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虾解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9048发布日期:2018-08-24 17:27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解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化虾解冻设备。



背景技术:

虾仁由于味道鲜美受到广大群众的追捧,而虾仁一般都是通过冷冻处理的,以保证虾仁的肉质不变质,因此在虾仁的加工前序有一道极为重要的工序,即虾仁的解冻处理,目前最为常见的解冻方式为使用食品解冻池进行解冻。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105614646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食品解冻池,该食品解冻池由箱体、箱内腔、出水口、进水口及排水口构成,箱体为小金属箱外套大金属箱构成,两箱体底部夹层四角及中心部位固置若干垫块,箱内腔为小箱的容物部,箱壁为内外箱壁共同构成的夹层壁,出水口固置在靠近箱体的某一上角处,排水管密封固置在靠近箱体的某一底角处,并穿过箱壁与箱内腔连接。使用时只需将冷冻的食品放置在箱内腔内,启动水泵将常温的水经进水口注入到箱体的夹层内,当水流注满夹层后,水体的热能经箱内壁传递到箱内腔,食品解冻,箱体夹层内的水热量散发后,水温降低,经出水口流至蓄水池,恢复常温后继续循环使用,从而达到解冻的目的。

上述一种食品解冻池在将冷冻食品放入箱体进行解冻处理后,解冻完毕的食品需要人工逐个捞出,费时费力,致使食品解冻处理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化虾解冻设备,达到提高冷冻虾的解冻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化虾解冻设备,包括解冻池,所述解冻池内设置有举升架,举升架上转动连接有举升组件,举升组件上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顶部延伸至解冻池顶部,传送带上固定连接有挡板,解冻池侧部设置有放置架,放置架上设置有位于传动带顶部端头的下方的接虾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需要解冻的虾放入解冻池后,利用解冻池内的池水进行解冻,工人将解冻后的虾拨往储水凸台的方向,同时传送带缓慢向上提升转动,解冻后的虾慢慢接触到传送带,并在挡板的阻拦作用下搁置在传送带上,随着传送带的运动开始斜向上运输,且最终掉入位于放置架上的接虾桶内,完成虾的解冻和捞取工作,大大提高了解冻效率。

较佳的,所述解冻池包括长方体状的储水箱以及与储水箱贯通连接的储水凸台,储水箱相邻于储水凸台的两侧设置有隔离板,隔离板包括位于储水箱上端面的水平放置板、贴在储水箱外壁的外壁卡板以及贴在储水箱内壁的内壁卡板,水平放置板、外壁卡板和内壁卡板三者依次固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在设置隔离板的储水箱两侧工作,将解封后的冻虾在水平放置板上解封并投入解冻池内,保证了虾的干净卫生,内壁卡板和外壁卡板共同作用使得整个隔离板能稳定卡接在储水箱上端面,且隔离板可以定期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大大提高了虾的食用安全系数。

较佳的,所述外壁卡板的正下方设置有长方体状的垫脚台,垫脚台与储水箱固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可以站在垫脚台上进行解冻作业,避免了因解冻池太高而导致无法顺利将拆封的虾投入解冻池内。

较佳的,所述挡板远离传送带的一端设有齿状的锯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在接触到解冻后的虾时,锯齿增大了挡板与虾的接触摩擦力,使得解冻后的虾更加顺利地被挡板提取并在传送带的作用下运输至接虾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较佳的,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通透的回水孔,回水孔均匀分布在相邻的挡板之间。传送带回水孔两侧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增阻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解冻池底部向上运输的传送带上残留的水分通过回水孔重新进入解冻池内,使得解冻池内用于解冻的水得以循环利用,减少了水资源浪费现象,且增阻条的设置亦增大了传送带和解冻后虾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传送带捞取虾的效果更明显,并且位于传送带上的虾不会堆积在一块。

较佳的,所述解冻池底部设置有放置凹槽,放置凹槽一半位于储水箱底部,一半位于储水凸台底部所述解冻池上设置有位于储水箱一侧的进水管以及设置在储水凸台底部的出水管,出水管与放置凹槽相连通,出水管上设有流量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冻所需的水通过进水管进入解冻池,且在解冻池内的水长时间使用后,可以打开流量阀,通过出水管排出不合格的污水,出水管与防止凹槽相连通,便于彻底排净解冻池内的水。

较佳的,所述举升架包括位于储水凸台上方水平放置的顶部支架、位于储水箱底部水平放置的底部支架以及连接顶部支架和底部支架的斜向连接架,所述底部支架位于放置凹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底部支架在放置凹槽内,使得位于底部支架部分的传送带与解冻池池底平齐,避免了传送带未设置挡板的一侧被沉入解冻池池底的虾卡住,从而影响整体的解冻效率。

较佳的,所述放置凹槽上方设置有翻板,翻板盖设在底部支架上且翻板远离储水凸台的一端铰接相连有固定底板,固定底板固接于储水箱底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翻板盖住传送带与防止凹槽之间的间隙部分,避免了沉入解冻池池底的掉落在二者的间隙中而使传送带的输送受到阻碍,影响解冻后的输送效率。

较佳的,所述储水凸台正对储水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与顶部支架之间设有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与顶部支架固接的连接凸台、与固定架螺纹连接的升降螺柱以及用以固定连接凸台和升降螺柱的固定螺母与固定螺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升降螺柱与固定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可以调节升降螺柱的高度来调整顶部支架的高度,且将固定螺母和固定螺栓松开后,举升架和固定架能彻底分离,此时可以更换新的举升架,或对举升架上的部件进行清洗维修;连接凸台和升降螺柱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铰接相连,因此可以转动举升架使其底部支架远离放置凹槽,方便对解冻池进行全方位的清洗,减少了细菌滋生,大大提高了虾在解冻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解冻池内设置有举升架以及传送带,彼此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虾的解冻效率;

2、解冻池内用于解冻的水可以循环使用,绿色环保,节约水资源;

3、提高虾在解冻过程中的卫生环境和食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化虾解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旨在强调固定架与储水凸台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旨在强调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旨在强调转动组件组成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处旨在强调传送带具体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隐去传送带以及举升架后旨在强调放置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旨在强调举升架以及举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将传送带以及举升架翻折后以清洗解冻池的状态图。

图中,1、解冻池;11、储水箱;111、垫脚台;112、隔离板;1121、水平放置板;1122、内壁卡板;1123、外壁卡板;113、进水管;12、储水凸台;121、出水管;1211、流量阀;122、放置凹槽;2、固定架;21、横向固定条;22、纵向固定条;221、固定板;222、转动组件;2221、升降螺柱;2222、固定螺母;2223、固定螺栓;2224、连接凸台;22241、固接块;22242、连接块;3、传送带;31、挡板;311、锯齿;32、回水孔;33、增阻条;4、举升架;41、引导槽;42、顶部支架;43、底部支架;44、斜向连接架;5、举升组件;51、第一辊筒;52、第二辊筒;53、第三辊筒;54、第四辊筒;6、翻板;61、固定底板;7、放置架;8、接虾桶;9、保护罩;91、连接线;92、控制器;93、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化虾解冻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解冻池1,解冻池1的水平截面形状为凸字形,其包括长方体状的储水箱11以及与储水箱11相连通的储水凸台12,储水箱11远离储水凸台12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113,进水管113为解冻池1提供解冻用的池水。池水可以由滤水器提供,滤水器一般有两个出水口,其中一个出水口排出来的是未过滤完全但干净安全的水,而另一个出水口排出来的是过滤完全的水,可以将滤水器排出的未过滤完全的水通过进水管113进入解冻池1内,以供解冻使用,合理利用水资源,既节约又环保。储水凸台12邻近储水箱11的侧边底端设置有出水管121,出水管121上设置有流量阀1211,用以定期排水换水以及清洗解冻池1。

如图2所示,储水凸台12远离储水箱1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架2,固定架2包括长条状的两横向固定条21和两纵向固定条22,两个纵向固定条22竖直放置,且两个横向固定条21固接在两个纵向固定条22之间以提高支撑强度,纵向固定条22上固接有固定板221,固定板221固定连接于储水凸台12上,纵向固定条22的上端稍高于储水凸台12的高度。解冻池1的底部设置有方形的放置凹槽122,放置凹槽122一小半位于储水箱11底部,一大半位于储水凸台12底部(参见图6)。

结合图1和图3,储水凸台12内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举升架4,举升架4包括位于放置凹槽122的底部支架43、位于储水凸台12上端的顶部支架42以及用以连接顶部支架42和底部支架43的斜向连接架44,顶部支架42和纵向固定条22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222(参见图4),转动组件222包括固定连接于顶部支架42的的连接凸台2224、位于连接凸台2224内的升降螺柱2221以及固定螺母2222和固定螺栓2223。连接凸台2224为一块状体,其包括上端与顶部支架42固定连接的固接块22241以及固接于固接块22241两侧的连接块22242,升降螺柱2221下端与纵向固定条22通过螺纹连接,其上端插入两固定块之间,并通过贯穿固定块的固定螺栓2223和固定螺母2222连接。转动组件222的设置使得举升架4可以通过升降螺柱2221来调整高度,并且连接块22242与升降螺柱2221之间可以相对转动,令举升架4以及传送带3转动使得二者脱离放置凹槽122,便于对放置凹槽122以及传送带3进行全方位的清洗和检查,方便卫生。

如图7所示,举升架4上转动连接有举升组件5,举升组件5包括转动连接于底部支架43的第一辊筒51和第二辊筒52以及转动连接于顶部支架42的第三辊筒53和第四辊筒54,第四辊筒54所在位置伸出储水凸台12的外侧面,且第四辊筒54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图中未标出),第二辊筒52和第三辊筒53的直径均小于第一辊筒51和第四辊筒54的直径。驱动电机的外表面完全包覆有保护罩9以防止驱动电机内部进水,驱动电机上设有连接线91,连接线91的末端连接有控制器92。控制器92的下端固设有固定杆93,固定杆93的另一端固接在与储水凸台12相邻的储水箱11外壁。举升架4相对的内侧开设有首尾闭合的引导槽41,引导槽41内安装有传送带3,且传送带3首尾相接绕在举升组件5上。传送带3按照引导槽41首尾衔接滑动,举升组件5的设置使得传送带3的滑动变为滚动,降低了摩擦力,并且举升组件5也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传送带3上堆积过多的虾受力不均而导致传送带3损坏。

如图5所示,传送带3上设置有矩状的挡板31,挡板31固接在传送带3上且挡板31两端抵接于举升架4,挡板31远离传送带3的一端设有均匀分布的锯齿311,相邻的挡板31之间的传送带3上开设有若干矩形的回水孔32,回水孔32等距均匀排列,且排水孔与两侧挡板31之间设置有块状的增阻条33。如此在驱动电机带动传送带3运动时,挡板31上的锯齿311以及传送带3上的增阻条33能加大摩擦力以提取更多的解冻后的虾,且多余的水分会通过回水孔32流回解冻池1内循环使用。

回看图1,放置凹槽122的上端设置有翻板6,翻板6盖设在举升架4上,其远离传送带3的一侧设有固接于储水箱11底部的固定底板61,固定底板61与翻板6铰接相连。翻板6盖合在举升架4上,既不影响传送带3的正常传输,也能遮住传送带3和放置凹槽122之间的间隙,防止沉入解冻池1池底的脏物卡在间隙影响传送带3的正常使用。

储水凸台12远离储水箱11的正前方设置有放置架7,放置架7上放有圆筒状的接虾桶8,用以盛接已经解冻并通过传送带3传送而来的虾。

如图6所示,储水箱11与储水凸台12相邻的两侧上端设置有隔离板112,隔离板112包括铺盖在储水箱11上端面的水平放置板1121、贴合在储水箱11外壁的外壁卡板1123以及贴合在储水箱11内壁的内壁卡板1122,外壁卡板1123、水平放置板1121以及内壁卡板1122三者依次固接相连,内壁卡板1122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卡接在储水箱11上,而外壁卡板1123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在将解封的冷冻虾举放到水平放置板1121上的过程中将污染物涂抹到储水箱11的外壁上,起到简单的防污效果,因此外壁卡板1123的长度大于内壁卡板1122的长度。隔离板112的正下方设置有长方体状的垫脚台111,垫脚台111固接在储水箱11上。在对虾解冻时,将拆封后的虾放在隔离板112上操作,能保证虾的干净程度,隔离板112由于是卡接在储水箱11上的,也可以定期拿下来进行清洗,干净卫生。

冷冻虾的解冻过程如下:首先,工人站在两侧的垫脚台111上进行工作,垫脚台111旁边是尚未解冻的虾,工人拆除包装,将冷冻的虾放入解冻池1,解冻池1内注满了从滤水器过滤后输送过来的水,此水并非纯净水,但是无毒无害,适合用于虾的解冻,节约了水资源。同时,传送带3向上提升,工人在一旁辅助作业,将解冻后的虾推往储水凸台12一侧,由于传送带3上设置有挡板31,因此靠近其附近的虾在挡板31的阻拦作用下便置于传送带3上,传送带3带动解冻后的虾开始往上提升,且在顶部支架42处水平移动,最终落入位于举升架4正前方的接虾桶8内。传送带3在传送过程中,其上多余的水会通过回水孔32重新进入解冻池1内,使得池水能够循环使用,节约了水资源。挡板31上设有锯齿311,增大了其与解冻后的虾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挡板31与虾接触时能顺利提升,并且传送带3上还设有同样增大摩擦力作用的增阻条33,保证了虾解冻后的提升处理效率。

储水凸台12的侧边底部设置有出水管121,解冻池1内的水在长时间使用后,可以通过出水管121将此废水排出,重新灌入干净的水。且解冻池1需要定期进行冲水洗涤,由于底部支架43长期内嵌于放置凹槽122内,因此放置凹槽122内难免会滋生细菌,在冲洗时,可将翻板6向着远离储水凸台12的一侧翻折,并且拧松转动组件222上的固定螺母2222和固定螺栓2223,使得举升架4绕着定位螺栓向着接虾桶8的一侧转动一个角度,举升架4的底部支架43离开放置凹槽122,如图8所示,此时便可冲洗整个解冻池1以及传送带3。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