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珠果苦苣风味吐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9697发布日期:2018-07-24 19:49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烘焙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以龙珠果、苦苣为原料,加入具有保健功效的中药材,制得的一种龙珠果苦苣风味吐司。



背景技术:

龙珠果,又名龙吞珠、龙须果、风雨花、神仙果、番瓜子、山木鳖、大种毛葫芦、龙珠草、蒲葫芦、假苦瓜、香花果、天仙果、野仙桃、肉果,为西番莲科植物龙珠果的全株或果实。浆果卵圆形,直径2-3cm。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味甘、酸,性平,归肺经。具有清肺止咳、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小便混浊、痈疮肿毒、外伤性眼角膜炎、淋巴结炎。

苦苣,别名野苣、褊苣、东北苦菜、兔仔菜,为菊科植物苦苣的全草或根。分布于我国东北及南部各地。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味苦,性寒,归肝、肺经,用于黄疸、胃炎、痢疾、肺热咳嗽、肠痈、睾丸炎、疔疮、痈肿、黄水疮。

刺玫果,又名刺莓果、刺木果、山刺玫、野刺玫果,是蔷薇科植物山刺玫、光叶山刺玫的果实。山刺玫生于海拔430-2500m的山坡阳处或杂木林边、丘陵草地。光叶山刺玫生于山坡阳处。果球形或卵球形,直径1-1.5cm,红色。味酸、苦,性温,具有健脾消食、活血调经、敛肺止咳的功效,主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腹胀痛等。

茼蒿,别名同蒿、蓬蒿、同篙菜、蓬蒿菜、蒿菜、菊花菜、苘蒿菜,是菊科茼蒿属植物蒿子杆和南茼蒿的茎叶。味辛、甘,性凉,入心、脾、胃经。具有和脾胃、消痰饮、安心神的功效。主治脾胃不和、二便不通、咳嗽痰多、烦热不安。

冷饭果,又名糯米果、碎米团果、山五味子、老米酒,是忍冬科植物臭荚蒾的果实。核果红色,卵状椭圆形,长约7mm;核扁,背具2浅沟、腹具3浅沟。分布于云南、西藏。味涩,性平,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的功效。常用于头痛、咳嗽、肺炎、跌打损伤、荨麻疹、牙疳。

吐司,是用长方形带盖或不带盖的烤听制作的听型面包。吐司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少量维生素及钙、钾、镁、锌等矿物质,口味多样,易于消化、吸收,食用方便,在日常生活中颇受人们喜爱。以龙珠果、苦苣为主要原料,刺玫果、茼蒿、冷饭果为保健原料,生产出一种龙珠果苦苣风味吐司,目前还未见报道和产品上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以龙珠果、苦苣为原料,同时添加刺玫果、茼蒿、冷饭果,开发出一种龙珠果苦苣风味吐司。填补了国内使用这类原料制作吐司的一项空白。

一种龙珠果苦苣风味吐司,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龙珠果预处理:取新鲜成熟的龙珠果,清洗干净,沥干体表水,放入装有60-80目网筛的制浆机中打浆,制得龙珠果浆;

b.苦苣酶解泥的制作:取新鲜的苦苣,洗净,切碎,放入搅拌机中,加入苦苣重2-5倍的水、0.2-0.6%的纤维素酶、0.3-0.5%的半纤维素酶、0.3-0.6%的果胶酶,搅拌均匀,加热至38-42℃保持50-90分钟,后入打浆机打浆,制得苦苣酶解泥;

c.中药材预处理:按一定比例取中药材刺玫果、茼蒿、冷饭果,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0-15倍的牛奶,入锅中,煎煮50-60分钟,除去中药渣,制得中药浆;

d.面团的制作:取优质高筋面粉120-150重量份,入和面机中,加入奶粉5-8重量份、白砂糖15-25重量份、耐高糖酵母1.5-2重量份、盐1.3-1.6重量份、黄油蛋15-20重量份、鸡蛋液10-15重量份、龙珠果浆20-30重量份、苦苣酶解泥30-40重量份、中药浆5-10重量份、水适量,搅拌均匀,启动和面程序,至面团呈完全阶段;

e.发酵:将面团放入面包模具中,覆一层保鲜膜,放入烤箱中,温度控制在25-30℃,发酵至面团增大1-1.5倍,取出,常温下静置15-20分钟醒发;

f.松弛、二次发酵:将面团擀成牛舌形,卷起,静置松弛8-15分钟,反复进行2次,后入面包模具,覆上保鲜膜,放入烤箱中,温度控制在25-30℃,发酵至模具八分满;

g.烘烤:将发酵好的面团同模具放入烤箱中,烤箱温度控制在170-180℃,烘烤至面包呈金黄或浅棕色;

h.成型:将烘烤完成的龙珠果苦苣风味面包取出,冷却后入切片机中,切成厚薄一致的吐司片;

i.包装、贮藏:将成型的龙珠果苦苣风味吐司用食品级包装物进行包装,经检验合格,贮存于干燥、通风的库房中。

本发明步骤c中一定比例的中药材为以下原料重量比:刺玫果25-35%、茼蒿40-50%、冷饭果20-35%。

本发明步骤d中,面团的完全阶段,即面团可以拉出薄膜,捅破后破洞边缘光滑。

本发明步骤f中,发酵好的面团可在表面上刷一层鸡蛋液。

本发明的作用机理:

龙珠果,清肺止咳、解毒消肿;苦苣,清热解毒;刺玫果,健脾消食、活血调经、敛肺止咳;茼蒿,和脾胃、消痰饮、安心神;冷饭果,清热解毒、止咳。利用以上五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脾的健运,肝的升发,促进肺的肃降,固达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

本发明以龙珠果、苦苣为原料,同时添加刺玫果、茼蒿、冷饭果,制作出一种龙珠果苦苣风味吐司。其充分利用龙珠果、苦苣的营养价值,与中药相互配伍,协同增效,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制得的成品气味芳香,清甜可口,口感细腻,便于携带,且保健功能突出,长期食用可明显改善咳嗽痰多、肺热咳嗽人群的不适。其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较为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龙珠果苦苣风味吐司,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龙珠果预处理:取新鲜成熟的龙珠果,清洗干净,沥干体表水,放入装有80目网筛的制浆机中打浆,制得龙珠果浆;

b.苦苣酶解泥的制作:取新鲜的苦苣,洗净,切碎,放入搅拌机中,加入苦苣重3倍的水、0.5%的纤维素酶、0.3%的半纤维素酶、0.4%的果胶酶,搅拌均匀,加热至41℃保持70分钟,后入打浆机打浆,制得苦苣酶解泥;

c.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药材刺玫果27%、茼蒿48%、冷饭果25%,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1倍的牛奶,入锅中,煎煮50分钟,除去中药渣,制得中药浆;

d.面团的制作:取优质高筋面粉120kg,入和面机中,加入奶粉5kg、白砂糖15kg、耐高糖酵母1.5kg、盐1.3kg、黄油蛋15kg、鸡蛋液10kg、龙珠果浆20kg、苦苣酶解泥30kg、中药浆5kg、水适量,搅拌均匀,启动和面程序,至面团呈完全阶段;

e.发酵:将面团放入面包模具中,覆一层保鲜膜,放入烤箱中,温度控制在28℃,发酵至面团增大1.5倍,取出,常温下静置15分钟醒发;

f.松弛、二次发酵:将面团擀成牛舌形,卷起,静置松弛10分钟,反复进行2次,后入面包模具,覆上保鲜膜,放入烤箱中,温度控制在25℃,发酵至模具八分满;

g.烘烤:将发酵好的面团同模具放入烤箱中,烤箱温度控制在170℃,烘烤至面包呈金黄或浅棕色;

h.成型:将烘烤完成的龙珠果苦苣风味面包取出,冷却后入切片机中,切成厚薄一致的吐司片;

i.包装、贮藏:将成型的龙珠果苦苣风味吐司用食品级包装物进行包装,经检验合格,贮存于干燥、通风的库房中。

本发明实施例1经12位咳嗽痰多、肺热咳嗽的人群,连续食用10天,每日50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7人,有效率为58.33%;连续食用20天,每日50克以上,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8人,有效率为66.67%。

实施例2,一种龙珠果苦苣风味吐司,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龙珠果预处理:取新鲜成熟的龙珠果,清洗干净,沥干体表水,放入装有60目网筛的制浆机中打浆,制得龙珠果浆;

b.苦苣酶解泥的制作:取新鲜的苦苣,洗净,切碎,放入搅拌机中,加入苦苣重3倍的水、0.6%的纤维素酶、0.4%的半纤维素酶、0.5%的果胶酶,搅拌均匀,加热至42℃保持65分钟,后入打浆机打浆,制得苦苣酶解泥;

c.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药材刺玫果18%、茼蒿22%、冷饭果15%、金背枇杷果19%、鹿梨26%,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5倍的牛奶,入锅中,煎煮60分钟,除去中药渣,制得中药浆;

d.面团的制作:取优质高筋面粉135kg,入和面机中,加入奶粉6.5kg、白砂糖20kg、耐高糖酵母1.8kg、盐1.5kg、黄油蛋17kg、鸡蛋液12kg、龙珠果浆25kg、苦苣酶解泥35kg、中药浆7.5kg、水适量,搅拌均匀,启动和面程序,至面团呈完全阶段;

e.发酵:将面团放入面包模具中,覆一层保鲜膜,放入烤箱中,温度控制在25℃,发酵至面团增大1.5倍,取出,常温下静置20分钟醒发;

f.松弛、二次发酵:将面团擀成牛舌形,卷起,静置松弛15分钟,反复进行2次,后入面包模具,覆上保鲜膜,放入烤箱中,温度控制在30℃,发酵至模具八分满;

g.烘烤:将发酵好的面团同模具放入烤箱中,烤箱温度控制在180℃,烘烤至面包呈金黄或浅棕色;

h.成型:将烘烤完成的龙珠果苦苣风味面包取出,冷却后入切片机中,切成厚薄一致的吐司片;

i.包装、贮藏:将成型的龙珠果苦苣风味吐司用食品级包装物进行包装,经检验合格,贮存于干燥、通风的库房中。

金背枇杷果,为杜鹃花科植物陇蜀杜鹃的果实。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蒴果圆柱形,长1.2-1.5cm,具6个槽,花柱宿存。味苦,性平,具有镇咳祛痰、清肺和胃、降气消暑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呕吐、口渴。

鹿梨,又名檖、赤罗、罗、山梨、阳檖、鼠梨、赤萝、树梨、酸梨、野梨、糖梨、杜梨,是蔷薇科植物豆梨的果实。分布于华东、中南、湖北等地。果实类球形,直径约1cm。表面黑褐色,光滑,少有皱缩纹,先端微凹,周边不突起,基部有长2-4cm的果梗。质坚硬,果肉薄,褐色,横切面可见2-3室。气微,味酸、微甜,归大肠经。有健脾消食、涩肠止痢的功效,常用于饮食积滞、泻痢。

本发明实施例2的作用机理:

龙珠果,清肺止咳、解毒消肿;苦苣,清热解毒;刺玫果,健脾消食、活血调经、敛肺止咳;茼蒿,和脾胃、消痰饮、安心神;冷饭果,清热解毒、止咳;金背枇杷果,镇咳祛痰、清肺和胃、降气消暑;鹿梨,健脾消食、涩肠止痢。利用以上七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脾的健运,肝的升发,促进肺的肃降,固达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

本发明实施例2经23位咳嗽痰多、肺热咳嗽的人群,连续食用10天,每日50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15人,有效率为65.22%;连续食用20天,每日50克以上,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17人,有效率为73.91%。

实施例3,一种龙珠果苦苣风味吐司,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龙珠果预处理:取新鲜成熟的龙珠果,清洗干净,沥干体表水,放入装有60目网筛的制浆机中打浆,制得龙珠果浆;

b.苦苣酶解泥的制作:取新鲜的苦苣,洗净,切碎,放入搅拌机中,加入苦苣重3倍的水、0.6%的纤维素酶、0.4%的半纤维素酶、0.5%的果胶酶,搅拌均匀,加热至42℃保持65分钟,后入打浆机打浆,制得苦苣酶解泥;

c.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药材刺玫果14%、茼蒿23%、冷饭果16%、金背枇杷果12%、鹿梨17%、酒饼婆18%,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0倍的牛奶,入锅中,煎煮50分钟,除去中药渣,制得中药浆;

d.面团的制作:取优质高筋面粉150kg,入和面机中,加入奶粉8kg、白砂糖25kg、耐高糖酵母2kg、盐1.6kg、黄油蛋20kg、鸡蛋液15kg、龙珠果浆30kg、苦苣酶解泥40kg、中药浆10kg、水适量,搅拌均匀,启动和面程序,至面团呈完全阶段;

e.发酵:将面团放入面包模具中,覆一层保鲜膜,放入烤箱中,温度控制在25℃,发酵至面团增大1.5倍,取出,常温下静置15分钟醒发;

f.松弛、二次发酵:将面团擀成牛舌形,卷起,静置松弛15分钟,反复进行2次,后入面包模具,覆上保鲜膜,放入烤箱中,温度控制在30℃,发酵至模具八分满;

g.烘烤:将发酵好的面团同模具放入烤箱中,烤箱温度控制在170℃,烘烤至面包呈金黄或浅棕色;

h.成型:将烘烤完成的龙珠果苦苣风味面包取出,冷却后入切片机中,切成厚薄一致的吐司片;

i.包装、贮藏:将成型的龙珠果苦苣风味吐司用食品级包装物进行包装,经检验合格,贮存于干燥、通风的库房中。

金背枇杷果,为杜鹃花科植物陇蜀杜鹃的果实。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蒴果圆柱形,长1.2-1.5cm,具6个槽,花柱宿存。味苦,性平,具有镇咳祛痰、清肺和胃、降气消暑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呕吐、口渴。

鹿梨,又名檖、赤罗、罗、山梨、阳檖、鼠梨、赤萝、树梨、酸梨、野梨、糖梨、杜梨,是蔷薇科植物豆梨的果实。分布于华东、中南、湖北等地。果实类球形,直径约1cm。表面黑褐色,光滑,少有皱缩纹,先端微凹,周边不突起,基部有长2-4cm的果梗。质坚硬,果肉薄,褐色,横切面可见2-3室。气微,味酸、微甜,归大肠经。有健脾消食、涩肠止痢的功效,常用于饮食积滞、泻痢。

本发明实施例2的作用机理:

龙珠果,清肺止咳、解毒消肿;苦苣,清热解毒;刺玫果,健脾消食、活血调经、敛肺止咳;茼蒿,和脾胃、消痰饮、安心神;冷饭果,清热解毒、止咳;金背枇杷果,镇咳祛痰、清肺和胃、降气消暑;鹿梨,健脾消食、涩肠止痢。利用以上七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脾的健运,肝的升发,促进肺的肃降,固达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

本发明实施例2经23位咳嗽痰多、肺热咳嗽的人群,连续食用10天,每日50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15人,有效率为65.22%;连续食用20天,每日50克以上,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17人,有效率为73.91%。

酒饼婆,又名酒饼叶、油椎、蕉藤、酒饼子、牛刀树、牛菍子、牛头罗、酒饼木、牛奶果、石龙叶、土枇杷、山梗子、小十八风藤,为番荔枝科植物紫玉盘的根和叶。分布于广东、海南和广西。味辛、苦,性微温,归肝、胃经。具有祛风除湿、行气健胃、止痛、化痰止咳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痛、跌打损伤、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咳嗽痰多。

本发明实施例3的作用机理:

龙珠果,清肺止咳、解毒消肿;苦苣,清热解毒;刺玫果,健脾消食、活血调经、敛肺止咳;茼蒿,和脾胃、消痰饮、安心神;冷饭果,清热解毒、止咳;金背枇杷果,镇咳祛痰、清肺和胃、降气消暑;鹿梨,健脾消食、涩肠止痢;酒饼婆,祛风除湿、行气健胃、止痛、化痰止咳。利用以上八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脾的健运,肝的升发,促进肺的肃降,固达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

本发明实施例3经29位咳嗽痰多、肺热咳嗽的人群,连续食用10天,每日50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20人,有效率为68.97%;连续食用20天,每日50克以上,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22人,有效率为75.86%。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