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蔬菜面生产的深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71076发布日期:2019-05-28 19:2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蔬菜面生产的深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蔬菜面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蔬菜面生产的深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蔬菜面是由蔬菜做成的面条,在和面时加入不同蔬菜汁,和成不同颜色的面团,继而深加工成挂面或者蝴蝶面。

目前的蝴蝶面大多通过人工加工完成,作业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蔬菜面生产的深加工装置,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人工加工蝴蝶面作业效率较低的问题,其可提升加工蝴蝶面的效率。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蔬菜面生产的深加工装置,包括:

机架,其具有圆形通槽;

下模具,设置在所述通槽处;

上模具,设置在所述下模具的正上方;

第一驱动部,与所述上模具动力连接;

挤压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方;

第二驱动部,与所述挤压部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下模具具有两个凸起,所述上模具具有下部截面呈倒“山”字形第一下压单元,随着第一驱动部驱动上模具向下运动,所述第一下压单元与两个所述凸起相配合使得面团成波浪形,然后第二驱动部驱动挤压部挤压波浪形面团的中部位置。

可选的,所述下模具包括设置在机架底部的框体,两个所述凸起均匀分布在框体的内底部,所述框体内还设有升降件,两个所述凸起滑动连接在所述升降件内,所述升降件的底部与框体的内底部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

可选的,所述上模具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下压单元的顶部固定连接在连接件的顶部,所述第一下压单元的上部还滑动连接有第二下压单元,所述第二下压单元呈圆柱形,所述第二下压单元可包裹第一下压单元的下部,所述连接件的底部与第二下压单元的顶部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的顶部,所述第一支架通过第二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连接件的顶部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挤压部包括两组对称布置且结构相同的挤压单元,所述挤压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底部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可左右移动的移动部,所述移动部内设有电磁铁。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双刀双掷开关,所述双刀双掷开关与其中一个所述电池铁电性连接,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转刀铰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滑动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顶部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的底部,所述齿条通过连杆与连接件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移动部的外表面还设有吹气部,所述吹气部用于吹出气体使得下模具上的蝴蝶面被吹落。

可选的,所述机架的两侧还设有牵引棍用于牵引面团。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蔬菜面生产的深加工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所述下模具具有两个凸起,所述上模具具有下部截面呈倒“山”字形第一下压单元,随着第一驱动部驱动上模具向下运动,所述第一下压单元与两个所述凸起相配合使得面团成波浪形,然后第二驱动部驱动挤压部挤压波浪形面团的中部位置使得蝴蝶面成型。

由上述可知,通过本深加工装置可以使得蝴蝶面自动成型,提升了蝴蝶面加工的效率,同时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适合生产厂商用于蝴蝶面的大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深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深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为本发明实施例深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蔬菜面生产的深加工装置,包括:机架,其具有圆形通槽;下模具,设置在所述通槽处;上模具,设置在所述下模具的正上方;第一驱动部,与所述上模具动力连接;挤压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方;第二驱动部,与所述挤压部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下模具具有两个凸起,所述上模具具有下部截面呈倒“山”字形第一下压单元,随着第一驱动部驱动上模具向下运动,所述第一下压单元与两个所述凸起相配合使得面团成波浪形,然后第二驱动部驱动挤压部挤压波浪形面团的中部位置。

由上述可知,通过本深加工装置可以使得蝴蝶面自动成型,提升了蝴蝶面加工的效率,同时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适合生产厂商用于蝴蝶面的大量生产。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蔬菜面生产的深加工装置,包括机架1,其具有圆形通槽11,所述通槽11处设置有下模具2;所述下模具2的正上方设置有上模具3,所述上模具3动力连接有第一驱动部4,所述机架1上方设置有挤压部5,所述挤压部5电性连接有第二驱动部6。

其中,所述下模具2具有两个凸起21,所述上模具3具有下部截面呈倒“山”字形第一下压单元31,随着第一驱动部4驱动上模具3向下运动,所述第一下压单元31与两个所述凸起21相配合使得面团成波浪形,然后第二驱动部6驱动挤压部5挤压波浪形面团的中部位置使得蝴蝶面成型。

由上述可知,通过本深加工装置可以使得蝴蝶面自动成型,提升了蝴蝶面加工的效率,同时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适合生产厂商用于蝴蝶面的大量生产。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模具2包括设置在机架1底部的框体22,两个所述凸起21均匀分布在框体22的内底部,所述框体22内还设有升降件23,两个所述凸起21滑动连接在所述升降件23内,升降件23可以为圆柱形,所述升降件23的底部与框体22的内底部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24,第一弹性件24可选为弹簧。通过第一弹性件24使得升降件23被压下去后可以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两个凸起21的顶部可呈圆弧状,使得蝴蝶面成型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具3包括连接件32,所述第一下压单元3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连接件32的顶部,所述第一下压单元31的上部还滑动连接有第二下压单元33,所述第二下压单元33呈圆柱形,所述第二下压单元33的底部边缘处设有刃口,用于圆形面团,所述第二下压单元33可包裹第一下压单元31的下部,所述连接件32的底部与第二下压单元33的顶部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34。第二弹性件34可选为弹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部4包括气缸41,所述气缸41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42的顶部,所述第一支架42通过第二支架43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1的顶部,所述气缸41的伸缩端与所述连接件32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气缸41直接驱动连接件32上下运动使得装置的结构简单实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挤压部5包括两组对称布置且结构相同的挤压单元,所述挤压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42底部的第三支架51,所述第三支架5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可左右移动的移动部52,所述移动部52内设有电磁铁。当两个电磁铁相互吸引时挤压波浪形面团的中部位置使得蝴蝶面成型,当两个电磁铁相互排斥时使得上模具3可以和下模具2相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部6包括双刀双掷开关,所述双刀双掷开关与其中一个所述电池铁电性连接,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转刀铰接有齿轮61,所述齿轮61啮合有齿条62,所述齿条62滑动连接有滑轨63,所述滑轨63的顶部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42的底部,所述齿条62通过连杆与连接件32固定连接。通过连接件32带动齿条62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齿轮61正反转动,通过齿轮61正反转运动带动双刀双掷开关的转刀转动,从而实现电流方向的变化,进而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实现两个电磁铁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52的外表面还设有吹气部,所述吹气部用于吹出气体使得下模具2上的蝴蝶面被吹落。具体地,吹气部可以包括气管,气管上串接电池阀,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部52的外表面,另一端连接有供气单元,供气单元可以时压缩气体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的两侧还设有牵引棍7用于牵引面团。

工作原理:将面团放置在机架1上,然后通过气缸41的工作使得上模具3向下移动,如图3所示,第二下压单元33与面团接触,切出一个圆形面团,如图4所示,下模具2继续向下,此时第二下压单元33被挡住,第一下压单元31继续向下移动,通过第一下压单元31与两个所述凸起21相配合使得面团成波浪形,然后气缸41向上移动,升降件23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此时通过两个电磁铁的电流方向相同,使得两个电磁铁相互吸引,从而使得两个移动部52相向移动挤压波浪形面团的中部位置使得蝴蝶面成型。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