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利于促进食欲的高吸收型甲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81073发布日期:2019-05-03 20:56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利于促进食欲的高吸收型甲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甲鱼是很有营养价值的动物,具有多种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是我国传统的滋补水产品,在市场上倍受消费者欢迎,但野生甲鱼数量有限,而且过度捕杀会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因此甲鱼的养殖逐年上升。同时,甲鱼的养殖、食用也是近年来所兴起的农家乐旅游产业中较受欢迎的项目之一。

而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有很多甲鱼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胃口差、进食少、不易吸收的问题,最终导致这些甲鱼体积较小,给相关养殖户以及当地的旅游业带来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利于促进食欲的高吸收型甲鱼饲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

其中,淀粉、芦荟干粉、大豆蛋白粉、白鱼粉作为主要食材,提供甲鱼生存所需的营养;鱼腥草、黄连作为中药成分(取用时均为干燥状态)加入,能够提高甲鱼的抵抗力,起到防治甲鱼疾病的作用,提高甲鱼的成活率;火龙果籽的加入,能明显增强甲鱼对饲料的吸收,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饲料转化率,从而降低甲鱼的养殖成本;豇豆干的加入,能增加甲鱼的食欲,促进甲鱼快速生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有利于促进食欲的高吸收型甲鱼饲料的制备方法:

(1)将鱼腥草和黄连充分混合后粉碎,将所得的粉碎料与水充分混合,烘焙至水干,得到混合料1,

将鱼腥草和黄连混合后粉碎至60~80目,粉碎料与水的质量比为1:0.8~1.2,烘焙温度为80℃;

(2)将火龙果籽和豇豆干充分混合后粉碎,得到混合料2,

将火龙果籽和豇豆干混合后粉碎至60~80目;

(3)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料1、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料2、淀粉、芦荟干粉、大豆蛋白粉、白鱼粉充分混合,并加水进行造粒,得到饲料颗粒,

淀粉、芦荟干粉、大豆蛋白粉、白鱼粉的粒径均为100~200目,

混合后,加水的重量份数为10~15份,采用颗粒成型机进行造粒得到粒径为0.1~0.25cm的颗粒,并且将所得颗粒干燥至水分质量含量小于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对比实施例中,火龙果籽的获得方法均为:

将火龙果清洗,剥去果皮,获得果肉;将所得果肉榨汁,筛分出榨汁后所得的果汁和粘稠物;向粘稠物中加入等质量的水和占粘稠物重量16%的碳酸氢钠,搅拌充分后于常温(25℃,下同)下静置12小时,将所得体系置于纱布上用足量的清水从上而下冲洗,最后在纱布上留下火龙果籽,并于40℃的热风干燥箱中干燥至其水分重量含量为10%即可。

实施例1

(1)将6重量份的鱼腥草和5重量份的黄连充分混合后粉碎至70目,将所得的粉碎料与水按1:0.8的重量比充分混合搅拌均匀,然后于80℃下烘焙至水干,得到混合料1;

(2)将11重量份的火龙果籽和4重量份的豇豆干充分混合后粉碎至70目,得到混合料2;

(3)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料1、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料2、27重量份的白鱼粉(120目,来源于深海鳕鱼)、10重量份的芦荟干粉(120目)、16重量份的大豆蛋白粉(120目)、17重量份的淀粉(120目)充分混合,并加入15重量份的水搅拌充分,采用颗粒成型机进行造粒得到粒径为0.25cm的颗粒,并且将所得颗粒于40℃下干燥至水分质量含量为5%,得到饲料颗粒。

实施例2

(1)将7重量份的鱼腥草和3重量份的黄连充分混合后粉碎至80目,将所得的粉碎料与水按1:1的重量比充分混合搅拌均匀,然后于80℃下烘焙至水干,得到混合料1;

(2)将8重量份的火龙果籽和4重量份的豇豆干充分混合后粉碎至80目,得到混合料2;

(3)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料1、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料2、32重量份的白鱼粉(120目,来源于深海鳕鱼)、11重量份的芦荟干粉(120目)、12重量份的大豆蛋白粉(120目)、18重量份的淀粉(120目)充分混合,并加入15重量份的水搅拌充分,采用颗粒成型机进行造粒得到粒径为0.25cm的颗粒,并且将所得颗粒于40℃下干燥至水分质量含量为5%,得到饲料颗粒。

对比实施例1

未加入火龙果籽,其余组分及操作均同实施例1:

(1)同实施例1;

(2)将4重量份的豇豆干粉碎至70目;

(3)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料1、步骤(2)中得到的粉碎豇豆干、27重量份的白鱼粉(120目,来源于深海鳕鱼)、10重量份的芦荟干粉(120目)、16重量份的大豆蛋白粉(120目)、17重量份的淀粉(120目)充分混合,并加入13.3重量份的水搅拌充分,采用颗粒成型机进行造粒得到粒径为0.25cm的颗粒,并且将所得颗粒于40℃下干燥至水分质量含量为5%,得到饲料颗粒。

对比实施例2

未加入豇豆干,其余组分及操作均同实施例1:

(1)同实施例1;

(2)将11重量份的火龙果籽粉碎至70目;

(3)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料1、步骤(2)中得到的粉碎火龙果籽、27重量份的白鱼粉(120目,来源于深海鳕鱼)、10重量份的芦荟干粉(120目)、16重量份的大豆蛋白粉(120目)、17重量份的淀粉(120目)充分混合,并加入14.4重量份的水搅拌充分,采用颗粒成型机进行造粒得到粒径为0.25cm的颗粒,并且将所得颗粒于40℃下干燥至水分质量含量为5%,得到饲料颗粒。

将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2所制备的饲料颗粒分别用于四个养殖池中的甲鱼养殖,养殖池均建于温室内,恒温(即养殖池中水温)25℃,养殖池为水泥池,规格均为池底长×宽为10m×10m,水深均为60cm,

各养殖池中全部为当年孵出的幼小甲鱼,养殖密度均为10只/m2,各养殖池中小甲鱼的平均初始体重均为8.3g/只且均存活,养殖池与养殖池之间,关于小甲鱼的体形大小、健康程度、出生时间长短等方面,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每日投喂两次(8:30和16:00),均为饱食投喂,小甲鱼进食完成后将池内未吃完的饲料回收收集并烘干,用于计算甲鱼实际的进食量,按照此喂养方式进行两个月(60日)后,对上述各养殖池内的甲鱼的生物性能进行测定,具体如下表所示:

上表中,平均每只甲鱼在该阶段的饲料系数=(平均每只甲鱼的平均每日进食量÷平均每只甲鱼的平均每日增重量)×100%。

从上表中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2在“平均每只甲鱼的平均每日进食量”这一项上的比较可以看出:对比实施例2中的饲料中缺少了“豇豆干”,导致进食量出现明显下降;

从上表中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2在“平均每只甲鱼在该阶段的饲料系数”这一项上的比较可以看出:对比实施例1中的饲料中缺少了“火龙果籽”,导致饲料系数出现明显增加,相应的是对饲料吸收能力的下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