般鱼种增重在7倍以上,其养殖经济效益远高于其他的常规品种,青鱼肉厚、多脂、味道鲜美,刺大而少,蛋白质含量高,富含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微量元素硒、碘等,具有抗衰老、抗癌的作用,鱼肉中的核酸可以延缓衰老,辅助疾病的治疗。

近几年,随着北方地区鱼类繁育技术日趋成熟和驯化养鱼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青鱼已逐渐成为重点推广的名优鱼类品种,池塘主养和套养面积在逐年增加。随着规模化养殖的不断推广,养殖密度不断提高,在高密度驯养条件下,青鱼开始出现暴发性疾病、口感较差等问题,影响了青鱼养殖的进一步发展。

青鱼是我国传统养殖优势品种。但随着现在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青鱼养殖中普遍存在不合理用药,饵料蛋白含量地而且氨基酸不平衡,同时养殖周期短,加之水质恶化,往往导致人工养殖的草鱼或鲤鱼产品肉质风味较差。表现在:人工养殖的产品与自然界野生青鱼或粗放式养殖的青鱼相比,色泽差,可食部分少,瘦肉率低,必须氨基酸比例,必须氨基酸指数,蛋白质指标等均低,而且脂肪含量高,肉质疏松,口感差,土腥味中,鲜味降低,产品风味不如自然界野生青鱼鲜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水产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升青鱼肌苷酸含量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能够促进青鱼的生长,提高青鱼的瘦肉率,显著降低青鱼的脂腹率和肌间脂肪,增加鱼体可食部分体重,改善青鱼的风味、体表色泽,提高青鱼的营业价值,增加青鱼的肌肉口感和致密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青鱼肌苷酸含量的生物制剂,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提升青鱼肌苷酸含量的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采用两级发酵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地衣芽孢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和啤酒酵母菌选育和生产制种;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地衣芽孢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和啤酒酵母菌进行第一级发酵,获得第一级发酵产品;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第一级发酵产品进行第二级发酵,第二级发酵产品放入沸腾干燥剂内进行干燥,将水分控制在12%以内,干燥得到的产物进行粉碎100目过筛,将得到的水分小于12%内的第二级发酵产品与葡萄糖、纤维素酶按比例混合,混合得到的复合产品再次100目过筛,得到粉末状的成品,密封保存。

为了优化上述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选育和生产制种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农业部菌种保存中心提供的地衣芽孢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和啤酒酵母菌通过培养基转代培养,选育生长速度快、菌落特征明显的菌种,在0-4℃温度下保存菌种;

第二步,将筛选出来的谷氨酸棒状杆菌和啤酒酵母菌分别转入装有营养琼脂培养基的茄子瓶中,在35-40℃温度下培养45-50小时,待茄子瓶表面菌苔布满,即可取出,然后放入2-6℃的冰箱中保存。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第一级发酵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地衣芽孢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和啤酒酵母菌按照比例分别接种于经过蒸汽灭菌的培养基中,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搅拌转速为200r/min—240r/min,培养温度为35-40℃,通气量1:0.6,发酵时间为22-26小时,得到复合菌扩大培养液;

第二步,将复合菌扩大培养液按照以下重量比例接种于培养基中:复合菌扩大培养液3-18%、培养基5-20%、水62-92%,搅拌混合均匀,搅拌转速为200r/min—240r/min,培养温度为35-40℃,通气量1:0.6,发酵时间为34-38小时;

第三步,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通过转速为2800r/min—3200/min的螺旋沉降离心机和转速为6800r/min—7200r/min的蝶式离心机进行分离,获得第一级发酵产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级发酵中的培养基选自豆粕粉、尿素、硫酸铵、麦麸、酵母粉、玉米浆、玉米粉,糖蜜、消泡剂,磷酸镁,硫酸镁,无菌水中的至少两种混合得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级发酵中的培养基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豆粕粉2-6%、尿素0-1%、硫酸铵0-1%、麦麸0-5%、酵母粉0-3%、玉米浆0-1.5%、玉米粉3-10%,糖蜜1-3%、消泡剂0-1%,磷酸镁0-1%、硫酸镁0-1%、无菌水85-94%。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第二级发酵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级发酵产品按1:4—6的重量比例加入到营养载体中,放入高速混合机内混合,混合均匀后在放置入密封的塑料大桶内,放入温度为35-40℃的发酵房内发酵5-9天,获得第二级发酵产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级发酵中的营养载体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米糠粉85-95%、蛋白粉5-1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第二级发酵产品与葡萄糖、纤维素酶按照以下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合:

第二级发酵产品72-100%

葡萄糖0-20%

纤维素酶0-8%。

本发明采用由多种筛选出的菌种与有机营养物质混合,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制成,培养基和营养载体作为营养物质,在部分被菌体利用后,通过菌体代谢生产的酶对培养基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分解,并在特定的条件下组合,可形成目的产物。

青鱼自身不具备分解纤维素的酶类,但饲料中适宜含量纤维素对于维持消化道正常功能是必需的。当饲料粗纤维含量过低(不含)或过高(24%)时,青鱼生长不佳,当饲料纤维素含量为8%时,青鱼具有最低的饲料系数和最高蛋白质效率。因此,建议青鱼饲料中纤维素含量以不高于8%为宜。本发明的生物制剂添加0-8%的纤维素酶,能够促进青鱼分解饲料中所含有的纤维素,避免饲料粗纤维含量过高时影响青鱼的生长。

研究发现,当饲料蛋白质含量30%~41%时,青鱼鱼种(48.32g)对饲料糖的适宜需要量为20%左右。青鱼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适宜含量为25%~35%。以葡萄糖、糊精为糖源,配制糖含量为20%、40%的半精制饲料饲喂青鱼鱼种,发现青鱼增重率并无显著差异,但葡萄糖组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血浆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糊精组,可见青鱼能耐受40%的日粮糖,一定量日粮糖尤其是葡萄糖有利于提高青鱼的抗氧化能力。本发明的生物制剂添加0-20%的葡萄糖,能够改善现有青鱼饲料中的日粮糖量不足,有助于提高青鱼的抗氧化能力。

本发明涉及的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进行人工养殖青鱼肉质改善的饲料添加剂,采用的所有菌种都是农业部658公告中允许添加的菌种,使用菌种的液体复合培养方法培养复合菌,同时在成品中额外添加了0-20%葡萄糖及0-8%的纤维素酶;本发明的生物制剂富含发酵产物以及各类抗氧化物,能够促进动物生长,通过加入纤维素酶、葡萄糖的作用,适当的改良了人工配料中的营养成分,同时因为发酵微生物的作为,能够显著的提高青鱼肌肉中的肌苷酸含量;本发明的生物制剂添加于鱼饲料中能够提高青鱼的瘦肉率,显著降低脂腹率和肌间脂肪,增加鱼体可食部分体重,改善风味,提高营业价值,改善青鱼体表色泽,增加肌肉口感和致密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提升青鱼肌苷酸含量的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采用的菌种均通过筛选优化而来,同时采用两级发酵工艺,它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菌种的选育和生产制种:

1)采用农业部菌种保存中心提供的地衣芽孢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通过营养琼脂培养基传代培养,啤酒酵母菌通过淀粉培养基传代培养,选育生长速度快,菌落特征明显的菌种,在2℃温度下保存菌种;

营养琼脂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5g,琼脂15-20g,水1000ml,ph7-7.2,121℃灭菌20min;

淀粉培养基:蛋白胨10g,nacl5g,牛肉膏5g,可溶性淀粉2g,蒸馏水1000ml,琼脂15-20g,121℃灭菌20min;

2)将谷氨酸棒状杆菌,啤酒酵母菌分别转接入装有营养琼脂培养基的茄子瓶中,在38℃培养45小时,待茄子瓶表面菌苔布满,放入4℃的冰箱中保存。

步骤二,第一级发酵:

1)将地衣芽孢杆菌30%谷氨酸棒状杆菌45%啤酒酵母菌25%分别接种于经过蒸汽灭菌的培养基中,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搅拌转速为200r/min,培养温度为37℃,通气量1:0.6,发酵时间为25小时,得到复合菌扩大培养液;

其中,上述培养基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豆粕粉2%、尿素0.5%、硫酸铵0.2%、麦麸1%、酵母粉1%、玉米浆1%、玉米粉3%,糖蜜2%、消泡剂0.5%,磷酸镁0.3%,硫酸镁0.2%,无菌水88.3%;

2)将复合菌剂扩大培养液接种于培养中,其重量比例为:复合菌扩大培养液10%,培养基10%,水80%,搅拌混合均匀,搅拌转速为200r/min,培养温度为35℃,通气量1:0.6,发酵时间为34小时;

3)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通过转速为23200/min的螺旋沉降离心机和转速为7200r/min的蝶式离心机进行分离。

步骤三,第二级发酵:

1)将离出物按1:4的比例加入到米糠粉90%和蛋白粉10%组成的营养载体中,放入高速混合机内混合,混合均匀后在放置入密封的塑料大桶内,放入温度为35℃的发酵房内发酵8天;

2)发酵结束后的产物,放入沸腾干燥剂内进行干燥,将水分控制在12%以内;

3)将干燥后的产物,进行粉碎100过筛;

4)将水分小于12%内的发酵产品,葡萄糖,纤维素酶,按以下重量比例进行混合:发酵产品80%、葡萄糖15%、纤维素酶5%;

5)将混合后的复合产品再次100过筛,即得到粉末状的产品,密封保存。

实施例2

本发明的提升青鱼肌苷酸含量的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采用的菌种均通过筛选优化而来,同时采用两级发酵工艺,它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菌种的选育和生产制种:

1)采用农业部菌种保存中心提供的地衣芽孢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通过营养琼脂培养基传代培养,啤酒酵母菌通过淀粉培养基传代培养,选育生长速度快,菌落特征明显的菌种,在44℃温度下保存菌种;

营养琼脂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5g,琼脂15-20g,水1000ml,ph7-7.2,121℃灭菌20min;

淀粉培养基:蛋白胨10g,nacl5g,牛肉膏5g,可溶性淀粉2g,蒸馏水1000ml,琼脂15-20g,121℃灭菌20min;

2)将谷氨酸棒状杆菌,啤酒酵母菌分别转接入装有营养琼脂培养基的茄子瓶中,在38℃培养45小时,待茄子瓶表面菌苔布满,放入4℃的冰箱中保存。

步骤二,第一级发酵:

1)将地衣芽孢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和啤酒酵母菌按照:地衣芽孢杆菌30%、谷氨酸棒状杆菌40%、啤酒酵母菌30%的重量比例分别接种于经过蒸汽灭菌的培养基中,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搅拌转速为200r/min,培养温度为35℃,通气量1:0.6,发酵时间为22小时,得到复合菌扩大培养液;

其中,上述培养基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豆粕粉5%、尿素0.7%、硫酸铵0.5%、麦麸0.2%、酵母粉1.4%、玉米浆0.6%、玉米粉3%,糖蜜1.2%、消泡剂0.3%,磷酸镁0.8%,硫酸镁0.3%,无菌水86%;

2)将复合菌扩大培养液接种于培养基中,其重量比例为:复合菌扩大培养液10%、培养基10%、水80%,搅拌混合均匀,搅拌转速为200r/min,培养温度为35℃,通气量1:0.6,发酵时间为34小时;

3)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通过转速为2800r/min的螺旋沉降离心机和转速为6800r/min的蝶式离心机进行分离。

步骤三,第二级发酵:

1)将离出物按1:6的重量比例加入到按照重量比例米糠粉93%和蛋白粉7%组成的营养载体中,放入高速混合机内混合,混合均匀后在放置入密封的塑料大桶内,放入温度为40℃的发酵房内发酵7天;

2)发酵结束后的产物,放入沸腾干燥剂内进行干燥,将水分控制在12%以内;

3)将干燥后的产物,进行粉碎100过筛;

4)将水分小于12%内的发酵产品、葡萄糖、纤维素酶,按以下重量比例进行混合:发酵产品820%、葡萄糖10%、纤维素酶8%;

5)将混合后的复合产品再次100过筛,即得到粉末状的产品,密封保存。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的生物制剂添加于鱼饲料中,能够提高青鱼的存活率和青鱼肌肉中的肌苷酸含量。以每亩放养体重约35克的青鱼鱼种1200尾的鱼塘作为实施对象,对照组喂食普通鱼饲料,实验组喂食添加了本发明的生物制剂的鱼饲料,30个月后清塘捕捞,统计亩产量、平均体重和青鱼肌肉中的肌苷酸含量,统计结果如下表1:

表1喂食不同鱼饲料的生产数据统计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的生物制剂添加于鱼饲料中,青鱼在存活率和肉质上均远远优于对照组。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