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谷杂粮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5708发布日期:2019-04-17 02:49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五谷杂粮粉。



背景技术:

目前,中医将体质虚弱称体虚,把慢性疾病的虚弱称虚证,并将虚弱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类型,结合心、肝、脾、肺、肾五脏,则每一脏又有气、血、阴、阳虚弱的类型,如肺气虚、脾阳虚等等,中医理论是讲平衡的,只要人体气血阴阳平衡,就是健康,不足的是虚弱,需补养,多余的是病邪,要祛除,以其达到新的平衡,恢复身体健康。体虚是机体某些功能有所减退,不一定患病,即西医所称之“亚健康”,如不及时补养、调整和调理、令进一步发展,对健康不利。治疗原则:治疗虚弱,根据中医“虚则辅之,实则泻之,热则寒之,寒则热之。”的原则,需通过进补来调整虚实,进补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个方面,并需依照各人的体质和病证中行辨证辨体进补,进补有药补和食补,不论是采用药补还是食补,均是为了补虚扶正,食补有时比药补更为重要,因为食补不仅可补虚祛邪,并可扶正,达到补虚扶正的要求,使机体的气血阴阳达到新的平衡,恢复健康,故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进补是为了补虚扶正,若不虚而补、补之过度或不当的进补均可引起不良反应,如壮实的人服了人参、阿胶等性温的补气血药物,会岀现食欲减退、恶心、饱胀、便秘、头晕、咽疼、牙龈虚浮出血。又如怕冷、大便溏薄的阳虚者服了生地、麦冬、鳖甲等补阴药食物,会更加怕冷、腹泻、腹疼等,这些均因进补不当,损伤了胃气,违反了中医辨证说辨体施补的原则。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五谷杂粮粉,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五谷杂粮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开胃补虚五谷杂粮粉,原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材料制成:黄米20-24份、青稞8-12份、发芽苫荞麦粉6-8份、玉米10-16份、红小豆10-14份、榛子6-8份、山核桃6-8份、脱脂奶粉、麦芽糊精、低聚异麦芽糖、猴头菇2-4份、板栗6-12份、黑木耳4-6份、姑娘果3-5份、黑芝麻2-6份、菱角3-7份、大枣6-8份、甘蔗汁5-7份。

2.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别置于烘干箱中,在45℃烘干处理25分钟,然后经40℃清水浸泡10小时,50℃下催芽25小时;最后用纯净水沖洗后沥干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木发明的生产方法简单,效率高、效益好,生产的功能型发芽五谷杂粮粉对补充人体营养,对预防疾病,促进身体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开胃补虚五谷杂粮粉,原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材料制成:黄米15份、青稞9份、发芽苫荞麦粉7份、玉米10份、红小豆10份、榛子8份、山核桃8份、脱脂奶粉、麦芽糊精、低聚异麦芽糖、猴头菇4份、板栗6份、黑木耳6份、姑娘果5份、黑芝麻6份、菱角7份、大枣8份、甘蔗汁7份。

2.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别置于烘干箱中,在45℃烘干处理25分钟,然后经40℃清水浸泡10小时,50℃下催芽25小时;最后用纯净水沖洗后沥干即可。

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和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胃补虚五谷杂粮粉,原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材料制成:黄米20‑24份、青稞8‑12份、发芽苫荞麦粉6‑8份、玉米10‑16份、红小豆10‑14份、榛子6‑8份、山核桃6‑8份、脱脂奶粉、麦芽糊精、低聚异麦芽糖、猴头菇2‑4份、板栗6‑12份、黑木耳4‑6份、姑娘果3‑5份、黑芝麻2‑6份、菱角3‑7份、大枣6‑8份、甘蔗汁5‑7份。

技术研发人员:洪文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洪文霞
技术研发日:2018.12.13
技术公布日:2019.04.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