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碴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94679发布日期:2018-12-08 06:01阅读:31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玉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碴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碴是一种玉米经过加工出来的方便食用和保存的食品,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最新研究指出,玉米中含有一种抗癌因子——谷胱甘肽。国内外营养学家给予玉米很高的评价,认为:玉米中所含谷胱甘肽其有抗癌作用,它可与人体内多种致癌物质结合,能使这些物质失去致癌性;玉米中所含纤维素是一种不能为人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可降低人的肠道内致癌物质的浓度,并减少分泌毒素的腐质在肠道内的积累,从而减少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玉米中所含木质素,可使人体内的“巨噬细胞”的活力提高2-3倍,从而抑制癌瘤的发生;玉米中还含大量的矿物质镁,食物中的镁具有明显的防癌效果。但是目前市场上制作的玉米碴口感较差,营养损失严重,烹饪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碴的加工方法。

一种玉米碴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进入蜡熟期后3-5天的玉米采收,然后运送到加工车间,去壳、去须,选择无霉变、无虫蛀的玉米备用;

(2)将准备好的玉米送入脱粒机进行脱粒,并清洗,然后送入脱皮机脱皮,破碎后制成玉米碴;

(3)第一次蒸煮:脱皮后的玉米碴送入蒸柜蒸煮,然后喷冷水,晾干表面水分,最后冷风吹干;

(4)第二次蒸煮:第一次蒸煮好后进行第二次蒸煮,完全蒸熟后,再次冷风吹干;

(5)将二次蒸煮后的玉米碴送入烘干机进行烘干,然后定量包装。

进一步的,所述脱皮时是经过两次脱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次蒸煮时玉米的熟度为80%以上。

本发明玉米碴的加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制作出的玉米碴营养成分损失少,口感香甜,方便食用,经过两次脱皮,减少了玉米碴的粗粮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玉米碴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进入蜡熟期后3-5天的玉米采收,然后运送到加工车间,去壳、去须,选择无霉变、无虫蛀的玉米备用;

(2)将准备好的玉米送入脱粒机进行脱粒,并清洗,然后送入脱皮机脱皮,经过两次脱皮后,破碎后制成玉米碴;

(3)第一次蒸煮:脱皮后的玉米碴送入蒸柜蒸煮,玉米熟度为80%以上停止蒸煮,然后喷冷水,晾干表面水分,最后冷风吹干;

(4)第二次蒸煮:第一次蒸煮好后进行第二次蒸煮,完全蒸熟后,再次冷风吹干;

(5)将二次蒸煮后的玉米碴送入烘干机进行烘干,然后定量包装。

本发明所制得的玉米碴的使用方法为:方法一:用35℃-45℃的水浸泡后晾干表面水分,然后入甑蒸熟即可食用;方法二:将大米煮到七分到八分熟,然后控干水分,拌入淘洗干净的玉米碴中,入甑蒸熟即可食用。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碴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进入蜡熟期后3‑5天的玉米采收,然后运送到加工车间,去壳、去须,选择无霉变、无虫蛀的玉米备用;将准备好的玉米送入脱粒机进行脱粒,并清洗,然后送入脱皮机脱皮,破碎后制成玉米碴;第一次蒸煮:脱皮后的玉米碴送入蒸柜蒸煮,然后喷冷水,晾干表面水分,最后冷风吹干;第二次蒸煮:第一次蒸煮好后进行第二次蒸煮,完全蒸熟后,再次冷风吹干;将二次蒸煮后的玉米碴送入烘干机进行烘干,然后定量包装。本发明制作出的玉米碴营养成分损失少,口感香甜,方便食用,经过两次脱皮,减少了玉米碴的粗粮感。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朝学
技术研发日:2018.07.27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