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香型沉香颗粒茶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77739发布日期:2019-02-01 18:51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香型沉香颗粒茶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花香型沉香颗粒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沉香茶叶主要是分为两种,一种是沉香碎块放到水中煮成茶,直接冲泡来饮用;另外一种是取沉香的树叶按照茶叶加工的方法制成茶叶,然后再喝。沉香叶茶具有很好的保健身体的作用,其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有一定的调养和保健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具有通便排毒、助睡眠、清人神、益气益精的作用。关于沉香茶的制备方法,以下文献作过披露:cn101095438a沉香茶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技术步骤:(1)成熟沉香老叶的制作:采摘绿色的1~2年生的沉香成熟老叶,用干净的清水洗去叶表面的灰尘,将洗干净的成熟鲜沉香叶摊平晾干、晾青,由于沉香叶是鲜叶刚洗过水分较多、青臭味较重,摊平的厚度大约8~15厘米,摊凉时间1~3天;即可挥发部分水分及鲜叶的青臭味,使沉香叶变柔软;再把成熟的沉香老叶放到杀青机里用150℃的温度,进行在15分钟的杀青;杀青后的成熟沉香叶还有很多水分与青臭味,把沉香叶放在有防尘设备的晒场里进行晒青,时间根据天气而定,一般为4~8天,待沉香叶含水分在8%左右即可。把晒青后的成熟沉香老叶放到切片机器里切成长宽为6*3mm的片状。(2)嫩沉香叶的制作:采摘嫩绿色的5~10天生的嫩沉香叶;由于嫩沉香叶的水分与青臭叶重,摊平晾青,摊平的厚度大约为8~18厘米,摊凉时间15~24小时,即可挥发部分水分与青臭味,再把晾青后的沉香叶放进温度为150℃的杀青机里进行杀青处理,杀青的投料速度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掌握,杀青时间要根据沉香嫩叶的具体情况面定,若是嫩叶的水分及青臭味较重,可适当的增加杀青时间,大概为7~10分钟左右,一般至杀青叶有刺手感、柔软、有粘性即可;杀青后的嫩叶还有部份水分与青臭味,把嫩沉香叶放在有防范设备的晒场里摊平晒青,摊平厚度为10~20厘米,时间一般为3~5天,每天翻动4~6次。晒到嫩沉香叶的含水分量在8%为佳。把晒青后的成熟沉香叶放到切片机器里切成长宽为6×3mm的片状。当把成熟叶与嫩叶切片后,分别以成熟叶80%;嫩叶20%的比例进行混合,混合后放到高温的锅里翻炒,其目的是增加沉香茶的香味及杀死沉香叶外表面可能带有的细菌。锅的温度为180℃,翻炒时间为12分钟。加香后就可放到袋泡茶包装机里进行包装。以上文献的方法均未能解决沉香叶制成的产品味道极苦的问题,而且未能做出沉香叶发酵所能产生的浓郁花香。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浓郁的兰花香、滋味甜醇,口感品质俱佳的花香型沉香颗粒茶的加工方法。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沉香茶产品普遍存在色泽不绿、香气不明显或没香气、滋味苦且不甜等特点,进而在沉香茶的加工技术上创新。运用此技术能保持沉香叶原有的色泽(翠绿),产生浓郁的兰花香,滋味甜醇(不苦),大幅改善口感,提高品质。本发明最大的改进之一在于,做青时采用五次做青法,并且根据每次做青时茶的特点,创造性的发明了做青的工艺,最终除去沉香原叶中的青草味,进而发酵产生浓郁花香。本发明最大的改进之二在于,做形的过程中,采用了多次(三十三次)做形,其目的在于制作出颗粒紧结、圆润的外形;如此改进之后的沉香茶具有颗粒外形紧结、圆润,香气花香浓郁,滋味醇和带甜,且不苦等特点,解决了
背景技术
中现有方法制备沉香茶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1)鲜叶的标准以沉香树的成熟老叶(单片叶)为原料,鲜叶最好在天气晴朗的条件下采摘,避免雨水叶、露水叶和中午强光下采摘,一般采摘时间为上午9:30至11:30;下午2:30至5:00,采摘标准为单片成熟叶,茶青的完整与否,与茶叶的品质密切相关,采摘过程不能损伤叶片;(2)晒青晒青时将鲜叶均匀摊放在晒青布上,厚度不超过2厘米,一般为1-2厘米,晒青时间根据光照强度不同,一般为30分钟左右,可以设定在25-35分钟,晒青适度以叶质变软,叶色转暗,挥发出青草气,失水约7-8.5%为适度,优选的失水约为8%左右;(3)晾青茶青晒青结束,将晒青叶摊放在竹筛上,置于晾青房晾青,此时茶青摊放厚度约3~5厘米,晾青房相对湿度约65-75%,温度20~24℃;(4)做青/摇青分五次做青,使用摇笼做青,第一次时间约4-6分钟,然后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不超过3厘米,一般为2-3厘米,在晾青房内晾青约1.5-2.2小时,至鲜叶还阴后进行第二次做青;第二次做青时间为8-12分钟,优选为10分钟,做青结束后将鲜叶在竹筛上晾青1.5-2.2小时,优选的为2小时;第三次做青时间为18-22分钟,优选为20分钟,做青结束后将鲜叶在竹筛上晾青1.5-2.2小时;第四次做青时间为38-42分钟,优选的为40分钟,做青结束后将鲜叶在竹筛上晾青1.5-2.2小时,优选的为2小时;第五次做青时间为大约为58-62分钟,做青结束后将鲜叶在竹筛上晾青,做青适度标准为叶片返活,花香显著;一般是做青结束后将鲜叶在竹筛上晾青0.5-4小时;(5)杀青用液化气式滚筒杀青机杀青,杀青温度150-170℃,优选的为160℃,杀青4-9分钟,优选的为7分钟。杀青结束后趁热进行做形工艺;(6)做形将杀青后的沉香叶投入全自动茶叶成形机械,投叶量大约70-85斤,设置定形时间为1.8-2.2分钟,优选的为2分钟,压力为980-1020,优选的为1000mpa,第一次做形结束后,将沉香叶投入加热松包筛末机中松包,松包时间为2分钟;松包后投入成形机械进行第二次做形,第二次做形结束后投入松包机;松包结束后进行第三次做形,第三次做形结束后将沉香叶投入松包机,此时需要辅助加热,加热时间为5分钟,目的是吹干沉香叶表面的叶汁,便于下一步的做形。整个过程为“做形——松包——做形——松包——做形——加热松包”。第四到第六次做形调整参数后重复上述工序,设置定形时间为3分钟,压力为1200mpa;第七到第九次做形调整参数后重复上述工序,设置定形时间为4分钟,压力为1400mpa。第九次做形松包结束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并包,将原来的2个包合并成1个包。第十到第二十四次做形调整参数后重复上述工序,设置定形时间为5分钟,压力为1600mpa。第二十五到第三十三次做形调整参数后重复上述工序,设置定形时间为5~7分钟,压力为1600~1900mpa。当松包后的沉香茶颗粒圆紧,完成做形工艺,转入干燥工序。(7)干燥干燥分初烘与焙火。(7)干燥:干燥包括初烘与焙火;初烘温度120-130℃、时间0.8-1.2小时,焙火100-110℃、时间1.5-2.5小时;(8)拣剔干燥摊凉后人工拣去不成形的老片和梗。(9)复火、装箱把经过拣剔后的茶,经100℃复火1小时,摊凉后装箱入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所获得的沉香型颗粒茶,其具有浓郁的兰花香、滋味甜醇,口感品质俱佳。附图说明图1为制茶过程中的图片;图2为沉香茶成品外观图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实施例1(1)鲜叶的标准以沉香树的成熟老叶(单片叶)为原料,鲜叶最好在天气晴朗的条件下采摘,避免雨水叶、露水叶和中午强光下采摘,采摘天气晴朗的上午9:30至11:30之间的单片成熟叶,茶青的完整与否,与茶叶的品质密切相关,采摘过程不能损伤叶片;(2)晒青晒青时将鲜叶均匀摊放在晒青布或竹席上,厚度不超过2厘米,一般为1-2厘米,晒青时间根据光照强度不同,设定为30分钟左右,晒青适度以叶质变软,叶色转暗,挥发出青草气,失水约8%时晒青结束;(3)晾青茶青晒青结束,将晒青叶摊放在竹筛上,置于晾青房晾青,此时茶青摊放厚度约4厘米左右,晾青房相对湿度约70%,温度约24℃;(4)做青/摇青分五次做青,使用摇笼做青,第一次时间约5分钟,然后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约为2.5厘米,在晾青房内晾青约2小时,至鲜叶还阴后进行第二次做青;第二次做青时间为10分钟,做青结束后将鲜叶在竹筛上晾青2小时左右;第三次做青时间为20分钟,做青结束后将鲜叶在竹筛上晾青2小时左右;第四次做青时间为40分钟,做青结束后将鲜叶在竹筛上晾青2小时左右;第五次做青时间为大约为60分钟,做青结束后将鲜叶在竹筛上晾青,做青结束后将鲜叶在竹筛上晾青2小时左右,至做青适度标准为叶片返活,花香显著为止;(5)杀青用液化气式滚筒杀青机杀青,杀青温度160℃,杀青7分钟,杀青结束后趁热进行做形工艺;(6)做形将杀青后的沉香叶投入全自动茶叶成形机械,投叶量大约80斤,设置定形时间为2分钟,压力为1000mpa,第一次做形结束后,将沉香叶投入加热松包筛末机中松包,松包时间为2分钟;松包后投入成形机械进行第二次做形,第二次做形结束后投入松包机;松包结束后进行第三次做形,第三次做形结束后将沉香叶投入松包机,此时需要辅助加热,加热时间为5分钟,加热的温度为85℃左右;目的是吹干沉香叶表面的叶汁,便于下一步的做形。整个过程为“做形——松包——做形——松包——做形——加热松包”。第四到第六次做形调整参数后重复上述工序,设置定形时间为3分钟,压力为1200mpa;第七到第九次做形调整参数后重复上述工序,设置定形时间为4分钟,压力为1400mpa。第九次做形松包结束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并包,将原来的2个包合并成1个包。第十到第二十四次做形调整参数后重复上述工序,设置定形时间为5分钟,压力为1600mpa。第二十五到第三十三次做形调整参数后重复上述工序,设置定形时间为6分钟,压力为1800mpa左右。当松包后的沉香茶颗粒圆紧,完成做形工艺,转入干燥工序。做形使用机械不是传统的包揉机械和解块机械,而是使用全自动茶叶成形机械(液压机)和热风解块机(热风打散机)。较传统做形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7)干燥干燥分初烘与焙火。初烘温度125℃、时间1小时,焙火105℃、时间2小时。(8)拣剔干燥摊凉后人工拣去不成形的老片和梗。(9)复火、装箱把经过拣剔后的茶,经100℃复火1小时,摊凉后装箱入库。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采摘下午下午2:30至5:00的单片成熟叶为原料,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实施例3(1)鲜叶的标准以沉香树的成熟老叶(单片叶)为原料,鲜沉香树叶采摘自天气晴朗的条件下,避免雨水叶、露水叶和中午强光下采摘,采摘时间为上午9:30至11:30;以及下午2:30至5:00,采摘标准为单片成熟叶,茶青的完整与否,与茶叶的品质密切相关,采摘过程不能损伤叶片;(2)晒青晒青时将鲜叶均匀摊放在晒青布上,厚度约为2厘米,晒青时间为30分钟左右,晒青适度以叶质变软,叶色转暗,挥发出青草气,失水约8%时停止晒青;(3)晾青茶青晒青结束,将晒青叶摊放在竹筛上,置于晾青房晾青,此时茶青摊放厚度约3厘米左右,晾青房相对湿度约65%左右,温度约20℃;(4)做青/摇青分五次做青,使用摇笼做青,第一次时间约5分钟,然后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不超过3厘米,一般为2.5厘米,在晾青房内晾青约2小时,至鲜叶还阴后进行第二次做青;第二次做青时间为9分钟左右,做青结束后将鲜叶在竹筛上晾青1.8小时;第三次做青时间为9分钟,做青结束后将鲜叶在竹筛上晾青2.1小时;第四次做青时间为40分钟,做青结束后将鲜叶在竹筛上晾青1.8小时;第五次做青时间为大约为60分钟,做青结束后将鲜叶在竹筛上晾青,做青适度标准为叶片返活,花香显著;一般是做青结束后将鲜叶在竹筛上晾青2小时左右;(5)杀青用液化气式滚筒杀青机杀青,杀青温度160℃,杀青6分钟左右,杀青结束后趁热进行做形工艺;(6)做形将杀青后的沉香叶投入全自动茶叶成形机械,投叶量大约80斤,设置定形时间为2分钟,压力为1000mpa,第一次做形结束后,将沉香叶投入加热松包筛末机中松包,松包时间为2分钟;松包后投入成形机械进行第二次做形,第二次做形结束后投入松包机;松包结束后进行第三次做形,第三次做形结束后将沉香叶投入松包机,此时需要辅助加热,加热时间为5分钟,目的是吹干沉香叶表面的叶汁,便于下一步的做形。整个过程为“做形——松包——做形——松包——做形——加热松包”。第四到第六次做形调整参数后重复上述工序,设置定形时间为3分钟,压力为1200mpa;第七到第九次做形调整参数后重复上述工序,设置定形时间为4分钟,压力为1400mpa。第九次做形松包结束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并包,将原来的2个包合并成1个包。第十到第二十四次做形调整参数后重复上述工序,设置定形时间为5分钟,压力为1600mpa。第二十五到第三十三次做形调整参数后重复上述工序,设置定形时间为6分钟,压力为1800mpa左右。当松包后的沉香茶颗粒圆紧,完成做形工艺,转入干燥工序。(7)干燥干燥分初烘与焙火。(7)干燥:干燥包括初烘与焙火;初烘温度125℃、时间1小时,焙火05℃、时间2小时;(8)拣剔干燥摊凉后人工拣去不成形的老片和梗。(9)复火、装箱把经过拣剔后的茶,经100℃复火1小时,摊凉后装箱入库。对比例1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1中的做青次数仅为一次;其余工艺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4)做青/摇青使用摇笼做青,做青时间约5分钟,然后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约为2.5厘米,在晾青房内晾青约2小时;对比例2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2中的做青次数仅为两次;其余工艺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4)做青/摇青分两次做青,使用摇笼做青,第一次时间约5分钟,然后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约为2.5厘米,在晾青房内晾青约2小时,至鲜叶还阴后进行第二次做青;第二次做青时间为10分钟,做青结束后将鲜叶在竹筛上晾青2小时左右。对比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再增加两次做青步骤,具体如下:第六次做青时间为80分钟,做青结束后将鲜叶在竹筛上晾青2小时左右;第七次做青时间为100分钟,做青结束后将鲜叶在竹筛上晾青2小时左右;做青完成。其余的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4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4中的做形次数仅为九次;其余工艺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6)做形将杀青后的沉香叶投入全自动茶叶成形机械,投叶量大约80斤,设置定形时间为2分钟,压力为1000mpa,第一次做形结束后,将沉香叶投入加热松包筛末机中松包,松包时间为2分钟;松包后投入成形机械进行第二次做形,第二次做形结束后投入松包机;松包结束后进行第三次做形,第三次做形结束后将沉香叶投入松包机,此时需要辅助加热,加热时间为5分钟,加热的温度为85℃左右;目的是吹干沉香叶表面的叶汁,便于下一步的做形。整个过程为“做形——松包——做形——松包——做形——加热松包”。第四到第六次做形调整参数后重复上述工序,设置定形时间为3分钟,压力为1200mpa;第七到第九次做形调整参数后重复上述工序,设置定形时间为4分钟,压力为1400mpa。完成做形工艺,转入干燥工序。对比例5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5中的做形次数仅为十二次;其余工艺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6)做形将杀青后的沉香叶投入全自动茶叶成形机械,投叶量大约80斤,设置定形时间为2分钟,压力为1000mpa,第一次做形结束后,将沉香叶投入加热松包筛末机中松包,松包时间为2分钟;松包后投入成形机械进行第二次做形,第二次做形结束后投入松包机;松包结束后进行第三次做形,第三次做形结束后将沉香叶投入松包机,此时需要辅助加热,加热时间为5分钟,加热的温度为85℃左右;目的是吹干沉香叶表面的叶汁,便于下一步的做形。整个过程为“做形——松包——做形——松包——做形——加热松包”。第四到第六次做形调整参数后重复上述工序,设置定形时间为3分钟,压力为1200mpa;第七到第九次做形调整参数后重复上述工序,设置定形时间为4分钟,压力为1400mpa。第九次做形松包结束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并包,将原来的2个包合并成1个包。第十到第十二次做形调整参数后重复上述工序,设置定形时间为5分钟,压力为1600mpa。完成做形工艺,转入干燥工序。表1实施例及对比例的茶特点比较外形茶汤色泽香气茶底实施例1紧结圆润黄绿翠绿花香高长绿黄实施例2紧结圆润黄绿翠绿花香高长绿黄实施.例3紧结圆润黄绿翠绿花香高长绿黄对比例1紧结圆润黄绿翠绿没有花香绿黄对比例2紧结圆润黄绿翠绿没有花香绿黄对比例3紧结圆润黄绿翠绿花香高长绿黄对比例4颗粒松散黄绿翠绿花香高长绿黄对比例5颗粒松散黄绿翠绿花香高长绿黄通过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实施例1、2中,每次摇青的时间均较传统摇青久,这样才能真正发酵产生兰花香气。本发明人在实验中,微调了实施例1的工艺步骤中的参数,结果表明,实施例3和实施例1中的沉香茶两者的品质几乎相同;相较于对比例1-3,实施例1、2中采用的是五次做青,而对比例1、2中仅一次或两次做青;而对比例3相对于实施例1-3,增加了两次做青,进一步的增加了发酵的程度,达到的效果却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增加了劳动强度。所以,将做青次数定为五次是较合理的。对比例4、5中,减少了做形的次数,所获得的沉香茶外形不美观,难以制成颗粒,或者即便制成了颗粒,但是颗粒非常松散。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