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酒醒酒饮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92971发布日期:2018-12-25 19:30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解酒醒酒
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解酒醒酒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人类日常生活的交往活动中,饮酒是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由饮酒而引起的酒精中毒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酒精中毒俗称醉酒,是指患者一次饮大量酒精(乙醇)后发生的机体机能异常状态,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交中常见的一种无自治状态下的混合情绪,其诱发原因主要是酒中所含的杂醇油、乙醇、丙醇侵袭肝脏、肾脏等器官,导致众多不适,机体平衡失调,肝肾紊乱,肝经气血不畅所致。醉酒对神经系统和肝脏伤害最严重,医学上将其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种,前者可在短时间内给患者带来较大伤害,甚至可以直接或间接导致死亡。后者给患者带来的是累积性伤害,如酒精依赖、精神障碍、酒精性肝硬化及诱发某些癌症(口腔癌、舌癌、食管癌、肝癌)等。窒息酒精中毒昏迷者失去自我防护功能,如果处于仰卧位或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就可导致窒息缺氧死亡。诱发心脏病酒精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恶性心律失常,进而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诱发脑出血酒精可兴奋交感神经,造成血压急剧升高,进而导致脑出血发生。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酒精中毒引起的脑出血,占总死亡的1.3%。其他酒精可以诱发胰腺炎、低血糖昏迷、代谢紊乱等,这些都和患者死亡有关。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解酒醒酒的饮料及其它制品,大多以人工制备的化学物质或药物组合为主,且在服用过程中发现现有的解酒饮料及药物的解酒效果均不甚理想,有的甚至有明显的毒副作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解酒醒酒饮品,它由纯天然原料制备,解酒醒酒效果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提供该解酒醒酒饮品的制备方法是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解酒醒酒饮品,是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获得:树莓原汁77%~97%、蜂蜜3%~23%。进一步地,所述蜂蜜包括槐花蜜、枣花蜜、荆条蜜。进一步地,所述解酒醒酒饮品中各原料质量配比为:树莓原汁77%~97%、槐花蜜0%~7%、枣花蜜0%~7%、荆条蜜3%~9%。进一步地,所述解酒醒酒饮品中各原料质量配比为:树莓原汁85%,槐花蜜3%、枣花蜜3%、荆条蜜9%。一种上述解酒醒酒饮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树莓浆果从冷冻库中提取,在无菌条件下放入制备容器中融解;在低温-32℃至-14℃下从冷库取出后经紫外线消毒,然后运到无菌车间内自然解冻,从0℃至常温,用时24~48小时;将融解好的树莓浆果进行物理分离,得到混合果汁,在进行分级过滤,得到树莓原汁;将树莓原汁在无菌制备容器中高温消毒,然后快速冷却至室温,将室温下的树莓原汁在63℃~83℃进行二次消毒,快速冷却至41℃以下;将盛装成品的玻璃瓶进行高温消毒;将灭菌消毒过的蜂蜜按照上述比例与树莓原汁混合,灌装到消毒后的包装瓶中,得到成品。作为优选,将树莓原汁的高温消毒是将树莓原汁煮沸5至15秒。作为优选,所述树莓浆果的混合果汁分级过滤最后一步过200目筛。本发明是发明人经多年反复研究、试验,逐步改进而最终得到的一种效果较为理想的解酒醒酒的树莓饮品。为表明本发明树莓饮品对解酒醒酒的效果,发明人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试验及统计,有关临床资料如下:取400例病例,年龄26~64岁,平均45岁。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0例,每组一般资料如年龄、病程及治疗前各指标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急性酒精中毒的诊断方式如下:患者有饮酒史并有相关症状,同时呼出的气体有酒味,呼气及血液酒精检查结果显示有一定浓度的酒精。一般分三期:①兴奋期:面色潮红或苍白、欣快、多语、感情用事,可哭可笑。有酒就喝,争着、抢着,来者不拒。常寻衅闹事;②共济失调期:动作笨拙、步态蹒跚、丑态百出;③昏睡期:皮肤湿冷、心跳快、呕吐、躁动后转入昏睡、昏迷,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血乙醇浓度测定:中毒者大于0.2%,若大于0.4%为重度中毒,常并发急性肾衰竭。疗效确认采用试验患者的症状表现和血液酒精含量两种方式进行判定。本试验其中一组以本饮品(包含树莓原汁和蜂蜜)为治疗组进行试验,每人引用本饮品100ml,同时以现有的某解酒醒酒饮料为对照组,各100例,另外,为验证和探究治疗组中各成分的治疗贡献率,特意增设了两组试验,即分别将树莓原汁和蜂蜜进行单独使用,上述四种方案各选100例醉酒患者进行试验、统计及对比,具体数据如下:用量治愈有效治愈率有效率治疗组100ml94例99例94%99%树莓原汁85ml52例63例52%79%蜂蜜15ml9例14例9%14%对照组100ml23例35例23%35%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组结论:第一,本发明配方得到的治疗组饮品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4%、99%,而对照组药物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23%、35%,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远高于作为现有技术的常规解酒饮料的对照组药物。第二,第二组试验数据的树莓原汁的有效率和治愈率高于作为现有技术的常规解酒饮料的对照组药物,也高于现有技术中对树莓解酒效果的评价。其原因在于本发明中对树莓原汁的制备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区别。第三,本发明配方包含树莓原汁和蜂蜜,但其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第二组树莓原汁和第三组蜂蜜单独使用的有效率和治愈率,也明显高于第二组和第三组有效率之和及治愈率之和。尤其在临床实践中,治疗组的疗效从试验患者的症状表现和血液酒精含量的测定数据上是四组最好的。我们在临床统计实验过程中,采用了多时段,多用量的试验方法,即,对不同酒精摄入量的实验对象进行分组测试,解酒疗效观察期分为:酒后0.5h、1h,1.5h、2h、2.5h、3h、3.5h、4h、4.5h、5h、5.5h、6h、6.5h、7h、7.5h、8h、8.5h、9h、9.5h、10h、10.5h、11h、11.5h、12h、12.5h、13h、13.5h、14h、14.5h、15h、15.5h、16h。对各个时段的试验对象进行症状观察和血液酒精浓度测试。发现治疗组药物的解酒效应,在酒后0.5h内已经明显生效,在其后各个时段,解酒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第二组(树莓)、第三组(蜂蜜)治疗效果,在酒后12-16h时段,服用治疗组饮品的试验者醉酒症状完全消失的比率远高于第二组、第三组、对照组。另外,还设计了预防性解酒试验,在饮酒前10分钟内引用上述各自试验饮品,测定其对酒精的耐受量,统计发现,采用治疗组饮品实验对象对酒精的平均耐受量接近不服药原始酒精耐受量的两倍。目前已知解酒的一般机理如下:1、帮助身体产生所需要的生物酶来加快酒精在体内的代谢速度,缩短乙醛在体内的停留时间(乙醛是酒精代谢过程中的副产物,大多数饮酒产生的疾病都是有乙醛造成,它也是醉酒现象的根源),迅速地将酒精所产生的有害物质转化成无害物质。2、为身体提供大量的抗氧化营养素,这些抗氧化成分可以及时消除饮酒过程所产生的过量自由基,从而保护肝脏和大脑细胞免受自由基造成的氧化损伤。3、帮助肝脏迅速排除毒素,保护肝脏,避免由酒精引起的肝脏疾患。4、给身体提供特定的营养成分以减少饮酒过程中脱水和电解盐短缺现象。而本发明涉及的饮品中包含树莓和蜂蜜,树莓富含有机酸和花青素。有机酸与乙醇相互作用即转化为酯类物质,进而被排出体外,可大大降低血液中的乙醇含量。花青素是强抗氧化剂,可对冲肝脏在分解酒精时产生的大量氧自由基,分解过氧化氢,从而大大减轻了肝脏负担,起了保护肝脏的作用。有机酸中的水杨酸,有益于发汗解毒,使酒精通过汗液外排。树莓富含浓缩丹宁酸。该成份可在胃壁形成保护膜,并抑灭幽门杆菌。树莓还有利于胃炎、胃溃疡等胃病愈和,降低胃癌发生率。值得强调的是,树莓是抗氧化成分(以花青素和鞣花酸为主)最丰富的来源之一,花青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鞣花酸等抗癌、抗衰老成分。含有的黄酮、酚酸、鞣花酸等多酚物质对癌症、糖尿病、肥胖、心血管、黄斑变性、神经变性、炎症和氧化损伤的疾病有抑制作用。鞣花酸是没食子酸的二聚衍生物,是一种多酚二内酯,红树莓是天然鞣花酸含量最高的水果,其含量可大230mg/kg,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鞣花酸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鞣花酸对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都有清除作用,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大小比芝麻酚、橄榄叶萃取物和叶黄素等抗氧化物都高。因此,饮用树莓汁,确有降低醉酒风险的显著功效。本发明中另一个原料蜂蜜,可以润肺止咳,解毒、医疮、止痛,保护胃黏膜。补中益气,调和诸药,提高药性。作为蜂蜜中的具体蜜种,其中槐花蜜有舒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同时亦有清热补中、解毒润燥舒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解酒醒酒。枣花蜜可降低中枢神经兴奋性,改善睡眠,擅长补中益气,降低血压。荆条蜜可护胃,排表、发汗散热、散寒清目。适用于气血不足、伤风头痛、目赤、失眠者。上述蜜种功效总体近似,又各有所长,其配伍后取得很好的效果,而蜂蜜树莓配伍在现有技术中尚未见到,蜂蜜调节神经,改善睡眠,与树莓的去乙醇,保护肝脏分工配合,两者均可解毒、保护胃黏膜,蜂蜜散寒清目,还可提高树莓药性,加之采用新型的制备工艺,使得本发明的饮品疗效显著优于现有同类产品,树莓与蜂蜜的配伍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有益效果,饮酒者酒量倍增,醒酒快速,饮后不头痛、不口臭等奇效,引起强烈关注。而该显著疗效的机理,尚需要进一步分析探讨。另外,蜂蜜中还含有刺槐甙和挥发油,可抗菌、防腐。因此,本发明配伍消毒包装无需防腐剂,绿色健康,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描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1:取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树莓原汁77kg、槐花蜜7kg、枣花蜜7kg、荆条蜜9kg。将上述质量的树莓浆果从冷冻库中提取,在无菌条件下放入制备容器中融解;在低温-32℃至-14℃下从冷库取出后经紫外线消毒,然后运到无菌车间内自然解冻,从0℃至常温,用时24小时;将融解好的树莓浆果进行物理分离,得到混合果汁,在进行两级过滤至200目,得到树莓原汁;将树莓原汁在无菌制备容器中高温消毒,将树莓原汁煮沸5秒,然后快速冷却至室温,将室温下的树莓原汁在73℃进行二次消毒,快速冷却至41℃以下;将盛装成品的玻璃瓶进行高温消毒;将灭菌消毒过的蜂蜜按照上述比例与树莓原汁混合,灌装到消毒后的包装瓶中,得到成品。实施例2:树莓原汁85kg,槐花蜜3kg、枣花蜜3kg、荆条蜜9kg。将上述质量的树莓浆果从冷冻库中提取,在无菌条件下放入制备容器中融解;在低温-32℃至-14℃下从冷库取出后经紫外线消毒,然后运到无菌车间内自然解冻,从0℃至常温,用时32小时;将融解好的树莓浆果进行物理分离,得到混合果汁,在进行两级过滤至200目,得到树莓原汁;将树莓原汁在无菌制备容器中高温消毒,将树莓原汁煮沸15秒,然后快速冷却至室温,将室温下的树莓原汁在63℃进行二次消毒,快速冷却至41℃以下;将盛装成品的玻璃瓶进行高温消毒;将灭菌消毒过的蜂蜜按照上述比例与树莓原汁混合,灌装到消毒后的包装瓶中,得到成品。实施例3:树莓原汁97kg、荆条蜜3kg。将上述质量的树莓浆果从冷冻库中提取,在无菌条件下放入制备容器中融解;在低温-32℃至-14℃下从冷库取出后经紫外线消毒,然后运到无菌车间内自然解冻,从0℃至常温,用时48小时;将融解好的树莓浆果进行物理分离,得到混合果汁,在进行三级过滤至200目,得到树莓原汁;将树莓原汁在无菌制备容器中高温消毒,将树莓原汁煮沸10秒,然后快速冷却至室温,将室温下的树莓原汁在83℃进行二次消毒,快速冷却至41℃以下;将盛装成品的玻璃瓶进行高温消毒;将灭菌消毒过的蜂蜜按照上述比例与树莓原汁混合,灌装到消毒后的包装瓶中,得到成品。实施例4:树莓原汁82kg,槐花蜜4kg、枣花蜜6kg、荆条蜜8kg。将上述质量的树莓浆果从冷冻库中提取,在无菌条件下放入制备容器中融解;在低温-32℃至-14℃下从冷库取出后经紫外线消毒,然后运到无菌车间内自然解冻,从0℃至常温,用时32小时;将融解好的树莓浆果进行物理分离,得到混合果汁,在进行两级过滤至200目,得到树莓原汁;将树莓原汁在无菌制备容器中高温消毒,将树莓原汁煮沸15秒,然后快速冷却至室温,将室温下的树莓原汁在70℃进行二次消毒,快速冷却至41℃以下:将盛装成品的玻璃瓶进行高温消毒;将灭菌消毒过的蜂蜜按照上述比例与树莓原汁混合,灌装到消毒后的包装瓶中,得到成品。以上仅以部分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内做出的任何修改、改进及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