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牦牛乳益生菌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02571发布日期:2018-11-02 21:33阅读:10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固体饮料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牦牛乳益生菌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的营养100%靠肠道吸收;人体中99%的毒素是从肠道进入人体的;人体中84%的病毒是从肠道进入人体的;人体的老化一半因素是大脑,一半因素是肠道;西方国家营养不良的人中84%是因肠道问题导致的。肠道健康异常表现: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口气不清、易生病、面色暗淡,长痘痘,情绪低落等表现都说明你的肠道出现了问题,这时千万不要不放在心上,此时的你可能已经病了。结构失调的肠道菌群可能是诱发慢性病的重要因素。亲,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症状呢?益生菌是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活的微生物,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益生菌在消化道、免疫和心血管系统等诸多健康方面发挥了作用。食品用益生菌是指“服用一定数量后,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活的微生物”。益生菌的有效性与活菌数量和菌种本身的性能密切相关。在我国益生菌又称微生态调节剂、益生素等。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益生菌菌粉功能单一,不利于人身健康。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牦牛乳益生菌粉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牦牛乳益生菌粉,所述牦牛乳益生菌粉每100克由低聚果糖45克、乳清粉20克、菊粉15克、牦牛奶粉10克、低聚半乳糖5克和菌粉5克组成。进一步,所述菌粉由乳双歧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热链球菌按照质量比1:1:1:1组成。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牦牛乳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所述牦牛乳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牦牛乳为主要原料,加上筛选培育出来的益生菌;步骤二,进行成熟的压片工艺生产成益生菌牦牛乳片,每片含量为50亿cfu的活性益生菌。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牦牛乳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所述牦牛乳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牦牛乳为主要原料,加上西藏筛选培育出来的当地益生菌;步骤二,以成熟的干混工艺生产成益生菌牦牛乳粉,每片含量为300亿cfu的活性益生菌。进一步,所述牦牛乳益生菌粉饭后食用,每日1次,每次1袋,用200毫升40℃以下温水冲服或直接口服;每日食用量不超过6g。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采用创新性研发思路,首次将牦牛奶粉结合西藏牦牛奶提炼出的4款益生菌种进行产业化产品。加入了乳双歧杆菌nmc、副干酪乳杆菌ylzb、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tgl、嗜热链球菌zf,丰富了菌粉的功能,更加有利于人身健康。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牦牛乳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牦牛乳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操作规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2940。分类命名: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delbrueckiisubsp.bulgaricus。保藏人谢小俐于2016年9月5日送至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并登记入册,由2016年9月5日起保藏三十年;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于2016年9月5日检测,结果为存活,建议的分类命名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牦牛乳益生菌粉每100克由低聚果糖45克、乳清粉20克、菊粉15克、牦牛奶粉10克、低聚半乳糖5克和菌粉5克组成。进一步,所述菌粉由乳双歧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热链球菌按照质量比1:1:1:1组成。进一步,所述益生菌包括:乳双歧杆菌nmc、副干酪乳杆菌ylzb、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tgl、嗜热链球菌zf。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物双歧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2944。分类命名: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animalis。保藏人谢小俐于2016年9月5日送至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并登记入册,由2016年9月5日起保藏三十年;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于2016年9月5日检测,结果为存活,建议的分类命名为动物双歧杆菌;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副干酪乳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2939。分类命名: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保藏人谢小俐于2016年9月5日送至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并登记入册,由2016年9月5日起保藏三十年;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于2016年9月5日检测,结果为存活,建议的分类命名为副干酪乳杆菌;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嗜热链球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2938。分类命名: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保藏人谢小俐于2016年9月5日送至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并登记入册,由2016年9月5日起保藏三十年;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于2016年9月5日检测,结果为存活,建议的分类命名为嗜热链球菌;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牦牛乳益生菌粉饭后食用,每日1次,每次1袋,用200毫升温水(40℃以下)冲服或直接口服。每日食用量不超过6g。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牦牛乳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以牦牛乳为主要原料,加上西藏筛选培育出来的当地益生菌;s102:进行成熟的压片工艺生产成益生菌牦牛乳片,每片含量为50亿cfu的活性益生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牦牛乳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以牦牛乳为主要原料,加上西藏筛选培育出来的当地益生菌,以成熟的干混工艺生产成益生菌牦牛乳粉,每片含量为300亿cfu的活性益生菌。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牦牛乳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具体的操作规程如下:1、菌粉,原辅料验收储存根据原料验收标准验收原辅料,辅料储存于阴凉干燥的原料库中,益生菌粉储存于-18℃以下冷库。2、菌粉,原辅料领料脱包凭生产任务单填写领料单到仓库里领取物料,并根据领料单的内容核对所需领用物料的品名、数量、规格、批号、代码等信息,符合后方可领用。将所领用物料送至物料缓冲间,脱去外包装材料,用75%乙醇溶液对内包装进行消毒处理,并于内包装上表示物料名称,批号及脱包时间。3、辅助烘干:依据原料水分活度按需处理(水分活度小于0.2)。3、配料混合1)混料前需复称物料重量,由粉剂灌装员现场核对,并签名2)严格按照配料工序进行配料操作:a、将混合好的原料,加入三维混料机,混合10分钟,混料结束。3)按规定及时填写生产记录。4)生产完毕,按岗位清洁规则清理作业现场。4、粉剂灌装1)灌装前复称物料重量。2)按规定及时填写生产记录。3)生产完毕,按岗位清洁规则清理作业现场。5、外包装、打码1)通过传递窗将内包完整的产品传递至外包装区,贴签,喷码,装箱。将装有产品的纸箱整齐码放在垫板上。等该批产品包装完成后,将产品拉到待检区域。2)按规定及时填写生产记录。3)生产完毕按岗位清洁规则清理作业现场。质量控制要点1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牦牛乳益生菌粉的营养成分如表1:表1营养成分表项目每10ognrv%能量1085千焦13%蛋白质5.3克9%脂肪3.3克6%碳水化合物23.6克8%膳食纤维58.9克236%钠98毫克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