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针翠叶茶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50479发布日期:2019-03-19 23:22阅读:10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松针翠叶茶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龙井4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选育出来的无性系国家级品种,是国家级优良品种,外形挺秀、扁平光滑、色泽嫩绿、香郁持久、味甘醇爽口。适制红茶和绿茶,尤其适制扁形名优绿茶,适宜在长江中下游茶区种植。最大的特点是育芽能力强,发芽早,发芽整齐密度大。龙井茶中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增加人体免疫力。采用特级的龙井43经过特殊的制茶工艺,制成一种状如松针的绿茶而闻名,名为松针茶,松针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但是松针茶在制作过程中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对于不同阶段茶叶的湿度把握要足够精准,避免出现叶片泛黄、产生苦涩味或者回甘较慢而导致茶叶在评价定级过程中档次下降,因此有效改善松针翠叶茶的茶汤口感对于品质的提升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松针翠叶茶的制作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鲜叶采摘:采用本黎平县引进的龙井43号春茶,长到一芽一叶可进行采摘,采摘周期要求在7天以内;

鲜叶摊晾: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待青草气挥发,茶叶清香突出,手捏较柔软即可;

凉青:将晒青后鲜叶每2-3斤置于单个笳篱中,翻松后凉于青架上,放在凉爽处,使鲜叶中的各部位水份重新分布均匀,凉青时间约5-8小时;

理条机杀青:采用12槽理条机,265℃开始杀青,温度按照10摄氏度/分钟进行升温,至285℃停止加热,2-3.5分钟后人工分筛碎片;

初步摊凉:杀青后上专用摊凉架摊凉,时间为2-4小时,摊晾厚度5-8cm,每半小时翻一次;

理条机做茶型:再次用理条机做茶叶形状,180-230度左右,1分半至3分钟,再次人工分筛碎片;

二次摊凉:做完茶型后进行第二次摊凉,时间为3-5小时,摊晾厚度3-5cm,每半小时翻一次,将茶叶中的水分更好地去除;

箱式提香:摊凉后使用专用竹架,用箱式烘焙机关门先90度左右烘焙5分后,开门留10厘米缝隙,加温度至130度烘焙5分钟后加温到180,提香10分钟后下降温度至130度;

晾晒:茶叶提香后,均匀摊晾在竹篾上,厚度为5-7厘米,放置在太阳下照射,根据阳光强度,待茶叶干至含水量达到8%左右,手捏松开后不粘连;

包装储存:精制后的茶进行分装、压饼、压砖等工艺进行包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特定的原料,并且以独特的理条机杀青烘焙工艺,大大提高松针翠叶茶的品质,先采用理条机杀青,摊凉后再使用理条机做茶型,再使用箱式进行提香,然后采用晾晒,大大提高茶叶的香味;通过凉青,干茶表面的亲水性物质在氢键作用下和水分子形成官能团并快速吸附到茶叶上,进而增加茶叶的自重,使得冲泡时芽叶能在水中快速下沉;同时保留住松针翠叶茶特有嫩香清香的香型和完整的外形;杀青后进行揉捻再进行晾晒最后进行烘干,一方面可不影响香气,另一方面能保证茶叶的含水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松针翠叶茶的制作工艺如下,。

所述一种松针翠叶茶的制作工艺1具体步骤为:

鲜叶采摘:采用本黎平县引进的龙井43号春茶,长到一芽一叶可进行采摘,采摘周期要求在7天以内;

鲜叶摊晾: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待青草气挥发,茶叶清香突出,手捏较柔软即可;

凉青:将晒青后鲜叶每2斤置于单个笳篱中,翻松后凉于青架上,放在凉爽处,使鲜叶中的各部位水份重新分布均匀,凉青时间约5小时;

理条机杀青:采用12槽理条机,265℃开始杀青,温度按照10摄氏度/分钟进行升温,至285℃停止加热,2分钟后人工分筛碎片;

初步摊凉:杀青后上专用摊凉架摊凉,时间为2小时,摊晾厚度5cm,每半小时翻一次;

理条机做茶型:再次用理条机做茶叶形状,180度左右,1分半再次人工分筛碎片;

二次摊凉:做完茶型后进行第二次摊凉,时间为3小时,摊晾厚度3cm,每半小时翻一次,将茶叶中的水分更好地去除;

箱式提香:摊凉后使用专用竹架,用箱式烘焙机关门先90度左右烘焙5分钟后,开门留10cm缝隙,加温度至130℃烘焙5分钟后加温到180,提香10分钟后下降温度至130度;

晾晒:茶叶提香后,均匀摊晾在竹篾上,厚度为5cm,放置在太阳下照射,根据阳光强度,待茶叶干至含水量达到7%左右,手捏松开后不粘连;

包装储存:精制后的茶进行分装、压饼、压砖等工艺进行包装。

实施例2

一种松针翠叶茶的制作工艺如下,。

所述一种松针翠叶茶的制作工艺1具体步骤为:

鲜叶采摘:采用本黎平县引进的龙井43号春茶,长到一芽一叶可进行采摘,采摘周期要求在7天以内;

鲜叶摊晾: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待青草气挥发,茶叶清香突出,手捏较柔软即可;

凉青:将晒青后鲜叶每3斤置于单个笳篱中,翻松后凉于青架上,放在凉爽处,使鲜叶中的各部位水份重新分布均匀,凉青时间约8小时;

理条机杀青:采用12槽理条机,265℃开始杀青,温度按照10摄氏度/分钟进行升温,至285℃停止加热,3.5分钟后人工分筛碎片;

初步摊凉:杀青后上专用摊凉架摊凉,时间为4小时,摊晾厚度8cm,每半小时翻一次;

理条机做茶型:再次用理条机做茶叶形状,230度左右,3分钟,再次人工分筛碎片;

二次摊凉:做完茶型后进行第二次摊凉,时间为5小时,摊晾厚度5cm,每半小时翻一次,将茶叶中的水分更好地去除;

箱式提香:摊凉后使用专用竹架,用箱式烘焙机关门先90度左右烘焙5分后,开门留10厘米缝隙,加温度至130度烘焙5分钟后加温到180,提香10分钟后下降温度至130度;

晾晒:茶叶提香后,均匀摊晾在竹篾上,厚度为7厘米,放置在太阳下照射,根据阳光强度,待茶叶干至含水量达到9%左右,手捏松开后不粘连;

包装储存:精制后的茶进行分装、压饼、压砖等工艺进行包装。

实施例3

一种松针翠叶茶的制作工艺如下,。

所述一种松针翠叶茶的制作工艺1具体步骤为:

鲜叶采摘:采用本黎平县引进的龙井43号春茶,长到一芽一叶可进行采摘,采摘周期要求在7天以内;

鲜叶摊晾: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待青草气挥发,茶叶清香突出,手捏较柔软即可;

凉青:将晒青后鲜叶每2.5斤置于单个笳篱中,翻松后凉于青架上,放在凉爽处,使鲜叶中的各部位水份重新分布均匀,凉青时间约6小时;

理条机杀青:采用12槽理条机,265℃开始杀青,温度按照10摄氏度/分钟进行升温,至285℃停止加热,3分钟后人工分筛碎片;

初步摊凉:杀青后上专用摊凉架摊凉,时间为3小时,摊晾厚度6cm,每半小时翻一次;

理条机做茶型:再次用理条机做茶叶形状,200度左右,2分钟,再次人工分筛碎片;

二次摊凉:做完茶型后进行第二次摊凉,时间为4小时,摊晾厚度4cm,每半小时翻一次,将茶叶中的水分更好地去除;

箱式提香:摊凉后使用专用竹架,用箱式烘焙机关门先90度左右烘焙5分后,开门留10厘米缝隙,加温度至130度烘焙5分钟后加温到180,提香10分钟后下降温度至130度;

晾晒:茶叶提香后,均匀摊晾在竹篾上,厚度为6厘米,放置在太阳下照射,根据阳光强度,待茶叶干至含水量达到8%左右,手捏松开后不粘连;

包装储存:精制后的茶进行分装、压饼、压砖等工艺进行包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