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88853发布日期:2019-03-13 23:11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枸杞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黄质为代表的类胡萝卜素含氧衍生物具有防病抗病的生理功能,玉米黄质具有抗氧化作用和作为蓝光的滤光剂,能减少氧化胁迫对眼睛的伤害,即对视网膜黄斑部分由光线所诱发的氧化作用有抵抗能力,当视网膜黄斑部中存在有足够的玉米黄质和叶黄素时,可吸收光线,防止黄斑的氧化损害,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以及视力下降、白内障和失明等眼病。体内玉米黄质和叶黄素缺乏时,会引起黄斑退化和视力模糊,进而出现视力退化、近视眼等症状。

枸杞属于双子叶植物纲的茄科落叶灌木植物,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中药材,其果实中蕴含丰富的枸杞多糖、甜菜碱、氨基酸等水溶性成分及类胡萝卜素等脂溶性成分。枸杞中类胡萝卜素包括11中类胡萝卜素脂肪酸酯和7中游离类胡萝卜素。游离类胡萝卜素包括β-胡萝卜素、β-隐黄质和玉米黄质,类胡萝卜素脂肪酸酯主要是玉米黄质双棕榈酸酯、玉米黄质单棕榈酸酯和β-隐黄质棕榈酸酯。枸杞果实中的玉米黄质是所有水果中含量最高的,然而干果中含有大量极性成分,包括枸杞多糖、甜菜碱等,在萃取过程中会造成萃取槽内整体极性提高,溶剂对极性物质的溶解度增加,对非极性物质的溶解度下降,影响非极性成分—玉米黄质的萃取,导致提取率低,提取物所含功能性成分含量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在萃取过程中干果中所含极性成分造成萃取槽内整体极性提高,溶剂对极性物质的溶解度增加,对非极性物质的溶解度下降,影响非极性成分—玉米黄质的萃取的问题,显著提高玉米黄质的提取率,并且多种萃取原料搭配所提取成分互补协调,使提取物功效更全面、显著。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示出了一种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所述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成:枸杞干果35-50份,枸杞籽40-55份,亚麻籽3-5份,月见草籽5-7份。

进一步地,所述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成:枸杞干果35份,枸杞籽55份,亚麻籽5份,月见草籽5份。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示出了一种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经过净制处理的枸杞干果、枸杞籽、亚麻籽及月见草籽分别装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粉碎原料;

将所述粉碎原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料,得到配比原料;

将所述配比原料转入萃取釜,co2经高压泵压缩通入萃取釜,将萃取釜内的压力升至第一预设压力值,将萃取釜内的温度调至第一预设温度值,设定萃取时间,得到溶有萃取物的超临界状态下co2;

将所述溶有萃取物的超临界状态下co2导入分离釜,将分离釜内的压力调至第二预设压力值,将分离釜内的温度调至第二预设温度值,得到分离物和气态co2;

将所述分离物进行复合油胶丸灌装,得到所述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压力值为20-30mpa,所述预设温度值为32-45℃,所述设定萃取时间为2-3h,所述co2经高压泵压缩通入萃取釜的流量为300-500l/h。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压力值为25mpa,所述预设温度值为40℃,所述设定萃取时间为2h,所述co2经高压泵压缩通入萃取釜的流量为500l/h。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值为3-7mpa,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为40-50℃。

进一步地,将所述粉碎原料转入萃取釜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粉碎原料进行水分测定,所述水分含量为5%-9%。

进一步地,所述将经过净制处理的枸杞干果、枸杞籽、亚麻籽及月见草籽分别装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共进行3-5次粉碎。

进一步地,所述粉碎原料的粒度为40-60目。

进一步地,将所述气态co2经液化、收集、调压、调温后重新流入回路。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示出了一种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所述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成:枸杞干果35-50份,枸杞籽40-55份,亚麻籽3-5份,月见草籽5-7份。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示出了一种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经过净制处理的枸杞干果、枸杞籽、亚麻籽及月见草籽分别装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粉碎原料,将所述粉碎原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料,得到配比原料,将所述配比原料转入萃取釜,co2经高压泵压缩通入萃取釜,将萃取釜内的压力升至第一预设压力值,将萃取釜内的温度调至第一预设温度值,设定萃取时间,得到溶有萃取物的超临界状态下co2,将所述溶有萃取物的超临界状态下co2导入分离釜,对分离釜进行调压调温,得到分离物和气态co2,将所述分离物进行复合油胶丸灌装,得到所述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在萃取过程中会造成萃取槽内整体极性提高,溶剂对极性物质的溶解度增加,对非极性物质的溶解度下降,影响非极性成分—玉米黄质的萃取的问题,显著提高玉米黄质的提取率,并且多种萃取原料搭配所提取成分互补协调,使提取物功效更全面、显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示出了一种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成:枸杞干果35-50份,枸杞籽40-55份,亚麻籽3-5份,月见草籽5-7份。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实施例,,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成:枸杞干果35份,枸杞籽55份,亚麻籽5份,月见草籽5份。

枸杞属于双子叶植物纲的茄科落叶灌木植物,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中药材,其果实中蕴含丰富的枸杞多糖、甜菜碱、氨基酸等水溶性成分及类胡萝卜素等脂溶性成分。枸杞中类胡萝卜素包括11中类胡萝卜素脂肪酸酯和7中游离类胡萝卜素。游离类胡萝卜素包括β-胡萝卜素、β-隐黄质和玉米黄质,类胡萝卜素脂肪酸酯主要是玉米黄质双棕榈酸酯、玉米黄质单棕榈酸酯和β-隐黄质棕榈酸酯。

玉米黄质(zeaxanthin,3,3’-羟基-β-胡萝卜素)是一种含氧的类胡萝卜素,高度集中在眼睛中视网膜的黄斑部位,是黄斑色素的主要组成成分,可促进视网膜内视紫质的合成或再生,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白内障,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玉米黄质的提取制备技术包括有机溶剂萃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表面活性剂法、酶法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以及膜辅助分离提取技术等。有机溶剂萃取会消耗大量有机溶剂,超声波、微波和表面活性剂法只能作为溶剂提取方法的补充,酶法和膜分离提取提高了提取效率,但也必须和溶剂提取法配合使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因其在萃取过程中能保持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提取物纯净无污染、对非极性物质有超强的溶解能力而应用在玉米黄质的提取中。

枸杞果实中的玉米黄质是所有水果中含量最高的,然而干果中含有大量极性成分,包括枸杞多糖、甜菜碱等,在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会造成萃取槽内整体极性提高,二氧化碳对极性物质的溶解度增加,对非极性物质的溶解度下降,影响非极性成分—玉米黄质的萃取,导致提取率低。

枸杞籽作为枸杞榨汁后渣粕成分之一,含有大量的功能性油脂,如亚油酸、油酸、γ-亚麻酸等均属于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们膳食结构中易缺乏且必需的。利用超临界co2萃取,可将枸杞籽中90%以上的油脂提取出来,所得枸杞籽油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和抑制动脉血栓的形成的作用。

亚麻籽是传统的油料作物之一,其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亚麻籽胶(膳食纤维)、亚麻木酚素等营养成分,是一种十分优秀的食物资源。亚麻籽含油率35%~45%,所提亚麻油富含α-亚麻酸,约为40%~61%。α-亚麻酸在体内可代谢生成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epa(二十碳五烯酸),进而增强视网膜反射能力,改善眼睛疾病;还可显著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有效预防冠心病及高胆固醇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月见草油是一种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性油脂,主要含有亚油酸73.5%、油酸约7.7%、特别是植物界中罕见的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需营养素γ-亚麻酸含量达12.6%,对调节血液中类脂物质、抗血栓、减少胆固醇和动脉粥样硬化有显著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通过添加枸杞籽、亚麻籽以及月见草籽,利用枸杞籽、亚麻籽以及月见草籽中的非极性成分辅助玉米黄质的萃取,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从枸杞干果中提取枸杞玉米黄质、叶黄素;枸杞籽中提取枸杞籽油;亚麻籽中提取亚麻籽油;月见草籽中提取月见草籽油,显著提高玉米黄质的萃取率。并且增加了产品中功能性油脂含量,使其具有保护视力、预防眼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功效。

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示出了一种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经过净制处理的枸杞干果、枸杞籽、亚麻籽及月见草籽分别装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粉碎原料;

步骤s2:将所述粉碎原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料,得到配比原料;

步骤s3:将所述配比原料转入萃取釜,co2经高压泵压缩通入萃取釜,将萃取釜内的压力升至预设压力值,将萃取釜内的温度调至预设温度值,设定萃取时间,得到溶有萃取物的超临界状态下co2;

步骤s4:将所述溶有萃取物的超临界状态下co2导入分离釜,对分离釜进行调压调温,得到分离物和气态co2;

步骤s5:将所述分离物进行复合油胶丸灌装,得到所述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

具体地,步骤s1中净制处理过程包括将原料通过筛选,分级,人工拣选去除果柄,果叶,霉烂果。

步骤s1中,将经过净制处理的枸杞干果、枸杞籽、亚麻籽及月见草籽分别装入粉碎机进行粉碎,所使用的粉碎机为低温粉碎机,低温粉碎是指将冷却到脆化点温度的物质在外力作用下破碎成粒径较小的颗粒或粉体的过程。低温粉碎技术可以保证被粉碎物质,例如天然产物在粉碎过程中,组织成分不受破坏。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枸杞物料在粉碎过程中要求打破细胞壁的物料,采用低温环境下粉碎不会对枸杞的活性组织成分造成破坏。

步骤s3中,将粉碎后的原料倒入萃取釜中,本实施例中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萃取玉米黄质和功能性油脂等物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分离过程的原理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当然,对应各压力范围所得到的萃取物不可能是单一的,但可以控制条件得到最佳比例的混合成分,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萃取物质则完全或基本析出,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所以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过程是由萃取和分离过程组合而成的。

枸杞中含有大量极性成分,包括枸杞多糖、甜菜碱等,在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会造成萃取槽内整体极性提高,二氧化碳对极性物质的溶解度增加,对非极性物质的溶解度下降,影响非极性成分—玉米黄质的萃取,导致提取率低。所以本实施例通过增加含有大量非极性成分的枸杞籽、亚麻籽以及月见草籽,通过增加的非极性成分辅助萃取玉米黄质,枸杞籽利用超临界co2萃取,可将枸杞籽中90%以上的亚油酸、油酸、γ-亚麻酸等功能性油脂提取出来,亚麻籽则可以提取出亚麻籽油,月见草籽可以提取出月见草油,这些非极性成分能够改变萃取槽内极性,降低co2对极性成分的溶解度,提高co2对非极性物质的溶解度,减少极性成分对玉米黄质的萃取的影响,显著提高玉米黄质的提取率。

步骤s4中,将溶有玉米黄质、枸杞籽油、亚麻籽油以及月见草油的超临界状态下co2导入分离釜中,导入的过程中同时对管道和其他相关设备进行加热,超临界状态下co2转化为气态co2,可以通过气泵将气态co2抽出,玉米黄质、枸杞籽油、亚麻籽油以及月见草油的混合物则通过分离釜的排料口排出,从而将玉米黄质、枸杞籽油、亚麻籽油以及月见草油的混合物与超临界状态下co2分离。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预设压力值为20-30mpa,所述预设温度值为32-45℃,所述设定萃取时间为2-3h,所述co2经高压泵压缩通入萃取釜的流量为300-500l/h。在不同的压力范围内,温度对玉米黄质在超临界状态下co2中的溶解度影响有所影响。玉米黄质是一个多烯分子,含有9个交替的碳共轭双键和单键。碳骨架的两端各连接一个带羟基的紫罗酮环。玉米黄质有两个立体中心,因此理论上可以有4个立体异构体,分别是3r,3’r-玉米黄质、3s,3’s-玉米黄质、3r,3’s-玉米黄质和3s,3’r-玉米黄质。但是,玉米黄质分子结构是一个对称结构,3r,3’s-和3s,3’r-这两个立体异构体其实是一样的。因此,玉米黄质实际上只有3种立体异构体,其中3r,3’s-玉米黄质和3s,3’r-玉米黄质称为内消旋玉米黄质,而枸杞中存在的玉米黄质主要是3r,3’r-玉米黄质的结构存在,此结构的玉米黄质极性较弱,适于采用超临界co2分离技术进行萃取。在不同的压力范围内,温度对玉米黄质在超临界状态下co2中的溶解度有所影响。压力大时,超临界状态下co2密度高,可压缩性小,升温时超临界状态下co2密度降低较少,但大大提高了带分离组分的蒸汽压和扩散系数,从而使溶解能力提高;相反,在超临界状态下co2临界点附近,即压力较低时超临界状态下co2的可压缩性大,升温时超临界状态下co2密度急剧下降,此时虽可提高分离组分的挥发度和扩散系数,但难以补偿co2密度降低所造成的溶解能力下降。因此综合温度及压力对co2溶解度的影响情况,将萃取温度设定为32-45℃,萃取釜中的预设压力设置为20-30mka,此时超临界状态下co2对枸杞子中玉米黄质的萃取效率达到最大。

co2流量对枸杞中玉米黄质的萃取效率有一定的影响。已知流量越大,萃取效率越高,但流量过大不利于分离釜中玉米黄质和气态co2的分离,实验证明生产中可选用300-500l/h的流量,保障高萃取效率的同时有利于后续中玉米黄质和气态co2的分离。

一般来说,流量一定时,萃取时间越长,超临界状态下co2对枸杞中玉米黄质的萃取效率越高。萃取开始,超临界状态下co2与枸杞子未充分接触,萃取量较少。随着萃取时间的延长,超临界状态下co2与枸杞子充分接触,萃取量增大,直至达到最大值。随着萃取时间的延长,超临界状态下co2对枸杞子中玉米黄质的萃取效率逐渐增大;在保证萃取率及降低能耗的前提下,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萃取时间为2-3h,能够达到良好的萃取效果。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预设压力值为25mpa,所述预设温度值为40℃,所述设定萃取时间为2h,所述co2经高压泵压缩通入萃取釜的流量为500l/h。本实施例有压力值,预设温度值,co2流量大小,萃取时间四个变量,经过实验验证,当压力值取25mpa,温度值取40℃,萃取时间取2h,co2流量大小取500l/h时,萃取效果最好。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值为3-7mpa,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为40-50℃;所述溶有萃取物的超临界状态下co2导入分离釜,分离釜的压力调至3-7mpa,温度调至40-50℃,能够有效的将超临界状态下的co2转化为气态co2,得到最后的提取物,所得提取物中叶黄素及玉米黄质含量最高,分别为0.41mg/g、0.72mg/g;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5.7%。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实施例,将所述粉碎原料转入萃取釜之前还包括将所述配比原料进行水分测定,保证水分含量为5%-9%。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枸杞子物料在粉碎过程中要求打破细胞壁的物料,控制含水量不仅能够有助于物料的粉碎,且降低萃取槽内极性物质含量有利于提高玉米黄质的提取率。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将所述含水配比原料装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共进行3-5次粉碎。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粉碎原料的粒度为40-60目。

玉米黄质存在于枸杞子的细胞内,枸杞子细胞破坏得愈彻底,其内部的玉米黄质越容易溶出。枸杞子破碎适度,超临界状态下co2对玉米黄质的萃取效率越高,说明萃取效率与破碎细度呈一定的相关。但破碎细度超过60目则很难过筛。本实验采用低温粉碎机,低温条件下粉碎可以防止枸杞黏结成块,每粉碎一次过筛一次,通过3-5次粉碎,过筛后枸杞子细小颗粒的粒度控制在40-60目。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实施例,将所述气态co2经液化、收集、调压、调温后重新流入回路。将气态co2经过处理重新进行液化,不仅能够防止气态co2排出影响环境,循环使用还可以节约资源。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步骤s1:将经过净制处理的枸杞干果、枸杞籽、亚麻籽及月见草籽分别装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粉碎原料;

步骤s2:将所述粉碎原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料,得到配比原料;

步骤s3:将所述配比原料转入萃取釜,co2经高压泵压缩通入萃取釜,将萃取釜内的压力升至20mpa,将萃取釜内的温度调至32℃,设定萃取时间为2h,所述co2经高压泵压缩通入萃取釜的流量为300l/h,得到溶有萃取物的超临界状态下co2;

步骤s4:将所述溶有萃取物的超临界状态下co2导入分离釜,对分离釜进行调压调温,得到分离物和气态co2;

步骤s5:将所述分离物进行复合油胶丸灌装,得到所述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

实施例1实验条件下亚麻籽油的萃取率为89.6%,与常规的提取方法相比亚麻籽油的萃取率显著提高。

实施例2:

步骤s1:将经过净制处理的枸杞干果、枸杞籽、亚麻籽及月见草籽分别装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粉碎原料;

步骤s2:将所述粉碎原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料,得到配比原料;

步骤s3:将所述配比原料转入萃取釜,co2经高压泵压缩通入萃取釜,将萃取釜内的压力升至25mpa,将萃取釜内的温度调至32℃,设定萃取时间为3h,所述co2经高压泵压缩通入萃取釜的流量为400l/h,得到溶有萃取物的超临界状态下co2;

步骤s4:将所述溶有萃取物的超临界状态下co2导入分离釜,对分离釜进行调压调温,得到分离物和气态co2;

步骤s5:将所述分离物进行复合油胶丸灌装,得到所述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

实施例2实验条件下亚麻籽油的萃取率为94.7%,与常规的提取方法相比亚麻籽油的萃取率显著提高。

实施例3:

步骤s1:将经过净制处理的枸杞干果、枸杞籽、亚麻籽及月见草籽分别装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粉碎原料;

步骤s2:将所述粉碎原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料,得到配比原料;

步骤s3:将所述配比原料转入萃取釜,co2经高压泵压缩通入萃取釜,将萃取釜内的压力升至30mpa,将萃取釜内的温度调至45℃,设定萃取时间为2h,所述co2经高压泵压缩通入萃取釜的流量为400l/h,得到溶有萃取物的超临界状态下co2;

步骤s4:将所述溶有萃取物的超临界状态下co2导入分离釜,对分离釜进行调压调温,得到分离物和气态co2;

步骤s5:将所述分离物进行复合油胶丸灌装,得到所述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

实施例3实验条件下亚麻籽油的萃取率为93.3%,与常规的提取方法相比亚麻籽油的萃取率显著提高。

另外,本发明选定的萃取压力a(mpa)、萃取温度b(℃)、co2流量c(l/h)、萃取时间d(h)四因素和确定的三水平(见表1)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案设计,见表2:

表1超临界萃取枸杞籽、玉米黄质油试验因素水平表

表2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

由表2的结果分析表明,最优组合为a2b2c3d1,即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0℃,萃取流量500l/h,萃取时间2h,在此条件下亚麻籽油的萃取率达到95.2%以上。影响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枸杞籽、玉米黄质油的主要影响因素次序为:萃取压力>萃取流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在本发明选定的条件参数下萃取率均达到90%以上。

实施例4:

步骤s1:将经过净制处理的枸杞干果、枸杞籽、亚麻籽及月见草籽分别装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粉碎原料;

步骤s2:将所述粉碎原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料,得到配比原料;

步骤s3:将所述配比原料转入萃取釜,co2经高压泵压缩通入萃取釜,将萃取釜内的压力升至25mpa,将萃取釜内的温度调至40℃,设定萃取时间为2h,所述co2经高压泵压缩通入萃取釜的流量为400l/h,得到溶有萃取物的超临界状态下co2;

步骤s4:将所述溶有萃取物的超临界状态下co2导入分离釜,对分离釜进行调压调温,得到分离物和气态co2;

步骤s5:将所述分离物进行复合油胶丸灌装,得到所述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

实施例4的原料配比条件下,所得产品叶黄素含量为0.41mg/g,玉米黄质含量为0.72mg/g,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85.7mg/g,与常规原料配方相比,所得产品叶黄素含量、玉米黄质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有显著的提高,证明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对于提高活性成分萃取率有显著的效果。

实施例5:

步骤s1:将经过净制处理的枸杞干果、枸杞籽、亚麻籽及月见草籽分别装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粉碎原料;

步骤s2:将所述粉碎原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料,得到配比原料;

步骤s3:将所述配比原料转入萃取釜,co2经高压泵压缩通入萃取釜,将萃取釜内的压力升至25mpa,将萃取釜内的温度调至40℃,设定萃取时间为2h,所述co2经高压泵压缩通入萃取釜的流量为400l/h,得到溶有萃取物的超临界状态下co2;

步骤s4:将所述溶有萃取物的超临界状态下co2导入分离釜,对分离釜进行调压调温,得到分离物和气态co2;

步骤s5:将所述分离物进行复合油胶丸灌装,得到所述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

实施例5的原料配比条件下,所得产品叶黄素含量为0.38mg/g,玉米黄质含量为0.62mg/g,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63.9mg/g,与常规原料配方相比,所得产品叶黄素含量、玉米黄质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有显著的提高,证明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对于提高活性成分萃取率有显著的效果。

实施例6:

步骤s1:将经过净制处理的枸杞干果、枸杞籽、亚麻籽及月见草籽分别装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粉碎原料;

步骤s2:将所述粉碎原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料,得到配比原料;

步骤s3:将所述配比原料转入萃取釜,co2经高压泵压缩通入萃取釜,将萃取釜内的压力升至25mpa,将萃取釜内的温度调至40℃,设定萃取时间为2h,所述co2经高压泵压缩通入萃取釜的流量为400l/h,得到溶有萃取物的超临界状态下co2;

步骤s4:将所述溶有萃取物的超临界状态下co2导入分离釜,对分离釜进行调压调温,得到分离物和气态co2;

步骤s5:将所述分离物进行复合油胶丸灌装,得到所述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

实施例6的原料配比条件下,所得产品叶黄素含量为0.25mg/g,玉米黄质含量为0.58mg/g,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56.6mg/g,与常规原料配方相比,所得产品叶黄素含量、玉米黄质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有显著的提高,证明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对于提高活性成分萃取率有显著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枸杞干果、枸杞籽、亚麻籽以及月见草籽的原料配比比例条件下,所得产品的叶黄素含量为0.25-0.41mg/g,玉米黄质含量为0.58-0.72mg/g,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含量56.6%-85.7%。,证明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对于提高活性成分萃取率有显著的效果。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示出了一种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所述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成:枸杞干果35-50份,枸杞籽40-55份,亚麻籽3-5份,月见草籽5-7份;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示出了一种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经过净制处理的枸杞干果、枸杞籽、亚麻籽及月见草籽分别装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粉碎原料,将所述粉碎原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料,得到配比原料,将所述配比原料转入萃取釜,co2经高压泵压缩通入萃取釜,将萃取釜内的压力升至预设压力值,将萃取釜内的温度调至预设温度值,设定萃取时间,得到溶有萃取物的超临界状态下co2;将所述溶有萃取物的超临界状态下co2导入分离釜,对分离釜进行调压调温,得到分离物和气态co2;将所述分离物进行复合油胶丸灌装,得到所述枸杞玉米黄质复合油胶丸。通过在原料中增加富含非极性成分的枸杞籽、亚麻籽以及月见草籽,解决了采用超临界co2技术提取枸杞干果中玉米黄质时萃取槽内整体极性提高,溶剂对极性物质的溶解度增加,对非极性物质的溶解度下降,影响非极性成分—玉米黄质的萃取的问题,显著提高玉米黄质的提取率,多种萃取原料搭配所提取成分互补协调,使提取物功效更全面、显著。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上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流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