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片生产加工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7455发布日期:2018-11-07 08:02阅读:9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香蕉片生产加工机器。

背景技术

香蕉片也称香蕉干,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零食品。传统的香蕉片制造方法包括切片、烘干、裹料或是糖浸、再包装等,其中除了切片有专门的切片机外,其他的都是人工处理,效率极低,同时由于缺乏香蕉片一体化加工设备,各个工艺步骤之间的衔接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原料的搬运,消耗了时间,影响了加工的速度。

此外,专利号为201711049413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香蕉切片机,其通过设置用于整齐放置香蕉的香蕉框和用于对香蕉切割的圆锯片,多个圆锯片等距设置,香蕉框向圆锯片移动时,香蕉被圆锯片锯切成多块香蕉片。该香蕉切片机存在以下缺点:首先,香蕉需要人工提前整齐排列在香蕉框内,无法自动排列整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其次,香蕉框只能一批一批的进行切割,生产断续,无法实现连续的切割生产,速度较慢;再次,圆锯片将香蕉切割成片后,容易粘附在圆锯片的侧壁上无法脱离,给生产带来麻烦。

因此,亟需设计另一种香蕉片生产加工机器,将切片、裹料和烘干整合成一体,同时改进切片机,提高切片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香蕉片生产加工机器,其中,包括:

壳体,其内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输送装置、切割单元、糖浸装置以及烘干箱;壳体可以包括内部的零部件,也可以阻断噪音。

输送装置包括入料仓和设置在入料仓下方的输送单元,所述入料仓为漏斗结构,所述入料仓的上端开口形成入料口,下端设置有一字型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宽度为8-13厘米;所述输送单元包括多个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呈直线并排设置以在上方形成输送面,所述出料口对准所述输送面,所述圆柱体由驱动机构驱动同向转动以使香蕉在输送面上往前输送,所述圆柱体的半径设置为16-39厘米,所述圆柱体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厘米。由于香蕉是滚圆的,利用圆柱体作为输送带,圆柱体转动时能够带动香蕉进行滚动,和圆柱体倾斜和竖直摆向的香蕉在滚动的作用下会形成与圆柱体平行的摆向,使得香蕉的排列一致整齐,进而被切割单元均匀切割形成香蕉片。输送装置的结构设计解决了传统香蕉切片机需要人工排列香蕉的问题,同时实现连续的香蕉排列,加快了生产的速度,提供了生产的效率。

切割单元设置在所述输送单元的一端,所述切割单元包括转轴和套设在转轴上的多个切割刀,所述转轴与所述圆柱体平行,且所述切割刀向外伸延至所述圆柱体的外周,所述转轴由电机驱动转动以使切割刀对圆柱体上的香蕉进行切割,所述切割刀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切割刀包括圆盘和沿圆盘外周设置的叶片,所述圆盘同心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叶片为三角形或是椭圆形,且所述叶片最宽处不超过8厘米,所述叶片的侧壁上分布有多个贯穿的孔洞,所述叶片的侧壁还分布有浅槽,所述线槽连接在所述孔洞之间。传统的圆形锯片切割香蕉时,香蕉片容易黏附在锯片上面很难取下,严重影响切割效率。如果香蕉片黏附后不取下,再进行切割时,下一片香蕉片就会和上一片香蕉片挤压在一起,越积越多后,香蕉片会被挤压变烂。而本发明的切割刀的结构中,叶片最宽不超过8厘米,这个宽度小于香蕉片的大小,这样香蕉片就无法稳定黏附在叶片上。而浅槽和孔洞的设计能够避免香蕉片在大气压作用下像吸盘一样吸附在叶片上,因此解决了香蕉片容易黏附吸附锯片的问题。

糖浸装置设置在所述切割单元的下方,所述糖浸装置包括并行设置的左滚筒和右滚筒以及分别设置在左滚筒和右滚筒下方的盘子;所述左滚筒和右滚筒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与所述切割刀之间的间距的宽度相等,所述左滚筒或是右滚筒位于所述切割单元的正下方以使切割掉落的香蕉片落在滚筒上,所述左滚筒和右滚筒由电动机驱动相向转动以使落在滚筒上的香蕉片进入到左右滚筒之间的间隙,所述盘子相向凹陷形成用于容纳糖水的凹腔,所述左滚筒和右滚筒的下端浸入所述凹腔内,所述左滚筒和右滚筒的表面包裹有纱布层,所述纱布层的厚度为2-5毫米,纱布层可以含蓄糖水,受到挤压时能够释放糖水,使得香蕉片的表面粘附更多的糖汁。传统的香蕉片浸糖都是直接泡在糖汁内,一方面容易浸泡过度,糖过量,过程不好控制;另一方面香蕉片薄,受力容易烂,浸入又捞出,容易破坏香蕉片。而本发明利用左右滚筒对香蕉片上糖,首先,左右滚筒浸入盘子后,滚筒的表面粘满糖汁,香蕉片掉落到滚筒的表面,黏附在滚筒上,黏附的一面得以粘上糖汁完成糖浸,随着滚筒的转动,香蕉片浸入到左右滚筒之间的间隙内,香蕉片的另一面被另一个滚筒碾压,使得香蕉片的另一面得以完成糖浸。这样的设计一方面使得糖浸更加利于控制,避免糖汁黏附过多;另一方面香蕉片进入间隙内被压平得到厚度均匀的香蕉片,使得香蕉片的厚度更加均匀,规格更加一致。

烘干箱设置在所述糖浸装置下方用于将掉落的香蕉片烘干。掉落的香蕉片装入托盘内,然后放入到烘干箱内烘干。

优选的是,所述的香蕉片生产加工机器中,所述切割刀之间的间距为1-5厘米。切割刀之间的间距就是生产的香蕉片的厚度,可以更加需要设计。

优选的是,所述的香蕉片生产加工机器中,所述圆盘的半径小于8厘米。减少香蕉片黏附在圆盘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香蕉片生产加工机器中,所述孔洞的直径0.3-0.5厘米,所述浅槽的深度1-5毫米。

优选的是,所述的香蕉片生产加工机器中,所述切割单元还包括刮料板,所述刮料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刮条,所述刮条分别伸入所述切割刀之间的间距中用于将香蕉片刮落。可以将顽固黏附在叶片上的香蕉片剥离。

优选的是,所述的香蕉片生产加工机器中,所述左滚筒与右滚筒之间的间隙设置为与香蕉片的厚度相等。

优选的是,所述的香蕉片生产加工机器中,所述糖浸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左滚筒和右滚筒间隙的下方的左板块和右板块,所述左板块一端与所述左滚筒相切,一端向下伸延,所述右板块一端与所述右滚筒相切,一端向下伸延。部分香蕉片粘在滚筒的表面比较紧,无法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掉落,这时需要左右板块将香蕉片铲落。

优选的是,所述的香蕉片生产加工机器中,所述烘干箱包括:箱体,其上下两端封闭,所箱体四个侧壁中的任意一侧敞开并配合有门页;所述箱体内部被网板分隔为多层空间;托盘,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多层空间内,所述托盘的底部设置为多孔结构;糖汁收集盘,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最下层空间内用于收集滴落的糖汁;以及循环热风干燥机,其与所述箱体内部连通。烘干箱的设计使得香蕉片烘干时掉落的糖汁或是香蕉汁掉落到糖汁收集盘中。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输送装置能够将香蕉整齐排列成横向排列,利于切割刀将香蕉切割成片,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力消耗。

本发明的切割单元中,切割刀进行特别的结构设计,能够减少香蕉片黏附在刀片上,避免香蕉片互相挤压而受到破坏。

本发明使用左右两个滚筒对香蕉片进行糖汁浸泡,滚筒能够将糖汁均匀涂抹在香蕉片的两面,避免香蕉片过量浸泡糖汁。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香蕉片生产加工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所述的切割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糖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刮料版与切割单元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2、3和4所示,一种香蕉片生产加工机器,其中,包括:

壳体,其内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输送装置、切割单元、糖浸装置以及烘干箱;壳体可以是长方体结构,上方开口便于放入香蕉,任一侧壁敞开便于观察内部情况。

输送装置包括入料仓2和设置在入料仓2下方的输送单元1,所述入料仓2为漏斗结构,入料仓2可以相对固定在架子上或是墙壁上或是地上,所述入料仓2的上端开口形成入料口,剥好皮的香蕉从入料口开始放入,下端设置有一字型的出料口,一字型出料口能使香蕉从出料口按顺序排列后排出,避免香蕉横七竖八,所述出料口的宽度为8-13厘米,宽度比香蕉的直径稍大便于香蕉通过;所述输送单元1包括多个圆柱体3,多个圆柱体3通过轴承设置在一条横杆上,所述圆柱体3一个个地并排平行设置形成输送带状,输送带的上平面即为用于输送香蕉的输送面,输送面可以是水平的也可以是倾斜的,所述出料口对准所述输送面,香蕉从出料口落到输送面上,所述圆柱体3由驱动机构驱动同向转动以使香蕉在输送面上往前输送,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链条或是传动带,传动链条连接驱动电机和圆柱体从而带动圆柱体3转动。所述圆柱体3的半径设置为16-39厘米,所述圆柱体3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厘米从而避免香蕉陷入到圆柱体之间。由于香蕉是滚圆的,利用圆柱体3作为输送带,圆柱体3转动时能够带动香蕉进行滚动,和圆柱体3倾斜和竖直摆向的香蕉在滚动的作用下会形成与圆柱体平行的摆向,使得香蕉的排列一致整齐,进而被切割单元均匀切割形成香蕉片。输送装置的结构设计解决了传统香蕉切片机需要人工排列香蕉的问题,同时实现连续的香蕉排列,加快了生产的速度,提供了生产的效率。

切割单元4设置在所述输送单元1的一端,最好与输送单元处于同一水平或是稍低于输送单元,香蕉运动到输送单元1的尽头时就可以被切割单元4切成香蕉片,所述切割单元4包括转轴和套设在转轴上的多个切割刀,每个切割刀都相对平行设置,而所述转轴又相对所述圆柱体3平行设置,且所述切割刀的长度设置为伸延至所述圆柱体3的外周以便能够切割刀圆柱体3上的香蕉,所述转轴由电机驱动转动以使切割刀对圆柱体上的香蕉进行切割,所述切割刀之间具有间距,间距的大小即为香蕉片的厚度,如图2所示,所述切割刀包括圆盘16和沿圆盘外周设置的叶片13,所述圆盘同心固定在所述转轴上,如图2中的两个图形所示,所述叶片13为三角形或是椭圆形,且所述叶片最宽处不超过8厘米以减少香蕉片与叶片的黏附面积,所述叶片的侧壁上分布有多个贯穿的孔洞14,所述叶片的侧壁还分布有浅槽15,所述线槽15连接在所述孔洞14之间,以使得叶片13的侧壁能够和外部大气连通,避免香蕉片像吸盘一样被大气压吸附在叶片13上。香蕉被切成香蕉片后就往下掉落。传统的圆形锯片切割香蕉时,香蕉片容易黏附在锯片上面很难取下,严重影响切割效率。如果香蕉片黏附后不取下,再进行切割时,下一片香蕉片就会和上一片香蕉片挤压在一起,越积越多后,香蕉片会被挤压变烂。而本发明的切割刀的结构中,叶片最宽不超过8厘米,这个宽度小于香蕉片的大小,这样香蕉片就无法稳定黏附在叶片上。而浅槽和孔洞的设计能够避免香蕉片在大气压作用下像吸盘一样吸附在叶片上,因此解决了香蕉片容易黏附吸附锯片的问题。

糖浸装置5设置在所述切割单元4的下方,所述糖浸装置包括并行设置的左滚筒6和右滚筒7以及分别设置在左滚筒6和右滚筒7下方的盘子,盘子为左盘子8和右盘子9;如图3所示,所述左滚筒6和右滚筒7之间具有间隙19,所述间隙19的宽度与所述切割刀之间的间距的宽度相等,所述左滚筒6或是右滚筒7位于所述切割单元4的正下方以使切割掉落的香蕉片落在左滚筒6或右滚筒7上,所述左滚筒6和右滚筒7分别于电机连接,并由电动机驱动相向转动,黏附在滚筒上的香蕉片随着滚筒的转动进入到左右滚筒之间的间隙19内,被左右滚筒夹持,使得滚筒表面的糖汁能够黏附在香蕉片上,所述盘子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容纳糖水的凹腔,所述左滚筒6和右滚筒7的下端浸入所述凹腔内,所述左滚筒和右滚筒的表面包裹有纱布层,所述纱布层的厚度为2-5毫米,纱布最好选用纯棉的纱布,干净卫生便宜,且便于更换,纱布层可以含蓄糖水,受到挤压时能够释放糖水,使得香蕉片的表面粘附更多的糖汁。传统的香蕉片浸糖都是直接泡在糖汁内,一方面容易浸泡过度,糖过量,过程不好控制;另一方面香蕉片薄,受力容易烂,浸入又捞出,容易破坏香蕉片。而本发明利用左右滚筒对香蕉片上糖,首先,左右滚筒浸入盘子后,滚筒的表面粘满糖汁,香蕉片掉落到滚筒的表面,黏附在滚筒上,黏附的一面得以粘上糖汁完成糖浸,随着滚筒的转动,香蕉片浸入到左右滚筒之间的间隙内,香蕉片的另一面被另一个滚筒碾压,使得香蕉片的另一面得以完成糖浸。这样的设计一方面使得糖浸更加利于控制,避免糖汁黏附过多;另一方面香蕉片进入间隙内被压平得到厚度均匀的香蕉片,使得香蕉片的厚度更加均匀,规格更加一致。

烘干箱10设置在所述糖浸装置5下方用于将掉落的香蕉片烘干。掉落的香蕉片装入托盘内,然后放入到烘干箱内烘干。

进一步,所述切割刀之间的间距为1-5厘米。切割刀之间的间距就是生产的香蕉片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设计。

进一步,所述圆盘的半径小于8厘米以减少香蕉片黏附在圆盘上。

进一步,所述孔洞14的直径0.3-0.5厘米,所述浅槽15的深度1-5毫米。

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切割单元4还包括刮料板17,所述刮料板17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刮条18,所述刮条18分别伸入所述切割刀之间的间距中用于将香蕉片刮落。刮料板17设置在输送单元的相对侧。

进一步,所述左滚筒6与右滚筒7之间的间隙19设置为与香蕉片的厚度相等。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糖浸装置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左滚筒6和右滚筒7的间隙19的下方的左板块和右板块20,所述左板块一端与所述左滚筒相切,一端向下伸延,所述右板块20一端与所述右滚筒相切,一端向下伸延。部分香蕉片粘在滚筒的表面比较紧,无法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掉落,这时需要左右板块将香蕉片铲落。

进一步,所述烘干箱包括:箱体,其上下两端封闭,所箱体四个侧壁中的任意一侧敞开并配合有门页,门页打开或关闭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被网板分隔为多层空间11;托盘,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多层空间11内,所述托盘的底部设置为多孔结构使得香蕉掉落的糖汁能够掉落;糖汁收集盘,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最下层空间内用于收集滴落的糖汁;以及循环热风干燥机,其与所述箱体内部连通。烘干箱的设计使得香蕉片烘干时掉落的糖汁或是香蕉汁掉落到糖汁收集盘中。循环热风干燥机为常规的干燥机,箱体上设置有入气口和出气口与干燥机连通形成回路。

本发明的实现过程如下:将剥完皮的香蕉放入到入料仓内,香蕉从出料口掉落到输送单元的输送面上,在电机驱动下圆柱体转动下,香蕉在输送面上往前输送至切割单元,切割单元被电机驱动转动将香蕉切割形成香蕉片,香蕉片往下掉落到左滚筒上,随着左右滚筒的相向转动,香蕉片进入到间隙内,被左右滚筒两面压平,糖汁也黏附在香蕉片上完成糖浸,糖浸完成的香蕉片掉落被托盘接收,把托盘放入到烘干箱内进行烘干即完成香蕉片加工。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