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延长薏苡仁储藏周期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18887发布日期:2018-12-19 05:35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延长薏苡仁储藏周期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薏苡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延长薏苡仁储藏周期的方法。

背景技术

薏苡仁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被称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生命健康之友”。薏苡仁中不仅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元素,还具有消食、利尿、化脓、润肤、镇痛、抗疲劳等多种功效。但是,薏米不易储藏,极易哈变产生难闻的气味,并且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哈变气味会呈明显的增加趋势,严重影响薏苡仁的品质。

研究显示,薏苡仁哈变主要原因是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储藏过程中缓慢氧化,产生小分子的醛类和酮类等物质。陈光静等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结合嗅闻法对三种不同的薏米的异味成分进行了检测,共检测出79种挥发性成分,新鲜薏米、弱异味薏米、强异味薏米中分别有47、43、51种,其中强异味薏米中有12中异味成分,分别为己醛、庚醛、2-庚烯醛、辛醛、反-2-辛烯醛、壬醛、反-2-壬烯醛、癸醛、2-癸烯醛、己酸、壬酮、6-十一酮。杨忠全等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对新鲜薏米和异味薏米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比较,发现新鲜薏米中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右旋萜二烯、苯、2-戊基呋喃、己醛、壬醛、正辛醛、2-庚酮、正戊醇、正己醇、1-辛烯-3-醇、芳樟醇,异味薏米中主要含有1-十五烯、己醛、壬醛、正辛醛、正辛醇、己酸、庚酸、辛酸和壬酸。杨凤仪等对薏米储藏过程中的陈华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薏米逐渐变黄,在储藏60天开始出现哈喇味,时间越长,劣变和哈变现象越严重;薏米在储藏过程中,水分含量基本不变,脂肪酸值、过氧化值和菌落总数呈上升趋势,这些都与薏米的哈变程度呈正相关,其中哈变越严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低。

薏米储藏过程中的变化主要是与醇类、脂类物质的氧化、分解、醛类、酸类物质的形成相关,也与脂类氧化降解密切相关。

目前有关食品哈喇味的抑制主要是从原料的储藏方面入手,只是在一定程度下减慢了油脂氧化变质的速度,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抑制哈喇味的产生。王沙沙等人研究了在薏苡仁的储藏过程中其异味产生的主要因素,其中对异味大小起主要影响的是抗氧化剂的添加量>贮藏温度>包装方式,并确定了控制异味的较优条件:4℃低温储藏,不透光真空包装,添加0.01%的混合抗氧化剂能使薏米保持6个月而不产生哈变气味。

随着薏苡仁的种植范围逐渐扩大,薏苡仁的产量也逐渐增加,但是薏苡仁又不方便长期贮存,因此,薏苡仁加工领域急需一种能有效抑制薏苡仁哈变、进而延长薏苡仁储藏周期的方法或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在尽量减少薏苡仁主要功效成分的损失的前提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食品级溶剂处理薏苡仁延长储藏周期的方法,用于有效延长薏苡仁的储藏周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延长薏苡仁储藏周期的方法,包括:

取待储藏的薏苡仁,加入食品级助剂,进行加热回流处理或浸泡处理;

待薏苡仁加热回流处理或浸泡处理结束后,过滤除去助剂,自然晾干或加热鼓风烘干至薏苡仁含水量≤11%,即得成品薏苡仁进行长期储藏。

优选的,所述食品级助剂包括乙醇、丁醇、6号轻汽油、丙二醇、丁烷、石油醚、异丙醇、乙醚、正己烷中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食品级助剂为乙醇,乙醇浓度为80~100%。

优选的,所述薏苡仁与乙醇的混合比例为1:0.6~0.8。

优选的,所述薏苡仁浸泡处理时间为20~30min,浸泡温度为常温,浸泡过程中每5min搅拌一次薏苡仁。

优选的,所述薏苡仁加热回流温度为70~80℃,加热回流时间为20~30min。

优选的,所述薏苡仁鼓风烘干温度为30~50℃。

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当选用不同的助剂进行浸泡和加热回流处理薏苡仁时,还需对烘干后的薏苡仁进行助剂残留量检测,控制助剂残留量在国家食品安全保护范围内。

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薏苡仁浸泡过程中,还可在浸泡处固定一个以上的超声波处理器,控制薏苡仁浸泡过程中受到频率35~50khz的超声波处理,有效增大薏苡仁的浸泡效果,增大加热回流处理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薏苡仁中添加食品级有机助剂,在加热回流或浸泡处理、干燥等处理工艺下,使得处理后的薏苡仁表面易氧化物质被除去,在储藏过程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率和氧化量大大较低,进而大大减少醛类物质的生成,抑制薏苡仁哈变现象的发生,进而有效延长薏苡仁的保质期;同时,薏苡仁中添加的食品级有机助剂均为易挥发的有机助剂,其在干燥过程中可基本挥发完全,使得处理后的薏苡仁中有机助剂残留量极低,满足国家食品安全要求;

2、本发明选用可食用的有机助剂处理薏苡仁,优选乙醇为主要调剂助剂,控制乙醇用量、乙醇处理方式、处理温度、处理时间等均适合薏苡仁的最佳提取效果,使薏苡仁在自然条件下能稳定存放,有效保证薏苡仁主要功效的成分损失较少,保证薏苡仁的食用价值基本不变;同时所选用的有机助剂回收率高,可循环利用,有效节约加工资源,降低处理成本;

3、本发明选用的有机助剂为食品级,其残留量极低,对人类身体健康无负面影响;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延长薏苡仁储藏周期的方法安全可靠,工艺简单,成本低,经济效益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浓度为100%的乙醇处理薏苡仁的方法进而抑制薏苡仁的哈变,延长薏苡仁的保质期,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一、取1kg薏苡仁放置于提取瓶中,按薏苡仁/g:乙醇/ml=1:0.6的比例加入浓度100%的乙醇600ml,于70℃的温度下回流处理20min;

步骤二、回流结束后趁热过滤薏苡仁,除去残留乙醇,取薏苡仁自然条件下晾干,再置于阳光下暴晒至薏苡仁含水量为11%,即得处理结束后薏苡仁,进行对比实验处理。

实施例2

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浓度为80%的乙醇处理薏苡仁的方法进而抑制薏苡仁的哈变,延长薏苡仁的保质期,具体过程如下:

骤一、取1kg薏苡仁放置于提取瓶中,按薏苡仁/g:乙醇/ml=1:0.8的比例加入浓度80%的乙醇800ml,于70℃的温度下回流处理30min;

步骤二、回流结束后趁热过滤薏苡仁,除去残留乙醇,取薏苡仁自然条件下晾干表层水分后,再于30℃的鼓风干燥机中烘至含水量为10%,即得处理结束后薏苡仁,进行对比实验处理。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浓度为95%的乙醇处理薏苡仁的方法进而抑制薏苡仁的哈变,延长薏苡仁的保质期,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一、取1kg薏苡仁放置于提取瓶中,按薏苡仁/g:乙醇/ml=1:0.6的比例加入浓度为95%的乙醇600ml,于常温下浸泡25min,每5min搅拌一次薏苡仁;

步骤二、浸泡结束后过滤薏苡仁,除去残留乙醇,取薏苡仁自然条件下晾干表层水分,再置于阳光下暴晒至薏苡仁含水量为9%,即得处理结束后薏苡仁,进行对比实验处理。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浓度为85%的乙醇处理薏苡仁的方法进而抑制薏苡仁的哈变,延长薏苡仁的保质期,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一、取1kg薏苡仁放置于提取瓶中,按薏苡仁/g:乙醇/ml=1:0.6的比例加入浓度为85%的乙醇600ml,常温下浸泡30min,每5min搅拌一次薏苡仁;

步骤二、回流结束后趁热过滤薏苡仁,除去残留乙醇,取薏苡仁自然条件下晾干表层水分,再于50℃的鼓风干燥机中烘至含水量为8%,即得处理结束后薏苡仁,进行对比实验处理。

对比实验组1

基于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本对比实验组还对各实施例处理后的薏苡仁分别作醇类含量、醛类含量、碳氢类含量、酮类含量、酯类含量、酸类含量的指标检测,计算各实施例处理后的薏苡仁的指标的平均值,并将此平均值与未仅处理的薏苡仁作比较,具体结果如图1至图6所示。

图1表示四项实施例处理后的薏苡仁的醇类含量的平均值与未处理薏苡仁的醇类含量的对比折线图;

图2表示四项实施例处理后的薏苡仁的醛类含量的平均值与未处理薏苡仁的醛类含量的对比折线图;

图3表示四项实施例处理后的薏苡仁的碳氢类含量的平均值与未处理薏苡仁的碳氢类含量的对比折线图;

图4表示四项实施例处理后的薏苡仁的酮类含量的平均值与未处理薏苡仁的酮类含量的对比折线图;

图5表示四项实施例处理后的薏苡仁的酯类含量的平均值与未处理薏苡仁的酯类含量的对比折线图;

图6表示四项实施例处理后的薏苡仁的酸类含量的平均值与未处理薏苡仁的酸类含量的对比折线图。

在本对比实验组中,所选取的待处理薏苡仁和未处理的薏苡仁均取至相同产地,均为当年产的新鲜薏苡仁,且薏苡仁品种相同,品质相当。

在本对比实验中,选取加速薏苡仁氧化的方式,加快处理与未处理的薏苡仁中挥发性成分的生成与挥发过程,具体实验方法如下:

样品处理:各称取实施例1至实施例4的薏仁米4.0g,再称取未处理的薏苡仁4.0g,分别粉碎至碎粒大小为0.5mm,分别置于100ml的空样品瓶中,加入10ml的水以加速挥发性成分的扩散;再向瓶内加入25μl的1mg/ml的苯乙醛标准品作为内标物,密封后置于60℃恒温水浴中平衡4min,将萃取头插入顶空瓶中吸附60min,然后在gc-ms进样口250℃解析5min。

gc条件如下:

1、进样方式:手动进样;

2、色谱柱:hp-5ms石英毛细管柱即30m×0.25mm,0.25μm,安捷伦;

3、升温程序:初始温度50℃,保持min,然后以3℃/min升温至180℃,保持5min,再以10℃/min升温至250℃,保持5min;

4、载气:高纯氦气,纯度99.999%;载气流速1.0ml/min;

5、进样口温度250℃;

6、进样模式:不分流进样。

ms条件如下:

1、离子源:ei源,电子能量70ev;接口温度为280℃;离子源温度为230℃;四极杆温度为150℃;发射电流为34.6a;

2、扫描方式:全扫描;质量扫描范围:35-350aum;溶剂延迟时间:3.0min;

3、数据处理:采用化合物峰面积/苯乙醛峰面积的值进行定量和比较。

根据对比实验组及其图标数据可知,未处理的薏苡仁在加速实验过程中醛类、酮类和酸类物质增加量较大,而这些物质正是导致薏苡仁产生异味的主要原因;而处理后的薏苡仁由于在处理的过程中,表皮易被氧化的物质倍除去,防止了薏苡仁内部不饱和脂肪酸类物质的氧化,在整个加速过程中醛类、酮类和酸类物质产生量较少或未产生,所以薏苡仁在加速30天后仍无异味产生。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有效抑制薏苡仁哈变现象的发生,进而提高薏苡仁的保质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