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筒竹筒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1657发布日期:2019-03-02 01:00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长筒竹筒饭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西南地区不但竹子种类繁多,民族竹文化也极为丰富,竹子的利用与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竹筒饭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绿色食品和生态食品,又是一种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不但香味可口,做法简单易行,还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机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含量丰富,具有特殊的天然香味;特有的香竹黄酮更具有抗衰老、美容养颜等自然保健功效,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传统制作的竹筒饭使用两端有竹节隔层的竹筒,在筒身中间开出一个大口,将配好的食料通过大口装入竹筒内,烧、煮时再将锯出来的筒盖盖回去,这样的结构很难充分、均匀地煮熟食料,也很难控制熟食的软硬度,也很难煮熟一次烧、煮多人食用的长竹筒饭,且筒盖很难盖紧容易造成食物窜味、煮水污染食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筒竹筒饭,该竹筒饭是采用大段的长竹节制作竹筒,在装生食料时将带孔小竹管放入竹筒内,蒸煮时水蒸气能通过带孔小竹管遍及竹筒内的所有空间,所以即便是长60cm的竹筒饭也能快速、均匀地煮熟,上筒口用荷叶松弛包口,饭熟后能轻松开筒口,一个竹筒至少能重复蒸煮使用三次以上。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长筒竹筒饭,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竹筒:选两年生以上的竹子,竹节长度根据食用人数多少而定,选10至60厘米长、茎粗5至10厘米宽的竹茎节,竹茎节按节砍下,并保留一个茎节隔层做竹筒底,竹筒底以下延伸保留2厘米长的节身做竹筒的底座支持,底座支持段和上筒口均需锯割三个半径1厘米的半圆形缺口;

2)带孔通蒸汽竹管:将青竹稍节按节锯下,保留一个茎节隔层做竹管底,管长根据竹筒的长度而定,比竹筒筒身短6厘米,管底直径1厘米,在竹管的管底和管身密密麻麻地钻米粒大小的孔洞;

3)蒸煮竹筒饭:竹筒、新鲜荷叶、新鲜棕叶条洗净备用,将糯米、紫糯米等五谷杂粮类食材事先洗净并浸泡10-12个小时,再加入其它配菜,拌匀后放入竹筒中,在装筒时,往竹筒内装入4-5厘米高生食料后,即将带孔通蒸汽竹管竖直放在竹筒内筒中间,管底靠于已装入筒底的生食料上,用一只手竖直稳住带孔通蒸汽竹管,另一只手将生食料装入竹筒和竹管的空隙空间内,竹管内不能加入任何生食料,带孔通蒸汽竹管上管口低于竹筒的上筒口;

用洗净的新鲜棕叶条将新鲜荷叶松弛地包封上筒口,新鲜棕叶条扎圈低于上竹筒口3个缺口的下端,再用小刀刀尖略刺破3个缺口外围的荷叶,使得蒸煮时锅内的蒸汽通过荷叶的刺破处流通于竹筒内外,煮锅内的水位根据食材的性质而定,对于易熟食材,水位加到竹筒筒身三分之一处即可;

4)取食:先将带孔通蒸汽竹管拉出,再用长筷子将食物沿筒壁往筒中央的带孔通蒸汽竹管拉出后留下的痕迹空隙处挤压,从筒壁往筒中央松动食物后倒立竹筒,食物即可轻易倒出。食物取出后将竹筒和带孔通蒸汽竹管清洗干净,一个竹筒和带孔通蒸汽竹管至少可以重复使用三次。

所述步骤1)的两年生以上的竹子为香糯竹、金竹、毛竹。

所述步骤3)如果竹筒内的生食料需要加水煮,水面低于上竹筒口的缺口下端,带孔通蒸汽竹管的上管口高于水面;如果竹筒内的生食料需要干蒸,即不需要加水煮,生食料上端低于上竹筒口的缺口下端,带孔通蒸汽竹管的上管口高于生食料顶面。

所述步骤3)竹筒口上顶端包封的荷叶需要完好。

所述步骤3)竹筒始终能竖直立于锅底,一个锅内可以放置多个竹筒同时煮。

本发明能轻易做到控制水蒸气、控制熟食软硬度、均匀置放食材、食料品种和剂量任意搭配、整筒食物熟度一致、快速煮熟、大容量煮食、重复使用,是一种结构新颖、适应范围广、简易实用、节俭环保、商业开发价值高的竹筒饭。本发明的长筒竹筒饭耗材少、取材便利、制作简单、生态环保、容量大、食用方便,广泛适用于家庭、野外、工厂机械设备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长筒竹筒饭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一种长筒竹筒饭,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竹筒:选两年生以上的竹子,竹节长度根据食用人数多少而定,选10至60厘米长、茎粗5至10厘米宽的竹茎节,竹茎节按节砍下,并保留一个茎节隔层做竹筒底,竹筒底以下延伸保留2厘米长的节身做竹筒的底座支持,底座支持段和上筒口均需锯割三个半径1厘米的半圆形缺口,底座支持段的三个半径1厘米的半圆形缺口能有效缓解锅内沸水的冲撞力,能保障竹筒在沸水翻滚的蒸锅内始终始终竖直放置,上筒口的三个半径约1厘米的半圆形缺口能保障蒸汽畅通流动于竹筒内外;

2)带孔通蒸汽竹管:长筒竹筒饭一般采用大段的长竹节制作竹筒,无论是蒸煮和烧烤,长竹节竹筒饭都很难均匀做熟,使用带孔通蒸汽竹管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制作及使用方法:将青竹稍节按节锯下(青竹韧性好,便于钻孔和重复使用),保留一个茎节隔层做竹管底,管长根据竹筒的长度而定,比竹筒筒身短6厘米,管底直径1厘米,在竹管的管底和管身密密麻麻地钻米粒大小的孔洞;在装竹筒饭时,往竹筒内装入4-5厘米高生食料后,即将带孔通蒸汽竹管竖直放在竹筒内筒中间,管底靠于已装入筒底的生食料上,用一只手竖直稳住带孔通蒸汽竹管,另一只手将生食料装入竹筒和竹管的空隙空间内,竹管内不能加入任何生食料,带孔通蒸汽竹管上管口低于竹筒的上筒口;蒸煮时锅内的水蒸气能通过带孔通蒸汽竹管遍及竹筒内的所有空间,所以即便是长60cm的羊肉竹筒饭也能快速、均匀地煮熟。

3)蒸煮竹筒饭:竹筒、新鲜荷叶、新鲜棕叶条洗净备用,将糯米、紫糯米等五谷杂粮类食材事先洗净并浸泡10-12个小时,再加入其它配菜,拌匀后放入竹筒中,在装筒时,往竹筒内装入4-5厘米高生食料后,即将带孔通蒸汽竹管竖直放在竹筒内筒中间,管底靠于已装入筒底的生食料上,用一只手竖直稳住带孔通蒸汽竹管,另一只手将生食料装入竹筒和竹管的空隙空间内,竹管内不能加入任何生食料,带孔通蒸汽竹管上管口低于竹筒的上筒口;

用洗净的新鲜棕叶条将新鲜荷叶松弛地包封上筒口,新鲜棕叶条扎圈低于上竹筒口3个缺口的下端,再用小刀刀尖略刺破3个缺口外围的荷叶,使得蒸煮时锅内的蒸汽通过荷叶的刺破处流通于竹筒内外,煮锅内的水位根据食材的性质而定,对于易熟食材,水位加到竹筒筒身三分之一处即可;这款长筒竹筒饭主要利用锅内水蒸气通过带孔通蒸汽竹管将食料均匀、快速地蒸煮。由于竹筒底座有三个半圆形缺口能很好地缓解沸腾水的冲撞力,即使锅内水位较高、水沸腾强度大,竹筒始终能竖直立于锅底,一个锅内可以放置多个竹筒同时煮。

4)取食:先将带孔通蒸汽竹管拉出,再用长筷子将食物沿筒壁往筒中央的带孔通蒸汽竹管拉出后留下的痕迹空隙处挤压,从筒壁往筒中央松动食物后倒立竹筒,食物即可轻易倒出。食物取出后将竹筒和带孔通蒸汽竹管清洗干净,一个竹筒和带孔通蒸汽竹管至少可以重复使用三次。

所述步骤1)的两年生以上的竹子为香糯竹、金竹、毛竹,超过两年的老竹耐用,且营养价值高。

所述步骤3)如果竹筒内的生食料需要加水煮,水面低于上竹筒口的缺口下端,带孔通蒸汽竹管的上管口高于水面;如果竹筒内的生食料需要干蒸,即不需要加水煮,生食料上端低于上竹筒口的缺口下端,带孔通蒸汽竹管的上管口高于生食料顶面。

所述步骤3)竹筒口上顶端包封的荷叶需要完好,以免锅盖上的水滴掉进竹筒内稀释食料。

所述步骤3)竹筒始终能竖直立于锅底,一个锅内可以放置多个竹筒同时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近年的药检研究分析发现,在竹汁中除含有多种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其他如锗、锌、硅等微量元素,500g两年生香糯竹竹身的营养元素表:

硫胺素(毫克):0.02

ca钙(毫克):7

蛋白质(克):2.6

b2核黄素(毫克):.03

mg镁(毫克):15

脂肪(克):0.3

b5烟酸(毫克):1.9

fe铁(毫克):1.3

碳水化合物(克):25.6

vc维生素c(毫克):0

ma锰(毫克):0.58

膳食纤维(克):0.3

ve维生素e(毫克):0

zn锌(毫克):0.92

维生素(微克):0

胆固醇(毫克):0

cu铜(毫克):0.06

胡萝卜素(微克):0.3

k钾(毫克):30

p磷(毫克):62

视黄醇当量(微克):70.9

钠(毫克):2.5

se硒(微克):4

现代医学认为这些物质元素能活化人体细胞,具有一定的生理和药理作用,长期少量服用竹筒饭可补益脾胃、清热除烦、抗衰老、延年益寿、增强免疫力、防癌、缓解脾胃虚弱,心烦口渴,肺热咳嗽等疾症。

本发明利用带孔通蒸汽竹管可以很好地控制食物的硬软度,可以轻易做到香软可口,味道纯正,能充分融米香、青竹、菜香于一体,色、香、味俱佳,堪称一绝,是纯正的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且方便携带,在10小时内不会变硬返生,可热吃亦可冷吃,广泛适用于家庭、野外制作。

本发明的长筒竹筒饭耗材少、取材便利、制作简单、生态环保、容量大、食用方便,适用于机械设备和流水作业的方式进行规模化生产,备受民族文化生态食品市场的青睐。把香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竹筒香米饭推向国内外市场的工艺流程约为:竹材选择——切段——清洗——配料——灌米(筒)——蒸煮——凉冷——真空包装——杀菌——检验——贴标签——成品装箱。包装袋材料选用镀金属纸,用镀金属纸抽真空包装、杀菌后可长期保存,保质期可达6个月,并且不受外来气候的影响,不会变味,也可以在镀金属纸抽真空包装外面包裹一层塑料外包装袋,以保护竹筒饭在长距离运输过程中不致破损,使北方和诸多缺乏竹子的地区能轻易见到竹筒饭,以满足人们丰富生活的需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