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蜜制乌龙茶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07228发布日期:2018-10-09 19:51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蜜制乌龙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乌龙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其经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制成,是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具有养颜、排毒、瘦身、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功效,因而深受人们喜爱。但乌龙茶易吸收异味、发生霉变,故其存放条件较为严格,往往要求低水分、低温密封存放。高水分存放滋生微生物发生霉变,而低水分存放则陈化缓慢,口感相对较为干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蜜制乌龙茶的加工方法,所得成品既具有茶的滋味,又具有蜂蜜的香甜,且滋味醇厚,保质期长,可常温存放4年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蜜制乌龙茶,其加工方法是先将新鲜采摘的乌龙茶茶叶于110℃-130℃烘干2-4h,以去除湿气和杂味;然后按重量比1:1-1:3拌入蜂蜜,静置30天,使蜂蜜充分渗透入茶叶,再于50℃-60℃再次烘干,至含水量为15-20%,最后将其于玻璃罐内密封存放一年以上。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本发明将乌龙茶与蜂蜜拌匀,一方面是通过蜂蜜的渗入,使所得茶叶既具有茶的滋味,又具有蜂蜜的香甜,其口感宜人,且更适合女性及爱茶但肠胃不好的人群饮用;另一方面,蜂蜜的使用提高了茶叶的含水量,在后期的储藏过程中有利于茶叶中所含成分快速陈化转化,使茶叶变得更醇厚、绵柔;此外,蜂蜜的加入还可抑制微生物的滋生,有利于保证成品的品质和卫生质量,延长其保质期,使其可常温存放4年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蜜制乌龙茶,其加工方法是先将新鲜采摘的乌龙茶茶叶于110℃烘干4h,以去除湿气和杂味;然后按重量比1:1拌入蜂蜜,静置30天,使蜂蜜充分渗透入茶叶,再于50℃再次烘干,至含水量为15%,最后将其于玻璃罐内密封存放一年以上。

实施例2

一种蜜制乌龙茶,其加工方法是先将新鲜采摘的乌龙茶茶叶于120℃烘干3h,以去除湿气和杂味;然后按重量比1:2拌入蜂蜜,静置30天,使蜂蜜充分渗透入茶叶,再于55℃再次烘干,至含水量为18%,最后将其于玻璃罐内密封存放一年以上。

实施例3

一种蜜制乌龙茶,其加工方法是先将新鲜采摘的乌龙茶茶叶于130℃烘干2h,以去除湿气和杂味;然后按重量比1:3拌入蜂蜜,静置30天,使蜂蜜充分渗透入茶叶,再于60℃再次烘干,至含水量为20%,最后将其于玻璃罐内密封存放一年以上。

表1为经蜜制处理的乌龙茶茶叶与未经蜜制处理的乌龙茶茶叶经1年存放后微生物数量及滋气味对比。

表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蜜制乌龙茶及其加工方法,其是将乌龙茶于110℃‑130℃烘干2‑4h,以去除湿气和杂味,然后按重量比1:1‑1:3拌入蜂蜜,静置30天,再于50℃‑60℃再次烘干,至含水量为15‑20%,最后于玻璃罐内密封存放。本发明将乌龙茶与蜂蜜结合,蜜制后的茶叶水分较高能更快陈化,又不会滋生微生物,不仅使所得成品既具有茶的滋味,又具有蜂蜜的香甜,而且口感更为醇厚,适合更多人饮用,且可有效延长成品的保质期,使其可常温存放4年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吴成建;苏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成建;苏峰
技术研发日:2018.07.27
技术公布日:2018.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