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虾采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2073发布日期:2019-10-28 21:41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虾采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虾膏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虾采肉机。



背景技术:

采肉机的工作原理是将鱼虾等肉类剖杀后直接放入,经过低速高密度不锈钢采肉滚筒和传送皮带挤压后,将肉糜与骨头等直接分离出来。然而,现有的采肉机在进行作业过程中,采肉滚筒上设置的肉糜通孔容易被堵塞住,影响采肉效率,同时也容易导致肉糜残留在通孔内,造成浪费,给企业生产造成损失,另一方面,采肉滚筒在不断转动的过程中,由于离心作用,肉糜会堆积聚集在一起,也容易导致堵塞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鱼虾采肉机能避免采肉滚筒上的肉糜通孔发生堵塞,有利于肉糜与骨头等直接分离出来。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鱼虾采肉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端设置有肉料进料口,机体内部设置有第一传送辊和第二传送辊,所述第一传送辊与第二传送辊之间通过传送皮带连接,在传送皮带上方设置有采肉滚筒,所述采肉滚筒内部中轴线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在第一转轴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沿所述采肉滚筒的长度方向设置,刮板设置为与采肉滚筒内壁相匹配的弧形结构,在采肉滚筒上方设置有毛刷杆,所述毛刷杆通过固定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机体的顶部内壁上,在采肉滚筒下方设置有肉料收集口,在传送皮带下方设置有杂质出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设置为长方体结构,第一转轴一端设置有螺纹凹槽,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该螺纹凹槽相匹配的螺纹,输出轴与第一转轴之间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毛刷杆包括安装轴和均匀分布在安装轴上的尼龙毛刷,所述尼龙毛刷的长度大于所述安装轴与所述采肉滚筒之间的间隙,安装轴两端固定连接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传送皮带与采肉滚筒之间的间隙沿传送皮带的输送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辊与第二传送辊的传送皮带内还设置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位于采肉滚筒斜向下方,挤压装置包括压辊和沿所述压辊径向方向延伸并均匀间隔设置的压块,所述压块与压辊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优选的,所述肉料进料口内还设置有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由固定安装在机体上方的第二电机进行驱动转动,在第二转轴上纵向固定安装有排切刀。

优选的,所述机体一侧还设置有倾斜向上的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由第三电机驱动转动,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设置在下端,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设置在上端,且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与所述机体的肉料进料口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三电机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电机罩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鱼虾等由肉料进料口进入到机体内部,在机体内部传送皮带的输送作用下,逐渐向采肉滚筒方向运动,当运动到采肉滚筒处时,经过传送皮带与采肉滚筒之间的相互挤压,将肉糜挤压到采肉滚筒内,并通过肉料收集口收集,而骨头等则残留在传送皮带上,逐渐输送到杂质出口处收集。在采肉滚筒不断转动的过程中,先控制气缸的活塞杆伸缩,使得刮板与采肉滚筒内壁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同时控制采肉滚筒转动方向与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则此时,刮板在采肉滚筒内部起到搅拌肉糜的作用,防止其在离心的作用下聚集到一起,堵塞通孔;当采肉一段时间后,再控制气缸的活塞杆伸长,使得刮板与采肉滚筒内壁相抵,则刮板在不断的转动过程中,能将残留在采肉滚筒内壁的肉糜刮下,与此同时,采肉滚筒上端的毛刷杆伸入到采肉滚筒通孔内部,经过尼龙刷的作用将位于通孔上的肉糜及时清除,也能避免通孔堵塞。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来控制采肉滚筒通孔的堵塞,有利于采肉效率和效果的提高,避免企业造成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采肉滚筒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毛刷杆与采肉滚筒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中挤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 2、肉料进料口 3、第一传送辊 4、第二传送辊 5、传送皮带 6、采肉滚筒 7、转轴 8、第一电机的输出轴 9、气缸 10、刮板 11、毛刷杆 111、安装轴 112、尼龙毛刷 12、固定杆 13、肉料收集口 14、杂质出口 15、挤压装置 151、压辊 152、压块 153、弹簧 16、第二转轴 17、第二电机 18、排切刀 19、螺旋输送机 20、第三电机 21、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 22、支撑柱 23、电机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及实施方式显得更加清晰明了,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鱼虾采肉机,包括机体1,在机体1上端设置有肉料进料口2,机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传送辊3和第二传送辊4,第一传送辊3与第二传送辊4之间通过传送皮带5连接,在传送皮带5上方设置有采肉滚筒6,采肉滚筒6内部中轴线上设置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8相连,第一转轴7与采肉滚筒6的转动方向相反。在第一转轴7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气缸9,驱动气缸9的活塞杆连接有刮板10,刮板10沿采肉滚6筒的长度方向设置,刮板10设置为与采肉滚筒6内壁相匹配的弧形结构,在初始采肉时,气缸9控制活塞杆缩短,使得刮板10与采肉滚筒6内壁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在第一转轴7不断转动的过程中,此时刮板10起到搅拌的作用,防止采肉滚筒6内部的肉糜聚集在一起,导致通孔堵塞;当采肉已经开始一段时间后,可以控制气缸9的活塞杆伸长,使得刮板10抵住采肉滚筒6的内壁,则刮板10在不断转动的过程中,将采肉滚筒6内壁上残留的肉糜刮下,也能防止通孔堵塞,提高采肉效率。

与此同时,在采肉滚筒6上方设置有毛刷杆11,毛刷杆11包括安装轴111和均匀分布在安装轴111上的尼龙毛刷112,且尼龙毛刷112的长度大于安装轴111与采肉滚筒6之间的间隙,这样,在采肉滚筒6不断转动的过程中,尼龙毛刷112由于其具有柔软的性质,类似扫把一样,能及时将残留在通孔内的肉糜清除干净。安装轴111两端固定连接固定杆12,毛刷杆11通过固定杆12固定安装在机体1的顶部内壁上,在采肉滚筒6下方设置有肉料收集口13,在传送皮带5下方设置有杂质出口14。

由于气缸9底部一般设置为方形的结构,为了利于气缸9的安装,本实用新型中,将第一转轴7设置为长方体结构,第一转轴7一端设置有螺纹凹槽,第一电机的输出轴8上设置有与该螺纹凹槽相匹配的螺纹,输出轴与第一转轴7之间螺纹连接。

其中,作为优选,传送皮带5与采肉滚筒6之间的间隙沿传送皮带5的输送方向逐渐减小。这样,肉料经过采肉滚筒6与传送皮带5之间的作用力逐渐增大,有利于肉料的挤压过程,能保证大部分的肉糜能被采集。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得肉料中的肉糜能完全被挤压进入到采肉滚筒6内部,防止其浪费现象的发生,在第一传送辊3与第二传送辊4的传送皮带5内还设置有挤压装置15,该挤压装置15位于采肉滚筒6斜向下方,包括压辊151和沿压辊151径向方向延伸并均匀间隔设置的压块152,压块152与压辊151之间通过弹簧152连接,当压辊151受驱动转动时,压块152可与上表面的传送皮带5的内壁相接触并产生挤压效果。

压辊151转动的方向与传送皮带5的输送方向相同,由于传送皮带5具有张力性,在压辊151不断转动的过程中,压块152挤压传送皮带5,进一步增加了肉料所受到的来自采肉滚筒6与传送皮带5之间的作用力,能保证肉料采肉完全,同时,由于压辊151与传送皮带5的运动方向相同,从侧面也增加了传送皮带5的输送速度,有利于提高采肉效率。需要指出的是,为使的压块152实现上述效果,压块152在受挤压时可缩短其与压辊151的距离,即其能保持输出预定压力,当压力过大时 则产生形变,优选的,压块152通过弹簧153与压辊151固定连接。当然,压块152通过连杆与压辊151连接并在压块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弹性材料,如橡胶等,或者弹簧与外侧设置的弹性材料相结合等形式的改变也是可以的。

此外,为了防止较大块的肉料进入到机体1内部,导致机体1出现卡死的现象,在肉料进料口2内还设置有有第二转轴16,第二转轴16由固定安装在机体1上方的第二电机17进行驱动转动,在第二转轴16上纵向固定安装有排切刀18,通过排切刀18的不断转动,能将较大块的肉料切碎成较小块,有利于后续的采肉过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避免工人因麻痹大意将手直接伸进机体内,进而发生危险的情况,提高安全系数,机体1一侧还设置有倾斜向上的螺旋输送机19,螺旋输送机19由第三电机20驱动转动,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21设置在下端,螺旋输送机19的出料口设置在上端,且螺旋输送机19的出料口与机体的肉料进料口2相互连通。第三电机20通过支撑杆22固定安装在电机罩23内。通过螺旋输送机19的输送作用,能降低该风险,同时,也能避免工作人员需要爬高到较高的位置处才能加料的困难,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采肉滚筒、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压辊都由电机进行驱动转动,电机和气缸由PLC控制器控制,该部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作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