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坚果自动烘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1007发布日期:2019-08-27 19:39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坚果自动烘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坚果自动烘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坚果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老少皆宜,口感松脆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那生产坚果食品如:花生、杏仁、核桃、瓜子和开心果等休闲食品的烘烤工艺传统是需要人工炒制和烘烤箱制作而成,人工工作环境恶劣不说,产量低成本高,食品卫生安全也达不到理想水平。而一般的烘烤箱虽然比人工炒制省事,降低成本,但是坚果的色泽、口感及营养成分掌控不是很理想。

专利201620561089.3公开了一种自动式坚果干燥机,所述的自动式坚果干燥机上设有一个加热烘干棒,所述的加热烘干棒安装在干燥机外壳内部的上下两侧,所述的加热烘干棒的内侧设有烘烤网,所述的烘烤网之间的空间为烘烤内腔,所述的烘烤内腔上设有电子温度检测器和电子湿度检测器,所述的电子温度检测器和电子湿度检测器连接在控制系统上,所述的控制系统内设有操作按钮和显示器,所述的控制系统设置在干燥机外壳侧面,在所述的干燥机外壳上设有一个自动电磁门,其具有使用方便,可提高产品品质的优点。

上述的干燥机虽然能够对坚果进行干燥,但是其在干燥过程中易对坚果造成撞击伤害,影响成品的品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坚果自动烘烤装置,提高了烘烤效率,避免坚果在烘烤过程中造成损坏。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坚果自动烘烤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中矩阵式的布设四个承载组件;

承载组件包括圆柱体结构的承载框,承载框由不锈钢丝网焊接成型;承载框通过支承轴可转动的固定在壳体中,承载框一端的支承轴穿过壳体固定一个第一齿轮,四个承载组件的第一齿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相连接,其中一个第一齿轮上同轴的固定一个第二齿轮,第二齿轮通过第二链条与固定在电机上的第三齿轮相连接,电机带动第三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四个承载框在壳体中进行转动;

承载框中设有烘干腔,烘干腔的内壁上呈圆周状的均匀布设六个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沿承载框的轴线方向设置;

烘干腔的中轴线上固定一个圆柱体结构的支撑柱,支撑柱的外壁上呈圆周状的均匀布设六个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沿支撑柱的轴线方向设置;

第二固定板的端部部分插入的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固定板之间;

每个承载框的底部可拆卸的设有一个托盘,托盘上设有一层吸水纸;

壳体设有多个第一蒸汽管和第二蒸汽管,第一蒸汽管和第二蒸汽管在竖直方向上交替设置,第一蒸汽管和第二蒸汽管设置在水平相邻的两个承载组件之间;

第一蒸汽管一端封闭,第一蒸汽管的封闭端插入式的设置在壳体中,第一蒸汽管位于壳体中的管壁上设有第一出气口,第一蒸汽管的开口端与第一气泵相连接,第一气泵用于向第一蒸汽管中通入热蒸汽;

第二蒸汽管一端封闭,第二蒸汽管的封闭端插入式的设置在壳体中,第二蒸汽管位于壳体中的管壁上设有第二出气口,第二蒸汽管的开口端与第二气泵相连接,第二气泵用于通过第二蒸汽管进行抽气;

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电加热器。

进一步的,壳体的顶部设有干燥组件,干燥组件包括干燥壳体,干燥壳体中设有干燥腔,干燥腔中设有活性炭,干燥壳体通过螺丝固定在壳体上。

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板包括一体式结构的第一下固定板和第一上固定板,第一下固定板固定在承载框上,第一下固定板的厚度自外向内逐渐增加,第一上固定板固定在第一下固定板上,第一上固定板的厚度自外向内逐渐减小;

第二固定板的两个侧壁向内凹陷的形成圆弧形结构的避让槽;

第二固定板与相邻的两个第一固定板之间通过螺丝可拆卸的固定拉网,拉网由尼龙绳编织而成,拉网中的网孔的孔径大于坚果的最大直径。

进一步的,承载框包括框体,框体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中设有第一门板,第一门板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一开口中,第一门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锁定板,第一锁定板与设置在框体上的第二锁定板对应设置,第一锁定板与第二锁定板之间可通过螺栓和螺帽加以锁紧固定。

进一步的,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门板。

进一步的,第一蒸汽管和第二蒸汽管的开口端的朝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法为:

(1)打开第二门板和第一门板,向四个承载组件中装入不同的坚果或者相同的坚果后,关闭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

(2)开启电机,使四个承载组件同时在壳体中进行转动,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一蒸汽管向壳体中通入温度为100℃的热蒸汽,同时,电加热器开启对坚果同步进行烘干,在烘干的过程中,第二蒸汽管用于抽出壳体中的空气,形成空气循环;

(3)托盘用于收集坚果在旋转过程中掉落的碎屑;烘烤完成后,取出坚果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提高了烘烤效率,承载组件的转动过程中,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拉网能够有效的将干燥腔中的坚果进行分散,防止坚果在转动过程中因撞击而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图1中承载组件放大图。

图4为承载框结构图。

图5为第一蒸汽管和第二蒸汽管布置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

壳体1、承载组件2、承载框3、第一齿轮4、第一链条5、第二齿轮6、第二链条7、电机8、第三齿轮9、烘干腔10、第一固定板11、支撑柱12、第二固定板13、托盘14、第一蒸汽管15、第二蒸汽管16、第一出气口17、第二出口气18、电加热器19、干燥壳体20、活性炭21、第一下固定板22、第一上固定板23、避让槽24、固定拉网25、第一门板26、第一锁定板27、第二锁定板 28、第二门板29。

如图所示一种坚果自动烘烤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中矩阵式的布设四个承载组件2;

承载组件包括圆柱体结构的承载框3,承载框由不锈钢丝网焊接成型;承载框通过支承轴可转动的固定在壳体中,承载框一端的支承轴穿过壳体固定一个第一齿轮4,四个承载组件的第一齿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5相连接,其中一个第一齿轮上同轴的固定一个第二齿轮6,第二齿轮通过第二链条7与固定在电机8 上的第三齿轮9相连接,电机带动第三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四个承载框在壳体中进行转动;

承载框中设有烘干腔10,烘干腔的内壁上呈圆周状的均匀布设六个第一固定板11,第一固定板沿承载框的轴线方向设置;

烘干腔的中轴线上固定一个圆柱体结构的支撑柱12,支撑柱的外壁上呈圆周状的均匀布设六个第二固定板13,第二固定板沿支撑柱的轴线方向设置;

第二固定板的端部部分插入的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固定板之间;

每个承载框的底部可拆卸的设有一个托盘14,托盘上设有一层吸水纸;

壳体设有多个第一蒸汽管15和第二蒸汽管16,第一蒸汽管和第二蒸汽管在竖直方向上交替设置,第一蒸汽管和第二蒸汽管设置在水平相邻的两个承载组件之间;

第一蒸汽管一端封闭,第一蒸汽管的封闭端插入式的设置在壳体中,第一蒸汽管位于壳体中的管壁上设有第一出气口17,第一蒸汽管的开口端与第一气泵相连接,第一气泵用于向第一蒸汽管中通入热蒸汽;

第二蒸汽管一端封闭,第二蒸汽管的封闭端插入式的设置在壳体中,第二蒸汽管位于壳体中的管壁上设有第二出气口18,第二蒸汽管的开口端与第二气泵相连接,第二气泵用于通过第二蒸汽管进行抽气;

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电加热器19。

进一步的,壳体的顶部设有干燥组件,干燥组件包括干燥壳体20,干燥壳体中设有干燥腔,干燥腔中设有活性炭21,干燥壳体通过螺丝固定在壳体上。

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板包括一体式结构的第一下固定板22和第一上固定板 23,第一下固定板固定在承载框上,第一下固定板的厚度自外向内逐渐增加,第一上固定板固定在第一下固定板上,第一上固定板的厚度自外向内逐渐减小;

第二固定板的两个侧壁向内凹陷的形成圆弧形结构的避让槽24;

第二固定板与相邻的两个第一固定板之间通过螺丝可拆卸的固定拉网25,拉网由尼龙绳编织而成,拉网中的网孔的孔径大于坚果的最大直径。

进一步的,承载框包括框体,框体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中设有第一门板26,第一门板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一开口中,第一门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锁定板27,第一锁定板与设置在框体上的第二锁定板28对应设置,第一锁定板与第二锁定板之间可通过螺栓和螺帽加以锁紧固定。

进一步的,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门板29。

进一步的,第一蒸汽管和第二蒸汽管的开口端的朝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法为:

(1)打开第二门板和第一门板,向四个承载组件中装入不同的坚果或者相同的坚果后,关闭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

(2)开启电机,使四个承载组件同时在壳体中进行转动,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一蒸汽管向壳体中通入温度为100℃的热蒸汽,同时,电加热器开启对坚果同步进行烘干,在烘干的过程中,第二蒸汽管用于抽出壳体中的空气,形成空气循环;

(3)托盘用于收集坚果在旋转过程中掉落的碎屑;烘烤完成后,取出坚果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